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推嫦娥探月的頂級專家王煥玉,倒在學術報告現場
關鍵字: 嫦娥探月王煥玉天體物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高能物理我國粒子天體物理和空間探測領域杰出專家,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黨委書記、副所長王煥玉,因病于2018年11月4日17時12分在合肥逝世,享年64歲。
王煥玉始終堅守在科研一線,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11月4日,他在“第二屆射線成像新技術及應用研討會”上做學術報告的過程中,突發心臟病,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
他留給大家的最后一句話是:我今天身體不太舒服,沒有辦法把HXMT實驗的成果全部報告完。
王煥玉1954年12月生于河北省文安縣,1978年11月畢業于中國科技大學近代物理系,畢業后進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1998年任粒子天體物理中心(原宇宙線與天體物理研究室)副主任,2001年4月任高能所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副所長、紀委書記;2003年3月至2014年10月擔任高能所黨委書記、副所長。
長期從事高能物理、粒子天體物理和宇宙射線探測研究,王煥玉參與了神舟、嫦娥、天宮、悟空、慧眼等一系列重大項目,實現了我國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零”的突破,為我國粒子天體物理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堅守科研一線40年
從1978年進入中科院高能所研究X射線起,王煥玉已在科研一線堅守了40年。
在他的帶領下,嫦娥一號、二號X射線譜儀、嫦娥三號粒子激發X射線譜儀、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慧眼”)、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粒子徑跡探測器、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高能粒子探測器等都陸續步入太空,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使我國在國際空間X射線及高能粒子探測的舞臺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王煥玉的研究工作,大多是在國外封鎖、國內缺乏參考資料,條件十分困難的情況下進行的。他曾這樣回憶研制嫦娥三號衛星APXS譜儀的日日夜夜——
“我們遇到的困難太多了,首先要克服月塵和極端溫度困難。月球上溫度從零上一百多度到零下一百多度,月球一晝夜是地球上的28天,儀器要在月夜14天里休息,又要月晝14天時工作。月晝高溫下要對儀器進行熱防護、熱傳導,保證熱不死;月夜低溫時要保證供暖,采用某同位素加熱,這些都是世界探月史上第一次采用的技術,開啟了核探測與核能技術在我國深層空間技術應用。”
嫦娥三號正在取得豐碩成果時,王煥玉又趕緊投身下一項任務。2017年6月15日,我國成功發射首顆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HXMT)“慧眼”,由王煥玉擔任衛星地面應用系統總指揮。
這個由中國人自己架設的空間天文臺,成功結束了我國在空間高能天體物理領域沒有自主數據的歷史,也是王煥玉及其科研團隊登上的科研新高峰。
“慧眼”衛星升空
據王煥玉的同事回憶,“慧眼”發射時還出現了一個小插曲。在衛星已裝入火箭,立在發射架上時,酒泉衛星發射場卻突然下起大雨冰雹,大家都不由得為衛星的安全擔心起來。這時,王煥玉提筆寫下一闋詞——
《浪淘沙·雨中情》
大雨落漠邊,雨雹相間。
硬X衛星掛塔尖。
中午星箭對接完,令人心擔。
往事36年,氣球肇端。
風雨拼搏苦與甘。
成功就在風雨后,星系蒼天。
在目睹“慧眼”成功上天后,王煥玉動情地說:“它其實承載了幾代人的期望,大大地突破了就是國外對我們的限制,使我們國家X射線空間探測的技術有了一個跨越式的發展。”
“終點是我們出發的地方”
因學術貢獻突出,王煥玉獲得過諸多榮譽,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探月工程嫦娥二號任務突出貢獻者”稱號、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等。
談及這些成果與榮譽,王煥玉并不自滿,他認為做科研的人要時刻保持憂患意識。據《國防科技工業》雜志報道,王煥玉曾這樣對記者說:
“我國真正開展深空探測是從新世紀這十幾年才開始的,我們有限的資源在航天上應用先要考慮到國家的經濟需求。現在國家的發展戰略由資源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特別需要科學和技術的支撐和引領。
探月工程我們是后來者,但是,后來者不能簡單地重復前人的工作,落月我們要落在別人沒有落過的地方,探測要使用別人沒有使用過的探測方法。
無數事實證明,凡要掌握國際第一手科學數據,必須要選擇創新的技術手段,暫時實現不了原始創新,就琢磨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總之,必須咬緊牙關,用最短時間去追趕世界先進技術水平。”
王煥玉常常用英國詩人艾略特的一首詩與大家共勉,詩的題目是《四個四重奏》。其中一段這樣寫道:“我們叫做開始的往往是結束,而宣告結束的就是著手開始,終點是我們出發的地方!”
(本文為微信公號“長安街知事”11月6日文章。)
- 原標題:震驚!助推嫦娥探月的頂級專家,倒在學術報告現場
- 責任編輯:奕含
- 最后更新: 2018-11-07 09:17:15
-
微軟CEO:絕不以盈利目的使用用戶個人數據
2018-11-06 15:59 大公司 -
海關總署:“無人機”國際貿易歸類為“會飛的照相機”
2018-11-06 11:03 商業 -
雷軍:小米在印銷售產品中95%在當地生產
2018-11-06 10:27 手機 -
科技早報|倪光南:中國芯片設計水平世界第二 支付牌照價格縮水50%
2018-11-06 10:06 -
“天河工程”正式啟動衛星火箭研制
2018-11-05 22:02 航空航天 -
航展第一日:彈炮合一防空山貓亮相,還有……
2018-11-05 21:45 珠海航展2018 -
中國在這個領域六年增幅居首 已超韓追德
2018-11-05 17:03 科技前沿 -
魅友因魅族16th AMOLED屏刺眼退貨 黃章回應
2018-11-05 11:07 手機 -
科技早報|ofo稱搬家是租約到期 快播王欣獄中書信后悔讀書少
2018-11-05 10:25 -
媒體:ofo員工即將陸續搬離北京總部
2018-11-04 13:20 -
中國首座跨越地震斷層的跨海大橋合龍
2018-11-04 10:39 -
MIX3正式開售 小米海外出貨量增長喜人
2018-11-03 23:40 -
英特爾掉鏈子,5G iPhone將比對手晚一年
2018-11-03 23:00 手機 -
聯想重走小米性價比路線 能讓小米無路可走嗎?
2018-11-03 22:10 -
世界排名第一的德國制造,“回”中國了…
2018-11-03 19:29 進博會 -
硅谷最大造假丑聞:科學家自殺、官二代賣房求真相,比馬蜂窩精彩萬倍
2018-11-03 18:03 商業 -
國內首臺永磁直驅電力機車大同下線
2018-11-03 17:09 科技前沿 -
中國芯片設計雙雄的崛起之路
2018-11-03 12:28 科技前沿 -
三星如何晉升為晶圓代工二哥?
2018-11-03 12:28 科技前沿
相關推薦 -
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評論 71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評論 100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評論 263“沒想到拜登竟會如此對待盟友!” 評論 214事關中國FK-3,塞爾維亞:這是一個“里程碑” 評論 169最新聞 Hot
-
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
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
“到2030年,中國本土數學家將能引領世界”
-
密謀推翻馬爾代夫總統?印度回應
-
域外調查惹惱國際奧委會,“2034鹽湖城冬奧會有點懸”
-
欲爭奪歐洲最大電動車市場,但英國國內阻力不小
-
土耳其喊話歐盟:他不干,我干
-
“沒想到拜登竟會如此對待盟友!”
-
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
特朗普炮轟:英國犯下了大錯!
-
盧卡申科:計劃訪華,事關未來
-
特朗普“封口費”案將于1月10日宣判,“但不會入獄”
-
“美國沒能改變中國”,布林肯一聽急了…
-
事關中國FK-3,塞爾維亞:這是一個“里程碑”
-
“中國真出手怎么辦?企業緊張研判…”
-
以己度人?“中方為了談判籌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