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懂中餐”西方人:老外嫌中國人啥都吃,是不懂奧妙
-
嚴珊珊.
最后更新: 2024-06-08 14:01:44【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32年前,自詡“啥都敢吃”的英國人扶霞·鄧洛普(Fuchsia Dunlop)第一次來中國,出于禮貌,她忍著惡心夾了一顆“如魔鬼之眼”的“千年老蛋”(皮蛋),無法下咽,全身發麻。她和大多數外國人一樣,起初對那些比較“狂野”的中國菜敬而遠之,不碰牛蛙,能點肉絕不點內臟,目睹雞鴨被宰殺時大驚失色,對中餐的初印象是唐人街的糖醋肉丸和蛋炒飯。
當時的她無法預料,自己后來會“淪為”中餐的忠實擁躉,在英國費勁功夫找活雞、淡定地在院子里放血,將灶王爺神像供奉在倫敦家中的廚房,每次“回”中國都要背袋花椒走,用食療調理身體,為中餐寫了7本英文書,中譯版《魚翅與花椒》暢銷20余萬冊,一舉成為“最懂中餐的西方人”。
1992年,劍橋大學畢業、從事亞太地區新聞報道工作的扶霞來中國研究少數民族歷史,途經成都時被涼拌雞和魚香茄子深深折服,后來如愿申請到英國獎學金,1994年赴四川大學留學。
在四川,她愛上豬腦花,啃了兔頭,沉醉魚香味,心系擔擔面,有了“中國胃”,并全情投入對川菜的研究,密密麻麻記了好幾本菜譜。
扶霞的筆記(受訪者供圖)
為了精進廚藝,她成為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現為四川旅游學院烹飪學院)第一位外國學徒,學會了切菜、調味、控制火候。直到如今,“中式刀工”仍是她引以為傲的本事,就連為英國朋友切沙拉,她都忍不住想問“切哪種”。
2023年春節,扶霞在倫敦用鵪鶉蛋做了這群小兔子。
與中餐結緣后,扶霞吃遍中國,從熱鬧的四川,吃到硬菜滿桌的甘肅,再從香辣的湖南,吃到樸實的閩北,溫柔的揚州,包容的北京,鮮美的廣東……她用一顆來者不拒的心盡情感受中餐的魅力,逐漸體會到如何欣賞口感,理解了風土時令應季的美妙,懂得了平衡的藝術,更在典籍中感知中餐的哲理,奉伊尹和袁枚為美食精神導師。
“我發現自己逐漸愛上了白粥和水煮蔬菜,和對糖醋魚、麻婆豆腐一樣喜歡,這才是我心中真正‘中國化’的表現。”扶霞在新書《君幸食》中寫道,如果不感受安靜、平和與清淡的樂趣,只有酸甜苦辣這些重味的刺激,就無法充分領略中國美食的魅力。
上世紀90年代,扶霞在湖南農村做麻婆豆腐。(受訪者供圖)
“君幸食”一詞,源自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貍貓紋漆食盤,盤內朱書“君幸食”,意在勸君進食,與扶霞的英文書名“Invitation to a Banquet”格外契合。她想從西方人的視角談中國飲食文化,邀全球讀者赴這場中餐盛宴。英文版2023年上市后,已登上英美等國多個熱門榜單。該書中文譯者何雨珈笑稱,書里的旁征博引,害她“查得好苦”。
近日,扶霞在上海與觀察者網對話,談了談她作為“中餐推廣大使”的經歷。
在扶霞眼中,能在中餐館點好一桌菜是她“人生中最自豪的成就之一”,今年帶著西方客人吃遍中國,她點菜時貫徹了中國“藥食同源”的理念,既要讓客人吃得驚喜,又要讓他們舒服、清爽,“如果一頓飯全是麻辣,那就是沒點好菜”。
對于近年來中餐“火鍋化”、預制菜化的趨勢,扶霞有點擔心,怕相對“單調”的火鍋沖淡了人們對中餐百菜百味的理解,也擔心年輕人點外賣的習慣,影響中餐烹飪技藝的傳承。
談到中國菜的“多語言性”,她感觸頗深,“中國飲食的多樣化和偉大源自包容”,如果西方人能用開放的心態來對待中餐,就可以擴大對美食的感受。
2024年6月,扶霞在上海與觀察者網對話。
以下為對話實錄:
觀察者網:您在書中提到一個有趣現象,中國人把刀留在了廚房,西方人則把刀放上了餐桌,您怎么看待這種差異?
扶霞:這是中國從古至今都很明顯的特點,中國人很早就把食材切成小片、小塊,再在大鍋里面烹飪,最后用筷子夾起來吃。這種特點不僅影響了中國菜本身的“性格”——通常是小塊的東西,而且影響了中國餐桌上的氛圍。
一方面,用筷子非常溫和,非常安靜,中國人吃飯的禮儀也比較簡單。而在英國吃頓大餐,我們需要使用好幾種刀叉,很復雜,吃飯會有金屬和陶瓷碰撞的聲音,比如說吃牛排,要用一種特殊的刀,以前吃魚也要用特殊的刀,相當復雜。
另一方面,把刀留在廚房讓享用中餐的氣氛更具社會性,大家會共享菜;而西方人吃飯比較個人化,每個人用單獨的盤子,單獨切肉。
扶霞在英國家中做川味豆瓣魚。
- 責任編輯: 嚴珊珊 
-
讀者出版集團原董事長吉西平被查,已退休近7年
2024-06-07 16:19 廉政風暴 -
山西唐代墓壁畫發現“泡澡圖”?“是在淘洗食物”
2024-06-05 14:51 考古 -
李書磊:加快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系
2024-06-02 17:30 -
第二十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入圍名單揭曉
2024-05-29 18:36 直擊上影節:電影之城 -
茅仲華,已任最高法黨組成員
2024-05-21 15:50 高層人事 -
上海國際電影節“SIFF紀錄”單元首批片單發布
2024-05-16 19:05 直擊上影節:電影之城 -
上海國際電影節“名導新作”單元第一批片單發布
2024-05-15 20:03 直擊上影節:電影之城 -
上海國際電影節“影展精粹”單元第一部分片單發布
2024-05-13 16:27 直擊上影節:電影之城 -
韓國人為什么會拍出“主旋律抗日鬼片”?
2024-05-13 07:59 -
導演陳英雄出任第2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評委會主席
2024-04-29 15:18 直擊上影節:電影之城 -
網絡短劇,如何才能成為中國文化的“新質生產力”?
2024-04-26 11:58 -
知名女星演唱會全場喊退票?官方回應
2024-04-21 15:31 -
熱搜第一!黃子韜就不當言論道歉
2024-04-21 11:51 -
真相?危害社會的毒瘤——依法取締“法輪功”邪教組織25年特稿之五
2024-04-19 09:06 反邪教 -
清明假期第一天,一組數據看出行新特點
2024-04-04 12:13 -
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結果揭曉
2024-03-22 10:45 考古 -
民進中央:建議加大教育捐贈的稅收減免力度
2024-02-28 15:48 -
近3000件文物首次亮相!殷墟博物館新館下周開館
2024-02-19 14:05 考古 -
原來年味在這道文化大餐里……
2024-02-11 22:17 -
“苦惱的不是圖案不夠多樣,而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太過于豐富”
2024-02-11 07:27 春晚
相關推薦 -
-
“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拉生死未卜” 評論 1王毅會見布林肯:美方不能總是以“兩副面孔”對華 評論 152耍了美法后,他又“自打臉” 評論 52這個重要產業,美國“放中國一馬”?沒那么簡單 評論 115石破茂當選日本自民黨總裁,將接任首相 評論 205最新聞 Hot
-
“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拉生死未卜”
-
王毅會見布林肯:美方不能總是以“兩副面孔”對華
-
特朗普說和普京“關系很好”,澤連斯基插話:咱倆更好
-
馬斯克:中國這方面,已遠超美國
-
紐約市長被控貪污受賄10年:同土耳其有不正當來往
-
石破茂當選沖擊日本金融市場,日元上演“大狂飆”
-
美國記者怒批賓州州長:How dare you!
-
他“陰陽”美國:不是想跟中國競爭么,怎么不來我們這?
-
耍了美法后,他又“自打臉”
-
“美國挑三揀四讓中國搶了先,只能自食其果”
-
這位“反華先鋒”竟稱:上次面臨中國這樣的挑戰,還是獨立戰爭
-
這個重要產業,美國“放中國一馬”?沒那么簡單
-
石破茂當選日本自民黨總裁,將接任首相
-
俄羅斯修改核原則,美國急了
-
普京:金磚已反超G7,西方的衰退不可逆轉
-
“里程碑”!巴西一航司計劃訂購4架C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