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位新冠二次感染者自述:重復感染后會更嚴重么?
最后更新: 2022-12-30 15:33:19奧密克戎大規模流行以來,整個社會對疫情感染的態度急劇轉變,每個人都做好了被感染的準備。
然而,第一批感染者才剛剛開始康復,網絡上就已經充滿了關于“二次感染”的討論。“感染次數愈多,免疫力越差”“重復感染會死”等論斷也開始出現。
人們最擔心的問題主要還是重復感染對身體造成的傷害。
有人引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醫學》在2022年11月刊登的一項研究結果,認為和首次感染患者相比,重復感染導致死亡風險增加117%,住院風險增加232%。然而這篇報告的研究對象是平均年齡63歲的美國退伍軍人,是否適用于普通人存在爭議。
今年9月《柳葉刀-區域健康(歐洲)》刊登的一項研究指出,99.17%的二次感染都是輕癥,只有少數為重度 (0.78%) 或危重 (0.05%) ,再感染比初次感染癥狀更輕,只有1.08%的二次感染者需要住院治療,相比之下,初次感染住院治療的比例為 3.66%。
不過,群體不能代表個體,個體不能代表群體。為了了解重復感染新冠后的真實情況具體是什么樣的,塔門采訪了9位重復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希望從感染癥狀、重復感染相隔時間、應對和預防措施等方面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
新冠二次感染后,身體癥狀如何?
目前,關于新冠二次感染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
根據我國臺灣地區疫情指揮中心2022年9月3日公布的診斷標準,確診新冠病毒感染14天后,再次確診,為二次感染。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新冠病毒的二次感染應在初次感染之后至少90天,如果間隔不到90天,但發現了感染不同分支的證據,這也判定為二次感染。
這次,我們采訪了兩次感染間隔2-9個月的9位朋友,他們的感染癥狀有很大差異,有人第二次感染癥狀更輕,有人重復感染后體力明顯下降,也有人初次感染癥狀很輕,二次感染加重了好幾倍。
“第二次癥狀比第一次輕”
芊眠,女,29歲,未接種疫苗
2022年4月第一次感染,2022年12月第二次感染,間隔8個月
總體來說第二次癥狀輕很多,上次像大號流感,這次像普通感冒。
第一次感染發燒了3天,最高38.7度左右,喉嚨痛,有點咳嗽。發燒的時候很不舒服,什么飯都吃不下,吃連花清瘟還吐了,我在床上躺了兩三天,第十天才轉陰。
第二次是我爸媽先感染的,傳染給我女兒,第二天我也中招了。主要是喉嚨痛,第二天開始低燒,最高37.8度,可以明顯感覺到疼痛從喉嚨沿著鼻咽管向上邁進,之后出現了輕微鼻塞、頭疼、流鼻涕的癥狀。這次比上一次轉陰要快,周六測出陽性,周三做抗原已經陰了。
我覺得抗體還是有作用的,因為這次是家人之間傳染的,應該是同一種毒株,但我爸媽是第一次感染,他們的癥狀要重很多。我和我老公都是二次感染,癥狀比較輕,甚至生著病,我還能從早到晚帶娃玩一天。
木木,男,39歲,已接種3針疫苗
2022年3月第一次感染,2022年12月第二次感染,間隔9個月
今年3月我在韓國感染過一次,當時連續發燒了4天,燒到39.4度左右,感覺頭疼、渾身酸痛。我吃了退燒藥,到第五天才慢慢好一點。
后來我到中國,因為工作原因,經常有外地司機到公司來,我覺得第二次感染就是從外地司機開始的。有一天晚上,我和同事一起在家里吃飯,第二天他覺得身體不太舒服,我做抗原發現自己也感染了。
第二次癥狀比第一次輕很多,還是有點發燒,身體酸痛,但沒有第一次那么難受了。有流鼻涕的癥狀,就像感冒一樣。
因為不太熟悉哪種藥更好,我只吃了連花清瘟和999感冒靈,后來覺得吃藥很麻煩,就沒再吃了。感染那幾天我還一直在工作、做家務,第五天雖然抗原還是陽性,身體已經不疼了,就像回到沒有生病的時候一樣。
兩次感染都是奧密克戎,我覺得第一次更疼,但這次感染后,我身上長了一個腫塊,可能因為生病期間免疫力降低,身體出現了炎癥,需要去醫院切掉。
被被,36歲,上海,已接種第1針疫苗
2022年4月第一次感染,2022年12月第二次感染,間隔8個月
今年四月底五月初,我在上海封控期間感染過一次,當時覺得喉嚨疼、頭疼,連續發燒了好幾天,一直37.4度左右降不下來,第七天左右轉陰。
第一次轉陰以后,身體很容易感到疲勞。后來上海解封,每天下班到家都覺得很累很乏力,躺在床上一直大口喘氣,有一種身體被抽空的感覺。這種狀態持續了一個多月,后來吃了復合維生素才改善。
12月放開以后,身邊很多人都陽了,先是坐在我旁邊的同事測出了兩條杠,公司讓我們居家辦公,后來我老公也測出了兩條杠。我自己一直沒事,還覺得第一次感染的抗體有點用。
結果有一天覺得喉嚨痛,打了好幾個噴嚏,下午四五點鐘嗓子突然啞了,我覺得不妙,測了抗原發現很淡很淡的第二條杠,就估計是中招了。
第二次感染程度更輕,發了兩天低燒,有一點咳嗽和黃痰,抗原在第五天轉陰。不過現在還在居家辦公,運動量很小,沒有之前身體很虛的感覺。
“二次感染,體能明顯下降”
- 原標題:9位新冠二次感染者自述:重復感染后會更嚴重么?
- 責任編輯: 林鈴錦 
-
2023年全國兩會召開時間來了!
2022-12-30 15:20 -
張文宏談新冠易感人群防護:新春是個坎兒,居家監測有四個標準
2022-12-30 15:07 抗疫進行時 -
“證大系”集資詐騙案一審:戴志康被判十九年
2022-12-30 12:53 依法治國 -
江母訴劉鑫案二審宣判:駁回劉鑫上訴維持原判
2022-12-30 11:57 -
港鐵準備恢復赴內地路線,高鐵下周二起試運行
2022-12-30 11:49 香港 -
學校、幼兒園怎樣“乙類乙管”?教育部發布新通知
2022-12-30 11:20 抗疫進行時 -
年底“積分清零”?中消協提醒這些風險
2022-12-30 11:14 觀網財經-消費 -
白鶴灘西電東送大動脈全部竣工投產,全長2121公里
2022-12-30 10:46 超級工程 -
美籍外教被指曾“性侵女學生”,長沙教體局回應
2022-12-30 10:29 -
“我們是在從閻王手上搶人”
2022-12-30 10:14 抗疫進行時 -
國家主席習近平將發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賀詞
2022-12-30 10:06 -
統計局公布了這項數據的最終結果:增長10.5%
2022-12-30 10:02 觀網財經-宏觀 -
農業農村部:征集基層疫情防控好經驗、好做法
2022-12-30 09:43 聚焦三農 -
網傳中國醫科大學一團隊通過手機攝像頭測血氧,校方:不實
2022-12-30 09:30 抗疫進行時 -
2021年全國平均工資多少?哪兒的人最能“花”?數據來了
2022-12-30 09:17 -
“新冠相關心肌炎”容易得嗎?危險不?專家回應
2022-12-30 09:05 抗疫進行時 -
市長侄子猥褻足浴店技師?警方通報
2022-12-30 08:05 -
中國完成全球首例遺傳性耳聾基因治療手術
2022-12-30 08:02 -
吳尊友:乙類甲管可采取一些強制性措施,乙類乙管不會有
2022-12-30 07:42 抗疫進行時 -
人民日報仲音:生命至上,始終護佑人民群眾健康安全
2022-12-30 07:39 抗疫進行時
相關推薦 -
被當面打臉,日鐵急了 評論 9受中國影響,澳企要在稀土加工業務上發力了 評論 43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68“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97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