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立平:清代選秀女就是給皇帝選妃?它的作用不止于此
最后更新: 2022-10-19 10:22:42【視頻/毛立平】
【內容提要】
上一集我們講了八旗選秀的過程。能夠選中的秀女鳳毛麟角,多數女孩在參選之后就回家婚嫁了,似乎對于她們而言,選秀就是走個流程、過場,重在參與。
但實際上,我們前邊講過,從前期的各種準備工作、到選秀時給秀女準備的餐食和賞賜的車馬費,朝廷每次選秀的花費至少有數萬兩銀子之多,而且是八旗全體動員,聲勢浩大,如果只是為了走個形式,有這個必要嗎?各旗只要把出身好的、長得漂亮的女孩送來看看不就完了嗎。
所以,對清朝的皇帝而言,選秀的意義和作用,絕不只是為皇室選幾個妻妾那么簡單。那么,選秀女的意義究竟何在?清代的選秀制度又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其中體現出怎樣的歷史背景?是我們這集要講的內容。
我們在上一集中講到,八旗女子是三年一選秀,每次選秀就相當于朝廷對旗人未婚女性進行一次普查,就像旗人男子三年一比丁一樣,也是皇帝對于旗人進行掌控的重要方式之一。男子出來挑甲當兵,跟隨皇帝打仗或者打獵,他們的身體和精神狀態都比較容易被皇帝看到,那女子平時待在家里,是怎樣的一個情形就很難知曉,因此,選秀也是皇帝了解旗人女性狀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窗口。
比如乾隆二十四年選秀女時,皇帝發現旗人女子“竟有仿效漢人妝飾者,實非滿洲風俗”,因而大為不滿,嚴加申斥;乾隆四十年選秀女時,皇帝又發現“包衣佐領之秀女皆帶一墜子,并相沿至于一耳一鉗。”因為旗人女性都是一耳三鉗的,就是每只耳朵上都戴三個耳環,乾隆看到包衣秀女變成一耳一鉗,覺得這無疑是受到了漢族文化的影響,與“滿洲舊風”嚴重相悖,所以說如此裝束“則竟非滿洲矣”。
乾隆緊接著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說旗人女子“在朕前尚爾如此,其在家時恣意服飾,更不待言。”就是說,如果選秀這樣的公開場合都如此穿著的話,那旗人婦女平日私服的漢化程度必然更甚。所以他再次強調服飾與滿洲文化之間的重要關聯,說“此雖細事,然不加訓誡,必至漸染成風,于滿洲舊俗大有關系。”
影視劇中的一耳三鉗造型
從此以后,清帝們就開始在選秀時注意查禁旗人女性的漢化傾向。比如嘉慶九年,鑲黃旗都統奏報,該旗漢軍秀女內有十九人都纏了足。嘉慶帝當即斥責此舉“甚屬錯謬”,并說“一旗既有十九人,其余七旗漢軍想亦不免。”
不過,嘉慶畢竟沒有像他父親那樣想問題想得很深,起初他還樂觀地認為這一現象應該只存在于八旗漢軍,而且是漢軍中的下層旗人女孩,“惟此等漢軍自幼鄉居,是以沾染漢習”。但是,他很快就發現自己錯了,在幾年之后選秀女中,嘉慶帝就發現“其寒素之家,衣服尚仍儉樸,至大臣官員之女,則衣袖寬廣逾度,竟與漢人婦女衣袖相似。”
我前邊講過,清朝皇帝一直認為滿洲舊俗與漢族風俗的區別,就在于儉樸或者古樸與奢華之間的區別。滿人在入關后之所以變得講究奢靡、好吃懶做,那都是受漢人風氣的影響。這里嘉慶帝說旗人寒素之家衣服尚仍儉樸,就是說她們還保持了滿洲舊俗,官員之女的衣服華麗、袍袖寬大,反而是更多地受到漢人文化的影響。就是說,他以前的判斷是完全錯誤的。
對此,嘉慶不免慨嘆,“男子尚易約束,至婦女等深居閨閫,其服飾自難查察”。就是說女人比男人更不好管。
三年一次的選秀女也就成為皇帝難得的檢驗旗人女性是否漢化的最佳時機,這是選秀女制度在清代中期以后增添的重要的新內涵。通過選秀,皇帝不僅向年輕的旗人女性灌輸皇族的選婚優先權,同時將其作為檢視旗人女性民族認同和對她們進行族群教育、加強族群意識的重要契機。一旦發現“各旗滿洲蒙古秀女內有衣袖寬大、漢軍秀女內有裹足者”,其父兄及所屬旗的都統章京都要受到嚴懲。
影視劇資料圖
除了檢查服飾之外,清朝皇帝還利用其它手段來加強旗人女性的族群認同。比如突出她們的姓氏。本來滿洲風俗,不論男女一般只稱名字而很少提及姓氏,即便實錄、會典等官方史書,如非必要也一般不提姓氏,一些影視作品中常常連名帶姓地稱呼一個滿人,比如富察傅恒,其實是不符合歷史背景的。平時不需要提及姓氏,導致一些滿人開始逐漸對自己的姓氏不大在意,或者覺得麻煩改為漢姓。
乾隆二十五年,皇帝就發現一些旗人竟將自己的本姓棄置,改為漢姓,“如鈕祜祿姓,竟呼為郎姓者”。乾隆不免覺得很恐慌,他說“姓氏乃旗人根本,甚關緊要。今若不整頓,必致各忘本姓而不知。”
因此,他首先規定今后引見官員時不僅要寫官員的名字,而且要寫明本姓;其次在選看秀女時,也要將她們的姓氏寫在綠頭牌上,我們上一集講到選秀女前要準備綠頭牌時,上面要寫明每位女子的姓氏,這是從乾隆時才開始這樣做的,以前并不寫姓氏。其實,對于旗人女性而言,不僅姓氏提得少,往往也沒有一個正式的名字。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為了“去中國化”,日本考古還出過這樣的大烏龍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對女性是福是禍?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歷史劇,就不用忌諱歷史虛無主義?
2022-08-29 08:14 -
從世官世祿到有爵無官——古代爵位制的演變
2022-08-01 17:38 -
【觀網直播間】科舉時代:從世襲制到科舉制
2022-07-25 19:25 -
一五一十:宋朝為什么弱?
2022-07-18 18:46 -
跨越3000年,三星堆這件青銅文明“巔峰之作”終于合體
2022-06-16 14:42 考古 -
直播:持續上新!直擊三星堆考古發掘進程
2022-06-14 13:23 -
98歲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巫吉英去世,在冊在世幸存者僅剩56位
2022-05-25 18:54 -
在烏克蘭,反法西斯女英雄卓婭再一次被“絞殺”
2022-04-24 10:15 烏克蘭之殤 -
“定遠”沉艦殘骸遺址水下考古調查工作今年將繼續
2022-02-13 22:33 考古 -
蘇聯亡于科技?
2022-01-25 08:00 -
“大帥幣”與張作霖:作為旅游資源的歷史名人
2022-01-21 14:34 -
觀網直播間:蘇聯為什么由盛轉衰
2022-01-07 17:57 -
“連無助的老兵都要欺負!?”日本的歷史虛無主義很“優雅”
2022-01-04 07:51 -
海昏侯去世時間首次被揭示:公元前59年九月初八
2021-12-30 15:33 考古 -
考古新發現!江西樟樹國字山大墓或為越國王室貴族墓
2021-12-25 13:36 考古 -
分久何以必合?中國為何總是走向統一
2021-11-01 07:43 -
《走向共和》不靠譜?為何歷史老師常常推薦?
2021-10-29 08:12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沙特尋求中國技術,將自己塑造成汽車和自動化中心”
-
以色列民眾怒了,70萬人走上街頭抗議以總理
-
“執政聯盟的災難”,德國選擇黨首次贏得州議會選舉
-
要收緊ASML出口管制?荷蘭新首相表態
-
涉及中國,美國二度推遲“重大貿易決定”
-
來真的,左翼聯盟“刺頭”推出彈劾馬克龍草案
-
“柯文哲在地下候審室過夜”,法院預計今晚開庭
-
俄羅斯給朝鮮24匹馬,“他最愛的品種”
-
哈里斯下場:特朗普不尊重圣地
-
武契奇:不會對人民撒謊,不太可能在2028年前入歐
-
馬克龍:歐洲AI落后了,得砸錢追上中美
-
巴西對X平臺下禁令,盧拉喊話馬斯克
-
全球AI換臉色情人物一半是韓國人!韓方找法方:要和“電報”談
-
委內瑞拉遭遇全國性停電,“反對派干的”?
-
柯文哲被當庭逮捕
-
遭遇“沉重打擊”后,烏克蘭撤職空軍司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