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新冠治愈者:我們感染過新冠,但我們不是怪物
最后更新: 2022-07-11 13:57:30上海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管理階段,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而對于在此輪疫情中曾經被感染的居民來說,他們現在的生活恢復得如何?
近期 “新冠康復者遭遇職場歧視” 的話題備受關注。現實生活中,曾經“陽過”的經歷究竟會不會對他們產生影響? 近期我們采訪了10位新冠治愈者,他們談了談自己的真實經歷。
多舛的17天
孫先生 37歲 建筑行業項目經理
“終于到家了,盡管還是隔離,但整個人感覺呼吸到了自由健康的空氣。”4月8日,從隔離醫院回到家中,孫先生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記錄下了這樣一條即時感想。
今年3月底,孫先生一家五口先后感染新冠。最早是與他同住的岳母被確診,接到通知后他第一時間將自己“主動隔離”,并向相關部門上報。作為密接隔離的第二天就接到了通知,要轉運至醫院,這意味著他也“陽了”。
“穿上防護服,收拾行李走出酒店的那5分鐘內心是最崩潰的 。發短信告知家人、領導時,心里有說不出的糾結。”隨后他被轉移至華山醫院北院,6天后的3月27日,迎來了第一次核酸為陰性的報告。就在他以為自己即將可以出院回家的時候,卻等來了通知,華山醫院北院要另作他用,他也要立即轉移。
無奈的孫先生不得不再次轉移,在封閉的大巴上和38位病友待了一整晚。先后輾轉三個方艙,不料全部“滿員”,直到第二天天亮,才在瑞金醫院北院嘉定隔離點找到床位。在這里,孫先生開始了新一輪隔離治療和核酸檢測。最終經歷了多舛的17天,才回到家中。
“那段時間,每個上海人都不容易。尤其3月底疫情突如其來,大家都摸著石頭過河,難免造成誤判。大家應該多一些寬容,多一些配合。經歷了這次疫情,我依然愛著上海。” 孫先生感慨道。
5月初,孫先生早早地返回了工作崗位。“一想到有的同事曾因為我不得不被隔離,工程進度也曾因為我受到一定影響,心里還是有些忐忑。好在同事們都很親切,常常主動來關心我,也從未遭遇過歧視。”
如今建筑工地疫情防控依然嚴峻,每48小時就要進行一次核酸混管檢測。前不久,孫先生再次被通知在一次5人混管篩查中發現異常,幸好復核下來是個“烏龍”。 “有過上一次波折的經歷,如今心態已經變得坦然多了。” 孫先生笑著表示。
3個月過去了,他始終沒敢把感染新冠的事告訴家人
馮揚 35歲 菲律賓國際學校中文老師
2021年底,剛剛經歷家庭變故的馮揚(化名)收到朋友的邀請,來上海生活調整心情。3月中旬,他所居住的社區進入封閉狀態,4月4日,他的自測抗原試劑上出現了兩道杠,經核酸復核后被轉運至上海跨國采購中心方艙。
馮揚始終沒敢把自己感染新冠的事告訴家人。他偶爾也會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感染新冠的經歷,但總會悄悄地把家人提前屏蔽。
后來,他遠在菲律賓的學生和同事們也知道他得了新冠。孩子們第一次聽說“中國方艙醫院”這個概念,便好奇地向他提問。馮揚分享了自己在方艙生活期間拍攝的視頻,“我并不覺得這個身份(感染新冠)有什么需要羞愧的。”馮揚說,經歷了11天盒飯上門的方艙生活,出艙那天,轉運車把馮揚送到了離小區最近的路口。站在小區門口,他緊張地打電話給居委會報備,是否會遭遇嚴格盤問、反復消毒、鄰居的歧視。面對可能發生的一切,他心里沒底。然而,居委工作人員只在電話那頭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直接進來吧,已經報備過了。”就這樣,馮揚輕輕松松回到了自己的小區,他開玩笑稱“整個過程一點儀式感都沒有”。
隨著上海疫情好轉,馮揚決定返回菲律賓。當需要提前在中國海關小程序上填寫“出/入境衛生健康申報”時,“您是否曾患過新冠肺炎”這個選項讓他憂慮了很久,不過機場和海關并沒有找上他,這讓馮揚安心了不少。然而遺憾的是,7月5日凌晨,馮揚所居住的樓里查出一例密接,整棟樓再次進入封閉管理。如今,他的返崗計劃只能再度推遲了。
“我們不是怪物”
小林 21歲 在校大學生
4月15日,小林確診新冠住進方艙后,把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設置了“分組不可見”,其中包含所有親人,據他說,這是父母的“命令”。“可能父母害怕他們用異樣的眼光看我們吧。”因此,親戚們至今都不知道小林曾經得過新冠。
然而,朋友圈的“屏蔽”并不代表生活中的信息屏蔽。“異樣的眼光”就存在于身邊。出艙后回到小區,同小區的租客曾懷疑他是從方艙偷跑回來的,在專屬于業主的微信群中發表令他不快的言語。與此同時,也有同一樓棟的鄰居給他提供很多物資。他對關切者懷著感激之心,而對懷有“異樣眼光”的人,也表示理解。“在康復之后,我們應該是最‘安全’的人。”小林說道, “希望那些帶有歧視眼光的人能保持理性,我們感染過新冠,但我們不是怪物。”
暑假正是實習的好機會。今年大三的小林曾在圖書館做過志愿者工作。如今他依然申請加入了志愿者行列,報名表上他主動備注了“曾感染新冠肺炎”,并表明周末全天都可以參加社會服務。“為了盡到告知義務我還是要主動告知這個身份。”小林表示。
“沒事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小李 35歲 二孩媽媽
“4月12日,我先生抗原自測顯示兩條杠,我當機立斷讓全家人都戴上口罩,并把他一個人關在南屋‘隔離’。”然而在等待復核及轉運期間,小李和她的母親以及兩個孩子,還是陸續檢測出了陽性。之后,她們一起住進了周浦方艙,由于正處于哺乳期,在方艙治療的日子,她全程都不敢吃任何藥物。
在感染與康復期間,鄰居們對他們全家表示出了友好和支持,從始至終,小李也堅持嚴格消毒,她所居住的樓內無一人再被傳染。
然而,來自陌生人的不滿還是不可避免。康復后,小李每天都會收到來自浦東防控辦的短信,提醒她可以持相關文件前往常態化核酸檢測點進行核酸檢測。前不久,有一次在常規核酸檢測排隊過程中,由于她需要做單人單管,耗時較長,有位老阿姨就對此表示出嫌棄與害怕。“她以為我聽不懂上海話,嘴里一直在罵罵咧咧。不知道三個月滿了是不是就可以用核酸碼做核酸了,這樣也不用總跟別人證明我是出艙人員,并且已經過了出艙隔離期。”小李無奈地表示。
最近,由于她供職的企業即將遷離上海,轉往深圳發展,已經在上海成家的小李無奈“被裁員”。但她依然對生活保持樂觀,每天將主要精力都放在照料孩子上, “沒事的,我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 小李笑著補充道。
我已經轉陰,為什么會被最親近的家人視為“洪水猛獸”
嚴先生 76歲 退休工人
嚴先生獨自居住于虹口區老弄堂里。5月2日,在例行抗原自測中,嚴老先生做出了“兩條杠”,連測幾次結果也沒有改變,身體也開始出現持續低燒、咳嗽癥狀。此后他被送往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寶山分院進行隔離治療。
在隔離的日子里,家人每天都通過電話與嚴先生保持聯系。老先生的牙口不好,聽說外賣可以送進隔離點,家人想辦法為他送去了一些松軟的食物,盡可能地改善他的伙食。經過十幾天的隔離觀察,在連續兩次核酸陰性后他終于結束了隔離生活,回到家中。
嚴先生說,因為弄堂內許多人都有感染新冠的經歷,鄰里之間也不存在歧視或刁難。居委也為他們主動提供了紙質“隨申碼”,出行也基本沒有問題。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原本十分關心自己的家人,現在卻對他“百般提防”。
原本妹妹一家一周會固定時間過來兩到三趟,幫忙打掃衛生和照料生活。嚴先生在被送往隔離點的時候尚有春寒,而返回家中之后氣溫陡然上升,生活用品換季的需求十分迫切。他多次聯系妹妹,希望她能夠上門幫忙清洗被褥、置換衣物。而如今,妹妹只是偶爾過來,不僅“全副武裝”,還屢次勸他把舊被褥、碗筷餐具等用過的東西全部扔掉。
嚴老先生十分難過,認為曾經得過新冠的自己受到了家人的歧視。 “我不是已經轉陰了嗎?為什么還會被曾經最關心自己的家人視為‘洪水猛獸’呢?” 他感到不解。
呼吁社會善意看待新冠陽性康復者
葛先生 38歲 銀行職員
現在被問起當時感染新冠的經歷,葛先生還是有些摸不著頭腦。 “3月底開始封小區,之前的幾次核酸檢測也一直沒有問題,但是后面病例就越來越多。 我被確診后有低燒和感冒的癥狀,幾天后被送往方艙醫院隔離,兩個多星期后才轉陰出院。 ”
隔離期間,葛先生受到了身邊同事、鄰居和親友的許多幫助,回想起來感動猶在。“這一次疫情給我的感觸特別深。當時大家對奧密克戎還不太了解,抗原檢測出陽性的時候我還有點擔心。聯系了同事后,他專門開車來給我送了幾盒連花清瘟。居家期間,社區發放的物資、團購的東西都靠鄰居送上門,倒垃圾也基本靠鄰居幫忙。 艱難時刻,幸虧有了大家的幫助。 ”
6月以來,葛先生的生活逐漸恢復正常,“可能有些醫院的要求會嚴格一點,會問你有沒有感染經歷,如果有的話還要當場做個抗原,這也能理解,沒有特別不方便。”在葛先生看來, 他的日常生活基本沒有被區別對待。目前社會上對新冠感染者的管理,總體說可以理解和接受,算不上是刁難。
但與此同時,葛先生也關注到新冠陽性康復者遭到“用工歧視”的新聞。他氣憤地表示:“方艙當時很多志愿者、建設者都是從外地來上海的。清潔、送餐、垃圾轉運等工作全靠他們才能有效運轉起來。 這些樸實善良的勞動者沒有得到公平的對待,讓人很難過。希望全社會能更理性地看待疫情帶來的影響,對曾經感染過的患者,大家更當善意地看待。 ”
讓歧視、偏見止于智者
嚴先生 33歲
在經歷了兩天高燒,核酸復核陽性確診后,4月2日凌晨,嚴先生經轉運抵達連亮路方艙醫院。此后隨著身體狀況的好轉,他很快就加入了方艙醫院黨員志愿者隊伍,每天和醫護人員一起幫忙給同樓層的病患做核酸檢測、通知帶領病患出院,遇到老年病患不會使用智能手機,也會幫助他們做好出院登記。
“有一次,出院的專車馬上要發車了,有一位病患突然變卦,無論如何不愿走,而且態度很堅決。當時我只能硬著頭皮上,在和對方交談后得知,原來他健康碼還沒有從紅色變成綠色,居委會明確告知他不能進小區。為了打消他的顧慮,我幫忙聯系了院方工作人員,并通知居委會,同時對他耐心勸導,最終他同意出院,趕上了專車。”
在連續兩次核酸結果陰性后,嚴先生在4月20日離開了方艙。離開的當天,他收到了來自方艙醫院臨時黨支部的感謝信,艙內生活從此告一段落。
回到社區后,周圍鄰里朋友們多數還是關心、詢問。生活中也未感覺到太多不便,只是在日常做核酸時需要特殊說明“單人單管”。如今生活已步入正軌的嚴先生表示: 希望大家不要特殊對待新冠陽性康復者,讓歧視、偏見止于智者,也希望管理措施可以更科學、高效。
大家能像對待感冒一樣對待新冠康復患者
胡女士 26歲 教師?
4月8日凌晨3點,胡女士被通知轉運至方艙。胡女士作為一名教師,在方艙期間,因為有了線上教學,工作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她甚至還在方艙里召開過班會和家長會。同時還看到了很多和她一樣,隨時搬著電腦,堅持工作的“打工人”。
胡女士于4月17日離開方艙,生活也慢慢恢復到了正常節奏。但是偶爾也還是會遇到令人生氣的事,“有一次在一個常態化核酸點,我出示了解除醫學隔離證明上的二維碼,要求做單人單管檢測時,工作人員沒有給出任何理由地拒絕讓我檢測。那天真是氣死了!”胡女士說道,“后來想想,可能也是工作傳達不到位的原因吧,幸好只是偶然,在那之后就再也沒有發生過了。”
除了這一次的不愉快,新冠康復患者這個身份也給她的愛人帶來了一點小麻煩。在6月初,恢復正常生產期間,她愛人的公司曾提出,不建議新冠康復患者同居人回單位上班。后來因為公司緊急缺人,在保證核酸陰性的情況下才讓她的愛人回歸正常工作。
“真希望大家能像對待感冒、腱鞘炎、頭痛病人一樣對待新冠康復患者啊!” 胡女士發出了這樣的期許。
她把方艙經歷拍成短視頻,播放量增長了幾十倍
姚晴怡 30歲 互聯網企業工作
5月2日到5月6日,經歷了5天4夜短暫的方艙生活后,姚晴怡開始把自己的經歷制作成視頻,搬運到b站上。視頻里,她經常找周圍即將出院的病友取經;陽性感染者康復主要靠自己的免疫力,她就不斷提醒自己多喝水,中午有時還會吃兩份盒飯“增強體質”;為了早日出艙,她每天晚上都試著戴兩層口罩睡覺,口鼻被呼吸帶來的水霧狠狠悶住,入睡變得無比艱難…….
這些真實記錄下來的視頻在b站上大受歡迎,賬號從過去不溫不火到播放量一下子翻了幾十倍。觀眾的評論也伴隨著播放量紛沓而來,有些是好奇,各種各樣的問題涌入了她的私信箱。 “我原本以為大家從新聞中已經對方艙生活有了很多了解,沒想到對我的內容還是很感興趣。”
姚晴怡把自己的方艙經歷做成了五個視頻,每三天更新一次,整個系列在5月20日正式完結。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她上傳完最后一個視頻的那天,卻再次收到了疾控的電話,告知她核酸檢測結果再次出現了異常。同時居委會也通知她做好準備,隨時可能要再次轉運去方艙。幸好,當天核酸復檢結果為陰性,她不用再一次去方艙了。
從方艙回家后頭痛持續了兩周
劉先生 媒體從業者
4月初,劉先生一家四口先后感染上新冠,并成為了他所居住小區的“首例”。他與愛人和女兒一起申請進入親子方艙。“方艙生活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除了洗漱和上廁所有些不方便,吃得倒是不錯。”
而最讓劉先生困擾的是如何與妻女一起回家。由于感染者入院后第2天起,每日要進行核酸檢測。連續2次核酸結果陰性才符合出艙標準。然而一家三口的陰性報告始終沒能同步。“我想向方艙工作人員爭取,跟還未成年的女兒一起回家,但沒有成功。”無奈之下,劉先生只得求助居委,幸好居委同意派車,把女兒從中轉點接回社區。劉先生至今對這樣的安排感到不解,“在流程上,其實完全可以做得更合理、更人性化一些。”
回家前,居委會已經為他們安排了專業的全屋消殺,鄰居們也始終友善。最初一周,全家需要隔離足不出戶時,左鄰右里還紛紛“投喂”食物。
有些意外的是,劉先生的愛人回家后發了持續一個星期的低燒,他自己也斷斷續續有頭痛癥狀,持續了兩周后才逐漸緩解。從來沒有頭痛史的劉先生一度想去醫院做核磁共振檢查。他在咨詢了醫生朋友后得知,這些都屬于常見的短暫后遺癥現象。
近期,已經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上的劉先生對新冠康復者遭遇職場歧視有所耳聞。在他看來,這是由于企業本身對“新冠”病毒缺乏正確的認識和科學的理解。從企業的角度來看,一旦出現陽性感染者,很容易讓他們產生直接的經濟損失。但實際上新冠病毒并沒有那么可怕。“莫名其妙”復陽的概率并不高,而且在復陽之前也并沒有傳染性。
如何向全社會更廣泛地科普,消弭隱藏的風險,如何保障我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不再因病毒的持續而頻繁受到影響,或許才是當下亟待解決的難題。
(記者:解敏 實習生:李胤辰 陳學超 劉欣予 許嘉華)
- 原標題:上海新冠治愈者:3個月過去了,我還是沒敢告訴家人…
- 責任編輯: 夏雨 
-
男孩騎平衡車核酸被拒后持菜刀大鬧,官方通報
2022-07-11 13:47 憤怒的中國人 -
北大回應“教授被指猥褻學生”:已成立調查組,該生導師已報警
2022-07-11 13:16 -
成都廣播電視臺回應《譚談交通》下架:授權給當事公司“于法有據”
2022-07-11 13:10 疑案追蹤 -
官方通報:武漢大學確診1例霍亂病例,患者病情已得到控制
2022-07-11 11:59 -
河南省考近20萬人棄考,平均考錄比49:1
2022-07-11 09:28 公務員 -
31省份新增本土“46+306”
2022-07-11 09:12 抗疫進行時 -
人民日報:中朝傳統友誼歷久彌堅金不換,繼往開來續華章
2022-07-11 08:32 -
安徽新增本土“9+30”,均在泗縣
2022-07-11 08:08 抗疫進行時 -
山東新增本土1+79,在煙臺、臨沂、青島
2022-07-11 07:48 抗疫進行時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6+63”
2022-07-11 07:47 抗疫進行時 -
李克強:要一視同仁支持國企、民企、外企紓困和發展
2022-07-11 07:10 中國經濟 -
河南村鎮銀行案又一批嫌疑人落網,處置方案即將公布
2022-07-11 07:04 觀察者頭條 -
國內首座地下商業儲氣庫注氣量突破100億立方米
2022-07-11 06:39 -
河南:禹州新民生等村鎮銀行風險處置方案即將公布
2022-07-10 22:55 -
網傳武漢大學出現霍亂病例?武昌區衛健委回應
2022-07-10 21:49 -
杭州:相關區域常態化核酸檢測頻次從7天調整為72小時
2022-07-10 21:41 抗疫進行時 -
上海下周將大面積封控并采取“百日行動”?上海發布回應
2022-07-10 19:55 抗疫進行時 -
上海8日新增1例為奧密克戎BA.5.2.1變異株感染者
2022-07-10 17:33 抗疫進行時 -
上海新增社會面1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
2022-07-10 16:57 抗疫進行時
相關推薦 -
受中國影響,澳企要在稀土加工業務上發力了 評論 31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64“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94“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44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