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問一號火星環繞器總體主任設計師牛俊坡:未來將把火星表面樣品帶回地球
據中新網7月14日消息,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火星、“祝融號”火星車駛上火星表面、國家航天局發布天問一號實拍影像……近期天問一號頻繁登上社交媒體熱搜,引發熱議。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五〇九所火星環繞器總體主任設計師牛俊坡近日接受記者專訪,講述他所經歷的“天問探火”故事。他說,國家后續將規劃實施火星取樣返回任務,將把火星表面樣品帶回地球。
牛俊坡 圖自中新網
作為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的核心分器——火星環繞器的總體主任設計師,牛俊坡及其所在團隊承擔了火星環繞器抓總研制任務。牛俊坡自2010年開始參與火星探測論證階段工作。2016年天問一號工程立項后,他便全身心投入到環繞器系統設計、技術攻關、系統測試以及當前的在軌飛行控制工作。
在天問一號獲取第一手火星科學數據之前,中國航天人對火星的了解大多源自國外。在牛俊坡看來,中國人探測火星要面臨的首個挑戰,是環境要素的不確知。
“我們掌握的數據主要來源于美國、俄羅斯等發布的探測數據,但這些數據是否準確?能否作為工程研制的輸入條件?我們心里是沒底的。”他說,為了抵消這些不確定因素帶來的風險,在設計和研制過程中,科研人員采取了提高系統設計的可靠性和冗余、把已知數據拉偏做測試、對產品提出更高要求等方法來解決問題。
除了對環境的不確知,遠距離“長途通信”也是一大難題。
地球到火星的距離最遠達到4億公里,是地球到月球距離的1000倍。牛俊坡告訴記者,天問一號探測器主要由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含“祝融號”火星車)兩部分組成,在停泊軌道環繞器實施降軌機動,將“祝融號”分離后會繼續上升至中繼軌道,變身成為通信器,為“祝融號”與地球之間建立起中繼通信。由于地面站與探測器間通信主要是依靠無線電波實現,因此距離越遠,接收到的信號就越微弱。另外,4億公里的超遠距離還會導致通信時延變長。
“探測器和地球的距離是在變化的,最近的時候大概是5500萬公里,最遠可達4億公里,所以最長的通訊延時長達22分鐘。”牛俊坡說,通信延時對控制探測器帶來了很大影響和風險。如果出現太陽位于地球和探測器之間的情況,還會造成長時間的通信中斷,地面看不到探測器的運行,探測器也接收不到地面指令。
實際上,這些看似困難的問題早在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之前就被科學家們充分考慮到了。牛俊坡說,探測器早在設計階段就已加入自主功能,在通信時延和通信中斷的情況下,探測器可以不完全依賴于地面操作和控制,自主完成在軌運行。
縱觀世界航天史,天問一號不僅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國人的印跡,還首次成功實現了通過一次任務完成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三大目標的壯舉。
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著陸巡視器成功著陸火星。5月22日,“祝融號”火星車成功駛離著陸平臺,到達火星表面開始巡視探測,并向地球發回珍貴的影像資料。6月27日,中國國家航天局發布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著陸和巡視探測系列實拍影像,包括著陸巡視器開傘和下降過程、“祝融號”火星車駛離著陸平臺聲音及火星表面移動過程視頻,火星全局環境感知圖像、火星車車轍圖像等。
據中國官方消息,截至7月8日,設計壽命為3個火星月、相當于約92個地球日的“祝融號”火星車已在火星表面工作54個火星日,導航地形相機每日對沿途地貌進行成像,圖中可見火星巖石的紋理特征和火星車車轍等。截至7月11日,“祝融號”火星車累計行駛410.025米,工況正常。
牛俊坡表示,“祝融號”設計壽命已經過半,總體運行狀況良好。目前,“祝融號”一天能完成預設三天的工作量。
他說,“祝融號”原本設計是三天為一個周期,包括對周圍的環境感知、對圖像和數據進行探測、路線規劃并移動。但在火星著陸后,“祝融號”在通信能力和移動速度等方面都優于預期,在一天內就能完成對感知、探測、移動。
由于沒有設計返回,“祝融號”在設計壽命結束后,還將超壽命服役一段時間。“祝融號”本身就有直接對地通信鏈路,所以即使環繞器無法提供中繼支持,“祝融號”還能有其他作為。牛俊坡坦言:”我們未來的工作,還將規劃并實施取樣返回任務,實現把火星表面樣品帶回地球。”
“就像此前嫦娥五號能帶回月壤一樣,讓大家也能看到來自火星表面的物質。”牛俊坡說。
2006年牛俊坡在北京交通大學本科畢業后,又進入哈爾濱工業大學繼續讀研,從事航天器有關的課題研究。畢業后,考慮到專業對口,他選擇進入航天系統工作。工作期間,牛俊坡曾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上海市技術發明二等獎等榮譽。
牛俊坡告訴記者,奮戰在航天一線的工作人員年輕面孔占比很高,青年人充滿激情、有活力、富有創造力。航天系統有經驗豐富的前輩指導把關、成熟穩重的同事牽頭帶隊、干勁十足的青年人一線沖鋒,是一個朝氣蓬勃、能打硬仗的集體。
談及自身從事的航天事業,牛俊坡說:“選擇這個行業,就要始終保持對工作的興趣和熱情,堅守初心,保持責任心,勇于擔當,這樣才能把工作做好。”
- 原標題:專訪天問一號火星環繞器總體主任設計師:未來將把火星表面樣品帶回地球
- 責任編輯: 林嘯陽 
-
安徽兩地通知:將在公共場所查驗新冠疫苗接種信息
2021-07-14 09:39 新冠肺炎抗疫戰 -
俄羅斯兒童中心的“四川味道”
2021-07-14 08:55 中共100個對外交往故事 -
教育部:確保今年秋季開學后實現義務教育課后服務全覆蓋
2021-07-14 08:38 中西教育 -
31省份新增本土確診1例,來自云南
2021-07-14 08:32 新冠肺炎抗疫戰 -
臺灣花蓮清晨1小時內接連17震,最高5.2級
2021-07-14 08:18 地震 -
國家發改委:嚴防過剩產能死灰復燃
2021-07-14 07:25 中國經濟 -
云南省新增本土確診1例,在瑞麗
2021-07-14 07:13 新冠肺炎抗疫戰 -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再次出任臺灣地區APEC代表
2021-07-13 22:21 臺灣 -
河北承德發生超10年一遇洪水,一鎮干部指導群眾轉移時殉職
2021-07-13 21:26 極端天氣 -
推動科技聯合攻關、產業協同發展、治理經驗互鑒!李強龔正今天與周江勇劉忻率領的杭州市黨政代表團座談
2021-07-13 21:24 上海觀察 -
水庫累計泄洪5400萬立方米!河南沁河發生特大洪水
2021-07-13 21:23 極端天氣 -
浙江最高用電負荷突破1億千瓦,超德法等發達國家水平
2021-07-13 21:15 -
李強今天調研衡復風貌區,要求以珍愛之心、尊崇之心善待歷史遺存,更好塑造城市軟實力的神韻魅力!
2021-07-13 21:10 上海觀察 -
習近平《講話》英文單行本出版發行
2021-07-13 21:04 -
李克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
2021-07-13 21:04 中國經濟 -
澳門特區政府:堅決支持立法會選舉管理委員會依法履行職責
2021-07-13 21:01 -
兵哥哥:可以疊的東西?拿來吧你!
2021-07-13 19:55 -
網紅博主被家暴頭部傷口長5cm,男方被行拘7日罰款200
2021-07-13 19:27 -
初步分析:蘇州吳江塌樓因私自對房屋結構進行改造
2021-07-13 18:39 安全生產
相關推薦 -
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47“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87“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32“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4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