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德時代憑何成為眾多車企的“寵兒”?
關鍵字: 寧德時代據億歐網30日報道,日前,據《日本經濟新聞網》報道稱,寧德時代(CATL)與本田正在共同計劃合作開發一款全新電動車,該款電動車基于本田飛度微型車打造,定位于家用經濟型電動車。
有關于這款電動車的具體信息,目前可以得知的是它將配備一個電池組,單次充電續航里程為300公里,預計售價將為200萬日元(約合11.6萬人民幣)。此外,本田對于這款電動車的銷量的預判在10萬臺以上,希望將其打造成旗下最暢銷電動車車型。
在具體合作項目方面,本田與寧德時代的合作將主要涉及共同開發應用與該款電動車的電池及相關技術。但與此同時,本田方面還計劃與寧德時代在其他領域展開合作,包括電動汽車性能測試、生產技術和電池規格。在未來,本田還希望能與寧德時代共同開發新款電動汽車。
那么,作為在新能源一直占有領先優勢的本田,為什么會選擇寧德時代?
現在是寧德時代
時光倒回7年前,很難有人相信,在寧德,一個千億級別的行業獨角獸即將誕生。事實上,直到2015年,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系統銷量還僅為2.19GWh,在國內動力電池企業中排名第四。而這一數字在2017年翻了將近6倍,近12GWh的動力電池系統銷量讓寧德時代一舉成為全球第一的動力電池生產商。在擁有140多家動力電池企業的國內市場中,僅寧德時代一家就獨占27%的市場份額。在裝機量方面,寧德時代也以10.4GWh數字領先第二名比亞迪將近1倍。
在諸多車企不斷拋來的橄欖枝之下,寧德時代的風光無限延續至了2018年。3月初,寧德時代順利拿下大眾MEB平臺項目動力電池訂單;5月2日,日產汽車在北京車展現場宣布其重磅新車軒逸·純電SYLPHY Zero Emission將采用寧德時代電池;同日,戴姆勒集團在德國斯圖加特舉行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公布,戴姆勒集團已和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簽訂了電池供應合同。
在剛剛過去的4月份,這頭估值已達200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再次創下了“史上最快過會”記錄:自招股書披露到IPO過會,寧德時代僅僅用了24天,比此前的紀錄保持者富士康縮短了整整12天。
毫無疑問,對于寧德時代而言,現在正是最好的時代。
為什么是寧德時代?
寧德時代能夠在短短數年時間內成長為羨煞旁人的超級獨角獸,首先應該歸功于踩準了國家政策給予的風口。在其成立的2011年前后,中國正式開始推廣新能源汽車試點,不斷釋放出對新能源汽車的利好消息。而這也直接驅使了諸多合資企業加快了在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布局。在這一背景下,寧德時代收到了來自華晨寶馬的橄欖枝,正是這次成功合作的經歷,讓寧德時代有了寶馬品牌的質量背書,從而為寧德時代打開了合作的大門。
另一方面,競爭對手們的失誤也為寧德時代創造了更大的反超機會。2014年,當三元材料電池愈發顯露出領先優勢時,寧德時代抓住機會,立刻成為了這一領域的先行者。而彼時還為國內動力電池行業龍頭的比亞迪卻在反映上慢了半拍,依然將重心放在磷酸鐵鋰電池身上。憑借這一技術上的風口轉向,寧德時代獲得了彎道超車的絕佳機會。
除了外界給予的機會之外,更多成功的因素則來源于寧德時代本身。早在2008年,寧德時代的創始人之一黃世霖就帶領團隊成功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動力電池管理系統(BMS),而在寧德時代的發展過程中,對動力電池研發技術的投入與重視也一直成為這個企業的核心價值觀。而在與車企的接洽中,寧德時代一貫的謙遜、開放的合作姿態也為它在國內外客戶中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在今年兩會期間,寧德時代總裁兼首席運營官曾毓群在媒體見面會上透露,目前寧德時代所研發的動力電池已經能夠達到600公里的最大續航里程,在快充技術上也已實現30分鐘充滿500公里,而這兩項技術在不久之后仍將有較大突破。
風光背后暗藏焦慮
站在2018年的節點上去看,寧德時代的發展可以說是風景這邊獨好。然而,任何一頭行業獨角獸都不可能安然站在群峰之巔。在風光背后,寧德時代也面臨著焦慮與挑戰。
5月22日,寧德時代公開了更新后的招股意向書,細心的人立刻發現,與3月12日公開的版本相比,在募集資金規模這一欄,原先的131.2億元被悄然替換成了53.52億元,縮水59%。盡管縮水后的金額依舊創下創業板歷史記錄,但卻不免向公眾釋放出了一絲焦慮的信號。
焦慮首先來源于政策。2016年,政府為保護國產電池行業發展,發布了動力電池企業“白名單”,將日韓等一眾外資電池企業擋在了補貼的門外,這無疑極大促進了寧德時代等國產電池企業的發展。然而,禁令不會一直存在,工信部在此前已經表態,將在2020年放開電池行業管控,隨著“白名單”這層保護傘的剝離,寧德時代必將會受到新的沖擊。
第二,對于車企來說,對供應商的選擇是一個長期流動的課題,沒有哪家企業愿意“吊死”在一棵樹上。在此前針對寧德時代與寶馬合作的問題中,寶馬方面也提出了更加留有空間的說法:“我們將來預期需要大量的動力電池裝配產品,為了滿足快速增長的數量要求,我們不可能只有一家供應商,會有至少三到四家供應商。”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各車企出于對技術保密需求與產能的需要,在供應商選擇上勢必會有更多的要求,寧德時代需要做好應對的準備。
第三,盡管如今已被寧德時代大比分超越,但比亞迪等競爭對手依舊保留著強大的技術實力與資本,依然能夠對寧德時代構成威脅。在北京車展上,比亞迪推出的“e平臺”就展示出了其在新能源汽車集成式解決方案的實力,這一平臺用數字概括就是“33311”。兩個“3”指的是驅動3合1加高壓3合1。3個“1”就是1塊板、1塊屏和1塊電池。驅動3合1是驅動系統的電機、電控和變速器的高度集成,相比較原來重量減少30%,體積減少30%多;高壓3合1則是高壓系統的DC-DC、充電器和配電箱的3合1,可大幅降低故障率;第一個“1”是1塊將儀表、空調、音響、智能鑰匙等控制模塊10合1的PCB板;第二個“1”是指1塊搭載了“DiLink智慧生態系統”的智能自動旋轉大屏,以后開我們的車不用帶手機,手機所有的功能大屏都可以實現;最后一個“1”是1塊長續航、性能穩定的電池。
“寧德時代只能做后面的一個1,即電池,而比亞迪能夠做的是33111。”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云飛這樣總結道。
在汽車行業大變革的時代背景下,焦慮與機遇往往如影隨形。對于這個鮮衣怒馬的年輕企業來說,如何學會在高處應對焦慮,穩住地位,甚至更上一層樓,都將會是陪伴它成長的必修課程。
來源:億歐
- 原標題:寧德時代憑何成為眾多車企的“寵兒”?
- 責任編輯:李丕
- 最后更新: 2018-05-31 07:43:35
-
因網關控制單元隱患 保時捷召回部分Macan
2018-05-31 07:09 汽車 -
奇瑞200億轉讓51%股權 寶能成最大競爭者
2018-05-31 06:25 汽車 -
李書福談為何大肆收購:希望通過股權投資團結眾廠商
2018-05-30 22:35 汽車 -
政策風向調整,插電式混動汽車發展或受限
2018-05-30 22:34 汽車 -
?大眾加速在華擴張 連建天津佛山青島3座新工廠
2018-05-30 22:34 汽車 -
交付慢悠悠,上市急吼吼,李書福批評的就是蔚來?
2018-05-30 17:22 汽車 -
凈虧損達27億元 優信二手車赴美IPO
2018-05-30 14:08 汽車 -
奇瑞200億“賣身”寶能入主機會有多大?
2018-05-30 13:29 汽車 -
競爭對手倒閉,停車位稀缺,摩拜該如何做共享汽車?
2018-05-30 09:05 汽車 -
探營銀隆:電池業務停滯 公交司機吐槽充電太麻煩
2018-05-30 08:35 汽車 -
特斯拉又雙叒叕出事 這次撞的是警車
2018-05-30 08:23 汽車 -
讓比亞迪和戴姆勒很尷尬 虧損1.5億的騰勢再獲注資
2018-05-29 19:10 汽車 -
“炮口”指向誰?李書福:光靠炒作不可能成功
2018-05-29 14:25 汽車 -
長安斷崖式暴跌的背后:投訴量居自主品牌首位
2018-05-29 14:06 汽車 -
押寶增程電驅動力,正道汽車在“正道”上嗎?
2018-05-29 11:19 汽車 -
尹同躍掌舵奇瑞汽車14年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2018-05-29 09:00 汽車 -
騰勢資金壓力難緩解,再獲母公司救援增資8億元
2018-05-28 22:01 汽車 -
陳旭加盟紅旗, 一汽紅旗再現人事變動
2018-05-28 21:54 汽車 -
秦力洪:蔚來ES8交付很快開始 但沒有具體日子
2018-05-28 17:49 汽車 -
獨家|對話蔚來:ES8產能正常,或最快下周交車
2018-05-28 16:52 汽車
相關推薦 -
“英國終于還了”,中國又躺槍 評論 53“拜登罕見透露”,國際油價狂飆5% 評論 65事涉中國,“德國將投反對票,西班牙呼吁妥協” 評論 120面臨“至暗時刻”,烏方討論“用土地換入約”? 評論 304伊朗、真主黨:徹查外國滲透 評論 219最新聞 Hot
-
“英國終于還了”,中國又躺槍
-
“中國和美國正競相制定月球時間標準”
-
“內塔尼亞胡用了我的衛生間,然后就檢測出了竊聽器”
-
“面對中國電動汽車軟件,美國太弱沒啥籌碼”
-
“拜登罕見透露”,國際油價狂飆5%
-
事涉中國,“德國將投反對票,西班牙呼吁妥協”
-
“歐盟落后中美,再不改變就會消亡”
-
轉折點來臨,德國外長將訪華?
-
涉臺海,俄外長最新發聲
-
“在這個世界中,美國不是穩定的錨,而是需要防范的風險”
-
面臨“至暗時刻”,烏方討論“用土地換入約”?
-
伊朗、真主黨:徹查外國滲透
-
“‘生兒育女’后,馬斯克政治立場快速轉變”
-
以色列或打擊伊朗核設施?拜登:不支持,但…
-
“你可以嘗試從表面上踢走中國,但最終會發現…”
-
以軍首次報告陣亡,真主黨:造成以軍大量傷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