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要為美國人的一意孤行做好準備”
-
趙挪亞沒有感情的寫稿機器
(觀察者網 訊)雖然擺脫了特朗普,迎來了拜登,但歐洲人發現,美國還是那個“自私”的美國。近期,美國在美歐貿易上的一系列舉措,引發歐洲政界和媒體界的強烈不滿。
當地時間11月25日,德國主流經濟媒體《商報》刊登題為《美國在經濟上依舊很自私,歐洲必須接受這一點》的評論文章,指出和中國競爭壓力下的美國,正在出臺電動汽車補貼等一系列有損歐洲利益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而為了孤立中國,美國不惜同“最重要的盟友發生沖突”。
無獨有偶,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哥德堡(Pinelopi Koujianou Goldberg)稍早之前也在奧地利主流媒體《標準報》上撰文稱,美國動用一切手段來遏制對手,但這樣的行為也清晰展示了美國自身的弱點。況且,美國遏制中國的措施不一定能得到盟友的認同。
《商報》:美國在經濟上依舊很自私,歐洲必須承認這一點
“歐洲要為美國人的一意孤行做好準備”
今年8月,美國總統拜登簽署總價值達7500億美元的《通脹削減法案》,部分條款涉及美國政府為本土電動車產業提供高額補貼,并將進口電動汽車排除在補貼名單之外,試圖大幅提高美國對新能源和電動汽車產業的吸引力。
《商報》以此為切入點,探討歐洲該如何應對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歐盟必須面對這一現實:不管是拜登還是他的后繼者,不管是美國的哪個黨派,他們都會依賴這種經濟上的分裂。而歐盟必須重新調整方向。”
文章進一步指出,美國繼續貿易保護主義的背后邏輯,是為了在核心技術和再生能源領域保持領先,防止被中國“超越”。因此,美國出臺了數以億計的補貼及投資計劃,優先照顧本國廠商。擺脫中國變得更加獨立,是植根在美國兩黨內部的指導準則。
"為了孤立中國,美國不惜和最重要盟友發生沖突。這種事情未來還會發生。歐洲人越早承認這點,就能越好地為美國今后的一意孤行做好準備。"
文章最后一部分提到,歐洲行業協會和政客用“雙重標準”、“破壞”和“歧視”這樣的詞來形容美國,這種憤怒讓人聯想到特朗普時期的美歐“冰河時期”。歐洲人對補貼上的競爭,以及跨大西洋貿易戰的擔心是合理的。
美國可能會對歐盟這樣的密切貿易伙伴有小的、具有象征意義的讓步,但可能也不會有。美國對電動汽車產業的補貼,將在五周以后生效,而這僅僅是美國貿易措施的一個“癥狀”。
2021年10月,馬克龍和拜登在核潛艇事件后首見。圖自IC Photo
“美國人的思考方式,清晰地暴露了他們的弱點”
24日,奧地利主流媒體《標準報》刊登了一篇哈佛大學教授哥德堡的專欄文章,討論美國在面對中國超越時的“焦慮”。她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今年9月的演講為例稱,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如果只是依靠科技創新,并不足以打敗對手。這樣的表態是在暗示,美國必須動用一切手段來遏制對手,盡可能多地給對手制造經濟方面的麻煩。
“然而,這樣的思考方式,也清晰地暴露了美國的弱點。這相當于承認:美國旨在增強自身競爭力的一系列措施很可能只獲得了有限的成果。”
作者還順便抨擊了美國近期力推的盡量只和志同道合國家做生意的"友岸外包"概念,指出歷史已經一再證實,今天的朋友不一定是明天的朋友。
"事實上,美國針對中國的一系列措施并不主要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而是為了爭奪經濟主導權。假如這一趨勢延續下去,那么中國在過去三十年取得的令人矚目的進步,就真的有可能讓中國成為全球最主要經濟體。但是,認為全球經濟繁榮只是零和博弈的想法是錯誤的,中國崛起并不一定意味著美國就要衰落。"
文章進一步分析指出,美國遏制中國的措施不一定能得到盟友的認同,而且經濟界也總是有辦法能繞過各種制裁。 而且最重要的是,即使出口限制是有效的,它也不會阻止中國隨著時間的推移發展自己的技術。即便在最好的情況下,新的制裁也只會為美國多爭取幾年的經濟主導權,而犧牲了30年來為兩國服務的和平經濟關系。
破壞復雜的全球價值鏈的穩定,既會提高消費價格,又會損害技術進步。在氣候變化等重要問題上的合作將受到影響。而美國的工人仍然不會看到早已消失的制造業的回歸。最大的受益者將是那些為幫助公司駕馭復雜的法規和新的許可要求而支付的顧問和律師。
“美國以及其他一些高度發達國家似乎忘記了在過去三十年間從中國獲益頗豐......面對中國加入全球貿易體系,美國各級政府從來沒有為那些利益受損者提供足夠補償。但是,試圖通過阻止中國科技進步與經濟發展來'掐死'中國經濟,并不能解決上述問題。”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趙挪亞 
-
中國制造 全球首艘!新特種船到阿聯酋探油
2022-11-27 14:06 -
美國政府多年來首次允許雪佛龍重回委內瑞拉采油
2022-11-27 12:41 -
托卡耶夫就職演講:優先關注與中俄等鄰國的關系
2022-11-27 11:54 一帶一路 -
美國違反世貿原則擾亂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方嚴重關切
2022-11-27 10:10 觀察者頭條 -
64歲白俄羅斯外長突然去世,原計劃將會晤拉夫羅夫
2022-11-27 09:51 -
在日本,官員說錯話比做錯事更嚴重?
2022-11-27 09:37 -
俄三防部隊司令:美國承認其生物研究的“雙重性質”
2022-11-27 09:10 俄羅斯之聲 -
金正恩與試射洲際導彈工作人員合影
2022-11-27 08:53 朝鮮現狀 -
美國新增感染4344例、死亡15例
2022-11-27 07:40 抗疫進行時 -
委內瑞拉政府與國內反對派簽署階段性和平協議
2022-11-27 07:39 -
卡塔爾想“報復”倫敦
2022-11-26 21:25 2022世界杯 -
“馬克龍將告訴拜登:中國還是產業補貼,只能選一個”
2022-11-26 21:21 -
印度公開吐槽美方“大可不必…”
2022-11-26 21:16 -
“假朔爾茨”一句話,普京樂了
2022-11-26 21:08 -
韓資品牌靈感源自“東方二十四節氣”?歐萊雅中國致歉
2022-11-26 20:49 -
面對美國封鎖,古巴向中俄土尋求“突圍”
2022-11-26 20:23 中國-拉美 -
“戴安娜”呼吁各大電影獎項取消性別區分
2022-11-26 16:50 -
澤連斯基罕見公開批評基輔市長
2022-11-26 15:58 烏克蘭之殤 -
普京透露當前“首要任務”
2022-11-26 15:07 俄羅斯之聲 -
“在國內不撿垃圾卻跑國外撿得勤快,日本球迷演給誰看?”
2022-11-26 15:03
相關推薦 -
-
被當面打臉,日鐵急了 評論 9受中國影響,澳企要在稀土加工業務上發力了 評論 43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68“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97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