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鹽堿地也能種糧食!中國科學家找到作物主效耐堿基因
最后更新: 2023-03-24 08:58:32在白花花的鹽堿地上,高粱、水稻等作物也能取得大豐收。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謝旗團隊與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于菲菲團隊、華中農業大學教授歐陽亦聃團隊聯合十家科研單位合作,在高粱中發現了主效耐堿基因AT1,首次揭示了作物耐堿的分子機制,并將相關理論成果應用到水稻、小麥、玉米、谷子等作物上,顯著提升了這些作物在鹽堿地的產量。3月24日,相關研究成果在《科學》《國家科學評論》雜志發表。
鹽漬化土地分為酸堿度為中性、富含氯化鈉和硫酸鈉的鹽地,以及酸堿度呈堿性、富含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蘇打鹽堿地。我國鹽堿地面積高達1億公頃,占世界鹽堿地總面積的近十分之一,全球氣候的變化、淡水的缺乏及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得可耕土地鹽漬化速度加快。謝旗團隊常年從事植物的耐鹽堿研究。此前,全球關于植物耐鹽機制已有大量科研成果,但植物究竟如何耐堿,仍缺乏機制方面的解讀。
“堿性土壤會影響植物吸收各類營養元素,導致其生長受抑制,就像是人吃不飽飯一樣沒有精神,慢慢枯萎凋亡。”謝旗將目光放在了起源于非洲鹽堿地的高粱上,他帶領團隊對來自世界各地的高粱資源開展研究,利用高粱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經過數年的努力,終于鎖定了耐鹽堿調控的關鍵基因AT1。
什么樣的植物會更耐堿?謝旗團隊發現,在鹽堿環境下,植物細胞會發生氧化應激反應,產生有毒害作用的過氧化氫,最終導致植株死亡。當AT1基因被敲除后,細胞上水通道蛋白變得更“活潑”,將過氧化氫及時泵到細胞外,讓植株擁有更高的存活率和產量。這一結論,首次揭示了作物耐堿的分子機制。
而將這項研究從高粱推廣至其他作物的契機之一,來自一次機場的偶遇。2019年,謝旗和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研究員李家洋在候機廳短暫交流時發現,AT1基因在李家洋團隊培育的水稻品種中也存在,它與水稻的粒形調控基因GS3同源。謝旗團隊聯合多家單位不斷擴大實驗范圍,在水稻、玉米、小麥、谷子等作物上廣泛開展了AT1基因的功能驗證。
在寧夏平羅的鹽堿地,白花花的地面仿佛剛剛下過一場雪。這里的土壤酸堿度達8.5,屬于堿性土壤,但改良了AT1/GS3基因的高粱、水稻、小麥、玉米、谷子,都能在這里茁壯成長,均實現了產量、生物量提升20%至30%。如果全球20%的鹽堿地能利用該基因資源,每年將增產糧食約2.5億噸。
多位植物、作物耐逆領域知名專家評價該成果稱,“該工作綜合多種前沿生物技術手段,在多種作物中揭示了耐鹽堿機理的重大科學問題”,“該遺傳學機制揭示了植物界基礎科學重大問題,是科學界的重大發現”。
“這項研究成果,正是面向我國農業生產重大需求,從基礎研究著手,解決實際問題的典型案例。”中科院遺傳發育所副所長黃勛說。研究團隊表示,AT1基因在提高作物耐鹽堿性方面有巨大的應用前景,有望為我國糧食安全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蘇雅)
- 原標題:鹽堿地也能種糧食!中國科學家找到作物主效耐堿基因
- 責任編輯: 林鈴錦 
-
我國存儲能力總規模超過1000EB
2023-03-24 07:23 -
全球首枚3D打印火箭未能進入軌道
2023-03-23 13:14 航空航天 -
“龍宮”小行星樣本中發現RNA堿基和維生素B3
2023-03-23 07:27 -
解讀2022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2023-03-20 10:43 科技前沿 -
南大聞海虎團隊重復實驗,再次推翻美國室溫超導轟動性研究
2023-03-20 08:15 -
里程碑!雄性小鼠產生功能性卵細胞
2023-03-17 08:37 醫學 -
我國計劃今年底發射愛因斯坦探針,搜尋定位引力波源
2023-03-16 12:07 科技前沿 -
突破!我國科學家發現兩種新礦物
2023-03-16 11:34 科技前沿 -
中國科研團隊成功研制“量子芯片冰箱”
2023-03-16 08:21 -
我國科學家首次在國際上實現百兆比特率量子密鑰分發
2023-03-14 08:48 科技前沿 -
高校發明專利產業化率僅3.9%,“有的政策一邊踩油門一邊踩剎車”
2023-03-13 08:56 -
西湖大學發現首個“光陰極”量子材料:“可能改變許多游戲規則”
2023-03-10 10:57 科技前沿 -
我國成功發射天繪六號A/B星
2023-03-10 07:25 航空航天 -
毛寧反問:是不是某些國家向荷方施加壓力?
2023-03-09 22:13 中國外交 -
21℃的室溫超導真要來了?中科院物理所發文: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2023-03-09 20:03 -
我國科學家首創開放式新架構實現615公里光纖量子通信
2023-03-09 15:31 科技前沿 -
中國科學家:我們在太平洋、南海、東海鉆了2000多個中國孔
2023-03-07 15:12 2023兩會 -
“中國天眼”曾經歷一場災難性技術風險,他們這樣化解……
2023-03-07 15:03 2023兩會 -
科技部長王志剛談ChatGPT用梅西舉例
2023-03-05 11:36 2023兩會 -
劉鶴: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必須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
2023-03-03 07:15
相關推薦 -
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47“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87“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32“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4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