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德仁、薛其坤獲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最后更新: 2024-06-24 13:26:33李德仁:坎坷求學路
李德仁,1939年12月出生,江蘇泰州人。1963年畢業于原武漢測繪學院,1985年在德國斯圖加特大學獲博士學位,之后回國任教。曾任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校長,現為武漢大學教授。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據央視新聞介紹,李德仁與測繪遙感的交集是從大學開始的。受益于天賦和兒時嚴謹的家風,李德仁學習成績尤其是數學成績優異,考第一是常事兒。大學就讀武漢測繪學院期間,他對行業內名家的合理大膽質疑,引起了中國航空攝影測量與遙感學科奠基人王之卓的注意。當李德仁以為,自己馬上能成為王之卓的學生、開啟測繪遙感研究之路,命運的轉折突然來臨。
在那段特殊的歷史時期,李德仁結束下放后被分配到石家莊水泥制品廠工作,但他也從不認為那是人生低谷。
李德仁:我打了一年水泥電線桿,打榔頭、綁鋼筋、灌混凝土水泥三班倒。我們年輕時候的想法是,父母生了我們,國家養了我,不管干什么工作,要把它干好。
憑借著這股精氣神兒,當水泥廠工人期間,李德仁與團隊成功研制了一種新的硫鋁酸鹽水泥。他不曾失去希望,也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專業學習。1978年,國家恢復研究生招生,時年39歲的李德仁終于來到恩師王之卓身邊學習。第二年,李德仁參加出國考試,又考了第一名。
1985年2月,李德仁以全校有史以來最高分獲得斯圖加特大學博士學位(央視新聞)
“德國多家機構向李德仁伸出了橄欖枝,但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回國”
1982年,已經43歲的李德仁遠赴德國,分別在波恩大學、斯圖加特大學學習。在斯圖加特大學,他師從國際著名的攝影測量和遙感學家阿克曼教授。當時,阿克曼給了他一個航空測量領域極具挑戰的難題。
李德仁:上世紀80年代數據開始多了,有地面的、有空中的、有衛星的,數據處理是一個難題。我的老師就問我做不做這個難題,要把數據中的各種誤差區分出來、處理干凈來保證數據的精確度。我把它做了。
僅僅用了不到兩年,李德仁就解決了誤差可區分性理論這一測量學界的難題,由此寫就的博士論文,至今仍保持著斯圖加特大學歷史最高分的紀錄。博士畢業時,德國多家機構向李德仁伸出了橄欖枝,但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回國。1985年2月,他回到母校武漢測繪科技大學任教,開啟了漫長的為國創新創業之路。
由于衛星系統的高精度位置姿態測量核心器件被禁運,很長一段時間里,國產遙感衛星應用范圍受到嚴重制約。
為扭轉這一局面,本世紀初,李德仁主持設計論證了我國第一顆民用測繪衛星“資源三號”的系統參數,大幅提高了衛星遙感影像的自主定位精度。
李德仁:我們現在遙感衛星數量世界排第二,我們的分辨率達到了和美國完全相同的水平,就是民用的0.5米,它的分辨率、光譜分辨率、空間分辨率和光學、雷達、紅外、高光譜遙感都趕上了世界水平。
李德仁研制的遙感衛星地面處理系統為國防建設、經濟發展和百姓生活做出了杰出貢獻。在學生王密的眼里,李老師做科研的最大動力來自國家、人民的需要。
王密:李老師始終跟我們講,作為一個科研人員,要能夠拿小錢做大事。我們做很多事,實際上我們并不是把科研經費或者是拿多少錢放在第一位,更多地是先考慮這是不是真正的“卡脖子”的問題,或急需的領域。
2002年,李德仁(左一)在三峽大壩建設工地開展測繪遙感工作(央視新聞)
李德仁:我們要有中國人自己的精確數據,如果沒有,我們不放心
如今,已85歲高齡的李德仁,赤子之心沒變。針對我國衛星遙感存在“成本高、效率低、不穩定、應用少”等諸多問題,李德仁帶領團隊提出一個極為宏大的計劃——200多顆衛星組網的“東方慧眼”智能遙感衛星星座計劃。
李德仁:我們在做的方法就是以民間商業遙感為先導,做得好的聯合起來。我們規劃是到2030年發252顆衛星,創造2000億到1萬億的產值。我們要有中國人自己的精確的數據,如果沒有這個數據,我們心里不放心。希望用我們運行對地觀測、衛星對天觀測的結果,來回答地球可持續的發展,來探索宇宙的奧妙。
- 責任編輯: 范維 
-
我國科研人員在月壤樣本中首次發現天然石墨烯
2024-06-24 09:19 嫦娥奔月 -
我國重復使用運載火箭首次10公里級垂直起降飛行試驗成功
2024-06-23 14:58 航空航天 -
純度達99.9%!中國團隊實現海上風電驅動海水制氫
2024-06-23 08:07 觀察者頭條 -
全球首臺!這一重要裝備研制成功
2024-06-22 13:09 中國精造 -
“加拿大決定跟,但也怕…”
2024-06-21 18:08 -
中國科學家發現治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突破性新療法
2024-06-21 07:27 -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7月4日開幕,特色亮點搶先看!
2024-06-20 16:00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
我國首個工業用途核能供汽項目正式建成投產
2024-06-19 15:17 能源戰略 -
“千里眼”最大“角膜”:相當于把北京五環內地面平整到高低差小于1毫米
2024-06-19 09:10 中國精造 -
全球首臺全高溫超導托卡馬克裝置在上海建成運行
2024-06-19 08:15 -
“美國在核電技術上落后中國10-15年”
2024-06-18 16:42 -
黃建新被AI修復開國大典畫面驚到:完全變了
2024-06-18 09:05 直擊上影節:電影之城 -
馬斯克:未來無需手機,腦機芯片將替代
2024-06-18 08:22 -
最新研究!我國科學家發現流感病毒關鍵受體
2024-06-15 09:05 -
我國首顆探日衛星,又有新發現
2024-06-14 13:45 航空航天 -
“是時候準備好應對40℃極端高溫的世界了”
2024-06-13 09:08 極端天氣 -
本源SL1000國產稀釋制冷機成功下線
2024-06-12 15:07 科技前沿 -
嫦娥六號月球“取貨” “快遞”如何帶回地球?
2024-06-07 07:12 航空航天 -
SpaceX“星艦”第四次試飛取得成功
2024-06-06 21:34 航空航天 -
嫦娥六號攜帶月背珍寶完成“太空接力”
2024-06-06 15:30 航空航天
相關推薦 -
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37“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75“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23“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4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