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告:民營企業研發強度高于平均,5G、消費互聯網等創新最受公眾認可
公眾如何看待我國科技創新取得的成就、創新主體的貢獻和科技創新的前景?目前我國在科技創新上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么?加強科技創新的關鍵發力點是什么?
為更全面了解公眾對中國科技創新的認知、評價以及對未來發展的預期,識別科技創新進程中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進而為推進科技創新、建設國家創新體系提供支持,2024年7月,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NSRC)面向全國問卷調查了3114名以18-60歲為主的居民,了解全國公眾對科技創新的認知度,并于9月6日舉行題為“洞察科技脈動,構筑創新橋梁”的報告發布暨專家研討會。
科研院所和民營企業的科創貢獻最受公眾認可
報告顯示,在科技創新成就方面,公眾對于5G通信、消費互聯網、航空航天、軌道交通四個領域的科技創新成果表現出較高認可度和滿意度,總評分均在4.5分左右,也表明這些領域的科技創新成果,已經惠及每個人。
相比之下,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與大模型、生物醫藥這三個領域的總評分低于4分,而且隨著受訪者學歷的提高,其評分呈現出逐漸降低的趨勢。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周城雄研究員指出,公眾尤其高學歷人群對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認可度有限的調查結果值得關注,這表明相關技術尚未讓大眾感受到切實利益。未來在不斷推進相關領域科技創新的同時,還需結合具體場景,推動更多應用創新、產業創新。
對于不同創新主體的貢獻,公眾對科研院所、民營企業、高等院校及政府在科研創新方面所做貢獻認可度較高,科研院所(4.43分)、民營企業(4.29分)高位前兩位,國有企業和金融機構的創新評分相對較低,分別為4.01分和3.38分。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徐翔教授認為,民營企業處于更具競爭性的市場環境之中,因而更具創新的內生動力。要進一步充分肯定企業家、尤其是民營企業家對于科技創新貢獻,弘揚企業家精神,加速國家科技創新步伐,引領發展新動能。
在對企業的創新成果評價中,無論是第一梯隊(評分超過4分)的華為、大疆、比亞迪,還是第二梯隊(評分超過3.7分)的騰訊、科大訊飛、小米等,也表明改革開放以來,民營企業的蓬勃發展與創新貢獻獲得了公眾的廣泛認可。調研報告認為,這與企業的研發強度有關,2023年民營上市企業整體研發強度達3.75%,高于市場平均水平(2.21%),研發投入最高的華為和騰訊,在世界范圍內也位列前 20。
徐翔教授指出,在我國的科技創新中,大企業、領軍企業發揮了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的投入占相對總收入或支出比例是大于國企的。而大型民營科技企業的研發投入占總收入、總支出的比例往往大于中小型或者一般的民營企業。
當談及廣東深圳多家企業排名靠前時,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趙作權研究員表示,自80年代起,企業家、創業家精神與文化給深圳帶來了技術革命,誕生了華為、比亞迪、騰訊等一大批高技術企業,實現了從“空白地”到“技術高地”的轉變。要繼續鼓勵創新創業精神在全國發揚光大,為創新創業者提供良好環境。
投入和成就之外,對于我國的科技創新前景,有近八成的公眾持樂觀態度。具體而言,在硬件領域,表示“非常樂觀”(23.96%)和“比較樂觀”(53.69%)的占比為77.65%;對軟件領域創新表示“非常樂觀”(28.9%)和“比較樂觀”(49.61%)的占比達到了78.51%。
科創人才問題最受公眾關注,前沿領域創新呼吁政策包容審慎
當前,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既是我們的歷史機遇,也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
調查顯示,在公眾心目中,“創新人才流失和短缺”(68.4%)以及“國內創新環境和生態不夠完善”(57.77%),是目前我國科技創新面臨的最主要挑戰。“外部地緣政治風險”(39.69%)、“整體科研投入不足”(33.59%)也是公眾較為擔憂的因素。相較而言,公眾對于“企業參與創新意識不強”(26.17%)和“資本不夠活躍,對創新支持不足”(25.85%)表現出更少的擔憂。
怎樣加強科技創新,“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65%)、“加強科技人才培養和引進”(55.43%)和“提供基礎科學研究水平”(51.67%)是公眾最為認可的三個關鍵著力點,且大幅領先其他因素。
具體舉措中,最受公眾認可的是教育制度改革、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和國際交流。96.31%的受訪者認為國家需要對教育制度進行深度改革,以更適應創新人才培養;96.24%的受訪者認為中國要建設科技創新的“新型舉國體制”——不同于改革開放前的傳統舉國體制,“新型舉國體制”的最大特色是尊重市場和科技發展規律;96.15%的受訪者認為雖然中國科技已取得長足進步,但仍需向外部學習,要與西方發達國家保持交流。
科技創新具有未知性和不確定性,存在安全風險,公眾對創新風險的認識和接受程度,會對創新產生重要影響。調查顯示,相比起“寧可科技水平相對落后一點,也要首先確保安全”(3.61分),受訪者更傾向于認為發展是安全的基礎,面對科技水平的差距,必須迎頭趕上,“監管政策應該鼓勵大于限制”(4.09分)。
優化科技創新生態,營造更良好社會氛圍
除了分析公眾對科技創新現狀的認知、對科技創新面臨挑戰和發展驅動力的看法,對于科技創新主體的企業,報告也對企業科技創新能力進行系統性歸類,并從組織惰性、政策環境、行業市場、企業家精神等四個方面進行了回歸分析。可以看到,企業家奮力拼搏、勇于冒險的精神特質不僅能推動企業在的創新發展,還能在資源和資金獲取上帶來顯著成效,是企業在商業和市場領域保持競爭力的重要動力。
綜合調查結果,研究者為科技創新發展提出五點建議:第一,進一步優化科技創新環境與生態系統,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同融合發展。第二,完善科技創新相關政策,平衡科技創新中發展與安全的關系。第三,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更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建立更完善正向激勵機制,表彰和獎勵在科技創新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和個人。第四,深化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在確保國家安全的前提下,要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第五,加強科技創新文化建設,提高公眾科技素養,強化科技創新文化建設,培養尊重知識、鼓勵創新、容忍失敗的氛圍,為科技創新打造更廣泛的社會基礎。
北京理工大學科技創新與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尹西明表示,科技創新既需要有為政府、有效市場,也需要有力主體和有容社會。要激發全社會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通過有容社會的支持,培育有力主體,激活有效市場,發揮有為政府作用,實現科技創新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
標簽 科研- 責任編輯: 楊付博杰 
-
投資100億美元!印度宣布又一座晶圓廠計劃
2024-09-09 16:05 -
騰訊湯道生:如果蛋糕不增長,結果就是零和游戲
2024-09-09 16:01 觀網財經-互聯網 -
晶圓代工“滑鐵盧”!英特爾3納米以下制程或全面委托臺積電
2024-09-09 15:52 觀網財經-海外 -
年內首次,8月挖掘機出口重回正增長
2024-09-09 15:46 觀網財經-宏觀 -
鏖戰半年,海信順利收獲科林電氣
2024-09-09 13:44 -
外商獨資醫院要來了!商務部解讀
2024-09-09 12:05 觀網財經-海外 -
螞蟻數科CEO趙聞飆首次披露業務進展 去年海外營收猛增300%
2024-09-09 11:46 觀網財經-互聯網 -
是否要嘗試賽博永生?逆水寒邁出了試探的第一步
2024-09-09 11:39 -
中天金融重整方案出爐:剝離地產聚焦證券、保險,五年內或重新上市
2024-09-08 18:44 金融觀察 -
央行連續四月暫停增持黃金儲備
2024-09-08 15:38 金融觀察 -
重大政策!制造業外資準入限制“清零”
2024-09-08 13:12 -
華為:鴻蒙、歐拉相關知識產權,向產業界全部開放
2024-09-07 14:10 觀網財經-科創 -
我們的這項核心技術提供給歐美,路反而能變寬?
2024-09-06 19:39 觀察者頭條 -
傳高通尋求收購英特爾芯片設計部門
2024-09-06 16:28 觀網財經-科創 -
首批覆蓋近70個類目,拼多多下調商家店鋪保證金
2024-09-06 12:48 行業資訊 -
蘋果被曝批準微信iOS版本更新,為談判爭取時間?
2024-09-06 12:41 觀網財經-互聯網 -
太缺錢了,英特爾被曝準備“賤賣”自動駕駛巨頭股份
2024-09-06 11:53 觀網財經-科創 -
華為云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變更
2024-09-06 10:50 觀網財經-科創 -
家電業務失速,深康佳A聚焦MLED芯片
2024-09-05 22:40 -
AI威脅就業?海外調查結果顯示企業未大量裁員
2024-09-05 22:38 觀網財經-海外
相關推薦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70“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13“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3“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20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