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江東|頂尖大腦思考硬核話題:莫讓人類未來打折扣
最后更新: 2020-11-01 22:56:2911月1日,為期3天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接近尾聲,全球300余位頂尖科學家,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主要通過線上方式參與大會。
平均每天8場直播,很多論壇不得不重疊進行。大江東工作室梳理發現,從縱向角度來看,論壇參與人員年齡橫跨三代科學家,橫向角度,論壇討論主題涉及多學科、跨領域。并且各類要素采取混搭模式,常常看到頂尖科學家和青年科學家共同探討技術難點,80多歲的院士和十幾歲的“小科學家”親密互動。
病毒、氣候、糧食、就業、人口……會場上,頂尖大腦思考硬核話題,金句頻出,觀點自然不容錯過。年輕人應該如何進行價值判斷,職業選擇,科學家們也有話要說……
論壇現場。 季覺蘇 攝
關于生命和安全,科學家們有“冷知識”告訴你
“丙肝已是可以治愈的疾病,但我們卻沒能研制出丙肝疫苗。在這一殘酷前提下,該如何根除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丙肝病毒專家哈維·阿爾特認為,丙肝病毒的情況就和目前肆虐的新冠肺炎一樣,有很多病例無法確診,因為沒有癥狀。“預估現在有50%左右的丙肝病毒感染病例沒被發現,在發展中國家比例可能更高。”他說。
要想在沒有疫苗的條件下清除丙肝,應該加強全球范圍內的丙肝篩查。阿爾特預測,可能要檢測全球人口的90%才能實現。
“藥價太高,是目前為止最大的障礙,妨礙了上百萬有望治愈的患者的治療。”他表示,根除丙肝,不單是科技問題,還受到很多限制,例如經費、企業道德和政治傾向。但阿爾特仍認為根除丙肝有望實現。
農業與糧食,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根本命題。如果你覺得吃魚只是對健康有益,那么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丹·謝赫特曼會告訴你,吃魚還對環境有好處——根據全球變暖潛能比算出的食物對環境影響指數,牛肉、面包、白米飯等食物對環境的不良影響更大,而鮭魚、金槍魚等對環境影響更小。他還指出,中國在海產養殖方面處于領先地位。
2008年沃爾夫農業獎得主約翰·皮克特關注食品與農業中的可持續集約化科學。集約化生產中的肥料和殺蟲劑,雖能保護農作物免受病蟲草害,但使用過程產生大量溫室氣體,導致“可持續”方面的問題。他認為,借助可持續的非季節性干預,代替化肥、殺蟲劑等季節性投入,通過破解植物信息素秘密,以植物自身釋放的化學物質抵御害蟲的破壞;通過基因工程來改變或創造新的植物,能為人類社會保留更多的可持續發展技術。
經濟和發展如何平衡:頂尖大腦給出“解題思路”
無論是政府、企業或是個體,都逃不過經濟不確定性的拷問,這對新冠疫情來說,同樣是“焦慮源泉”:什么時候才能有疫苗?經濟還將對疫情發展做出什么反應?長期以來,經濟學家們嘗試通過建立模型來消除不確定性。
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聚焦新冠造成的就業與失業問題:疫情侵襲之前,已出現自動化、智能化趨勢,迫使許多工人轉行,許多行業在這一趨勢影響下改變了經濟結構,但總體而言,就業形勢穩定。
疫情放大了生產過程的數字化特征,加速了數字化趨勢。當人們愈發習慣于遠程工作,那么餐廳、交通等基礎服務業都會受影響,教育和生活方式也會進一步發生改變。
在皮薩里德斯看來,經濟對于每個群體的沖擊力不同,在疫情中能夠遠程、在線完成的工作,往往屬于高收入群體;諸如快遞員、售貨員等人群,無法在家中繼續獲得工作保障,這是所謂數字化帶來的一條更加難以逾越的鴻溝。
“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發展影響幾何?200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芬恩·基德蘭德借助計算模型指出,在老齡化社會背景下,若人口結構沒有發生轉變,到2060年,社會的經濟生產將下降17%;2100年,這一下降比率將高達39%。
基德蘭德建議:提升女性勞動力的參與比例,或許能夠彌補大量退休人員帶來的勞動力缺口。近年來,加拿大、英國等國家的女性勞動力參與率正不斷上升。
疫情會不會改變全球化發展趨勢?華夏幸福研究院院長顧強對此說“不”。國家間的經濟外循環能夠帶動世界經濟發展,各個國家都能從中獲益,有效擴大內外循環將是各個國家的共同選擇。
疫情之下,很多大咖提出一個“取舍”問題:是對抗疾病還是維持經濟?二者之間存在對立沖突嗎?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拉爾斯·彼得·漢森回答:的確如此。當政府選擇以封城之類措施對抗疫病,經濟發展必然受到沖擊。事實上,把人們關在家里同樣會產生更多疾病,心理狀態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
“全球變暖不像是某天的毒太陽。”2017年京都獎基礎科學獎得主格雷厄姆·法夸爾借助這個妙喻提醒大家,全球變暖是發生在長時間維度中的,對人類生活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未來,有許多地區面臨降雨趨勢的不確定性,無論是從農業生產者或是市場經營者的角度而言,快速的適應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他談及參與政府氣候變化活動的經歷,當環保人士的呼吁與部分公眾利益有所沖突,如果二者之間能夠基于對科學的認識進行對話,沖突或能解決。如果科學家能夠不止于匯報科學事實,而是將科學更好融入社會議題,真正提升科學權威性,將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
“對于氣候變化及其對環境的影響,科學界早已堅定地達成了一致。但我們并沒有采取必要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不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該如何科學行動,而是民眾以及政府無法團結一致為了共同福祉做出貢獻。這才是我們所面臨的重大挑戰。”2005年京都獎基礎科學獎得主西蒙·萊文提醒,如果礙于利益而為氣候變化的努力打折扣,那么人類的未來也將打上折扣;盡管個體或是國家間的差異性顯著,但只有意識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事實,才能夠更好地合作,擁有未來。
科學家重新定義財富自由:“不開心可能入錯行了”
當下,無數年輕人都在思考:未來要做什么?擔心自己能掙多少錢?賺的錢夠多嗎?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副主席、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前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給出“財富自由”新定義:有衣可穿,有屋可住,有車可行,不必奢侈,那你就會脫離財富束縛而感到自由。
朱棣文與媒體視頻連線。 季覺蘇 攝
“我現在開的這輛車用了19年,我希望還能開10年,不過大部分時間我選擇騎自行車,這同樣讓我愜意無比。”朱棣文說,“事實上,生活、工作的點點滴滴最能帶來滿足感。你們的目標不應當是為了讓人們高看你們,而應當是享受你們正在做的事;如果不喜歡現在做的事,你們可能處在錯誤的崗位,或在從事錯誤的工作。”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斯坦福大學溫澤醫學教授羅杰說,科學成果總是由那些自由探索和追隨科學之路的人來完成,發現是進步的動力,是通向未來的橋梁。“發現的本質就是未知,不能被計劃和安排所抹殺,它們不應該經由評估后被排到末位。這類現象在全球并不罕見,政府的作用尤為重要,解決這一困境,需要的是為人類福祉有著長遠考慮的政府。”羅杰強調說,各國都應該建立起合理的知識框架和投資框架,吸引國內外重要人才,形成一個雇傭年輕科學家的市場。選擇科學事業,代表了巨大的犧牲和對科學的熱愛,更應該得到重視。
“探索欲和求知欲本就是人類本性的一部分。它是物種進化的重要因素,激勵著我們去探索更遙遠的月球和宇宙空間,而對人類內部空間的探索同樣宏大而艱巨,這就是人類精神的最好表征。”羅杰說。
(原題為《大江東|頂尖大腦思考硬核話題:莫讓人類未來打折扣》)
標簽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原標題:大江東|頂尖大腦思考硬核話題:莫讓人類未來打折扣
- 責任編輯: 張致遠 
-
珍貴畫面!83年前的今天,四行倉庫保衛戰結束
2020-11-01 20:55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金句速覽!聽習近平總書記講關于六個重大問題的戰略考量
2020-11-01 20:52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這組數字 ,見證人民至上
2020-11-01 20:49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三亞市委書記童道馳被查
2020-11-01 20:36 廉政風暴 -
任正非:明年至少招8000名應屆生,集中優勢兵力打贏“殲滅戰”
2020-11-01 20:29 華為 -
進博會還沒開幕,86.7噸“巨無霸”已有意向買家
2020-11-01 19:47 進博會 -
員工腳踩冷凍魚蝦,永輝超市回應
2020-11-01 19:04 -
天津南環鐵路橋坍塌致7死5傷,負責人被控制
2020-11-01 17:48 -
習近平主席何時能訪日?我大使回應
2020-11-01 16:59 中日關系 -
處處有“人”,習近平謀劃“十四五”的鮮明導向
2020-11-01 16:27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濰坊市長:我的臉上火辣辣的,發生這樣的問題我很自責
2020-11-01 15:26 基層治理 -
“我正式成為大總統!”他在酒店房間內“組黨建國”
2020-11-01 12:57 依法治國 -
關于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習近平總書記這篇重要文章闡釋戰略考量
2020-11-01 12:21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傳閱!14個關鍵詞學習五中全會公報
2020-11-01 12:19 十九屆五中全會 -
“十四五”規劃《建議》如何起草?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領導制定
2020-11-01 12:16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港警證實:拘6男1女,不排除更多人被捕
2020-11-01 11:26 香港 -
“國之重器”三峽工程完成整體竣工驗收
2020-11-01 11:25 超級工程 -
上海:相關公共場合不戴口罩,要承擔法律責任
2020-11-01 11:03 新冠肺炎抗疫戰 -
打造全球電競之都,上海做對了什么
2020-11-01 10:14 -
大國點名: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式開啟
2020-11-01 10:12
相關推薦 -
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47“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87“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32“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4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