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日就捕鯨問題發生爭執:日官員威脅或退出“印太經濟框架”,美國讓步
-
齊倩郵箱:qiqian@guancha.cn
(觀察者網訊)美日韓三國元首即將在戴維營舉行“歷史性峰會”,但近一段時間,捕鯨問題成為了美日兩國關系中的“一道刺”。此前有消息人士透露,美國貿易代表一直在敦促日本接受“印太經濟框架”(IPEF)中的反捕鯨條款,引起日方強烈不滿,甚至威脅退出“印太經濟框架”。
據英國《金融時報》8月17日報道,多名知情人士稱,在日本的激烈反對下,拜登政府放棄了向日本施壓,將不再主張在“印太經濟框架”協議中加入任何禁止捕鯨的措辭。
不顧國際社會譴責,日本近年來持續捕鯨作業。圖自外媒
報道稱,由戴琪領導的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一直在推動日本接受禁止捕鯨。但據三名知情人士透露,由于遭到日本反對,美國貿易代表決定向日方妥協。
《金融時報》表示,包括白宮和國務院在內的拜登政府其他部門的高級官員也對此持反對意見,認為在“印太經濟框架”協議中加入禁止捕鯨措辭會危及協議本身,并導致美國與日本的分歧,而日本可以說是美國在亞洲最重要的盟友。
白宮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沒有對此發表評論。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發言人也沒有就“印太經濟框架”協議的談判現狀置評,但表示,“對于所有‘印太經濟框架’成員來說,集中精力就談判的積極方面達成許多前瞻性協議,將具有建設性意義“。
1986年,國際捕鯨委員會(IWC)通過《全球禁止捕鯨公約》,禁止締約國從事商業捕鯨。作為締約國和傳統的捕鯨大國,日本自1988年后也停止了商業捕鯨,但仍以“調查科研”的名義從事大洋捕鯨。同時在一部分沿海地區還殘存小規模捕鯨,捕捉對象是沒有列入公約管轄范圍的小型鯨。
2019年6月,日本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從當年7月起在其領海和專屬經濟區(EEZ)恢復商業捕鯨。
據《金融時報》上周報道,一位熟悉談判情況的人士表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最初推動了全面禁止捕鯨的條款。他表示,盡管美方后來軟化了態度,但日本仍然堅持不支持包含任何限制捕鯨的協議。
一位日本高級官員直言,對東京來說,在捕鯨問題上作出妥協“根本不可能”,日本政府甚至不認為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他表示,如果協議中包含任何禁止捕鯨的措辭,日本將不會加入“印太經濟框架”。
在17日的報道中,《金融時報》提及,當地時間8月18日,美國總統拜登準備在戴維營接待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韓國總統尹錫悅,舉行“歷史性的三邊峰會”。此次峰會旨在拉近三國在安全領域的關系,但捕鯨問題卻成為了美日兩國關系中的“一道刺”。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日本問題專家、前白宮和五角大樓高級官員約翰斯通(Christopher Johnstone)分析稱:“‘印太經濟框架’不是解決捕鯨問題的場所,因此將相關措辭從議程中移除將是外交常識的勝利。而日本在‘印太經濟框架’中的積極伙伴關系對美國利益要重要得多,而對捕鯨的關注將使這種伙伴關系面臨風險?!?
“印太經濟框架”領導人視頻會議,圖自美國商務部網站
去年5月,美國宣布啟動“印太經濟框架”。成員國具體包括美國、澳大利亞、文萊、斐濟、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西蘭、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除了美國、印度和斐濟之外,其他11國都是“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成員國。
今年5月,作為對抗中國在地區影響力的又一舉措,美方宣布“印太經濟框架”14個成員國基本上完成了提高供應鏈韌性與安全的協議談判。這份由美國主導的協議旨在建立“排除中國”的供應鏈,是拜登政府提出“印太經濟框架”一年來討論的首個實際成果。
對于美國在亞太地區拉幫結派的行為,我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8月18日表示,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安全形勢,各方應當秉持安全共同體理念,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協力應對各種安全挑戰。任何國家都不應以犧牲他國安全利益、損害地區和平穩定為代價,謀求自身安全。
“究竟是誰在制造矛盾、加劇緊張,國際社會自有公論。”汪文斌指出,亞太地區是和平發展的高地、合作發展的熱土,絕不能再成為地緣爭奪的角斗場。拼湊各種排他性小圈子、小集團,將陣營對抗和軍事集團帶入亞太的企圖不得人心,勢必招致地區國家的警惕和反對。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齊倩 
-
這項對華禁令,沒能獲得臨時解禁
2023-08-18 17:23 中美關系 -
“俄印意外展開登月競賽,爭奪登陸月球南極頭名”
2023-08-18 16:04 航空航天 -
他們仨即將會晤,中方表態
2023-08-18 15:45 中國外交 -
外交部:美方安排賴清德兩次“過境”竄美,中方堅決反對、強烈譴責
2023-08-18 15:44 臺灣 -
外媒稱中方在中建島建機場,外交部回應
2023-08-18 15:41 南海局勢 -
他說完“拉響警報也救不了所有人”后,次日宣布辭職
2023-08-18 15:26 美國一夢 -
被曝要求日方提早排“核”入海,韓政府緊急否認
2023-08-18 14:56 三八線之南 -
在澀谷毆打搶劫中國留學生的4名日本人被逮捕
2023-08-18 14:44 日本 -
俄前副防長因“長期患病”離世:58歲,據稱曾任烏東戰事指揮官
2023-08-18 14:29 俄羅斯之聲 -
“拜登愿無條件會見金正恩”
2023-08-18 13:52 朝鮮現狀 -
因山火,加拿大西北地區最大城市正全員撤離
2023-08-18 13:10 -
特朗普“大招”沒放出來,尋求將審判推遲到2026年
2023-08-18 11:35 特朗普 -
中國公民入境受阻情況持續發生,我領館再次提醒
2023-08-18 11:05 -
“瓦格納兵變”是一場表演?盧卡申科:只有瘋子才這么想
2023-08-18 10:18 -
俄國防部:擊落襲擊莫斯科的烏克蘭無人機
2023-08-18 10:11 -
白俄羅斯總統稱“俄特別軍事行動目標基本實現”
2023-08-18 10:08 烏克蘭之殤 -
英國牽頭“五國聯盟”,援烏5600萬英鎊反無人機裝備
2023-08-18 09:23 不列顛 -
習近平將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并對南非進行國事訪問
2023-08-18 09:06 -
立場明確!中方反對安理會審議朝鮮人權局勢
2023-08-18 09:03 三八線之南 -
我國恢復南非牛肉輸華
2023-08-18 09:03
相關推薦 -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48“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01“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0“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16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6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