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銀30億瑞郎收購瑞信,創2008年以來最大銀行合并案
最后更新: 2023-03-20 10:33:38【文/陳濟深 編輯/張廣凱】
在瑞士監管部門的強力干預下,瑞銀集團(UBS)同意以超過30億瑞士法郎(約32.5億美元)價格收購其長期競爭對手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這項周末達成的緊急交易表達了監管機構急于阻斷市場對于銀行體系信心不足的決心。
瑞銀集團和瑞士信貸不僅是瑞士前兩大銀行,他們更位列全球30家系統性重要名錄,對于全球金融市場均具有重要影響力,此次兩家銀行合并案是自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具有系統性重要的全球銀行大合并。
這也逆轉了2008年以來的銀行監管格局。金融危機后,為了避免“大而不能倒”的情況影響全球金融穩定,監管機構往往傾向于將大銀行拆分而非合并。
瑞銀董事長科爾姆-凱萊赫在新聞發布會現場
3月19日,瑞銀宣布將通過換股全面收購瑞信,每持有22.48股瑞信的股東將獲得一股瑞銀股份(0.76瑞郎),總對價為30億瑞郎(約合32.5億美元)。
以周五收盤價計算,當時瑞信總市值為74億瑞郎,此收購價較其最后一個交易日市值打了四折。
同時瑞士政府表示,它將提供超過90億美元的資金,以支持瑞銀因接管瑞士信貸而可能產生的一些損失。瑞士央行還向瑞銀集團提供了超過1000億美元的流動性,以幫助促進這項交易。
瑞士財政部長卡琳·凱勒-蘇特(Karin Keller-Sutter)表示,“大到不能倒”的瑞士信貸集團如果倒閉,將會在瑞士及世界各地造成“無可補救的經濟動蕩”。而這次收購“為更大的穩定奠定了基礎”。
同時她還補充道:“這是一套商業解決方案,而非緊急財政救援。”
盡管瑞士官方自稱這是一個純商業行為,鑒于瑞士信貸目前遭遇每日百億美元級別的資金流出,瑞士監管部門認為撮合這筆交易刻不容緩,政府各部門為了達成這筆交易可謂煞費苦心。
該收購并非由瑞銀主動發起,而是由瑞士財政部,金融市場監管局(FINMA)和瑞士央行(SNB)共同發起,在三方參與下,瑞士銀行的收購行為可謂是先上車后補票。
同時為了避免股東反對引發的拉鋸戰,瑞士相關部門計劃修改法律,將此收購案的批準權限修改為董事會層面,這包括把沙特國家銀行和卡塔爾投資局等瑞士信貸重要股東排除在外,這兩家機構去年向瑞士信貸注資數十億美元。
為了進一步穩定各界信心,在瑞銀交易后數小時,包括美聯儲和瑞士國家銀行在內的一批中央銀行宣布擴大美元互換線,這是一種國際貸款業務。他們稱這種擴大是 "緩解全球資金市場壓力的重要流動性支持"。
證券時報新聞報道截圖
瑞士信貸集團董事會主席雷安澤(Axel Lehmann)稱該收購交易為一次“具歷史意義、悲傷而富挑戰性的”大事件。
雷安澤表示,最近在美國開始的銀行麻煩太多,無法承受。他說:"金融體系近期加速失去信任和過去幾天的惡化進展使人們清楚地認識到,瑞士信貸不能以其目前的形式繼續存在。”
瑞銀集團主席科爾姆-凱萊赫(Colm Kelleher)則表示,瑞銀集團將收縮瑞信的投資銀行業務,并使其與瑞銀集團的 "保守風險文化"保持一致。
他強調這筆交易 "支持了瑞士的金融穩定,并為瑞銀股東創造了重要的可持續價值"。
然而,為了幫助消化這筆交易,瑞銀表示將暫停其股票回購計劃。
兩個集團合并后的新企業將由瑞銀集團現任首席執行官拉爾夫·哈默斯(Ralph Hamers)和董事會主席科爾姆·凱萊赫(Colm Kelleher)領導。
隨著本月硅谷銀行倒閉引爆銀行危機,全球投資者均開始重新審視銀行系統,并將瑞士信貸放在了問題機構名單的首位,使得瑞士信貸的流動性急劇惡化。
在投資者看來,瑞士信貸多年來丑聞纏身,2021年兩個關鍵客戶格林希爾資本(Greensill Capital)破產和比爾黃(Archegos Capital Management)爆倉事件直接給瑞士信貸帶來了約100億美元的損失。
瑞士信貸大廈
盡管瑞信多次更換高管并承諾進行改革,但在投資者看來似乎收效甚微。
去年接手該銀行的新管理層,其中許多人來自瑞銀集團,他們試圖在客戶中開展安撫活動,并承諾進行重組,以扭轉銀行的局面。
去年秋天,該銀行剛剛從沙特國家銀行和其他投資者那里籌集了40億美元的新股權,以資助一項全面的改革。
然而隨著硅谷銀行事發,客戶成群結隊地逃離,并在2022年的最后幾個月里取走約1200億美元的管理資產。
由于瑞信股價和債券價格加速下跌,它上周四從瑞士國家銀行獲得了500億瑞郎(約530億美元)的救命錢。
瑞士財政部長之前曾表示,提供給瑞信的流動性額度將增加一倍,以確保該銀行能夠生存到周末。
但瑞士官員以及美國、英國和歐盟的監管機構(他們都監督著該銀行的部分業務)擔心,如果不加以處理,該銀行將在本周破產,而且他們擔心崩潰的信心會蔓延到其他銀行。
瑞士金融監管機構Finma稱,瑞士信貸經歷了一場 "信任危機"。它補充說,"即使該銀行仍有償付能力,也有可能變得缺乏流動性,當局有必要采取行動,以防止對瑞士和國際金融市場造成嚴重損害"。
Finma說,這些銀行的業務將在周一正常開放,"沒有任何限制或中斷"。
根據披露的信息顯示,監管機構和這兩家銀行之間的會談始于上周三,當時監管機構對瑞信提出了兩個選擇:被瑞銀收購或破產。
據一位熟悉此事的人士稱,破產將對瑞士銀行業帶來一個長期的混亂局面,瑞銀內部高管擔心這將玷污瑞士銀行業的整個品牌,因此同意了收購瑞信的談判。
瑞士銀行業的兩大巨頭被迫聯姻是瑞銀從未想過的事情。瑞士信貸有一連串的丑聞和問題,它的大型投資銀行部門與瑞銀多年來一直奉行的"輕資本"模式截然相反——后者是以管理富人客戶的財務來賺取費用。
但瑞士信貸作為全球第五大財團,其非投行業務,尤其是財富管理業務對于瑞銀極具吸引力。
瑞士信貸在亞洲擁有大量的財富管理客戶,與瑞銀在亞洲的類似業務和雄心相吻合。
考慮到瑞信是瑞銀在瑞士當地銀行體系中的主要競爭對手,很難想象兩者的合并會通過本國和全球的反壟斷審查。為了火線達成交易,瑞士當局特地批準了瑞銀的反壟斷調查豁免權。
盡管在收購案中瑞信股東被排除在外,但是他們依然在最后時刻試圖爭取了自己的利益。
據熟悉此事的人士稱,周日,包括瑞士信貸最大的股東沙特國民銀行在內的一個財團做出了最后的努力,試圖維持瑞士信貸的存續。
該財團提出向瑞士信貸注入約50億美元的建議。根據該計劃,瑞信的債券持有人將得到充分保護,從而減輕市場對瑞信違約的恐慌情緒。
據這些人士稱,瑞士部長們斷然拒絕了該提議。
股東們的行動還是產生了一些效果。早些時候,瑞銀僅提議支付約10億瑞士法郎,或約11億美元,而在股東的行動后,價格最終被提高到30億瑞士法郎,以瑞銀股票支付。不過,這還不到瑞士信貸上周五最后交易市值的一半。
除了股東,同樣承受巨大損失的還有價值170億美元的瑞信"AT1"債券的持有者。
2008年金融危機后,監管部門認為銀行應該擁有更多自有資本而非通過融資來運營,創造了AT1債券。
AT1債券沒有到期日,甚至在部分情況下無需付息,盡管他名義上是債券,但是受償級別排在普通債券后,和銀行股權一個級別,一旦銀行陷入財務困境,這時它們就變得毫無價值。
瑞士信貸近167年的經營結束,標志著自上次金融危機以來銀行業最重要的時刻之一。它也代表了本月早些時候硅谷銀行突然倒閉所引發的銀行業風暴在全球范圍內造成的新的動蕩。
與硅谷銀行不同的是,硅谷銀行業務單一,并且僅僅是一家區域性銀行,而瑞士信貸作為全球第五大財團,在世界均有業務開展,業務種類多樣且復雜,無論瑞信倒閉還是被收購,都將產生全球性的深遠影響。
截至2022年底,瑞士信貸擁有5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和約50000名員工,其中16000多人在瑞士。它在紐約、倫敦和新加坡等城市設有投資銀行部門,在北卡羅來納州羅利附近設有運營中心,并在印度和波蘭擁有數千名技術員工。
瑞銀集團在全球擁有約74000名員工。它的資產負債表大約是其兩倍,總資產為1.1萬億美元。吞下瑞士信貸后,瑞銀的資產負債表將在資產規模上與高盛集團和德意志銀行相媲美。
對于收購瑞信后是否會裁員,瑞銀集團表示暫不評價,不過此前瑞士信貸已經宣布將裁員9000余人。
標簽 銀行危機- 責任編輯: 陳濟深 
-
3月LPR報價出爐:1年期與5年期以上均維持不變
2023-03-20 09:43 -
證監會現場檢查:問題五花八門
2023-03-20 08:06 -
欠9.8億未還,張蘭家族信托被擊穿
2023-03-19 21:40 -
中國銀行:劉連舸辭去董事長等職務
2023-03-19 19:10 觀網財經-金融 -
央行最新發聲!提及硅谷銀行
2023-03-19 17:43 觀網財經-金融 -
全面注冊制加速,首次全網測試完成
2023-03-19 17:08 觀網財經-金融 -
自曝欠5700萬,連虧9年的克莉絲汀人去樓空,所有門店停業
2023-03-19 16:26 觀網財經-消費 -
楊元慶:改變中國制造業大而不強,要求我們加大真金白銀研發投入
2023-03-18 22:10 觀網財經-科創 -
公開雙標?歐洲質疑美國救助硅谷銀行必要性
2023-03-18 19:42 觀網財經-金融 -
央行縣(市)支行將走入歷史,去年全國范圍內已停招
2023-03-18 13:37 觀網財經-金融 -
“現在我們電路板才穩定下來,因為有國產零部件了”
2023-03-18 11:59 觀網財經-科創 -
知名游戲公司稱“前女高管造假致5億損失”,曾懸賞千萬尋證據
2023-03-18 09:15 觀網財經-互聯網 -
全面注冊制相關業務今日開啟首次全網測試
2023-03-18 07:45 觀網財經-金融 -
美三大指數集體收跌,第一共和銀行重挫33%
2023-03-18 07:37 觀網財經-海外 -
黑暗中的一束光?小鵬汽車押注技術突破:XNGP將明顯超過友商
2023-03-17 22:29 觀網財經-汽車 -
蕊源科技將創業板IPO上會:被現實“打臉”的預測,是否需要修改?
2023-03-17 17:46 觀網財經-金融 -
宗慶后弟弟被限制高消費
2023-03-17 17:18 -
央行決定3月27日降準0.25個百分點
2023-03-17 17:12 觀網財經-金融 -
通信的未來:無處不在的信號、無處不在的屏幕
2023-03-17 16:30 觀網財經-科創 -
走不了買量老路,閱文降本求存
2023-03-17 13:17
相關推薦 -
面臨“至暗時刻”,烏方討論“用土地換入約”? 評論 56伊朗、真主黨:徹查外國滲透 評論 150他談中東問題強扯中國:影響力增強,卻不愿跟我們合作 評論 198“你可以嘗試從表面上踢走中國,但最終會發現…” 評論 63以色列或打擊伊朗核設施?拜登:不支持,但… 評論 175最新聞 Hot
-
“在這個世界中,美國不是穩定的錨,而是需要防范的風險”
-
面臨“至暗時刻”,烏方討論“用土地換入約”?
-
伊朗、真主黨:徹查外國滲透
-
“‘生兒育女’后,馬斯克政治立場快速轉變”
-
以色列或打擊伊朗核設施?拜登:不支持,但…
-
“你可以嘗試從表面上踢走中國,但最終會發現…”
-
以軍首次報告陣亡,真主黨:造成以軍大量傷亡
-
“中概股暴漲已讓空頭血虧70億美元,損失慘重”
-
他談中東問題強扯中國:影響力增強,卻不愿跟我們合作
-
美印拒絕后,日本防相、外相:現在沒有在推進
-
美副總統辯論聚焦國內政策,涉華議題成少數“例外”
-
俄軍已控制烏東一重要城鎮,是“烏軍防御支柱之一”
-
瞄準石油設施?“將對伊朗發動重大報復”
-
上任當天,她被20多名美議員集體警告,事關中國
-
他倆正討論著“伊朗空襲可能性”,襲擊來了
-
“外資重返中國,對沖基金創紀錄涌入甚至都不選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