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厲害了!三名航天員在中國空間站互相做超聲
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當天18時48分,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三名航天員先后進駐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截止7月17日,三名航天員已經在軌“滿月”了。太空“出差”一個月,三名航天員的狀態如何?
航天員出艙后一切正常,互相做超聲
7月4日,神舟十二號三名航天員密切協同,成功完成了約7個小時的出艙活動,這也是中國空間站首次出艙活動。任務復雜、操作難度大、活動時間長,這無疑對航天員的體力和精力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研究員、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李瑩輝表示:這個出艙活動,大家都看到表現得非常出色。回來的數據告訴我們,這一切OK,這些的數據和我們的預期是一致的,他們的身體能夠良好的應對。
在地面負責嚴密關注航天員身體健康狀態的醫監醫保人員也詳細介紹了航天員身體的各項指標。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醫監醫保室主任徐沖介紹:從心血管功能的監測,包括疲勞的恢復,整個耳氣壓功能的恢復,鼓膜修復的情況也都非常好,沒有因為出艙出現一些傷病、損傷。整個出艙的效果也非常好,航天員的身體、睡眠包括進食飲水、身體代謝的情況,營養、健康狀況,經過我們綜合評估是非常好的。
他表示,為了確保航天員安全順利的度過三個月的太空生活,天地間每天要完成一次醫學詢問通話、每周要進行一次健康評估,每個月要進行一個綜合評定。經過了一個月,現在三名航天員自己也能當半個醫生了。
“航天員是一個很好的超聲醫生,他們超聲技能也非常好。他們要互相做心臟超聲、腹部超聲,包括下肢肌肉超聲,進行超聲功能影像評估,常規的醫學檢查對他們來講就是小菜一碟了。”
空間航天醫學實驗
航天醫學領域是空間實驗的主要內容之一,主要研究解決制約載人航天長期飛行中,影響人的醫學問題和人因工程問題。在天和核心艙里,可以看到國旗后面的柜子,就是用來進行這方面研究的裝置。
利用這個機柜,首先進行的就是生物節律實驗。通俗的講也就是研究航天員空間生活的生物鐘。那么太空環境是否會對生物節律有所影響呢?機柜會通過數據展現出來。
14日,航天員開始佩戴的腕表,就是采集航天員生物節律數據的重要終端。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研究員、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李瑩輝介紹:通過腕表能夠很準確地報告睡眠時間、睡眠程度、睡眠節律的震蕩和相位的變化,同時我們也還會通過心率和他運動過程中這些記錄,來發現節律之間的變化,這是長期飛行中必須獲取的數據。
在空間站階段,航天醫學領域共涉及形成了49個空間實驗項目,神十二擔負著其中的14項試驗。
在軌工作的第30天:常規醫學檢查、收看《新聞聯播》、鍛煉
7月16日是三名航天員在軌工作的第30天,他們當天的工作的內容是要進行常規的醫學檢查,其中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二氧化碳的去除與微量有害氣體去除子系統緊固件的拆除工作。
央視記者來到航天員中心時,已經下午的4點多,聶海勝和湯洪波正在更換環控生保系統二氧化碳的去除裝置。當天,三名航天員的工作從早上八點鐘開始,上午4個小時的工作完成了對載人飛船的平臺巡檢、空氣中微量元素的收集;下午的工作從兩點鐘開始;晚上六點左右,三名航天員準時吃上了晚飯。
16號的晚上七點多鐘,三名航天員正在聚精會神地收看新聞聯播節目,從他們進入天和核心艙之后,地面會定時的給他們送去新聞節目,這也是他們獲取地面信息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收看完將近一個小時的電視節目之后,三名航天員正式開啟了運動模式,劉伯明在騎太空自行車,湯洪波在太空跑臺上進行運動,指令長聶海勝在跟地面通話,對一天的工作計劃,以及第二天的工作計劃。這三名航天員的運動量是要根據他們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來決定的。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李瑩輝介紹:他們現在的鍛煉是家常飯,每天都有的,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處方”。強度應該說達到每個人最大能力的60%到80%,強度屬于中上。飛行時間越長,這個強度要逐漸增大,只有這樣才能夠維持他們對抗失重的生理效應。
地面人員天地同步作息,支持航天員在軌工作生活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完成交會對接后,形成了一字型的構型。在軌飛行一個月以來,空間站組合體穩定運行。
空間站常態化運行管理期間,各個系統采取的是分布式的飛控工作模式,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的航天員支持大廳設置了曙光崗、總體崗、乘員監測崗等十個常駐崗位,還有十幾個支持崗位。他們采取和航天員天地同步作息的工作模式來支持航天員在軌的工作生活還有健康。
全新的分布式運控工作模式,是北京航天飛控中心通過分布式運控系統與航天員支持中心、有效載荷支持中心以及在軌航天器支持中心等各方協同實施空間站各項運控工作。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副總工程師汪賽進介紹:天地互聯互通主要是通過天地專用話、任務話以及協同話以及天地雙向視頻進行協商。我們還通過郵件系統跟航天員進行交流,保證天地協同密切。目前空間站組合體狀況正常,姿態穩定,航天員身體和精神狀態良好,空間站的能源平衡。
翻頁:太空“出差”一個月,忙碌充實的30天
- 責任編輯: 郭光昊 
-
“祝融號”火星車行駛509米 即將對第二處沙丘開展詳細探測
2021-07-18 08:17 航空航天 -
成了!國內首個“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場
2021-07-17 16:13 能源戰略 -
我國亞軌道重復使用運載器飛行演示驗證項目首飛取得圓滿成功
2021-07-16 19:22 航空航天 -
小米首超蘋果,成全球智能手機第2名
2021-07-16 12:32 手機 -
科學家發現黑洞吸積流風存在的直接觀測證據
2021-07-15 10:55 天文 -
中科大解決半導體材料量子技術應用難題
2021-07-15 10:15 -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竟是彩色的
2021-07-13 21:00 嫦娥奔月 -
人工智能,如何賦能冬奧會?
2021-07-10 10:33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
IDC發布隱私計算報告,浦發銀行與螞蟻技術合作成唯一入選案例
2021-07-09 19:49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
螞蟻首席AI科學家:可信AI是數字時代抵抗風險的關鍵能力
2021-07-09 19:14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
專注文字識別15年,“我們是人工智能行業老兵”
2021-07-09 09:55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
第八屆中國產業互聯網高峰論壇在寶山開幕
2021-07-09 07:49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
影像科多領域AI應用下,GE醫療推出“愛迪生魔盒”統一接口
2021-07-08 22:54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
商湯徐立:AI的突破將有規律地拓展人類認知邊界
2021-07-08 21:49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
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根深葉茂,共筑人工智能新生態
2021-07-08 16:44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
基辛格:中美任何一方都不應謀求技術壟斷
2021-07-08 15:12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
全球首條時速140KM中低速磁浮列車上線
2021-07-07 18:29 科技前沿
相關推薦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70“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13“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3“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20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