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靜儀:游歷美國駐伊朗大使館舊址
關鍵字: 美國大使館伊朗美國駐伊朗大使館伊朗游記參觀美國大使館參觀美國駐伊朗大使館【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韓靜儀】
第一次踏進美國駐伊朗大使館舊址,竟是我來伊朗三年之后。2015年初抵德黑蘭時,這里還不對外開放。敞開的柵欄,一間墨綠色的門房,一條蜿蜒著通向院內的車行道,高筑的圍墻遮掩住一切關于美國的謊言和真相。
美國駐伊朗大使館舊址墻上的反特朗普宣傳畫,上書“美國精英為有特朗普這樣的總統感到羞恥。”(攝:韓靜儀)
我與朋友曾幾番造訪這里,每每向門衛打聽是否開門,他總是擺擺手:今天不行,改天吧。誰知這一改天,就改到了三年后。
今年1月底,我又來伊朗辦事,本來都忘了這里,卻又恰巧路過。遠遠就看到圍墻上一行刺眼的波斯語大字“我們把美國踩在腳下”,大概是新粉刷的。而另一變化就是圍墻中央多了一道正門,在主建筑前加開了行人通道。
新補色粉刷的標語“我們把美國踩在腳下”。(攝:韓靜儀)
我興致勃勃上前查看,發現這里早已被改造成Aban 13博物館。Aban 13是伊朗陽歷8月13日,相當于公元歷的11月4日,也就是1979年人質危機發生的那一天。
從最開始被伊朗學生圍堵、占領,到徹底被伊朗政府接管收回,再到伊朗科研人員閉門調查,已過去了近40年的時光。而就在特朗普屢屢發誓要撕毀伊核協議的這一敏感時刻,伊朗政府終于翻開這段舊歷史,將這一被他們稱作“間諜巢穴”的舊使館公之于眾。
不出所料,這里的門票和伊朗其他景點一樣對外國人不怎么友好,外國人的票價是20萬里亞爾(不到40元人民幣),伊朗人票價僅為3萬里亞爾(約5元)。我試著用波斯語與售票處的老人討價還價,憑著這招我在大多數景點都能拿到和伊朗人一樣的價格,但在這里卻鎩羽而歸。
美國大使館的正門與門票(攝:韓靜儀)
“我是很想幫幫你,但旅游局對于外國人來這里參觀可查得緊哩!”老人固執地搖搖頭,“這兒一天也收不到幾張門票,我最多只能按照學生票給你半價。”我很納悶,美國大使館是多少外國人夢寐以求的景點,自伊核協議簽訂以來,這幾年來伊朗的外國游客猛增,“一帶一路”更是推動了國人赴伊探秘的熱潮,這種大熱景點沒人來著實奇怪。
老人也有些無奈,“是啊!沒什么游客來!一天頂多十幾個參觀者到頭啦!倒是伊朗人來得還比外國人要多些!”
這或許是宣傳不力所致。美使館舊址2016年11月才作為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但我卻從沒聽到過任何相關消息,事后詢問了幾家專門接待外國人的德黑蘭當地旅行社,他們也都一頭霧水。
在對公眾開放以前,美使館舊址一直是伊朗的愛國教育基地,僅對學生等特定團體開放參觀。我的朋友在德胡達(位于德黑蘭的一家波斯語培訓機構)上學時,學校曾特意組織學生前來參觀。德胡達的學生幾乎都是外國人,學校這樣大張旗鼓組織參觀的目的不言而喻。
使館正門上斑駁不堪的白頭鷹國徽(攝:韓靜儀)
比我想象中的荒蕪雜亂要好得太多,整個博物館都被清理得很干凈,幾乎沒有留下一點西方建筑的痕跡。如果還有什么能證明這里曾是輝煌一時的美國大使館,恐怕僅剩下主樓入口正上方磨損得只剩下輪廓的白頭鷹像。人質危機時,群情激昂的伊朗學生們風風火火殺至,將使館團團圍住,散發反美反國王的傳單,焚燒美國國旗,使館正門的美國國徽也未能幸免,被怒不可遏的學生用油漆潑上了巨大的紅叉。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最后更新: 2018-04-06 09:19:06
-
跟風美國成癮?加拿大揚言要禁止中國汽車軟硬件 評論 152“下調存量房貸利率,理論上對居民和銀行都是好事” 評論 1293年超越西方30年? 評論 108嚷著阻擋“中國沖擊”,美企也被擋出去了… 評論 166央行: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統一房貸最低首付比例 評論 247最新聞 Hot
-
“以安全內閣已同意每天加大行動力度”,伊朗:不會無動于衷
-
杜羅夫向法方“屈服”了
-
全球排名第一,“納米發電機之父”離美回中國任職
-
“中國文化出口的‘罕見’成功案例,但好萊塢還沒意識到”
-
“美國西部,電車續航沒300多公里不敢上路”
-
嚷著阻擋“中國沖擊”,美企也被擋出去了…
-
伊朗總統在美國發聲:以色列想刺激我們參戰,但…
-
“與中國差距太大,美國追不上”
-
眼紅中國主導這一領域,美國又“搖人”
-
“以色列根本沒受到有效壓力,國際社會集體失敗”
-
美企CEO:中國都這么做了,美國再不效仿…
-
“隨著中美競爭加劇和更多安全問題外溢,烏云籠罩天際”
-
又發癲,美反華委員會稱“中國用美國納稅人的錢,發展軍事技術”
-
央行: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統一房貸最低首付比例
-
“巴西近期或宣布加入‘一帶一路’倡議”
-
捷克總統:烏克蘭是時候面對現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