-
周秋君:“背叛”7月議會選舉結果,馬克龍為何相中他?
最后更新: 2024-09-11 09:41:05【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周秋君】
剛剛過去的周末,法國多地爆發示威游行,據悉參與人數有11萬之眾,人群中高喊著“馬克龍下臺!”“法國正在崩潰!”等口號,以抗議馬克龍任命右翼共和黨人米歇爾·巴尼耶為新任總理。
這次游行主要由左翼政黨發起,在他們看來,馬克龍“背叛”了7月份議會選舉的結果,“強行”作出任命決定。那么這位新總理究竟有什么特點,為什么最終被總統相中呢?
當地時間9月6日,法國新任總理米歇爾·巴尼耶參加晚間新聞節目錄制。 視覺中國
事實上,對于馬克龍來說,巴尼耶算是個不錯的總理人選。
巴尼耶從政經驗豐富,曾在多名總統任期內擔任過政府部長,并在歐盟機構中擁有出色的表現,一度被視為接替容克擔任歐盟委員會主席的熱門人選。其最突出的履歷是擔任英國“脫歐”談判的歐方代表時,展示出了高超的溝通與尋求妥協的能力,以及處理復雜問題時的耐心、堅定與果斷。
現在要想破法國的政治僵局,又將面臨一場高難度的英國“脫歐”式談判,各陣營彼此政見對立又勢均力敵,且夾雜著個人恩怨與黨派利益,互相排斥、互不妥協,此時需要的正是一位氣場強大的對話高手,在馬克龍看來,巴尼耶正好可以擔當此任。
但這并不符合左翼政黨的預期,且未來是否符合法國的預期還需觀其政策及行動。巴尼耶有自身獨特的政治優勢,也有歐盟層面的資源支持,但法國分裂對抗的政治格局也將是他執政路上的最大阻礙和不確定性的來源。
符合總統預期是關鍵
法國憲法賦予了總統任免總理的權力。戴高樂總統在建立第五共和國之后,為了加強執政,通過憲法賦予了總統廣泛的權力。理論上說,總統可以隨時更換總理,但國民議會也有權對政府提出不信任動議,迫使政府解散。
為了政局穩定,總統通常會在議會多數黨派中提名總理。但是,如果沒有任何一黨拿下議會絕對多數,情況就變得比較復雜,比如今年7月的議會選舉中,左翼聯盟雖以182席排名第一,但并未獲得過半數席位,由其組建的政府很容易遭到中間派和右翼陣營彈劾,因此馬克龍拒絕了左翼聯盟推舉的露西·卡斯泰出任總理。
巴尼耶是馬克龍就任總統以來的第五位總理,他的任命不僅表明其個人能力廣受認可,也側面反映出法國政治生態之惡劣,施政之困難,馬克龍急需一個能夠安撫左中右三派的總理,以度過幾重難關:迫在眉睫的是,新總理能否與各派進行對話并尋求妥協,將政府組建起來,并成功避免左翼的彈劾;而未來三年,馬克龍還要考慮新政府能否繼續推行各項改革計劃,能否優化政治版圖,并助力馬克龍的外交政策,穩固法國在歐盟的領導地位等。其他候選人在滿足這些條件上,多少都存在明顯缺陷,說白了,誰上臺都會馬上被彈劾,相反,巴尼耶的優勢恰好滿足了當前政治形勢的需求。
首先,巴尼耶的個人影響力有助于促成黨派對話。當前法國已很難實現跨黨派層面的對話與和解,而從政經驗豐富、人脈廣博的巴尼耶有望借助其長期積累的政治資源,打開對話渠道,疏通政策理念,建立各方信任,在謀求“最大公約數”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尋求妥協。
其次,巴尼耶的談判能力有助于緩和政局的動蕩。雖然新總理的任命立即引發了左翼聯盟的強烈反彈,但巴尼耶成熟的溝通技巧與團結能力在法國同行與歐盟政界是公認的,被認為是一個可以達成共識的人物,有望在分裂動蕩的政治局面中展現較強的控場能力。
法國左翼政黨代表在街頭發起抗議,抵制巴尼耶的總理任命決定 視頻截圖
第三,巴尼耶的政治理念有助于為法國謀發展。巴尼耶自稱是“社會戴高樂主義者”,即注重社會福利政策的右翼戴高樂主義者,也主張嚴格的移民政策,這其實反映出他是秉承戴高樂主義精神的務實的政治行動派,這一點與總統馬克龍存在較高的契合度,有利于推動解決法國社會積弊已久的問題,增強法國的競爭力。
第四,巴尼耶在歐盟的聲望有望為馬克龍加分。巴尼耶在布魯塞爾獲得的政治信任和出眾口碑將有助于馬克龍繼續推動他的歐洲政策,實現法國及總統本人成為歐洲領導者的理想抱負,為總統任期留下可圈可點的政治遺產,而其他人上臺都無法保證不會對馬克龍的歐洲政策實施干擾或阻礙。
另外,與其他候選人相比,巴尼耶的個人曝光率更多是在歐盟,對于國內民眾而言,不如其他幾人耳熟能詳,這也在各路對手面前較好地保護了自己;而作為73歲的老將,他也不太可能去競爭2027年的總統大選,因而對其他人不構成潛在威脅,反而可以更好地將精力全部用于本屆政府身上。
符合各派預期是奢望
對于馬尼耶的上任,法國左中右派表現不一。中右翼樂見新總理上臺,表示了積極的支持。相比之下,左翼聯盟則延續了近年來一貫激烈的對抗姿態。左翼政黨指責總統違背選舉規則,否定左翼聯盟的總理提名,同時也認為右翼總理在政見上偏向極右翼,這樣的中右勢力結合,勢必削弱左翼的政策影響力,觸犯左翼的利益。因此左翼拒絕參加新政府,并威脅彈劾新政府。
極右翼則持觀望姿態。法國極右翼的政見具有鮮明的自身特征,與右翼并不屬于一個陣營,但由于近年來極右翼“國民聯盟”在努力成長為執政力量,因此在很多問題上并不像左翼那樣激烈反對,而是表現出一定的大局意識和建設性態度。
其實不管是左翼還是極右翼,都已失去了法國的民主辯論與務實合作傳統,而走向了操控政治游戲規則的歧途,背離了民主的初衷,讓政治淪為權力斗爭的工具。而當下法國政治之所以彌漫著排斥與仇恨情緒,其根本原因還是在于法國的經濟與社會治理近些年來深陷重重危機,遭遇了諸多棘手難題。
法國“國民聯盟”政黨領袖瑪麗娜·勒龐當地時間8日回應媒體傳言,表示她并沒有插手馬克龍任命巴尼耶的決定視頻截圖
就內部而言,諸如法國長期存在的產業空心化,產能匱乏,競爭力不足等問題,導致民眾購買力不斷下降,難以支撐高福利社會制度,移民問題引發的族群矛盾又引發了社會認同危機等。就外部來看,全球經濟下行以及歐元區整體疲軟,疊加公共衛生健康危機、地區戰爭、難民潮等因素,更是加重了法國國家治理的難度。
這般背景之下,傳統政黨式微,極化政治加速演進,極左、極右政黨開始擁有了眾多支持者,它們與傳統政黨結盟只是為了在議會中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雙方實則貌合神離,在很多問題上并不相互認同。比如今年7月的法國議會選舉中,中左翼政黨為了遏制在第一輪投票中大勝的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而戰術性結盟,實現了第二輪的翻盤。然而,這種勝利只是利用了兩輪選舉制的規則,而非真正的團結,很快,各陣營便再次陷入了分裂與對峙的局面。
現在對于法國各個黨派而言,選誰當總理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總理代表哪個政黨,來自哪個陣營,是否會對自己的黨派利益構成挑戰。巴尼耶縱使再有個人魅力,其右翼身份也使其無法避免對手的進攻,未來的政策主張也很難迎合所有人的胃口。
符合法國預期才是重點
按照巴尼耶的計劃,他將在未來幾天內組建政府,并于十月初在國民議會發表總體政策聲明,屆時才是了解新政府政策路線的時候。雖然目前外界對巴尼耶的政策有著各種猜測,但有幾點需要考慮:首先,關于巴尼耶政策主張的依據,基本都是來自他在參加2022年法國總統選舉的共和黨黨內初選時提出的,雖能大致把握他的執政理念,但經過了三年,肯定需要修正;而且如果真如巴尼耶所愿,新政府能吸收各派代表,那么執政綱領也必然會調和不同黨派的政策主張,體現最廣泛的代表性。
其次,從目前的政治格局來看,激進式改革的概率很小,巴尼耶大概率還是會穩中求進,盡量在阿塔爾政府的基礎上延續并做一些調和式改革,主要會按照法國國內最棘手問題的排名給出對應措施,穩定第一,小步緩行,這樣做才能確保政府行穩致遠,避免引發過多的政治波動。
總之,巴尼耶政府的表現還是讓人充滿期待的。這位馳騁政壇多年的老將對于形勢和使命有著清醒的認識,他在上任后即表示,自己會去“解決問題”,讓各方走到一起。這正是他從長期的政治生涯中獲得的經驗,即新政府需要解決的首先是事關法國人民切身利益的問題,因此學校教育、公共服務、日常安全和控制移民等都已成為新政府的優先議題。
與此同時,巴尼耶也在積極回應外部壓力,比如2023年法國預算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5%,高于歐盟3%的門檻,歐盟委員會要求法國削減赤字,巴尼耶大概率也會在節支政策上有所行動。不過要了解巴尼耶政府可能做些什么,如何推進,都還需等待他的總體政策演講,畢竟,從曾經的競選話語到如今正式執掌政府,中間已有諸多變數;而要真正改善法國的政治生態,根源還是要解決法國內部的各種深層次矛盾,馬克龍和巴尼耶這對備受矚目的新組合任重而道遠。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郭涵 
-
布林肯指責伊朗向俄羅斯提供導彈,伊朗否認
2024-09-11 09:38 伊朗局勢 -
俄軍在多水域進行戰略演習,400多艘軍艦、9萬多名官兵參演
2024-09-11 09:02 俄羅斯之聲 -
十多年來首次,英美外長將聯合訪問烏克蘭
2024-09-11 08:49 烏克蘭之殤 -
批準烏軍使用遠程武器打擊俄境內?拜登:正在研究
2024-09-11 08:37 -
首次對決在即,火藥味十足
2024-09-11 08:08 美國大選 -
“希望美方做出切實努力,而不是對中國的真誠努力攻擊抹黑”
2024-09-11 07:39 中美關系 -
移民暴力犯罪頻發,德國:9月16日起臨時管制陸地邊境
2024-09-11 06:54 -
數以萬計文物流失,“這個國家的歷史正被摧毀”
2024-09-10 23:13 非洲之窗 -
以軍打死美國公民,布林肯要求以軍必須改變行動方式
2024-09-10 23:03 巴以恩仇錄 -
布林肯回應美國活動人士遭以軍槍殺:無法接受,必須改變
2024-09-10 23:03 巴以恩仇錄 -
“普京不會參加,美國不適合辦這樣的會”
2024-09-10 22:24 -
他披露“驚人計劃”:日本自衛隊也應在美國設基地……
2024-09-10 20:45 日本 -
金正恩國慶講話要求全面發展經濟并鞏固國防
2024-09-10 20:24 朝鮮現狀 -
中方與歐盟就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案有何進展?商務部回應
2024-09-10 19:19 -
“紐蘭親自爆料,澤連斯基怕是處境不妙”
2024-09-10 17:22 -
印度人發現:只有中國有錢投資……
2024-09-10 17:07 龍象之間 -
暴行發生時,美國甚至“起立鼓掌”!安瓦爾贊賞中俄立場
2024-09-10 16:58 巴以恩仇錄
相關推薦 -
面臨“至暗時刻”,烏方討論“用土地換入約”? 評論 56伊朗、真主黨:徹查外國滲透 評論 150他談中東問題強扯中國:影響力增強,卻不愿跟我們合作 評論 198“你可以嘗試從表面上踢走中國,但最終會發現…” 評論 63以色列或打擊伊朗核設施?拜登:不支持,但… 評論 175最新聞 Hot
-
“在這個世界中,美國不是穩定的錨,而是需要防范的風險”
-
面臨“至暗時刻”,烏方討論“用土地換入約”?
-
伊朗、真主黨:徹查外國滲透
-
“‘生兒育女’后,馬斯克政治立場快速轉變”
-
以色列或打擊伊朗核設施?拜登:不支持,但…
-
“你可以嘗試從表面上踢走中國,但最終會發現…”
-
以軍首次報告陣亡,真主黨:造成以軍大量傷亡
-
“中概股暴漲已讓空頭血虧70億美元,損失慘重”
-
他談中東問題強扯中國:影響力增強,卻不愿跟我們合作
-
美印拒絕后,日本防相、外相:現在沒有在推進
-
美副總統辯論聚焦國內政策,涉華議題成少數“例外”
-
俄軍已控制烏東一重要城鎮,是“烏軍防御支柱之一”
-
瞄準石油設施?“將對伊朗發動重大報復”
-
上任當天,她被20多名美議員集體警告,事關中國
-
他倆正討論著“伊朗空襲可能性”,襲擊來了
-
“外資重返中國,對沖基金創紀錄涌入甚至都不選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