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行專家在新巴山輪會議談全球經濟形勢與中國新常態下的經濟改革
關鍵字: 巴山輪會議新巴山輪會議世界銀行世行世行經濟學家高斯司克禮金融監管經濟復蘇全球經濟復蘇那么,我們針對政策要有怎樣的響應,尤其是對于財政壓力要有怎樣的政策響應呢?
第一,要讓各國的貨幣去作出響應,以便資產負債表的狀況能夠好轉;另外利率會上升,有助于減少資本外流和貨幣貶值。此外,還有市場工具,比如說準備金率以及相關的干預措施。不管怎么說任何措施還是要有信心才行,比如說要進行政策改革,要保持一定的流動性。利率上升今后會帶來的風險其實是有限的。低收入的國家又如何應對轉型?很多國家是出口型國家,需要進入新的時期,在這一時期,面臨著商品超級周期的轉型。商品原材料價格,包括原油價格在3—5年內都會很低。所以這些低收入國家,今后會進入比較高的收入增長時期和GDP增長時期。過去,這些國家GDP增長非常緩慢,但是從2000年以來,突然上升到5.4%。世界的投資促進了商品生產以及出口。
世界經濟的主要風險和政策挑戰是什么呢?主要在于新興市場和低收入國家,他們應該調整政策,否則其脆弱性就會增加。另外還要考慮到轉型相關的風險,比如說希臘還有波羅的海周邊國家相,他們對中國也有影響。不過,中國的經濟正在放緩,這種影響畢竟還是有限的。希臘和一些新興國家的潛在經濟增長會放緩,現在的增長比原來長期的增長緩慢得多,這就是風險。這都是在剛才所說的全球經濟放緩的情況下所出現的。那么帶來的政策挑戰風險是什么呢,比如說對于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會帶來一定影響,但是其影響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結構性政策也比較重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經常談到結構性政策,轉型期就得考慮到結構政策。短期來說,結構調整是很痛苦的,但是中期和長期可能會帶來效益,因為在未來利率是會上升的。現在增長盡管非常緩慢,但是新興經濟體一定要發出信號,要采取不同措施,向市場參與者發出信號。只有采取全面的改革才能夠帶來中期和長期經濟的增長。
現在我再重復一下這四個問題。現在全球經濟實際上正在緩慢增長,今后可能還會放緩;美國的政策正在轉型,對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都會帶來一定的風險,但是程度是有限的;低收入國家的增長已經過頭了,不過我們預期這些國家在未來的增長依然會保持強勁;此外,風險主要還是與商品價格放緩等等相關。
互動環節:
提問一:我的問題是國際金融危機已經過去七年了,全球經濟似乎還沒有擺脫金融危機的影響,那么現在看覺得周期性的因素是在減弱,但是結構性的因素是在上升。最近,大家都在討論全球潛在增長力的下降。隨著人口的老齡化,結構性改革的滯后,潛在增長力在下降,您怎么看這個問題,您似乎沒有提到這個因素。未來全球經濟能擺脫這種低迷的狀態嗎?第二,最近大家都在討論全球貿易增長比全球經濟增速還低,主要經濟體貿易都是負增長,按照全球分工的深化,貿易的增長應該快于經濟增長,但是現在貿易增長比經濟增長還低,這些一個謎,你們認為是什么原因呢?
阿伊汗·高斯:關于第一個問題,是不是金融危機目前還沒有離開我們,我們在未來能否擺脫它的影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現在經濟危機最差的影響依然沒有離去,它們依然在世界各地彌漫,尤其是在一些新興經濟體,只要美國經濟不上升的話。而且大家對于未來美國經濟增長仍然存有疑問,歐洲地區也面臨重大挑戰,尤其是希臘危機。除了希臘危機,歐元區還有其他問題,即全球經濟危機和全球債務危機。2011、2012年的債務危機依然在產生影響,尤其是歐洲的財政部門,以及住宅部門,其資產負債表看起來不是那么美妙。如果從全球的角度來說,不管怎么樣在過去歷史上,它們盡管也經歷了大的衰退,比如說3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不過后來全球的經濟還是回升了。所以從美國的角度來說,我們認為其經濟還是會復蘇的。
全球經濟危機以后,新興經濟體的市場做得相當的棒,但是2010年以來,它們的經濟每年都在放緩,們認為是重大的挑戰。
我們也發現很多國家正在進行結構性改革,中國正是其中之一,印度、墨西哥都在進行結構性改革,這個改革當然是有陣痛的,但是你想要未來的經濟增長,必須要經過這個階段。
第二個問題,全球貿易為什么放緩,為什么低于經濟增長呢?這個問題一定要理解,這樣才能夠理解新興經濟體增長的放緩。
這些新興經濟體有很多都是依賴于貿易,這也有一些結構性的原因。從全球范圍內相對來說,一方面是行業部門性的問題,第二是結構性的部門,第一是發達國家需求不存在了,他們對很多商品的需求消失了,這就導致很多全球貿易消失不見了。另外的結構性的問題,有兩點:一是在過去,我們發現了很多國家,貿易泡沫上升,供應鏈大幅度擴張,尤其是在歐洲,以及在中國大陸。供應鏈大幅度的擴張涉及方方面面,但是貿易的供應鏈卻在放緩。那么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往來自然量就會下降。也就是說,過去的供應鏈也不存在了,這個貿易發展的引擎也不在了。
我們觀察到,雖然貿易壁壘消失了,但是由于出現了TTP等區域性協定,這對全球的貿易又帶來新的挑戰,特別是新興經濟或者是發達國家,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提問二:2000年以來由于出現了新的貿易協定,我們是不是看到了更多的貿易保護主義呢?
阿伊汗·高斯:在世界金融危機以來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是不是保護主義抬頭了,大家可以看看有一些國家的確如此,采取了一些保護主義的措施,在金融危機之前貿易增長6%—8%,現在只有4%左右,的確出現了一些壁壘,但是這些壁壘不足以導致世界貿易的萎縮。因為金融領域累計了大量的問題,會影響到貿易的信用,特別是在2008—2009的時候貿易下跌了,從那之后貿易的信用又提高了恢復了。所以這個解釋也不能令人信服,所以我想可能是其他的答案,可能是結構性的原因。
二、司克禮談對中國新常態下經濟轉型改革的建議
司克禮(Karlis Smits),世界銀行中國、蒙古和韓國局高級經濟學家,拉脫維亞人,在北京上班。
中國處于一個十字路口,經濟正在轉變,走了一半的路。社會領域也在發生轉變。大概有6億人口已經脫貧了。第三個轉變是環境,這方面不是很成功。中國的增長模式是粗放式的,帶來了很多全球和地方的環保問題。中國的增長模式要轉變。另外,資本重新再分配,從國營到私營,勞動力成本上升,這個轉變帶來了很大代價,對社會、對環境都是如此。
所謂新常態,是中國領導人提出的,即經濟增長速度降下來,質量會提高,經濟結構要調整,顯得更加有靈活性。所以,經濟引擎更多轉向創新導向型,而不是資本或者投資拉動的,這種增長模式是我們希望得到的。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面臨很多挑戰,需要各式各樣的工具,比如財政、金融,沒有一個工具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比如說結構調整或者創新。
有幾個歪曲,第一個,增長引擎有的地方是不匹配的,比如說三個要素市場,資本、土地和勞動力。過去三十年為什么很成功,因為中國的崛起主要在制造業方面很成功,在產品市場方面非常成功,所以在全世界取得領先地位。生產這些產品的工廠,無論哪些要素,土地、資本、勞動力,還沒有受到競爭壓力。這種模式發生轉變以后,這三大要素會面臨很大的壓力。投資不均也會歪曲投資分配,勞動力市場流動性放緩,意味著收入的差距拉大。中國城鄉收入差距很大。我們還沒有達到高收入國家的行列,我們的負債與GDP,人均GDP與債務之間的關系,并沒有處于一種正常的水平,與韓國還有反差。
第二個歪曲情況就是勞動力市場。戶口限制了人口的流動。對中產階級影響非常大,農民工到城里來無法帶家屬。如果家屬沒有來,他無法成為真正的消費者,消費比較低。從絕對的角度,跟巴西和韓國比,目前農村收入水平明顯很低,所以我們缺乏一個中產階級的形成。
更重要的扭曲是土地市場的缺乏。地方政府缺乏手段來推動土地的轉讓流動,現在土地的累積并沒有提高農村人口收入增長。根據人口普查,好象現在有40%的城鎮化,不是因為農村人口進入城市了,而是城市人口分散出去了,這是逆向的。
大家可以看到,人口密度減少,也導致了勞動生產力的下降。如果密度下降,企業就無法形成指數性的增長。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晽
-
布林肯承認“開打前就給了”,俄方回應 評論 131央行宣布將擇機降準降息,“擇機”以何為標志? 評論 156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評論 189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評論 164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評論 296最新聞 Hot
-
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
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
“到2030年,中國本土數學家將能引領世界”
-
密謀推翻馬爾代夫總統?印度回應
-
域外調查惹惱國際奧委會,“2034鹽湖城冬奧會有點懸”
-
欲爭奪歐洲最大電動車市場,但英國國內阻力不小
-
土耳其喊話歐盟:他不干,我干
-
“沒想到拜登竟會如此對待盟友!”
-
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
特朗普炮轟:英國犯下了大錯!
-
盧卡申科:計劃訪華,事關未來
-
特朗普“封口費”案將于1月10日宣判,“但不會入獄”
-
“美國沒能改變中國”,布林肯一聽急了…
-
事關中國FK-3,塞爾維亞:這是一個“里程碑”
-
“中國真出手怎么辦?企業緊張研判…”
-
以己度人?“中方為了談判籌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