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科技獎獲獎專家呼吁各界耐心等待:基礎研究成果急不來的
關鍵字: 國家科技獎耐心等待據科技日報1月9日報道,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代表們走進人民大會堂,迎來屬于他們的高光時刻。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教授張澄是其中的一位,他所在團隊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作為一名80后的正高級教師,張澄完全理解人們希望基礎研究多出成果、快出成果的迫切心情。“但科學研究有自身的規律,尤其基礎科學研究需要長期積累、堅持不懈,重大科技成果的出現也絕非朝夕之功。”張澄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道。
同樣,在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獲得者、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看來,不同于企業追求今年、明年有多少產品,基礎研究不是一個以“計件”為主要目標和評價標準的行業,它追求的是科學問題的解決和科學目標的實現。
正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每一個獲獎項目背后都凝聚了科研人員多年的心血。據統計,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三大獎獲獎項目從立項到成果發表或應用平均時間為11年,其中,近一成的項目經歷了超過20年的攻關和積累。
張澄所在團隊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張澄所在團隊此次獲獎的項目為“心血管重構分子機制、檢測技術和干預策略的基礎研究”。張澄介紹,該項目基礎研究攻關進行了10多年,目前,部分研究成果已進入新藥設計、臨床試驗階段。
“5年、10年的時間對于潛心基礎研究來說太短,科研人員很難持續深入研究并實現成果轉化?;A研究進行到三五年時能發表文章就很不錯了,另外臨床應用轉化還需時間,就我的研究領域來說,從基礎研究走到臨床應用,10年時間都緊巴巴的?!睆埑握f道。
基礎研究無疑是一個持續累積的過程,然而,一路走來,科學家收獲的并不都是鮮花與掌聲。當一個科學家幾年沒出成果時,公眾可能會質疑,為什么他花了這么多錢卻沒有任何產出。
“事實上,在基礎研究領域,一個科學家可能一輩子就出一個重大成果,也不知道成果會在哪天出現。”薛其坤指出,如果天天催科學家報成績、出結果,他們難以靜下來潛心研究,也就不可能做出高質量的原創性研究成果。
對此,薛其坤認為,需要通過科普宣傳和科學精神傳播,讓公眾了解基礎研究是干什么的,以及基礎研究的性質特點,理解基礎研究領域的科學家短期內可能做不出成果的困難,即使有成果,它有時很可能不是通過一個顯現性的指標來體現的。
迫切期待出成果的不只是公眾。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原主任吳季認為,基礎研究需要長期、獨立的對自然界根本性問題的思考,因此需要對相關科學家及其團隊給予長期和穩定的支持。除了長期穩定支持外,維護科學家不受行政干擾和利益驅動的獨立思考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過于急功近利的管理和評估,可能會干擾科學家的獨立思考,那些經過獨立的、不受干擾的思考獲得的洞見、突破,一定不是催生出來的?!眳羌局赋?,政府和管理部門即使催,也催不出“洞見、突破”來,因此,還不如把精力和資源放到選人、培育人、鼓勵人、建設環境,以及提供設備和試驗條件上來。
采訪中多位專家表示,要尊重基礎研究發展的自然規律,為相關的科研人員營造一個心無旁騖、潛心科研的良好氛圍,按照基礎研究的自然規律來規劃項目周期,建立長期穩定的支持機制,讓基礎科學領域科研人員敢于觸碰有原創性、前瞻性和引導性,但周期長、出好成果的課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十年不鳴,一鳴驚人”。
(作者/唐婷 劉垠)
翻頁附:張澄團隊成果獲獎報道
- 原標題:基礎研究成果是急不來的
- 責任編輯:何書睿
- 最后更新: 2019-01-09 07:56:17
-
不放棄!華為:MateBook13筆記本將登陸美國
2019-01-08 21:06 手機 -
中國信通院:2018年國內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15.6%
2019-01-08 21:02 手機 -
拿下美國4份軌交大單 美媒污蔑中車“藏間諜”
2019-01-08 20:50 中美關系 -
華為辟謠合作種植水稻:不會進入不擅長且沒優勢的行業
2019-01-08 20:38 華為 -
“薪火相傳,前赴后繼,絕不止步”
2019-01-08 19:04 嫦娥奔月 -
《紐約時報》又炒作“中國竊取生物醫藥知識產權”
2019-01-08 15:54 -
薛其坤: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是中國對人類科學重要貢獻
2019-01-08 15:54 -
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名單
2019-01-08 14:33 中國超越 -
三星LG電視新品亮相2019CES被評缺乏技術創新
2019-01-08 11:38 -
唯一的自然科學一等獎,或將帶來下次信息技術革命!
2019-01-08 11:13 科技前沿 -
光子人工智能芯片助力“中國芯”換道超車
2019-01-07 16:07 -
華為鯤鵬920發布:業界性能最強
2019-01-07 16:06 -
科技部:支持民企參與國家重大科技任務
2019-01-07 08:55 -
中國再打破一項歐美技術封鎖
2019-01-06 15:44 中國精造 -
中國雜交水稻助東南亞增產,菲律賓一年凈增240萬噸
2019-01-06 14:19 -
高通反壟斷案在美開庭:華為、聯想成重要證人
2019-01-05 19:59 手機 -
美學者呼吁“解禁”:不怕中國趕超,怕美國落后
2019-01-04 20:15 航空航天 -
坐一個月火箭來 剛走兩步就準備睡了
2019-01-04 20:04 科技前沿 -
中國科大發現量子密鑰分發潛在漏洞
2019-01-04 18:43 科技前沿 -
探月總師回憶:美國關閉共享,卻索要嫦娥四號數據
2019-01-04 16:15 嫦娥奔月
相關推薦 -
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55“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90“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41“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4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