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恐華”毫無道理嗎?對德中關系是否保持樂觀?我駐德大使回應
最后更新: 2024-05-08 23:49:37據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網站消息,2023年8月12日,德國《柏林報》刊登吳懇大使接受該報發行人邁爾對話“中國不是風險”。
問:德聯邦教研部部長施塔克-瓦青格日前表示,需警惕在德中國留學人員學術間諜風險,您對此是否感到驚訝?
我注意到德聯邦教研部部長有關言論。與此同時,德聯邦憲法保衛局近期也發布安全提示,將中國有關機構列為情報部門。這些言論和做法歇斯底里、近乎癲狂,是嚴重的“恐華癥”,需要好好治一治了。按照他們的邏輯,德國駐華外交官、在華留學生及歌德學院等機構是不是也對中國構成間諜風險?有些國家開展大規模監聽,觸角深入自身盟友,曾有報道稱甚至監聽到了德國最高層,但我卻從沒聽說過德方發布過什么安全提示。可見,所謂安全提示完全是政治操弄,帶不來半點好處,只會毒化合作氛圍、污名化有關群體。我想奉勸德方一些人和機構,管好自己應該管的事情,讓學生們安心讀書。
問:這一系列事件源于埃爾蘭根-紐倫堡大學(FAU)的一個決定,該校表示原則上將不再接收受中國國家留學基金委(CSC)資助的獎學金生,德方是否曾就此與您溝通?
將中國留學生視為威脅,完全不符合事實。中國學生赴德留學不是從今天才開始的,我本人也曾在德留學。中德之間的體制差異也不是今天才出現的,自1972年中德建交便已存在。中國過去是、現在是社會主義國家,未來也將堅定不移走社會主義發展道路。
問:據德《商報》報道,聯邦政府可能在年內出臺措施,以潛在安全風險為由,在德5G網絡建設中逐步排除華為、中興等中國科技企業。您怎么看?
德方希提高自身電信網絡安全的關切可以理解,但不應以此為借口將中德正常經貿合作泛政治化。華為、中興長期在德依法合規經營。
問:它們在德經營大概多久了?
從2G網絡開始,相關中國企業就參與德國電信網絡建設。
問:以前出現過問題嗎?
沒有,從未有過。德方多次表示華為、中興等技術符合德國安全標準。近年來,美國等一些國家不斷抹黑華為、中興,但始終拿不出證據證明其設備存在安全風險。如果德方以莫須有罪名排除中國企業,不僅違背市場公平競爭原則,而且只會損人不利己。中國企業不懼怕競爭,但競爭需要公平環境。中國企業為德國數字化進程作出積極貢獻,現在做大做強了,卻被一些人視作眼中釘、肉中刺,這是典型的過河拆橋。
在此,我還想駁斥一個反復被炒作的偽命題,即所謂“中國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不對歐洲企業開放”,這完全不符合事實。不久前,諾基亞和愛立信獲得中國移動的招標采購,它們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將提升一倍。開放是相互的。我希望德方能為中國企業營造公平、開放、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我也聽說,德聯邦政府正在討論是否要在5G建設中排除華為。如果德方最終作出相關決定,又拿不出實質證據證明所謂“安全威脅”,中方絕不會袖手旁觀,將采取必要措施堅定捍衛中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
問:中方可能采取哪些措施?
德國人也常說,“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當然,中方也將繼續同德方就此進行充分溝通,共同尋求解決方案,希望有關問題最終能得到合理解決。
問:此前德中舉行政府磋商,兩國相關部門多位部長出席,雙方溝通渠道是否依然順暢?
中德溝通渠道是暢通的,雙方可以就廣泛議題進行坦誠交流。我相信,未來也將如此。
問:您如何評價德聯邦政府最近發布的“中國戰略”?
中德共識遠多于分歧,合作遠大于競爭,雙方是伙伴而非對手。當前全球穩定和經濟復蘇的最大風險是某些國家推動分裂對抗和脫鉤斷鏈。德國當前面臨的挑戰和問題并非是中國造成的。將中國視為“競爭者和制度性對手”不符合兩國共同利益。中方希望德方秉持理性對華政策。以意識形態為導向制定對華政策只會加劇誤解和誤判。
問:德“中國戰略”還將出口管制及供應鏈同人權問題掛鉤,并明確提及新疆、西藏、香港、少數民族和宗教信仰及新聞言論自由。您是否認為雙方應在上述領域開展對話?
你提到的這些問題與人權無關,中方在人權問題上有不同看法。大量事實證明,中國人權狀況處于歷史最好時期。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政府幫助約8億人脫貧并消除絕對貧困,這一成就在世界上獨一無二,是人類發展史上舉世矚目的進步之一。多個國際機構民調顯示中國民眾對政府滿意度超過90%。人權保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相信德國也不敢說自己的人權狀況是完美的。事實上,中方并不排斥討論人權問題,我們愿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礎上,同包括德國在內的各方積極開展人權對話和合作,減少分歧、相互借鑒、共同進步。但我們絕不接受德方動輒將人權問題工具化、政治化、武器化,堅決反對德方以人權之名行保護主義之實。
問:您曾在過去接受對話的時候提到過,保護人權被寫入中國憲法……
中國憲法明確規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德方若以人權為由限制對華出口,不僅違背市場經濟和自由貿易原則,不符合多年來中德開放合作的根本要義,也將破壞和毒化互信,特別是在當前全球經濟遭遇逆風且亟需正向激勵的關鍵時刻。
問:德國“恐華”毫無道理嗎?例如在原材料方面,德國對華具有很強依賴性,而中國近期對鎵和鍺等關鍵原材料實施出口限制。再如,由于在太陽能、風能等領域對華依賴,沒有中國德國根本無法實現能源轉型。英國《電訊報》近日分析稱,中國車企將占領歐洲市場,而這正是德國企業的優勢領域。
近期關于這方面的討論涉及到兩個概念——“脫鉤”和“去風險”,都是英文概念,眾所周知它們從何而來。談論“去風險”,首先要思考什么是風險,風險在哪里,以及以什么標準界定風險。正如李強總理訪德時指出的,不合作才是最大的風險,不發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中國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始終致力于完善市場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推動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分歧。將中國定義為風險根本站不住腳。
針對你提到中方對鎵、鍺實施出口管制,需要指出的是:相關物項具有明顯軍民兩用屬性,對此類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是國際通行做法,并不針對特定國家。歐美實施出口管制的物項范圍更廣,甚至明令限制對華出口。部分國家總是強調在稀土等原材料領域的對華過度依賴,坦率講,中方在某些領域對歐洲的依賴可能更大,難道我們能因此就切斷同歐洲的關系嗎?當然不會。
問:中國在多大程度上對歐洲依賴?
我可以給你舉個例子:新冠疫情暴發之初,德方曾向中方請求,希望中方盡快提供急需的呼吸機設備。但問題在于生產呼吸機所需的一個核心部件恰恰是德國生產的,所以盡管中方有意愿盡快提供,但亦無能為力。
問:在當前經濟全球化時代,“脫鉤”是否可行?
如果一定要把相互的經濟聯系視作“依賴”并談“脫鉤”,那么這種依賴是相互的。中德、中歐經濟發展緊密交織,數十年來攜手合作、共創繁榮。如果沒有包括同德方在內的國際合作,中國實現快速發展亦難想象。
問:是否可以理解為,如果沒有德國,中國無法實現8億人口脫貧?
準確地說是,中國發展離不開世界。我再給你舉個例子:中國在汽車領域取得發展進步,也得益于同德國的合作。上世紀八十年代,德國大眾對華出口桑塔納且不久后便在上海合資建廠。從那時起,我們在這一領域從德國學到了很多。現如今,我們自己的汽車工業也不斷發展壯大。
問:中國汽車已趕超德國了嗎?
德國汽車有自身優勢,對很多中國人來說仍代表著良好的生活品質和優秀的產品質量。
問:另一個涉及德中關系的話題是俄羅斯。德“中國戰略”中提到,“中俄關系—特別是自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在政治安全方面對德意義凸顯。”德方敦促中方就烏克蘭問題表明立場,發揮更大作用,同時擔心中方向俄羅斯提供武器。日前,中方派特別代表赴沙特出席吉達烏克蘭問題國際會議。為實現早日停火,中方將發揮何種作用?
烏克蘭危機延宕已久并復雜演變,對國際形勢產生重大影響。從歷史上看,任何沖突最后都需要通過對話和談判解決。中國不是危機的制造者,也不是當事方。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負責任大國,中方始終站在和平一邊。為此,習近平主席提出了“四個應該”,即各國主權、領土完整都應該得到尊重,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都應該得到遵守,各國合理安全關切都應該得到重視,一切有利于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都應該得到支持。此外,中方還派出特別代表赴俄、烏和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就政治解決危機同各方深入溝通。一段時間以來,國際社會關于危機的理性思考和聲音增加。同時,為早日實現危機政治解決,還需要包括美在內的各方作出努力。
問:一段時間以來,多名美國政客訪華。中美是否就烏克蘭問題交換意見?
中美就重大國際問題保持溝通。我的印象是,雖然美國對歐洲安全架構具有特殊影響力,但對盡快實現危機政治解決好像沒有太大興趣。解決烏克蘭危機離不開美國的參與。
關于中美關系需要指出的是:近年來美國對中國嚴重誤判,將中國視為最主要競爭對手和最大地緣政治挑戰,不斷打著國家安全的幌子,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對中國進行遏制打壓。需要強調的是,中美關系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處理好中美關系不僅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繁榮。
問:讓我們回到烏克蘭問題:中方領導人是否可以向普京總統呼吁,率先停火,邁出第一步。
烏克蘭危機事關歐洲安全秩序,歐方和美方應發揮關鍵作用。如果歐方和美方不發揮積極作用,那么無論中國作出怎樣努力,都無法快速解決危機。至于中俄關系,兩國是友好鄰邦。
問:讓大西洋國家參與進來如何,中德能否共同發起一項和平倡議?
事實上,我們從未放棄勸和促談、結束危機的努力。中方始終支持各方開展對話,推動俄烏雙方重回談判桌前。中方是少數同俄、烏保持良好溝通的國家。危機爆發以來,習近平主席曾多次同俄羅斯總統普京溝通,也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電話。你剛剛也提到,中方近期派特別代表出席吉達烏克蘭問題國際會議,正體現出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始終致力于勸和促談的建設性態度。
問:您同德聯邦政府就烏克蘭危機也保持著溝通嗎?
我與德方伙伴多次就此進行交流。雙方保持經常性溝通。
問:在您看來應如何改善雙邊關系,以加強互信、減少誤判?
我認為,德個別政客需要改變其對華認知。中國發展不應該成為對華恐懼的理由,正如德國諺語所說:“恐懼不是好參謀”。
問:您對德中關系是否保持樂觀?
我相信,中德雙邊關系將繼續向前發展。兩國之間有很多共同利益,特別是在經濟領域。在此,我愿與你分享兩組數字:一是2022年中國GDP總量達18萬億美元,在此基礎上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實現了5.5%增長,僅增量就相當于荷蘭GDP總量或德國GDP總量的近四分之一。二是當前中國的中產階級規模約4億,據專家預計未來10年將翻番至8億。
問:這意味著對德企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比如說德國洗衣機、電冰箱等產品……
洗衣機、汽車、化工產品、機械制造等等。有誰會放棄這樣的市場呢?德國人不來的話,總有人會來。我同德經濟界代表進行過多次交流,給我留下的印象是,他們仍致力于互利合作。
- 責任編輯: 房佶宜 
-
“他被指控受賄10億盧布”
2024-05-08 23:08 俄羅斯之聲 -
震撼場面!上萬名塞爾維亞群眾走上街頭 熱烈歡迎習近平主席到訪
2024-05-08 22:39 中國外交 -
日產CEO:中國車企強大了,我們陷入生存游戲
2024-05-08 22:38 新能源汽車 -
“這么對中國,歐盟很快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2024-05-08 22:34 新能源汽車 -
習近平主席對塞爾維亞國事訪問成果文件清單
2024-05-08 22:24 中國外交 -
習近平出席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舉行的歡迎宴會
2024-05-08 22:23 中國外交 -
“我們這些操作不得人心,所以拉美國家才更愿意找中國合作”
2024-05-08 22:03 美國一夢 -
“美禁令未必有效,57%含新疆棉樣品被標僅用美國原料”
2024-05-08 21:48 -
習近平同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舉行會談
2024-05-08 20:59 觀察者頭條 -
兩名烏軍軍官涉嫌企圖暗殺澤連斯基被捕,美俄回應
2024-05-08 20:44 烏克蘭之殤 -
美撤銷部分企業對華為出口許可證,商務部回應
2024-05-08 20:19 華為 -
習近平同武契奇共同會見記者
2024-05-08 20:17 中國外交 -
泰國新衛生部長上任首日:重新考慮大麻合法化政策
2024-05-08 19:53 禁毒戰爭 -
習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時代中塞命運共同體建設首期6項舉措
2024-05-08 19:22 中國外交 -
兩年資金外流30億美元,烏克蘭農民為逃稅竟出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烏克蘭之殤 -
兩國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構建新時代中塞命運共同體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脅:若聯大通過,美國將停止資助聯合國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錄 -
習近平檢閱塞爾維亞儀仗隊
2024-05-08 16:53 -
習近平:相信這次訪問必將開啟中塞關系嶄新的歷史篇章
2024-05-08 16:45
相關推薦 -
受中國影響,澳企要在稀土加工業務上發力了 評論 4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58“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92“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42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