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工力量:國產2nm芯片有望破冰 能彎道超車?
最后更新: 2020-01-21 14:14:38【文/科工力量專欄作者 鐵流】
近日,中科院對外宣布,中國科學家研發出了新型垂直納米環柵晶體管,這種新型晶體管被視為2nm及以下工藝的主要技術候選。之后,有媒體聲稱“中國CPU芯片將實現彎道超車 中科院表示國產2nm芯片有望破冰”。鐵流認為,中科院這項技術突破值得慶賀,自川普卡脖子以來,國人確實也需要本土技術創新來鼓舞士氣,但一些報道有點捧得太高了。從產業發展角度看,應當穩扎穩打,不宜過度吹捧。
個別媒體報道比較“熱血” 但不太專業
在相關報道中,媒體稱:“目前最為先進的芯片制造技術為7nm+Euv工藝制程,比較出名的就是華為的麒麟990 5G芯片,內置了超過100億個晶體管。麒麟990首次將將5G Modem集成到SoC上,也是全球首款集成5G Soc,技術上的確實現了巨大突破,也是國產芯片里程碑式的意義。而繼華為之后,中科院研發出了2nm及以下工藝所需要的新型晶體管......中科院的這項研究成果意義很大,這種新型垂直納米環柵晶體管被視為2nm及以下工藝的主要技術候選,可能對國產芯片制造有巨大推動作用。如今在美國企業的逼迫下,國產企業推進自主可控已成為主流意識,市場空間將被進一步打開。相信在5年的時間內,在技術方面將實現全面突破”。
上述這段話看起來比較“熱血”,比較能鼓舞人心,但內容上卻不太專業。華為只是IC設計公司,就麒麟990來說,華為做的是SoC設計,CPU核為ARM的A76,GPU核為ARM的G76,工藝也是依靠臺積電的7nm工藝,因而媒體報道中“繼華為之后,中科院研發出了2nm及以下工藝所需要的新型晶體管”這種說法是有問題的。華為掌握的是SoC設計,而非制造工藝。
中科院自主研發的疊層垂直納米環柵晶體管是實驗室技術,這類技術國外也有,早在2016年,就有媒體報道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一個團隊打破了物理極限,采用碳納米管復合材料將現有最精尖的晶體管制程縮減到了1nm。
2017年Max教授再次于《自然》雜志發文提出單芯片上三維集成的計算和存儲模型,也是在這篇文章中產生了石墨烯制造的碳納米管3D芯片這一概念。Max教授表示:“與傳統晶體管相比,碳納米管體積更小,傳導性也更強,并且能夠支持快速開關,因此其性能和能耗表現也遠遠好于傳統硅材料”。
Max教授于《自然》雜志發文提出單芯片上三維集成的計算和存儲模型
然而,時至今日,碳納米管依然只是PPT,根本就沒有進入工業界。甚至連Max教授都不再謀求通過碳納米管直接取代硅晶體管。原因就在于雖然碳納米管具有硅晶體管所不具備的更優良的力學、化學和電學性能,但是產量、良率、電路的抗干擾能力、速度都存在很大的劣勢。與造成的麻煩相比,碳納米管帶來的優勢不值一提。
2017年論文中的碳納米管3D芯片原理圖和顯微鏡剖面圖
對于這些實驗室技術,媒體不宜見風就是雨,技術從實驗室到工業界普及,有比較漫長的過程。而且實驗室中誕生的很多技術,在發展的過程中中途夭折的也不少,不乏像美國1nm碳納米管3D芯片的例子。中科院實驗室取得的技術突破成果固然喜人,但媒體不宜過度拔高,仿佛能靠這個技術用3至5年就徹底擺脫西方技術掣肘,國內企業能夠靠這個技術大躍進到2nm工藝。這種報道方式雖然“熱血”,但并不可取。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柳葉刀 
-
中國衛星導航領域首本英文期刊《衛星導航》上線出版
2020-01-20 21:47 航空航天 -
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即將拉開序幕
2020-01-20 20:51 航空航天 -
長征五號B遙一火箭已完成全箭總裝和出廠測試
2020-01-20 18:11 航空航天 -
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抵達文昌
2020-01-20 17:37 航空航天 -
長五遙四火箭大推力氫氧發動機校準試車成功
2020-01-19 15:22 航空航天 -
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因病逝世,享年87歲
2020-01-19 11:24 科技前沿 -
我國完成無拖曳控制技術飛行驗證
2020-01-19 11:03 航空航天 -
自主開發編程語言被指Python套殼,中科院開發者道歉
2020-01-19 07:21 -
若荷蘭屈服于美國,不賣光刻機?我大使回應
2020-01-18 22:25 科技前沿 -
新飛船、新火箭、火星探測……中國航天新年新目標
2020-01-17 17:22 航空航天 -
內存暴跌47%!Intel終于報了一箭之仇
2020-01-17 15:45 -
全球半導體市場:英特爾挑落三星,僅大陸晶圓代工增長
2020-01-17 14:19 TMT觀察 -
國內首例!72歲高位截癱患者用意念喝可樂
2020-01-16 17:42 醫學 -
全球首個活體機器人誕生 靠自己活動、可編程、會自愈
2020-01-16 16:16 -
中科院計算所發布國產編程語言“木蘭”
2020-01-16 15:52 -
德國人:中國絕不可能造出來!天鯨號:已“造島”
2020-01-16 08:15 科技前沿 -
把衛星電話做成“白菜價”,中國是這么做到的
2020-01-15 08:35 -
印度擬明年實施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專家:難度大
2020-01-14 09:12 印度驚奇 -
美國擬建新對撞機,成本16億-26億美元
2020-01-13 18:49 科技前沿 -
天天喊石墨烯電池,其實都叫錯了
2020-01-13 08:48 科技前沿
相關推薦 -
“歐洲人付錢,中國人建造,當然全歸功于中國” 評論 40直接安排10萬億元! 評論 176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評論 137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評論 124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評論 144最新聞 Hot
-
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
“特朗普回歸,這個領域又讓中國贏一局”
-
“特朗普贏了,他們要回家了”
-
“從中國懷里拉走”?
-
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
法國外長到訪前,以色列在“法國領地”扣押兩名法國憲兵
-
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
德高官焦慮:若特朗普從烏克蘭抽身,中國就贏了
-
“特朗普真男人”“快速?;鹁褪亲詺ⅰ?,他倆同時發聲
-
普京:有些人嘴上承認“一中”,身體卻不老實
-
民主黨拋棄了工人階級?白宮回應桑德斯
-
印度政府智庫:這個中國“圈子”,咱還是得加入
-
“特朗普2.0”將至,日本很揪心
-
他押注特朗普勝,將贏下近5000萬美元,竟有訣竅?
-
“助我勝選”,特朗普任命她為首位女性白宮幕僚長
-
遭外資創紀錄拋售近110億美元,印度股市大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