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某些關鍵技術領域,中國與西方的差距反而有擴大趨勢
關鍵字: 科技日報劉亞東中興事件卡脖子今年4月中興事件爆發后,《科技日報》刊發了“是什么卡了我們的脖子·亟待攻克的核心技術”的系列文章,反響很大,觀察者網也曾轉載。
6月21日下午,《科技日報》總編輯劉亞東在中國科技會堂召開的科學傳播沙龍上做了主題演講。他解釋該報做這一系列報道的意義是,他認為公眾有必要了解更多的東西,尤其應該知道,我國還有很多地方還“受制于人”。
他還詳細分析了阻礙我國攻克這些核心技術的共性原因:缺乏科學武裝、工匠精神以及持之以恒的情懷。他指出,中國要建成現代化強國,仍有很漫長的道路要走。目前在某些關鍵技術領域,我們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呈現出擴大的趨勢。
全文如下,原標題“除了那些核心技術,我們還缺什么?”:
《科技日報》總編輯劉亞東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各位同事,下午好!
2018年4月16日,中興事件的新聞在網上爆棚。三天以后,4月19日,《科技日報》一版頭條強勢推出新專欄“亟待攻克的核心技術”,開篇以“是什么卡了我們的脖子”為引題,報道了中國在高端芯片制造所需要的頂級光刻機方面的落后狀況。
我在新媒體上推介了這個欄目和這篇報道,很多朋友和新聞同行都評論說,《科技日報》這組報道策劃得很及時。我很“謙虛”地回復人家:不是很及時,是很超前!
事實上,今年三月“兩會”一過,《科技日報》就開始策劃和組織這組報道,當時的輿論氛圍還是“厲害了我的國”。《科技日報》認為,公眾有必要了解更多的東西,尤其應該知道,“我的國”也有不“厲害”的地方,甚至還受制于人!
由于想把開欄篇打造成“樣板間”,我們斃了好幾篇稿子,有些稿子還在反復修改和打磨,以至于這個欄目遲遲沒有推出,直到中興事件爆發。到今天為止,這個欄目已經推出29期。換句話說,我們已經對各個行業的29項卡脖子技術做了報道。社會反響之強烈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作為《科技日報》總編輯,我感到很自豪。因為《科技日報》沒有人云亦云,而是以個性化聲音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正確引導了社會輿論,體現了《科技日報》的使命和擔當。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科學技術取得了長足進步,這些舉世矚目的成績當然值得肯定,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差距和不足。我們今天一些喜大普奔的科技成就,比如大飛機,人家半個多世紀前就有了。我們今天一些正在苦苦攻關的重大項目,比如載人登月,美國1969年就已大功告成,明年整整50年。這些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差距。
中國的科學技術與美國及其他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這本來是常識,不是問題。
可是,國內偏偏有一些人,一會兒說“新四大發明”,一會兒說“全面趕超”、“主體超越”,“中國現在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都分別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還算得有整有零,說得有鼻子有眼兒。明明是在別人的地基上蓋了房子,非說自己有完全、永久產權。如果只是鼓舞士氣也就罷了,可麻煩的是,發出這些論調的人忽悠了領導,忽悠了公眾,甚至忽悠了自己,這就成了問題。
上周我訪問日本,和日本科技振興機構(JST)簽了一個合作協議。我在JST見到了一個人,叫沖村憲樹,他是前文部省次官,現任JST首席研究員。
沖村對中國非常友好。他說中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很快就可以和美國平起平坐,甚至超越美國,所以日本應該和中國搞好關系。
我說,你的結論正確,但前面說得不符合實際。我告訴他,中國要建成現代化強國,還有很漫長的道路要走。沖村不同意我這個說法。由于他不會說英語,我們的交流是通過日語翻譯,效率比較低,所以到最后我也沒能說服他。
沖村的觀點在日本很有代表性。無論左翼還是右翼,他們都是這樣看待中國的。我們的輿論無疑對此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不可否認,這些為國際上的中國威脅論提供了口實。那些把中國建設成就夸大其詞的與論,無論出于什么動機,都有百害而無一利,其結果是誤國害民。
只有認識到差距,才有可能彌補差距,否則我們的中國夢將永遠是中國夢。就像《禮記·中庸》所說,聞過而終禮,知恥而后勇。從這個意義上講,中興事件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都是一件大好事,好就好在它讓更多的國人正視了中美科技實力的巨大差距,驚醒夢中人!
《科技日報》“亟待攻克的核心技術”欄目要長期辦下去,因為有太多的卡脖子技術讓我們在發展的道路上不能揚眉吐氣。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我們有那么多的核心技術亟待攻克?是否有一些共性原因阻礙了我們攻克這些核心技術?我想是的。今天我講三個問題。
第一,缺乏科學武裝。
科學和技術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它們之間有聯系。正是由于缺乏科學的指引,才阻礙了我們的技術發展和進步。
中國自古以來只有技術傳統,而沒有科學傳統。技術發明靠的是經驗的積累,或許還有靈機一動;而科學發現則是建立在系統研究和專業訓練的基礎上。有人說我們有四大發明。我告訴你,四大發明屬于技術范疇,它不是在科學理論指導下的技術創新和突破,跟科學沒有半毛錢關系。
比如指南針,我們的先人只知道它很有用,迷不了路,找得著家。沒有去研究磁場、磁力線,也不懂得導體切割磁力線時會產生電流,更推導不出麥克斯韋方程。比如火藥,我們的先人只滿足于它能爆炸的事實,只知道一硝二磺三木炭,而沒有深入探討它的化學和物理機理,所以才止步于黑色火藥,沒能研發出黃色炸藥。有人說,我們祖先發明了火藥,所以才有了后來工業和軍事上用的炸藥。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黃色炸藥和黑色火藥沒什么關系。
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求甚解,這些傾向今天也在嚴重影響我們的技術發展和進步。離開科學的指引,技術的發展注定不會走得久遠。
第二,缺乏工匠精神。
去年中央電視臺播了一檔節目《大國工匠》,我幾乎每集都看了。拍得很好,下了功夫。問題是相對于我們13億人口,這些大國工匠實在太少了,太稀缺了。
中國的傳統文化里是瞧不起匠人的。從我們對很多職業的稱謂上就能看出這一點,什么剃頭匠,泥瓦匠,小爐匠,很多教師自嘲,管自己叫教書匠……
輕視操作,輕視實踐。孟子就說過,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6月20日,科技日報頭版頭條報道了“海洋調查一線難覓學科帶頭人身影”,講的是海洋調查的某個航次上,16名科研人員中有副高以上職稱的只有一人。學科帶頭人都說,學生去了,我就不去了。這種現象在中國很普遍。
不久前我訪問德國,在薩克森州首府德累斯頓參觀了中德軌道交通聯合研發中心的創新工廠。我在工廠里看到,很多人穿著工裝在一絲不茍、非常專注地工作。我本來以為他們都是工人,后來一打聽,原來都是工程師!我想,正是憑藉這種務實嚴謹、精益求精的精神,德國人生產出了萊卡相機、奔馳汽車、克虜伯大炮等,創造了“德國制造”的品牌價值。
第三,缺乏持之以恒的情懷。
浮躁和浮夸是中國科技界流行的瘟疫,而且至少已經持續了20年。我們很多科技工作者耐不住寂寞,坐不了冷板凳,總想走捷徑,彎道超車。
我不喜歡“彎道超車”這個詞兒。除非你車里有毒品,警察追你,要不干嘛彎道超車呢?總結別人的經驗,吸取別人的教訓,少走彎路,這是對的,也是應該做的。但在更多情形下,“彎道超車”是個偽命題,往往成了投機取巧的代名詞。彎道超車走直線,就意味著別人走曲線,別人都比你傻,這可能嗎?很多實踐已經證明,彎道超車行不通。
比如說研發航空發動機,要通過大量實驗數據的積累,不斷總結、完善、調整、提高,最終才能生產出一款好的產品。要彎道超車的話,我們可以搞到一臺別人的不那么先進的航空發動機,照葫蘆畫瓢,山寨出“八九不離十”的產品。可今后要改進提高,增強性能,你還能做得到嗎?
“三跑并存”的提法是對的,但它不是現在的事情。1965年,我們的科學家就實現了人工合成牛胰島素,這在當時絕對是世界領先。1964年中國爆炸了原子彈,1966年我們有了核導彈,1967年爆炸了氫彈,1970年發射了人造地球衛星。半個世紀前,我們就“三跑并存”。所以,不談比例和構成,“三跑并存”的說法就失去了意義。最近在“三跑并存”后面又加了一句“跟跑為主”,這就實事求是了。
此外,目前在某些關鍵技術領域,我們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呈現出擴大的趨勢。上個月我看到美國媒體的一篇報道,美國的F135型航空發動機經過改進,其推力竟然達到22噸。稍微有一點航空發動機知識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個匪夷所思的數字。聽了這個消息,大家都很著急,但著急也沒有用。我們寄望于從事航空發動機研發的科技工作者能持之以恒,鍥而不舍,百折不撓,盡快把高性能國產航空發動機搞出來。
謝謝大家!
- 原標題:科技日報總編輯劉亞東:除了那些核心技術,我們還缺什么?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張晨靜
- 最后更新: 2018-06-23 16:09:36
-
中國“火車頭”首次出口德國
2018-06-23 14:23 中國精造 -
青藏鐵路最嚴苛路段首次用上國產機車,此前都是美國造
2018-06-23 13:23 中國精造 -
兩架C919在上海和西安同日試飛
2018-06-22 16:06 -
從中石油到AI芯片,千億級國資風投如何助力中國制造?
2018-06-21 17:37 科技前沿 -
“科研圈有江湖氣:占山為王,爭奪資源,不時火拼”
2018-06-21 10:24 科技前沿 -
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培育出水稻新品種 可抗“水稻癌癥”
2018-06-21 08:39 聚焦三農 -
中國在維也納舉辦航天合作主題宣介會
2018-06-21 08:28 科技前沿 -
大洋49航次第四航段科考收官 首次成功開展微塑料調查
2018-06-21 08:06 科技前沿 -
要想鋰電池不受制于人,這個核心材料無法回避
2018-06-21 07:48 科技前沿 -
中國超級高鐵試驗線成都搭建 時速或達1500公里
2018-06-20 09:02 高鐵世紀 -
“國外技術人員在深海石油管道出問題地方畫個圈,上千萬就沒了”
2018-06-20 07:46 -
我國“太空3D打印”試驗制出18件新樣品
2018-06-19 15:52 科技前沿 -
又一家大型網站百萬用戶信息外泄?暗網售價12個比特幣
2018-06-16 11:28 網絡戰線 -
給下肢殘疾患者提供“觸覺”的外骨骼機器人來了
2018-06-15 16:52 科技前沿 -
北斗產業園爛尾 圈錢圈地風險應警惕
2018-06-15 16:42 北斗照耀 -
5年攻關,我國納米核心技術獲重大突破
2018-06-15 09:04 科技前沿 -
搭載嫦娥4號 沙特相機拍攝地月合影
2018-06-15 08:20 科技前沿 -
5G標準來了!全功能完整版5G標準出臺
2018-06-14 23:13 IT新浪潮 -
“一旦國外禁售,我國燃料電池產業便沒有材料基礎支撐”
2018-06-14 07:33 科技前沿 -
“曾有國內油企明確說,你們不要研制這個,有成果也不敢用”
2018-06-13 07:36 科技前沿
相關推薦 -
“英國終于還了”,中國又躺槍 評論 14“拜登罕見透露”,國際油價狂飆5% 評論 62事涉中國,“德國將投反對票,西班牙呼吁妥協” 評論 120面臨“至暗時刻”,烏方討論“用土地換入約”? 評論 297伊朗、真主黨:徹查外國滲透 評論 214最新聞 Hot
-
“英國終于還了”,中國又躺槍
-
“內塔尼亞胡用了我的衛生間,然后就檢測出了竊聽器”
-
“面對中國電動汽車軟件,美國太弱沒啥籌碼”
-
“拜登罕見透露”,國際油價狂飆5%
-
事涉中國,“德國將投反對票,西班牙呼吁妥協”
-
“歐盟落后中美,再不改變就會消亡”
-
轉折點來臨,德國外長將訪華?
-
涉臺海,俄外長最新發聲
-
“在這個世界中,美國不是穩定的錨,而是需要防范的風險”
-
面臨“至暗時刻”,烏方討論“用土地換入約”?
-
伊朗、真主黨:徹查外國滲透
-
“‘生兒育女’后,馬斯克政治立場快速轉變”
-
以色列或打擊伊朗核設施?拜登:不支持,但…
-
“你可以嘗試從表面上踢走中國,但最終會發現…”
-
以軍首次報告陣亡,真主黨:造成以軍大量傷亡
-
“中概股暴漲已讓空頭血虧70億美元,損失慘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