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汶: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間不在德國一邊
關鍵字: 德國一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平崛起德意志帝國歐洲歷史歐洲霸權工業化一戰百年前日,筆者有幸在觀察者網看了施洋先生的文章《一戰百年:德國是如何錯失戰略機遇期的?》。筆者對施洋先生的許多觀點還是支持的,但也有些無法茍同之處,并且認為其中許多論證和結論太過牽強附會,缺乏事實和研究支撐。
首先,在德國當時所處的政治和歷史環境下談“和平崛起”就十分不恰當。
歐洲近代史就是一部戰爭史,這一點誰也無法否認。
1919年6月28日,德國被迫和協約國在巴黎凡爾賽宮簽訂《凡爾賽和約》
在19世紀20世紀列強環伺、虎視眈眈的情況下,奢談和平主義或者“和平崛起”是沒有什么意義的,“鐵與血”才是國家崛起的主旋律。難道和平主義能讓普魯士打贏法國進而統一德意志帝國嗎?難道和平主義能夠讓日本帝國崛起,進而打敗清國和俄國,擠進列強的末班車成為亞洲第一個近代工業國嗎?
顯然是不能的。
德意志帝國是以三次王朝戰爭的形式統一的,是在戰火中催生的,即使他們能夠放下刀槍,他們能夠讓其他列強放下武裝打倒德國這一個巨大威脅的想法嗎?
大家別忘了,在歐洲歷史上,一個強國顯著地強于其他領國,并且引發其他國家的結盟圍攻,從來不是什么新鮮事。哈布斯堡家族、路易十四時代和拿破侖帝國時代的法國所面臨的情況都是這樣,他們毫無例外地都被人結盟來打,這是歐洲歷史常態。
德國人面對這么多歷史教訓,難道能夠相信自己可以“和平崛起”,鄰國們會放下刀劍嗎?恐怕是不會的。
今天我們所處的環境,很大程度上是被核武器帶來的恐怖平衡所干擾過的,對核武器和廢土的恐懼,才使得冷戰時代兩大陣營無法“熱戰”。用今天的環境,來套當時的歷史環境和列強的作戰決心,是十分牽強的。
其二,“德國在忤逆自身意志的情況下‘機械地’被動加入了一戰”一語,也是具有重大疏漏的。
前文已經說過,在歐洲歷史上,一國想要稱霸,而他的敵國們前來圍攻是歷史常態。那么德國是否不希望發生這種戰爭呢?
并非如此。
這是一場德國人處心積慮要發動的戰爭。
法國和俄國因為恐懼德國而結盟,在德國人看來是十分正常的,也是他們所必須打垮的。他們早已經為此做出了準備。
兩線作戰的計劃,德國人在1906年就最終制定好了(大戰開始前八年)——通過低地國家繞過法德邊境堡壘群攻入法國腹地(也就是他們最終執行的施里芬計劃),而這個時候英國人還在和俄國人談判協約!到底是誰更加處心積慮呢?
1914年,是德國人慫恿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開戰的,也是德皇向奧地利人保證“支持奧國的一切決定”。1916年,奧國被俄國人的“勃魯西洛夫攻勢”打得潰不成軍,他們向德國求援的時候就直接說了“當初是你們一力慫恿我們開戰的,難道現在還能對我們見死不救?”
1914年,是他們在最后通牒中要求法國人“交出凡爾登要塞和一系列邊境堡壘,作為中立保證,以換取不進攻法國!”(這就相當于今天,美國人要打某國的時候,要求中國交出東三省作為中立保證。難道中國人能夠接受這種要求嗎?這難道不是逼著中國參戰嗎?)。這難道不是德國人強行想要對法國開戰的證明嗎?這難道不是德國人處心積慮的證明嗎?
英國人會參戰,也是德國人所事前就預料到的——比利時根本不是英國人參戰的主要原因,遏制德國,不讓歐洲大陸上出現任何一個打破平衡的強權,才是英國外交的真諦。數百年來英國接受了西班牙的崛起嗎?接受了法國的崛起嗎?不進行一戰,英國怎么會接受德國奪取霸權?
實際情況是:德國人知道英國人肯定會參戰,會謀求武力遏制德國。但是,他們認為當時英國陸軍的規模很小,在施里芬計劃結束、德國順利攻占巴黎擊敗法國的情況下,英國人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其三,“這場戰爭爆發的時間,恰好是德國在和平競爭出現轉折的有利時機”一語,也是有重大的錯誤。
在實際上,1914年是德國人武力奪取歐洲霸權的最好機會,也是最后機會。
在談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德國人的優勢和劣勢。
德國最大的優勢是什么?誠如施洋先生所言,是德國工業化程度高,士兵素質高訓練優良,而且有一個優秀的軍官團。
那么德國的劣勢是什么?是版圖太小、資源貧乏,是人口太少。
先說資源,德意志帝國的資源很少,在重要的資源中,最豐富的就是煤,但是極其缺乏有色金屬(比如銅),也極其缺乏硝石。
再說鐵礦,洛林-阿爾薩斯是德國從法國手中強行奪過來的,一大重要原因是那里有鐵礦,但是那里的鐵礦儲量不高。在德國中部也有一些菱鐵礦,但是品位很低,開采價值不高(直到20世紀30年代才開始大規模利用)。
在人口方面,德國人擁有6500萬人口,而他西面的英國人和法國人,人口分別為3000萬和3800萬,旗鼓相當。但是他的東面呢?
那個俄國,人口有2億!是德國人口的3倍多!
很明顯,德國人的優勢方面,很容易被別國的發展所縮小或者抵消,尤其是對方的人力數倍于己的情況下。德國人最大的機會,就在于俄國沒有發展起來,一旦俄國人發展起來,它就再也沒有了奪取霸權的可能。
1914年的俄國,已經依靠英國法國的貸款,從1905年日俄戰爭的失敗的陰影中慢慢走了出來,已經開始了大踏步的工業化。如果再等下去,那么顯然俄國會一天天變得更加強大,然后用他的人力優勢,慢慢地將德國人的一切優勢所抵消。
別忘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初步發展起來的蘇維埃俄國,已經有了獨力擊垮德國的能力,如果在1920年開打,那么必須同時面對英法、初步發展起來的俄國,德國人還有任何取勝的可能性嗎?他還能夠去追求霸權嗎?那時候就算德國人想要“和平崛起”,它的敵人們會同意嗎?誰來保證?
這種緊迫感,德國領導人們當然感受到了,“趁自己最有優勢的時機開戰”,這也成了開戰的主要動因。
綜上所述。
在20世紀初那個關鍵時刻,如果德皇和他的大臣們有錯,那也不是選錯了戰爭,或者選錯了開戰時機,而是錯在想要以一個只擁有六千五百萬人口、幾十萬平方公里土地的國家,去強行奪取歐洲乃至世界霸權,這個宏偉的目標,超過了德國人的能力。
但是,在那個時候,方興未艾、血氣方剛的德國人又怎么會對英國人和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的優越地位感到心平氣順呢?他們又怎么可能覺得自己天然就要面對沒有“陽光下的地盤”的窘境呢?
中國擁有巨大的幅員和巨量的資源,這些都是中國的實力資本,而中國數十年的經濟發展,也給了領導人大量的資本來推行國策。
中國領導人應該從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興亡那里學到的,不僅僅是“和平崛起”,而應該是對自己的國家實力有一個清醒的評估,該忍耐的時候忍耐,該強硬的時候卻必須強硬,不能被激烈的民族主義情緒所左右,也不能被失敗主義情緒而影響,而是應該帶領這個國家走好自己的路,守護好自己如今來之不易的地位。
不要盲目自信,對他國的實力和承受力要有謹慎的判斷。
同時,也不要老是用所謂“德國人的教訓”來自己嚇唬自己,反而讓自己畏首畏尾。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楚悅
-
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