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全國政協委員郭御風:國產CPU應借主流生態之勢,走自主可控之路
-
呂棟lvdong@guancha.cn
最后更新: 2024-05-08 18:59:19【文/觀察者網 呂棟】
“國產CPU的發展速度還是挺快的。但我們發展的快,不代表國外就不發展了,國外的發展速度同樣很快,所以我們現在跟國外先進產品的差距仍然很大。”今年兩會開幕前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子旗下飛騰公司副總經理郭御風在接受觀察者網對話時說道。
進入數字經濟時代,芯片已成為提供算力的關鍵硬件。但長期以來,中國在芯片領域,特別是CPU等高端芯片領域缺乏主動權,90%以上的高端芯片依賴進口,這也是我國當前最嚴重的“卡脖子”問題之一。
為了推動和支持芯片產業發展,近些年國家陸續發布一系列產業扶持政策,通過重大工程的應用拉動,帶動了國產CPU的快速發展。截至目前,國產CPU已經形成多條路線發展的模式,包括走X86技術授權路線的海光和兆芯,ARM指令集授權路線的華為鯤鵬和飛騰,自研指令集路線的龍芯和申威。
郭御風認為,在政策支持下,國產軟硬件產品已逐步實現了由“不可用”到“可用”到“基本好用”的快速發展,國產生態呈現從孱弱封閉到繁榮開放的發展態勢,也實現了從試點到小規模再到規模化應用。
郭御風在兩會現場
但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的認識到差距。據估算,在國內,國產服務器和桌面終端市場僅占約5%的份額,國產CPU仍面臨著全球化發展受阻,外部面臨打壓封鎖;技術體系眾多,內部難匯聚生態合力;市場化培育不夠,研發與市場未形成正循環等嚴峻挑戰。
針對這些挑戰,郭御風認為,中國應充分發揮舉國體制優勢,集中力量攻堅克難,統籌規劃重點布局,加強市場實踐助力產品成熟,匯聚市場資源反哺科技創新,進而實現破局脫困,彎道超車。
本次參加兩會,郭御風的提案主題為《持續推進核心芯片產業突破 筑牢數字經濟安全底座》。他就此提出了三條建議:一是堅持“自主與生態并重”發展理念,加速技術路線收斂;二是發揮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作用,加快建立研發與市場正循環;三是緊抓產業變革的關鍵機遇,實現信息產業的彎道超車。
郭御風在提案中指出,國產CPU的發展應采取因勢利導的策略,借主流技術路線的生態大勢,走自主可控的發展道路,充分發揮政府宏觀指導作用,引導國產CPU向可控的主流路線加速收斂。
這些提案的具體內涵是什么?國產CPU多條路線發展會帶來哪些利弊?走ARM路線的飛騰如何實現自主可控,未來會不會走向消費級市場?國產CPU如何打破出貨量和生態建設的惡性循環?還需要多長時間,國產CPU才能與英特爾和AMD公開競爭?
針對這些外界普遍關注的話題,觀察者網在兩會前夕和郭御風做了深入交流。
以下是對話實錄:
觀察者網:您的提案中提到,CPU是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硬件基礎。中國其實很早就開始發展國產CPU,目前已形成多路線發展的狀態,飛騰也是其中一個路線的代表。作為專業人士,您如何看待國產CPU多路線發展的現狀?這會帶來哪些利弊?
郭御風:當前國產CPU可以說是百花齊放,國際上的技術路線國內都有,甚至國際上已經沒人做的路線,國內也還有,這是特殊歷史背景和條件下形成的格局。但是多技術路線帶來的利弊,不能離開時間軸和產業現狀去評論,因為不同時間和產業現狀得出的結論可能不同。
多條技術路線可以讓大家自由競爭,這對技術繁榮和交流會有更大好處,也會讓國產CPU更充分的競爭。但目前國內的產業現狀,多技術路線也會帶來很多弊端。因為CPU作為信息技術的底座,上面會長出自己的生態樹。不同技術路線,最終長出的生態樹不同,這就會造成國內產業生態無法形成合力。每條路線都自己種一棵樹,但每棵樹都長不大、長不高。本來國產CPU力量就十分薄弱,多技術路線又會導致無法形成生態合力,帶來的弊端十分明顯。
比如說一款國產操作系統,本來適配一兩款國產CPU能做的更好,但現在需要去適配六款,工作量就會直接乘以6,這會導致原本就不算強的自主體系,力量更加分散,這就是生態的分離。另一方面,目前國產CPU產業在人才、技術和資金方面仍然相對薄弱,處于成長期。國外像英特爾、AMD和蘋果等企業都有數萬人的研發團隊,他們的技術迭代非常快,能快速做大做強。國內人才原本就少,還要分給多條路線,導致力量更加薄弱,資金的問題也類似。
所以總體來講,技術路線多可以帶來產業的百花齊放,大家在技術上可以更充分的交流競爭,讓產業活躍度更高,這是好的一面。但現階段國產力量仍然比較薄弱,多技術路線會讓生態無法聚合,分散產業力量,對我們在當前國際形勢下取得產業突破,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國產CPU發展路線
觀察者網:基于您提到的這個產業背景,您也在提案中建議,國產CPU應該堅持“自主與生態并重”的發展理念,采取因勢利導的策略,借主流技術路線的生態大勢,走自主可控的發展道路,充分發揮政府宏觀指導作用,引導國產CPU向可控的主流路線加速收斂。如何理解這項建議?
郭御風:國產CPU未來要想成長起來、發展好,離不開兩個關鍵因素。一是技術產品因素,技術和產品不僅要做好,而且要自我掌握,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迭代發展。二是產業生態因素,從芯片行業興衰成敗的歷史來看,產品的成功離不開生態的成功。如果生態不成功,技術再先進也很難得到市場和用戶的認可,也就不會有人在你的產品上工作。這就會導致一款CPU的發展變得緩慢甚至萎縮。而芯片又是一個贏者通吃的行業,強者會成為市場的主導者,發展緩慢者會隨著時間推移逐步退出市場,這是產業特點決定的。
所以要想做好CPU產業,需要從兩方面下手。一是要自主可控,核心技術自己掌握,才能掌握發展的主動權,實現自我發展、自我迭代。另一方面是不能走閉門造車或自構體系這條路。因為不單說某一家的力量,整個中國的CPU產業力量現在都十分薄弱,所以目前我們要在生態上借勢,把生態和市場做好,把用戶服務好,這樣才能得到市場和用戶的認可,也才能讓產品快速實現規模化應用和指數級市場增長。這兩個因素疊加,才能實現互相賦能。
我們可以通過技術研發完善產品,再借助主流技術路線的生態,快速得到用戶認可。用戶認可之后,規模化的應用會反哺到企業的研發和產品中,這樣就會形成正向循環。如果這兩個因素有一個無法實現,正向循環就無法形成。所以我在提案中提到,因勢利導,加速技術路線收斂,就是這個意思。前面已經提到,技術路線多會帶來許多弊端,而現在國家需求這么迫切,正常情況下技術路線遲早會收斂,這也是市場和產業規律所決定的。為什么現在還沒有收斂?是因為國產CPU都還在起步階段,沒有一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主導者。
如果不做一定干預,等待市場收斂的周期可能會很長。不過,收斂一定是市場先去收斂,如果國產CPU不滿足市場需求,只靠政府強制的行政指令去收斂,實際上是違反技術和產業發展規律的,也不一定取得好的結果。而我們希望通過舉國體制和政府的手,去加速市場的收斂,收斂方向還是以市場選擇為準,再通過中國的體制和政策優勢,讓國產CPU發展期縮短。
- 責任編輯: 呂棟 
-
王炸芯片,難再成蘋果救星
2024-05-08 18:18 觀網財經-科創 -
ST陽光:控股股東涉嫌內幕交易被證監會擬罰款2.32億元
2024-05-07 20:57 -
華為蘋果同日對決,背后還有中韓面板之爭
2024-05-07 17:23 觀網財經-科創 -
歷史性一幕!iPhone在華市場份額跌出前五
2024-05-07 11:13 觀網財經-科創 -
45億加碼“五五購物節”,拼多多助力上海“拼”出精彩
2024-05-06 19:32 -
美國?Tiktok法案的起草人,引火燒身了
2024-05-06 18:47 觀網財經-金融 -
舒適賽道紅利釋放,紅豆股份品牌轉型出成效
2024-05-06 13:33 -
“五一”近3億人次出游,較2019年同期增長28.2%
2024-05-06 12:16 觀察者頭條 -
巴菲特股東大會要點來了!回應減持蘋果、巨額現金儲備等
2024-05-05 08:28 -
武廣高鐵、滬杭客專等4條高鐵線漲價,漲幅近20%
2024-05-04 14:13 高鐵世紀 -
深圳將取消福田、南山之外區域住房限購?深圳住建局回應
2024-05-04 10:27 觀網財經-房產 -
20張營業執照只有3家實存?央媒:問題在下頭,根子在上頭
2024-05-03 11:21 基層治理 -
上海推出商品住房“以舊換新”活動
2024-05-03 09:39 觀網財經-房產 -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最新進展
2024-05-03 09:30 國企備忘錄 -
31省份“一季報”:蘇魯浙增速超6%,山西總量下滑
2024-05-02 21:39 宏觀經濟 -
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納指兩連跌星巴克重挫
2024-05-02 07:42 觀網財經-海外 -
南京公積金新政:包括宣城、馬鞍山在內的南京都市圈9城互認互貸
2024-05-01 19:50 觀網財經-房產 -
美國當前經濟數據中,也許藏著高官接連訪華的答案
2024-05-01 09:24 -
余承東不再擔任華為終端BG CEO
2024-05-01 08:53 觀網財經-科創
相關推薦 -
-
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47“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87“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32“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4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