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德文:碳中和將是一次歷史性增長周期,我們必須把碳市場壯大起來
最后更新: 2021-05-03 20:36:46碳交易市場是一個新型的價格機制工具。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還有一個保增長、保民生的嚴肅問題。如何在人均1萬美元的時候建立一個強大的碳交易市場,確實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中國氣候事務特使解振華主任早在十年前就多次強調,根據統計,一般來說發達國家都是在人均GDP4萬美元左右的時候才實現碳達峰。而中國要在2030年碳達峰。根據測算,如果按照5%~6%的增長,2030年中國的人均GDP會接近2萬美元,還是與發達國家碳達峰時候的4萬美元人均GDP有很大差距。
因此,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來建立這樣一個大的碳交易市場,有很多的不確定性需要探討和創新。從國際上看,包括歐盟都是在碳達峰二十多年之后才建立碳市場。所以我認為,我們肯定一開始還是要有一個審慎的、穩健的原則,因為中國確確實實有很多的區域不均衡。除了東西、南北的不均衡,在產業結構上也是嚴重的不均衡。中國的制造業占據了40%以上,城市化水平和產業結構都有待提高。
第二個要注意的是能源結構。我們是富煤、貧油、少氣,主要是以煤為主。在一次能源中,煤超過了50%,在發電體系中煤電將近57%。能源體系之中化石能源將近85%,可再生能源只占15%。
第三個就是中國的金融結構。中國的金融結構是以間接融資,也就是以銀行體系為主,而不是以直接融資為主,而碳交易屬于直接融資性質的金融市場。
經濟以制造業為主,能源以煤為主,金融以銀行為主,這是不可分割的一個體系。這樣的結構要轉型,挑戰可謂前所未有。當然我們也看到,中國也面臨著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煤、鐵路加英鎊,第二次工業革命是石油、汽車加美元。現在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風、光新能源生產體系,同時又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產銷體系。如果再配合上碳市場發展與人民幣國際化,從理論上講,可以形成一個完美的閉環,能夠促進我們抓住第三次工業革命這個巨大機遇,在這新一輪的技術長周期增長中突飛猛進,取得競爭優勢。
至于與國際接軌,我覺得碳排放確確實實是一個國際化問題,就像2008年奧運會的主題那樣: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碳排放不管是從英國、法國、美國、德國、中國排放,對地球的影響都是一樣的,碳市場確實符合總書記說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我認為在中國的經濟轉型、能源轉型、金融轉型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也可以考慮國際接軌的問題。因為碳交易本身就是一個最標準化的國際產品。
資料圖
中國的碳市場為什么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和重視呢?就是因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國家。剛才說了,我們年排放量接近100億噸,超過了歐盟加日本加美國。當然,中國的歷史累計排放還是比較少,因為工業革命200多年來,發達國家排放得更多,中國改革開放也就40多年。
但是,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我認為未來一定會走向國際化的。國際民航組織(ICAO)即將要推出國際民航的減排交易機制(CORSIA)。專家認為,可能在2024年,中國主要的航空公司都需要認真考慮加入這個機制,這就是一個國際化的碳交易市場。除了國際航空,未來國際上的航海運輸可能也會加入這個市場。另外,眾所周知,中國現在正在推動“一帶一路”倡議,這可能也是中國碳中和國際化的方向。
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現在的碳市場平均價格23.5元,總共交易金額104.31億,交易量4.45億噸。由于這是一個區域分割的現貨市場,這個價格信號是不是一個真實的、科學的、公平的信號?還不好說。中國雖然是個發展中國家,但應不應該這么低?這是個問題。
清華大學張希良教授團隊就此問題研究過中國碳市場的邊際減排成本。中國碳市場價格才20多塊錢,歐洲是多少呢?剛好一個匯率,24歐元。這是去年的價格,今年歐洲價格已經漲了很多,到43歐元了。所以,價格過低的話對化石能源沒有約束性,對新能源也沒有激勵性。既無約束也沒有激勵的話,市場的有效性就大打折扣。當然,中國是個發展中國家,我們還要考慮企業的減排成本。很多行業本身的盈利就很低,而且中國現在的經濟結構以制造業為主,能源結構以煤為主,金融結構以銀行為主。這是70多年發展的結果,要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總之,需要有一個過程,還要有頂層設計。目前,中國碳市場的價格信號可能無法起到優化資源配置、管理氣候風險、發現市場價格的基礎功能。未來如果要應對前所未有的挑戰、抓住第三次工業革命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的話,中國必須有一個強大的碳交易市場,交易規模必須多元化,主體可能需要市場化,需要更多的交易工具,交易監管可能需要科學化和透明化。這樣的話,才能真正發現它的邊際成本。
美國環保協會認為,中國今年的碳交易價格可以到49塊錢人民幣。盡管這樣,相對美國碳價格的差距也非常大,基本上是相當于一個匯率。拜登給美國碳中和的社會成本定價多少呢?51美元。原來特朗普定價是1美元,拜登加了50美元。
當地時間2020年11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G20峰會上發言稱,《巴黎氣候協定》不是為了拯救環境設計的,而是為了扼殺美國的經濟(觀察者網視頻截圖)
記者:我順著前面的問題問一下。之前我們是把年排放1萬噸以上的單位納入管控,2016年調整為5000噸。您剛才說民用航空企業也要被納入,那未來更小的企業是不是也會被覆蓋到?有沒有時間表?
梅德文:首先要了解三個概念。第一,中國從2013年開始啟動碳交易試點后,基準線是不一樣的。以北京為例,最早是納入二氧化碳排放1萬噸的企業,后來發展到納入排放5000噸的。還有很多地方是1萬噸到2萬噸的企業,但湖北是6萬噸以上的企業才會被要求控制減排,因為湖北是欠發達地區,這是可以理解的。就是說,中國納入碳交易市場的標準是不一樣的。
標簽 碳交易-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徐俊 
-
研究了20多年翼龍和恐龍,很多人羨慕,我覺得羨慕是應該的
2021-05-02 08:47 -
武漢智慧城市“一碼互聯”榮獲2021數字中國創新大賽一等獎
2021-04-30 13:40 智慧武漢 -
天和入軌!獨家揭秘“太空母港”飛天路
2021-04-30 11:56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2021年一季度中國手機市場排名出爐:vivo第一,同比增長79%
2021-04-30 11:25 -
“留光”1小時!我國科學家刷新世界紀錄邁向“量子U盤”
2021-04-25 22:28 科技前沿 -
中國將論證建設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統
2021-04-24 12:21 航空航天 -
祝融號!中國首輛火星車有名字了
2021-04-24 10:08 航空航天 -
第六個航天日 中國深空探測任務都有哪些進展?
2021-04-24 07:54 航空航天 -
茅臺總工落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
2021-04-23 12:35 -
“不要覺得互聯網比制造強,制造是根本,互聯網是如虎添翼”
2021-04-20 10:51 博鰲論壇 -
PDF格式發明者查爾斯·格什克逝世
2021-04-20 07:05 -
政策紅利消退,三一重能闖關科創板就能成為“中國第一”?
2021-04-16 18:07 -
中美科研團隊造出首個“人-猴胚胎”
2021-04-16 17:28 醫學 -
全球領先!我國在建核電機組裝機容量,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2021-04-14 13:54 核電 -
發布“云智原生”戰略和“數字大腦2021”,新華三加速釋放數據價值
2021-04-09 19:45 大公司 -
芯耀輝宣布余成斌教授出任聯席CEO
2021-04-07 08:58 -
里程碑!人類首次發現銀河系超高能宇宙線源存在證據
2021-04-03 11:17 科技前沿 -
中醫經絡真實存在?科研人員發現新證據
2021-04-02 19:13 醫學 -
中美航天部門就交換火星探測器軌道數據舉行多次會談
2021-03-31 20:54 航空航天 -
“中國天眼”3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
2021-03-30 18:54
相關推薦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70“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13“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3“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20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