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格:20年前,我在踩踏事故中幸存
關鍵字: 上海外灘踩踏急救踩踏事故急救知識跨年陳毅廣場外灘擁擠踩踏事故的細節這兩天逐步被公布,看這些新聞報道的時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踩踏事件都是相似的。這起事故和我高中時一場經歷簡直是一模一樣,只是規模大小有所不同。
二十年前的元宵節,我還在讀高中。家鄉(河北某市)的公園舉辦燈會,當晚有近兩萬人進園游玩,我和一個同學去湊熱鬧。燈會在公園的最深處,由于當時園內到處都在施工,因此從園門進去必須要經過一座不到3米寬的石拱橋。
外灘擁擠踩踏事故的細節這兩天逐步被公布,看這些新聞報道的時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踩踏事件都是相似的。
晚上9點多,我和同學準備回家,隨著人流走走停停到了石拱橋附近,在我還差1-2米就要上橋的時候,人流停下了。在此之前,橋面交通很均衡,進園和出園的人流都自覺靠右行走,速度雖然慢但還走得動;不知道什么原因,進園的人流突然中斷了一下,出園的人迅速占滿了橋面,與進園的人撞在一起,形成了頂牛。結果橋頭附近誰也動彈不得。
開始,誰也沒覺得這是個事,依然說說笑笑。但是半個小時發現還是不能動,才有人意識到出了問題。人群開始慌亂,可無能為力,只有各種叫喊聲和哭聲越來越大,有人向后面不知情況的人群喊話,讓他們退回去,但嘈雜聲淹沒了理智的聲音。大約一個小時后,隨著依靠橋欄的一個女孩倒下去,人群突然失衡,更多的人倒下,被另一批人踐踏。隨著“出事了!”的叫喊聲,擁擠到橋頭的人群終于散開,留下一地的鞋帽和十幾個躺倒的人。整個事件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內圈人群的提前自救,有不少孩子被人們從頭頂接力傳了出去,避免了可能更慘烈的傷亡。
整個過程我都清楚的看在眼里,因為我也在事故的中心。踩踏發生時我也倒下去了,萬幸的是我倒在最上層。我知道如果不能及時爬起來,就可能永遠起不來了。我拼命的撐了一下地面,借力站起來,然后把一起倒下的同學拉起來??纯粗車p傷者基本自行離開去找醫生,而面對地上十幾個一動不動的人,現場幾乎沒有人知道該怎么辦,幸而兩個當地衛生學校的學生為幾名還有心跳的重傷者做了人工呼吸和心肺復蘇(順便說一句,受此事影響,我讀大學后唯一參加的社團組織就是紅十字會)。
接警后匆匆趕到現場的警察只有2、3個,顯然他們的力量也不夠。不過警察總算是能夠出面組織一下。隨后,我和同學還有很多游客把受傷的人抬去就醫——公園的對門正好是家醫院。我抬過去的是一個和我年齡差不多的姑娘,當時已經口吐白沫,臉上出現了不少紫色的斑點。醫生做了簡單的診斷后告訴我,她已經不需要搶救了,有限的人手應該留給還有生還希望的人。
二十年后回想起整個事件,我仍然記得那個冰冷的夜。我蹲在醫院的走廊上,感覺著身邊的人脈搏一點點消失。最后我把自己的棉外套給她蓋在頭上。然后每當有東尋西找的人走進醫院,我就掀開外套問對方是否認識。臨近午夜,一個滿臉淚花的女孩進來,我近乎麻木的例行詢問,她認出自己的同學后,慘叫一聲癱坐在地上。事后我才聽說,在此之前這個女孩剛剛知道自己的妹妹也在事故中喪生。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特意上網搜了一下,使用了各種關鍵詞的組合,卻找不到這起事故的任何痕跡。二十年是個不短的時間了,除了親歷者恐怕現實中也幾乎沒人記得這場事故。(觀察者網注:河北省中部許多城市因此多年未舉行燈會)
但是,類似的事故卻并沒有消失,時不時就會以觸目驚心的傷亡數字占據新聞頭條。這些年來我反復回憶當年的親歷,總結出兩個特點:一是危險會突然而來,二是面對危險你無能為力。
踩踏事故通常都是危險逐漸累積最終至爆發,但為什么我說是突然而來?
很多人都在節假日去過步行街或者旅游景點,也都感受過隨著人群停停走走的經歷。經驗告訴我們,人流停住的通常都是由于前面的人避讓不及時造成的。只要大家都側側身,很容易就過去了。后面的人只要稍微等一下就可以繼續前行,沒有退后的必要。
這個經驗一般來說是對的,所以在人流停止的時候,人們會習慣性的原地等待,以為很快又會繼續向前,而不會意識到潛在危險正在累積。當停滯時間過長,人們發現情況不妙時,身后跟進的人流也已經停下來等待,堵住了任何退后的可能性。而此時最后面的人還在一邊緩慢前進,一邊等著前面的人側身。只有前面發生了明顯可見的是事故,后方觀察到人群大片倒地,人群才會迅速后撤——以我當時的經驗,出現踩踏后不到3分鐘,人群就會迅速散開。(這個“散開”對外圍人群來說是另一次威脅)對于事故涉及的個體而言,認識到危險的同時,踩踏“波”已經用每秒十幾米的速度在人群中擴散了。除非有過類似經歷或者受過專門的安全培訓,否則很難在危險累積到閥值之前做出預判并逃避。
一旦踩踏已經發生,能否保命只取決于你所處的位置,強健的體格和事先想好的應對措施意義不大。我一個同學的父親就不幸在那場事故中遇難,他是一名電視臺的攝影記者,能扛起二十年前的攝影機的人,到什么時候都可以歸為壯漢,但是他卻沒有幸免。而這也是讓我對事故最心有余悸的地方。
遇到此類事故如何才能保護自己呢?事后我曾經向班主任講述了自己的經歷。她的回復是“別的話我就不多說了,你就記住一件事,以后無論怎樣,人多的地方少去!”
(觀察者網注:本文作者因當晚的行為獲得見義勇為勛章)
相關鏈接:
外灘踩踏事故急救護士:望大家都去學習急救知識
中國青年報
從跨年夜外灘救人歸來,浙江省溫州市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護士吳小小在微信朋友圈里呼吁:希望大家都去學習急救知識。去上海參加跨年活動的吳小小和溫州醫科大學同學潘盈盈參與了“12·31”外灘陳毅廣場踩踏事件的現場急救。吳小小稱這是她經歷的“比平日里工作緊張得多而條件卻最簡陋的一次急救”。
吳小小回憶說,她和潘盈盈是聽到警察在現場尋找醫務人員后努力擠到臨時隔離區域的,她們到達時已經有幾名外國志愿者在給傷者做心肺復蘇,兩人表明護士身份后也參與到急救中。
救護車大約在踩踏事件發生半小時后到達現場。因為沒有足夠的救護車,警車也被用來運送傷員。吳小小注意到,警車上沒有任何急救設備和醫護人員。有個外國志愿者一直幫一位傷者在做心肺復蘇,按照急救常識,在采取電擊除顫并恢復心跳前,心肺復蘇是不能停止的,但吳小小和那名外國志愿者未被允許上車繼續施救。
此后,臨時隔離區域內集中的傷者越來越多,卻幾乎沒有新的懂急救的志愿者加入。這讓吳小小意識到,中國的公眾急救教育嚴重缺失。
她回憶說,有現場群眾使勁按壓同伴的胸部,但是位置是錯誤的?!霸卺t療志愿者數量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我完全沒有時間去糾正這個錯誤。錯誤的心肺復蘇是救不回傷者的,按錯位置還會導致傷者肋骨斷裂,引發二次傷害。”運送傷員時,有人直接拉著傷員的手和腳往車上送,“這是極其危險的,因為他們根本無法判斷傷者有沒有頸椎和脊椎損傷,如果有,這種做法可能導致傷者高位截癱。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保護好頸椎和脊椎,平抬上救護車”。
多次參加賽事保障、持有國際權威機構美國心臟學會頒發急救證的一位資深急救專家介紹,在國外,救生員通常都是普通公眾,他們接受過專業的培訓并通過考試。一旦有人發生意外,救生員會在救護車到來之前根據傷者傷情采取相應措施。企業要按照員工人數比例配置救生員,救生員往往由經過培訓的公司員工兼任。但我國公民急救知識培訓還很欠缺,僅有不到1%的人接受過急救培訓。這位專家透露,我國很少對警察開展急救培訓,而警察往往是最先達到急救現場的人群,很多時候他們到的比救護車還早。這位專家呼吁,應該首先對警察、教師、公交車司機等群體進行急救教育。
吳小小在微信朋友圈里簡單記錄了參與這次跨年急救的情況,她向中國青年報記者解釋道:“我不是想因為這個出名,希望媒體能夠呼吁,讓更多的普通民眾學習急救知識。”
標簽 上海-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李楚悅
-
要收緊ASML出口管制?荷蘭新首相表態 評論 102“許多德國東部民眾將此視為變革機會” 評論 62“我要求美西方,允許我們用援烏武器打擊俄境內目標” 評論 275馬克龍:歐洲AI落后了,得砸錢追上中美 評論 128最新聞 Hot
-
要收緊ASML出口管制?荷蘭新首相表態
-
涉及中國,美國二度推遲“重大貿易決定”
-
來真的,左翼聯盟“刺頭”推出彈劾馬克龍草案
-
“柯文哲在地下候審室過夜”,法院預計今晚開庭
-
俄羅斯給朝鮮24匹馬,“他最愛的品種”
-
哈里斯下場:特朗普不尊重圣地
-
武契奇:不會對人民撒謊,不太可能在2028年前入歐
-
馬克龍:歐洲AI落后了,得砸錢追上中美
-
巴西對X平臺下禁令,盧拉喊話馬斯克
-
全球AI換臉色情人物一半是韓國人!韓方找法方:要和“電報”談
-
委內瑞拉遭遇全國性停電,“反對派干的”?
-
柯文哲被當庭逮捕
-
遭遇“沉重打擊”后,烏克蘭撤職空軍司令
-
柯文哲被帶走調查,住所遭搜查數小時,走時說“我非常坦蕩”
-
“金磚鼓舞非洲:勇于挑戰西方霸權,不要怕被制裁”
-
馬科斯聲稱:重要時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