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霧霾圍城 環保部長和北京代市長說了實話
關鍵字: 霧霾天氣環境污染俠客島霧霾的成因北京氣候污染微信公眾號“俠客島”(xiake_island)1月7日撰文稱,隨著霧霾問題愈演愈烈,環保部部長和北京市市長等人面對社會輿論的質詢,終于說了實話。
文章認為,針對霧霾問題政府應加快信息公開,而且,應該和全民共同進行討論,共同參與。
文章稱,目前國家治理霧霾已經開始出現效果,大型企業已被納入國家直接監管系統,而污染嚴重,缺乏管理的小企業將會成為未來監管的重點。而對于民眾來說,必須改變現在的生活模式,減低自己對環境的消耗。最后,霧霾問題需要全民一起努力,經過痛苦的轉型,找到新的健康科學的發展方式才能最終解決。
資料圖:霧霾中的北京央視大樓
以下為文章原文:
坦誠
周四的文章里,我們曾呼吁,針對霧霾問題政府應加快信息公開。文章發出后18個小時,環境保護部陳吉寧部長就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召開媒體見面會,正式回應最近社會輿論中的諸多疑問。今天,北京代市長蔡奇也與媒體、市民代表圍坐一堂,共商抗霾大計。
從環保部的信息發布中,我們看到了專家在“大氣污染防治行動”中所作的努力,也看到了環保部務實、誠懇的態度,更看到了由陳部長傳達的來自中央領導的治理決心。從蔡市長的座談會中,我們了解了北京未來一年的治理計劃,政府對市民感受的重視和對推動空氣治理的積極態度。雖然這樣的交流等得有點久,但它畢竟實現了。
現在,很多人知道了,重點地區的年均污染物濃度確實在下降,但在氣象條件惡劣的冬天,問題仍很嚴重。大型企業已基本接入國家直接管理的在線監測系統,這極大地破除了地方保護主義障礙。而污染控制技術相對落后的中小型企業以及生活污染,將成為未來管理重點。目前,我們在廣州、蘭州、長三角,乃至京津冀,已取得一定治理成效,這與發達國家同期相比,治理速度并不算慢。
而提到治理速度,似乎就是承認我們已經走上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其實,誰的少年時代沒有殺馬特過呢?
我國建立環境保護制度并不算太晚,實際上也是在邊發展邊治理。只是,過去對環境保護缺乏足夠的了解和重視,導致資源開發速度遠遠超過環境治理速度。正視我們在環境問題上“負重前行”的現實處境,才更有利于達成共識,形成合力。
我們的社會經濟系統就好像是個一口氣吃出來的胖子。看著挺大個,但要面對呼吸道、消化道、內分泌、免疫系統等各個系統的疾病。作為環境科的醫生,環保部現在告訴了我們對霧霾這種病的治療方案以及已產生了何種治療效果。
諱疾忌醫是沒用的。為了健康,我們要吃藥、打針甚至手術,這可能很痛苦,但不能停。而在未來,更可持續的辦法,是從根本上轉變,找到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
明心
那么,未來環保部將采取什么措施呢?
小企業、小鍋爐、農村散煤、機動車……是環境治理的“深水區”。這些小型的、分散的、移動的污染源,切實關系到老百姓的生活、工作,關系到除了空氣污染之外的其他廣泛利益。加強對這些污染源的管理,無疑要牽動每個人的神經。
我們可以預見,受年紀閱歷、教育背景、地域文化、收入水平、認知習慣等因素的影響,人們會擁有差異性極大的私人偏好,從而對環境政策產生不同的態度。
像現在,那些煙霧籠罩、污水橫流的小工廠和小作坊,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他們多年忽視《環境保護法》,或許只是為了一些很微小的私利。
沒有人不愿意在窗明幾凈的環境中工作,沒有人不愿意在青山綠水中生活。不過,在不同人眼中,事物的優先級不同而已。
近期幾部環境紀錄片展示了這樣的現實:同一片藍天下,人們有著截然不同的環境行為。那些不斷買買買的人,能否真的意識到自己的環境消耗?那些以垃圾場為家的人,能否在教育幫扶下迅速轉換職業?
如陳部長所說,共識的取得、能力的培養,是下一階段霧霾治理工作的難點。克服摩擦,可能會花掉我們未來大部分的時間。這是一個系統性的、整體性的任務,需要其他更多部門的參與——就像醫生的會診和協同治療。
每個霧霾季,我們都會看到網友們的各種反思。其中一種論調是,工業化和城鎮化讓我們“變壞”了。我們應該回到桃花源般的田莊去,歲月靜好,“極簡生活”。但事實上,去工業化、去城鎮化絕非解藥。我們治理各種工廠,是為了讓工廠更清潔、更高效;我們治理采暖鍋爐、淘汰老舊汽車、發展公共交通,是為了讓城市更美好。工業化和城鎮化不是環境問題的罪魁禍首,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太低才是。
提高發展水平需要借助科學技術的力量,合理防護霧霾也是。雖然我們可能還要直面霧霾很多年,但科學的防護措施能夠最大化地避免健康損害。而謠言只能加劇恐慌,誤導公眾進行額外支出或無效支出,損害人們的利益。在科普工作上,科學家和媒體確實有必要加強聯系。
先明心,共抗霾。
優勢
有人說,我們有后發優勢,所以我們不應該只比發達國家的治理速度快“一點”。但如果知道我們的后發劣勢,才會感到我們這點成績的難能可貴。
不少網友總結,歐美國家治理霧霾,主要依靠能源結構變革和通過全球化轉移污染產能。作為一個后發國家,我們基本沒有這樣的條件。
我們人多地少,水、煤、油、氣等資源人均占有有限。國際大宗原材料和能源市場已被先行者占據優勢地位。一帶一路共同發展的空間雖然巨大,但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我們不可能大規模輸出高污染、高消耗的產業。
這不是老生常談,而是中等收入陷阱下的無數小陷阱之一。過去我們可以依靠高強度的勞動投入和環境消耗來彌補,現在人口紅利逐漸減少,環境紅利已經透支,科技投入如果不能及時跟上,那國民的總體生活水平就可能停滯不前——降低生活質量的霧霾也就會如影隨形了。
我們以少量資源快速支撐起如此巨大的經濟體,可謂前無來者;但轉型升級只能更多依靠自身力量,可謂后無退路。持續的霧霾是改革走到重要路口的標志,需要壯士斷腕的勇氣。
優勢要自己去爭取。我國富煤貧油,能源結構很臟;但可以通過洗煤技術、燃燒技術和煙氣治理技術的升級,來做到“超凈排放”。風電、太陽能、電動汽車的發展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正在迅速縮小。機動車國六標準已經制定實行。一系列的治理技術和管理手段,正在推廣或研發之中。
技術和管理需要人才。陳吉寧部長談到,我們的(環境)專家人數相對較少。環境類專業相對年輕,前些年行業不景氣,導致人才流失相當嚴重。以島妹的本科班為例,十多年后,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同學還在從事相關專業。可期的是,如果政府將積極坦誠的治理態度持續下去,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海內外人才將涌入,讓包括霧霾防治在內的環境保護工作更加順暢、高效。
我們都盼望霧霾消散的速度再快點。從時間上看,技術和人才不是問題。關鍵在于,能否盡快形成合力。
十四億人,每人多用一度電、多開一公里車,就會額外形成巨大的消耗和污染。規劃、設計、投資、建設、生產、銷售……每個人的每一個工作環節,是否都能更綠色一些?
我們能迅速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多么大的一股力量。這樣的力量,如果用在環境治理上呢?
共勉。
(作者 云間子)
- 原標題:霧霾圍城 環保部長和北京代市長說了實話
- 責任編輯:張珩
-
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47“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87“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32“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4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