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BC:歐洲宇航員們為何學中文?想當神舟飛船副駕駛
關鍵字: 國際空間站中國空間站中國航天中國宇航員中歐航天歐洲宇航員天宮二號【編譯/觀察者網 周遠方】
為什么歐洲的宇航員們在學習中文?因為他們已經到中國訓練,還想當神舟飛船的副駕駛。
英國廣播公司(BBC)6月27日采訪了一位德國宇航員馬提亞斯?毛瑞爾,他去年曾在山東煙臺訓練兩周,對此印象深刻。
美國和俄羅斯不再是僅有的太空強國,中國正成為新興勢力,BBC寫道。
“如此美好和放松,我漂浮在救生筏上,看著天空,只要再來一些音樂,就像是真的在夏威夷度假一樣,”毛瑞爾這樣形容他的海上生存訓練。
馬提亞斯?毛瑞爾(Matthias Maurer)是歐洲空間局(ESA) 德國宇航員,他和同伴薩曼莎?克里斯托佛蕾蒂(Samantha Cristoforetti)去年在山東煙臺和中國宇航員一起訓練兩個了星期,他們對此印象深刻。
“難忘的經歷,”毛瑞爾說,“我們一起訓練,和中國宇航員住在同一棟樓里,分享同樣的食物,感覺就像一個家庭。這與我在休斯頓的體驗完全不同,在那里我租一間公寓,每天只在兩三個小時的培訓時間和同事在一起。”
盡管其他航天機構也會開展特殊活動進行團建,幫助宇航員培養合作精神,但中國采取的方式更為徹底。
德國宇航員馬提亞斯?毛瑞爾(www.spacefacts.de網站圖)
“中國宇航員甚至在一起度假,他們彼此之間非常了解,就像兄弟姐妹一樣,”毛瑞爾說,“當我們住在那里的時候,感覺被這個大家庭十分熱情地接納了。”
中新網2017年10月曾報道,中國航天員葉光富曾在2016年6月赴意大利撒丁島,參加由歐洲航天員中心組織的洞穴訓練。第二次與國際同行一起受訓,他與同組的德國航天員馬提亞斯·毛瑞爾相處融洽。
“我倆是一個乘組,經常在一起吃飯、散步、探討業務。不僅是馬蒂亞斯,許多歐洲航天員都表示愿與中國進一步交流合作,并且希望在來中國執行任務。”葉光富舉例說,不少歐洲航天員計劃來中國學習中文。
在煙臺中歐航天員海上救生訓練研討會上,兩名參加訓練的歐洲航天員均使用中文發表感言,他們的中文水平令楊利偉感到驚訝。
歐洲航天員中心訓練專家斯蒂芬尼·吉斯特介紹,“學習中文已成為歐洲航天員的重要任務,幾位航天員學習中文三四年了。”
2003年,神舟飛船將中國首位宇航員送入太空。“神舟”基于俄羅斯“聯盟號”飛船技術,外形完全相似。盡管聯盟號的技術自太空時代伊始就開始使用,但神舟在21世紀更有意義。
“我對這些尺寸感到驚訝,”毛瑞爾說。“它的直徑比聯盟號要大,而且大得多。他們對俄羅斯的硬件設備有非常透徹的理解,知道哪些部分好用,哪些地方可以改進。”
“空間這么大,我們甚至有充氣橡皮艇,這是在聯盟號上沒有的,”毛瑞爾說,“在俄羅斯的海上生存訓練中,你必須跳進水里,那里沒有船——天氣非常寒冷,所以要困難得多。”
而且,神舟號返回艙的空間可以讓宇航員輕松地脫掉宇航服,換上救生服。
毛瑞爾最近才獲得了宇航員的資格,不過他在2012年就開始與中國載人航天計劃有聯系,2013年他受邀參觀了北京訓練中心,接觸了模擬設備。2016年,中國宇航員也圓滿完成了歐洲空間局的洞穴訓練。
毛瑞爾和他的同伴意大利女宇航員克里斯托佛蕾蒂、法國宇航員托馬斯?佩斯凱(Thomas Pesquet)都在學習中文。“我學得不錯,但還需改進,”毛瑞爾說,“我的名字翻成中文意思是‘天堂之馬’”。
意大利宇航員薩曼莎?克里斯托佛蕾蒂(YouTube網站)
美國是不會在太空與中國合作的,即使“國際空間站(ISS)”項目也不行。但歐洲空間局在需要把宇航員送入太空時為自己保留了多個選項。
中國的全尺寸空間站將于2023年啟用,今年他們還將登陸月球背面,歐洲空間局在與美國和俄羅斯保持關系的同時,與中國這個新興太空強國開展合作是明智之舉。
“歐洲空間局有23個成員國,所以我們知道如何將合作伙伴凝聚到一起,”毛瑞爾說,“我們會說多種語言,我們多元文化意識,因此我們是把中國帶入國際太空大家庭的完美粘合劑。”
最近,中國與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簽署協議,承諾開放國際空間站。
“世界上任何一個想讓宇航員上太空的國家都可以通過聯合國與中國取得聯系,并有可能進入太空,這令我印象深刻,”毛瑞爾說,“不僅是歐洲人,目前可能還沒有宇航員計劃的發展中國家現在也可以。”
歐洲目前在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未來幾個月內,歐洲空間局的宇航員將在中國模擬倉進行訓練。
毛瑞爾希望2020年完成他的首次太空飛行,隨后爭取成為2023年首批飛往中國國際空間站的外國宇航員。
在未來的任務中,歐洲宇航員們還想爭取副駕駛的位置。
“在聯盟號,左邊的座位是副駕駛座,”毛瑞爾說,“所以我們跟中國人說,我們好好商量,我們很想要左邊的座位。”
“結果他們說,‘哦,好的,沒問題’,我們覺得,這也太容易了吧……”他繼續說,“結果在神舟號上,右邊的座位才是副駕駛。”
毛瑞爾與中國航天員中心副總設計師黃偉芬
由于美國現政府的外交政策,美國宇航局目前不太可能與中國在太空公開合作。然而,從長遠來看,隨著美國和中國都考慮重返月球,并進行火星探索,在太空上人類最終還是要合作的。
毛瑞爾說,“一旦我們把目光投向地球軌道之外的月球或火星,我們就需要在這個星球上團結所有合作伙伴,因為今后的任務越來越困難、越來越昂貴,我們需要最好的技術。我們的目標是把中國帶進大家庭,在月球上建立研究站——伙伴越多越好。”
2015年5月,中歐簽署協議在載人航天領域開展合作,明確2015年至2017年中歐參與對方的航天員訓練活動。
中國航天員中心副總設計師黃偉芬說,通過訓練可以進一步加深中歐雙方相互理解,為未來開展航天員國際合作提供行之有效的模式。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周遠方
- 最后更新: 2018-06-27 19:39:18
-
我國成功發射新技術試驗雙星
2018-06-27 12:00 航空航天 -
“1家日企可年產碳纖維4萬噸,我國30多家只有7000噸”
2018-06-27 08:01 科技前沿 -
美媒:中國超算產量更高,還牢記“不能依靠美國”
2018-06-26 18:00 IT新浪潮 -
摘星!我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開工
2018-06-26 16:14 科技前沿 -
“拋光工藝比作煎餅,別人是不粘鍋,我們做不到”
2018-06-26 10:53 中國精造 -
美國超算時隔5年重回榜首,中國專家說排名不是根本目的
2018-06-25 22:49 科技前沿 -
這項實驗,達成了C919復合材料主承力結構強度驗證能力
2018-06-25 20:02 中國大飛機 -
媒體:院士遭羈押超4年,審而不判不正常
2018-06-25 19:38 -
是什么卡了中國CT掃描的脖子:拙鈍的探測器模糊了醫學影像
2018-06-25 10:09 科技前沿 -
媒體:某些關鍵技術領域,中國與西方差距反而在擴大
2018-06-23 15:07 科技前沿 -
中國“火車頭”首次出口德國
2018-06-23 14:23 中國精造 -
青藏鐵路最嚴苛路段首次用上國產機車,此前都是美國造
2018-06-23 13:23 中國精造 -
兩架C919在上海和西安同日試飛
2018-06-22 16:06 -
從中石油到AI芯片,千億級國資風投如何助力中國制造?
2018-06-21 17:37 科技前沿 -
“科研圈有江湖氣:占山為王,爭奪資源,不時火拼”
2018-06-21 10:24 科技前沿 -
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培育出水稻新品種 可抗“水稻癌癥”
2018-06-21 08:39 聚焦三農 -
中國在維也納舉辦航天合作主題宣介會
2018-06-21 08:28 科技前沿 -
大洋49航次第四航段科考收官 首次成功開展微塑料調查
2018-06-21 08:06 科技前沿 -
要想鋰電池不受制于人,這個核心材料無法回避
2018-06-21 07:48 科技前沿 -
中國超級高鐵試驗線成都搭建 時速或達1500公里
2018-06-20 09:02 高鐵世紀
相關推薦 -
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47“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87“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32“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4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