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攻愚:習主席到訪的芬蘭有何不同于其他北歐國的地方?
關鍵字: 中國外交習主席訪芬蘭北歐冷戰鐵幕馬歇爾計劃芬蘭化不過從次序上來說,瑞典第一,丹麥第二,芬蘭則稍慢了半拍,排三兄弟之尾。究其原因,首先瑞典和丹麥本身在遠東就有比較完備的外交體系和外事人員儲備,而芬蘭當時不但沒有駐華代表,而且連新中國的開國大典的消息還是通過瑞典得來的二手消息。直到1950年中芬兩國就建交達成協議的時候,駐華公使還不得不用駐印度公使瓦爾萬尼兼任(這已經是芬蘭在遠東的唯一使節了)。
第一屆駐華公使瓦爾萬尼Hugo Valvanne (1894 - 1961)
回顧中芬建交的歷程,有兩個事實非常值得注意:一,該國是唯一與新中國不經談判即正式建交的西方國家,主要原因就是芬蘭當時還不是聯合國的成員國,就談不上和蔣介石政權的很多瓜葛,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時就少了很多麻煩。二,芬蘭外交部主管官員有意將中芬建交的時間拖后,壓住了有關文件。
所以這里牽扯到很有意味的兩個問題,為何芬蘭遲至1950年還不是聯合國的成員國?在兩國最高首腦都有意達成正式外交關系的意向下,芬蘭外交部顯得有些猶豫不決又是為什么?
其實這兩個問題本質是一個問題,這就觸及到本文所談的芬蘭“特殊論”的核心:芬蘭不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典型的“西方”國家,芬蘭還是北歐諸國中,歷史、文化、地緣政治等各方面最糾結的國家,甚至放眼二戰后冷戰開啟后的時代,也很難找出像芬蘭一樣如此小心翼翼地、殫精竭慮地在各大國之間周旋算計,騰挪閃轉而顧慮重重的國家。
一妻二夫——美還是蘇?
在二戰甚至一戰爆發前,芬蘭本身是一個公民社會體系和公民政治架構發育比較完備的國家,1906年就開始推行全民普選,并且有了相當成熟的中小學義務教育系統。前文中講到,歷史傳承上看,芬蘭帶有嚴重“瑞典化”的痕跡,但鄰居又是個不好惹的貨——俄國。在俄國人西進拓土的過程中,他們往往會把芬蘭和波羅的海三國劃歸于“西部屏障國”而頻頻向芬蘭施壓滲透,所以19世紀中期以來,芬蘭人尤其是芬蘭知識分子也帶有某種的“俄化”傾向。
蘇芬戰爭期間,芬蘭的“雪橇戰隊”
到了30年代末期,隨著戰爭威脅的加重,芬蘭的糾結感幾乎達到峰值。如果從1939年的蘇芬戰爭開始算到二戰結束,這6年的時間內,芬蘭成為了北歐諸國中受戰爭破壞最嚴重的國家;而且該國還不是單純地和某一國開戰,按照其自身的歷史裁定,這6年的戰爭主要分三個時間段:冬季戰爭:1939-1940(蘇芬戰爭);1941-1944芬蘭和納粹德國并肩作戰時期;1944-1945,既和納粹又和蘇聯紅軍作戰時期。
問題是芬蘭有給納粹當帶路黨的污點,所以二戰后的戰勝國蘇聯按照雅爾塔體系劃定的原則,對芬蘭進行懲罰也是一種必然:芬蘭喪失了6年戰爭前11%的國土,戰死了全國2%的人口,首都的腹地,赫爾辛基西南35公里處的Portkkala,被迫割讓給蘇聯 50年;戰爭賠款6年內(后來改為8年)要賠給蘇聯3億美元。
早在二戰結束之前,蘇聯就有意把芬蘭綁向自己推進的戰車中。1945年3月的芬蘭大選時期,芬蘭共產黨(SKP)存在感十足,和芬蘭人民民主聯盟聯手贏得200個議會席位中的49個,而且七大內閣成員中也有了芬蘭共產黨的身影。
嗅到不良氣息的山姆大叔也不是吃素的,二戰后美國新任駐芬蘭大使(John Moors Cabot)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芬蘭表面上看起來“俄化”的“西方化”因素,在蘇聯政治上拉攏芬蘭的同時,美國不斷地試圖用經濟手段滲透芬蘭,到1947年1月份,美國一共向芬蘭提供低息貸款達6700萬美元。
芬蘭共產黨黨徽
這里還值得一提的是芬蘭出于不敢公然冒犯蘇聯的考慮(畢竟蘇聯是鄰居,而美國遠在大洋開外),拒絕了戰后把自身納入到美國的“馬歇爾計劃”的軌道上的,但美國并沒有像懲罰同樣當時拒絕馬歇爾計劃的捷克斯洛伐克那樣去懲罰芬蘭,杜魯門的幕僚的一句話可謂一針見血:“芬蘭是尚未但能夠刺穿‘鐵幕’的利器(the only penetration yet achieved in any part of the Iron Curtain)。”所以美國對芬蘭的經濟援助從未停止。
綜上所述,芬蘭既有屬俄的一面,也有屬西方的一面,這是芬蘭不同于其他北歐國家最主要的歷史因素之一。
一流的政治家巴錫基維(Paasikivi)
在和美蘇斗智斗勇的過程中,能在雙方頭上都拿好處,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當時的芬蘭總統巴錫基維功不可沒,同時他也是中芬建交的重要推動者和見證者。
在蘇聯和美國為首的西方的撕扯下,在巴錫基維絞盡腦汁的精確算計下,我們可以解開前文中的兩個謎,一個是為何芬蘭加入聯合國的時間比較晚,一個是為何中芬建交的時間受到過人為的拖延。其中的歷史慣性,使得筆者不得不提1948年對芬蘭劃時代的“蘇芬條約”的締結(FCMA):芬蘭承諾自己充當阻擋德國入侵蘇聯的馬前卒,表面上卑躬屈膝其實獲得了更大的外交自主性,因為條約著重強調了互不干涉內政,以及芬蘭保證自身不陷于大國沖突之中。
當時的芬蘭總統 巴錫基維(Juho Kusti Paasikivi)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武守哲
-
被當面打臉,日鐵急了 評論 9受中國影響,澳企要在稀土加工業務上發力了 評論 43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68“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97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