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霸道可以氣勢洶洶于一時,而王道終將贏得世界
關鍵字: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我們歷史上有“王道”與“霸道”之辯,“王道”的核心是“仁政”,“霸道”的核心是“強權政治”。西方世界,特別是美國,喜歡搞雙重標準,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一切為了自己的利益,對其他國家往往不擇手段。
近日,東方衛視政論節目《這就是中國》每周一晚21:30持續熱播。每期節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結合自身經歷,從國內外熱點、難點問題切入,比較中西文化,建構中國話語。
在6月10日的第二十一期節目中,張維為教授解釋中國人的愛國主義,比較西方民族主義與中國愛國主義的概念區別。
觀察者網整理節目演講部分,以饗讀者。】
最近我們國內不少地方都有閃唱的活動,唱得最多的是耳熟能詳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國》,無論是歌詞還是旋律,可以說是美得令人心醉,唱出了絕大多數普普通通中國人的真實情感。
這使我想起另外一首優美的愛國歌曲《我的祖國》,這首歌曲也曾經引起一起輿論“事件”。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2016年底,當時觀察者網刊發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報道:臺灣作家龍應臺女士在香港大學做了一個演講,她演講的主題是“一首歌,一個時代。”她要在場的聽眾回憶一下自己年輕時候聽過的啟蒙歌曲。
我記得當時在場的香港浸會大學副校長,他不緊不慢地說,我的啟蒙歌曲好像是《我的祖國》,也就是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沒想到當時整個會場就開始唱起來了,而且歌聲越唱越響。我們知道,龍應臺女士本人是不認同人民共和國的,也是不認同紅歌的。第二天她發表了一篇文章,說“有時候大河就是大河,稻花就是稻花罷了”,也就是說這無非是一個簡單的、美麗的旋律而已。
現場聽眾齊唱《我的祖國》 圖片來源:觀察者網
但比較尷尬的是什么呢?她做講座的時候,提到她自己的人生啟蒙歌包括《綠島小夜曲》,這也是一首曲調優美的情歌。大家可能知道,綠島是當時臺灣國民黨政府關押政治犯的地方,但龍應臺說這首歌曲不只是一首簡單的情歌,而且也是一種對威權政治的抗議。所以她的文章引來了一些議論,就是說她采用了雙重標準。
換言之,我們在談這類問題的時候,不能采用雙重標準。
《我的祖國》這首歌曲是多數國人都耳熟能詳的歌曲,它是電影《上甘嶺》的插曲,源于戰火紛飛的抗美援朝。“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這是強大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我覺得這首歌幾乎完美地詮釋了中國人的“家國情懷”。
這首歌里的家就是我們無數個普普通通的家庭,這首歌里的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戰爭永遠結束了西方大國可以任意欺負中國的歷史,也就是中國人民志愿軍總司令彭德懷元帥所說的,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電影《上甘嶺》截圖 圖片來源:網絡
中國是一個文明型的國家,文明型國家的“愛國主義”有自己的特點。比方說,中國人有寶貴的家國情懷,在漢字中“國家”的寫法跟其他語言是不一樣的,一個字是“家”,一個字是“國”,這是一個基本的定義。中國人對國家的理解是千千萬萬個無數的“小家”和國家這個“大家”的關系。這個概念本身就表達了中國人對國家的獨特感悟。
與西方社會不一樣,中國社會是以家庭為中心的文化,衍生出一整套的思維和生活方式。從“舍己為家”到“保家衛國”,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展現了中國人特有的“家國同構”文化傳統。這種把家和國聯系在一起的傳統,西方比較少見。
從個人來講也是一樣,中國人可以為自己家庭做出很多犧牲,一般西方人難以理解。我并不是在判斷這是好還是壞,這只是客觀的描述。我曾經看到一個美國記者在中國做采訪,寫了一份很長的報道,其中有一個細節,一個小小的故事。他到深圳采訪一位女工,那位女工跟他講,她找到第一份工作以后連著幾個月,把每個月工資的一半都寄給父母。這在中國文化中是很容易理解的,因為我們永遠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但這位記者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怎么自己的工資不完全是自己的,一半是屬于家人的,他覺得這非常費解,這個概念對他而言很新奇。
實際上,心存對父母的感激是中國文化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父母并不一定要你的錢,甚至還會通過很多方式來幫助你。但這種兒女情長的倫理是多數中國人的一種文化傳承。
由此延伸到個人、家庭與國家的關系。《我的祖國》唱的就是一種“家國同構”。歌詞里邊的“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記得這首歌曲的作者,特別令人尊敬的喬羽先生曾接受過記者的采訪。記者問他,你為什么不說長江、不說黃河呢?喬羽先生說一條大河更好,因為長江只有長江一帶的人比較熟悉,黃河只有黃河邊上的人比較熟悉,而一條大河幾乎所有的中國人心中都有自己故鄉的河。所以,“一條大河波浪寬,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這是美麗的祖國,這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到處有明媚的陽光。”他就這樣把家和國聯系在一起了。
中國人的這種家國情懷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成因。從中國近代史來看,中國人有超強的“國破家亡”的集體記憶,這是一種非常悲壯的記憶。鴉片戰爭后的一個世紀里邊,中國經歷了這么多的西方列強入侵,這么多的戰爭創傷,這么多的戰爭賠款。我們的首都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占領過,八國聯軍入侵的時候被占領過,日本侵華戰爭的時候被占領過,還發生過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這些慘痛的經歷給中國人帶來“國破家亡”的集體記憶。國家完了,中國人的家也完了。像美國這樣的國家,自獨立戰爭建國以后,它的本土幾乎沒有遭受過外敵入侵,二次大戰時期被日本人偷襲的夏威夷遠離美國大陸。對美國人來說,可能2001年發生的“9·11”襲擊,是美國大陸遭受到的第一次直接襲擊。
抗戰時期,還有一首很有名的愛國歌曲叫《松花江上》。詞曲的作者張寒暉,他當時在西安,看到日本軍隊占領東北后,幾十萬東北普通百姓流亡到了西安。他有感而發,做了這么一首悲歌:“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還有我那衰老的爹娘。”
我想這背后也是“國破家亡”的慘痛經歷。這就使我們更好地理解“家國同構”,這樣一種中國人深層的心理結構。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丕
- 最后更新: 2019-06-12 22:59:48
-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楊陽不幸離世
2019-06-11 09:44 -
教育部、山東省政府等機構正牽頭籌建世界儒學中心
2019-06-10 13:51 -
稀土5月出口"急剎車",環比跌16%
2019-06-10 11:10 中國經濟 -
習近平: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和中國有很深的歷史淵源
2019-06-09 14:04 中國外交 -
這些省份,高考放榜時間確定了!
2019-06-09 12:04 高考 -
美國高校招生丑聞:各校如何處置父母被起訴的學生?
2019-06-09 09:41 -
林志玲宣布結婚
2019-06-06 19:49 -
第25部《007》片場發生爆炸
2019-06-06 09:19 -
女子吸毒被抓,民警卻和她煮起了西米露?
2019-06-03 14:05 暖心聞 -
1.43億!吳冠中這幅畫拍出新紀錄
2019-06-03 09:06 -
一根應援棒12天賣了150萬,粉絲的錢為什么這么好掙?
2019-06-01 07:50 -
編程已納入中高考?家長們坐不住了,上海市教委回應
2019-05-28 09:22 中西教育 -
我們的軍事實力為和平崛起貢獻了什么?
2019-05-24 10:20 這就是中國 -
110秒!我們用RAP帶你看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
2019-05-23 14:00 上海觀察 -
沒有侵略他國沒有掠奪資源,中國為什么能夠和平崛起?
2019-05-22 17:00 這就是中國 -
緊張了一早上,《權游》“大結局”竟是…
2019-05-20 10:54 -
劉士余同志主動投案 正配合審查調查
2019-05-19 23:08 廉政風暴 -
臺媒擔憂:別為防堵大陸 關閉開放大門
2019-05-19 13:33 臺灣 -
西方靠戰爭掠奪舊中國,新中國得以趕超的基礎是抗美援朝
2019-05-19 11:15 這就是中國 -
有些人30年來一直預測中國要崩潰,卻從來沒對過
2019-05-18 20:00 這就是中國
相關推薦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20“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81“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46“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10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5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