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爾維亞與歐盟達成鋰礦交易?少了中國還是不行
最后更新: 2024-07-19 14:05:59(文/潘昱辰 編輯/高莘)據德國《商報》報道,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德國總理朔爾茨和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謝夫喬維奇預計于當地時間7月19日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簽署諒解備忘錄。根據協議,歐洲汽車工業將獲得塞爾維亞西部亞達爾鋰礦的使用權,并委托英澳礦業巨頭力拓集團進行開采。大眾、奔馳與Stellantis等汽車巨頭將獲得優先購買權。
“對我們來說,這是加強與德國和歐盟關系的絕佳機會。” 武契奇在接受采訪時稱,如果進展順利,鋰礦可能在2028年開采。“我們忠于歐洲。" 武契奇表示。
亞達爾鋰礦項目價值2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4億元),原定于2026年開采,但因周邊民眾針對環境問題的抗議而遭到推遲,力拓集團也一度被塞爾維亞政府撤銷開采許可。
7月18日,朔爾茨在貝爾格萊德機場受到武契奇的歡迎視覺中國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也對該協議表示歡迎。VDA主席希爾德加德·穆勒(Hildegard Müller)表示,與塞爾維亞的協議是一個重要且正確的信號,為了實現氣候保護目標,原材料的供應至關重要。同時,該項目也視為發展更大規模鋰電供應鏈的催化劑。
目前,塞爾維亞預期鋰礦的年產量約為5.8萬噸,能夠覆蓋約110萬輛電動車的生產需求,相當于歐洲市場份額的17%。
由于鋰是動力電池的核心原材料,其對歐洲電動汽車產業顯得尤為重要。瑞銀最近的一項分析報告顯示,2030年在歐洲大陸銷售的電動車有望達到830萬輛,盡管比此前的預測少了130萬輛,但它仍然是2023年電動車注冊量的近4倍。
與此同時,鋰的需求在2017年至2022年間增長了兩倍,并導致鋰期貨市場反彈。盡管鋰價近期有所下跌,但鋰供應仍然短缺。國際能源署表示,預期鋰產量僅能滿足需求的一半。
目前包括歐盟在內,全球大部分鋰需求由澳大利亞的礦山支撐。然而,要想充分且及時地利用這些資源卻面臨許多障礙。 業內人士表示,由于各國日趨嚴格的環境法規,以及民眾抵制等因素,鋰礦的勘探和生產平均需要5到15年的時間。
以塞爾維亞為例,早在2021年11月,因擔心環境問題,貝爾格萊德民眾即爆發示威游行,抗議力拓集團開發亞達爾鋰礦。迫于壓力,2022年1月,塞爾維亞政府撤銷了力拓集團鋰礦項目的開采許可,但抗議聲依舊存在。今年6月28日,塞爾維亞西部小鎮洛茲尼察民眾又爆發示威游行,繼續抗議重啟鋰礦項目。
6月28日,因擔心環境問題,塞爾維亞西部的洛茲尼察爆發示威游行,當地民眾抗議力拓集團開采鋰礦視覺中國
盡管如此,塞爾維亞憲法法院于今年7月12日裁定,政府撤銷力拓集團開采許可的決定違背《憲法》《政府法》和《環境影響評估法》,最終為鋰礦項目開了綠燈。
不過,歐洲主要汽車制造商對此已經急不可耐。 例如,大眾汽車集團預計到2030年其電池需求為400GWh,并計劃在此之前通過其子公司Powerco建立約200GWh的產能,為多達300萬輛的電動車配備電池。其中前兩座工廠將在2025年和2026年在德國和西班牙投產,此外還計劃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建設工廠。而面對如此龐大的生產規模,自然離不開更大規模且更穩固的鋰原材料供應。
因此近年來,汽車制造商正設法通過更多途徑,以大規模獲取鋰、鎳等原材料。一些企業甚至選擇直接投資礦山。如通用汽車最近宣布,將投資6.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7.2億元)取得內華達州的一個鋰礦,為每年100萬輛電動車配備電池。
然而,目前主導電動車供應鏈的是中國企業。近年來,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在位于南美和非洲的礦山投資了數十億美元,以確保鋰的供應。此外,中國在鋰的全產業鏈中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商報》強調,全球生產的約60%鋰,被中國企業進一步加工成可用的化學品。
與此同時,擁有鋰礦的塞爾維亞也希望建立自己的產業鏈,如只將一部分鋰將作為原材料出口至歐盟,其余部分則在本國加工為電池再出口。 武契奇預計,該行業未來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六分之一左右。
負責塞爾維亞鋰礦開采的力拓集團視覺中國
除了經濟因素外,塞爾維亞與歐盟的鋰礦合作更多還出于政治考量。
經歷世界之交的科索沃戰爭、南聯盟解體等事件后,塞爾維亞一直致力于加入歐盟。2009年12月,塞爾維亞向歐盟遞交申請,并自2012年起成為歐盟成員國候選國。
但在此之后,塞爾維亞的入盟談判卻面臨重重阻礙,除科索沃問題這一核心矛盾外,塞爾維亞國內的政治、經濟環境也始終難以滿足歐盟的要求。
俄烏沖突爆發后,塞爾維亞因不支持對俄制裁,加之2022年末爆發的科索沃當局奪權塞族自治中心事件,與歐盟的關系進一步陷入僵局。此外,塞爾維亞于去年10月與中國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也被歐盟視為前者入盟的障礙。
《商報》認為,此番塞爾維亞向歐盟提供鋰礦,旨在向歐盟表明塞爾維亞“可以依靠”。
然而,塞爾維亞與歐盟的交易如果沒有中國的參與,依然寸步難行——負責開采塞爾維亞鋰礦的力拓集團,其最大單一股東正是中國鋁業集團。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潘昱辰 
-
歐盟新規“助跑”火車旅行
2024-07-19 12:08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BBA集體退出價格戰?真相來了
2024-07-19 07:56 -
”邊喝咖啡,邊充電“
2024-07-18 18:20 觀出行 品位·出行 -
一個月兩家中國車企在泰工廠竣工,廣汽埃安正式入局東南亞市場
2024-07-18 17:22 觀出行 產業新聞 -
比亞迪將在柬埔寨建立電動汽車組裝廠
2024-07-18 13:09 觀出行 產業新聞 -
“金標”首款電動轎跑SUV上市,大眾變“先鋒”?
2024-07-18 13:04 觀出行 產業新聞 -
港澳旅游業強勁反彈,ATEC調高全年預期
2024-07-18 10:05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巴黎奧運時間|法國奧運季將低碳出行玩“出圈”
2024-07-18 10:01 觀出行 出行·紀錄 -
“造車的華為肯定走不遠”
2024-07-18 09:37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美國將于8月出臺限制新規中國汽車軟件
2024-07-17 19:08 觀出行 產業新聞 -
傳市場和公關部整體“被離職”,極星科技官方回應
2024-07-17 18:09 觀出行 產業新聞 -
舍棄“后花園”的日系車企,賴不上中國電動車
2024-07-17 17:54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她為何成為“歐洲文化之都”?挪威小城的逆襲之路
2024-07-17 17:36 觀出行 出行·紀錄 -
今年暑期,斐濟期待更多中國家庭游客
2024-07-17 17:32 觀出行 品位·出行 -
暑期出境望向中亞,重踏古絲路“不貴不擠”
2024-07-17 13:23 觀出行 出行·紀錄 -
王曉秋接棒陳虹,上汽集團全速駛入新航道
2024-07-17 08:56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過境免簽政策適用口岸增至37個,中外媒體關注中國入境游
2024-07-16 19:46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WTTC:西班牙亟需“流量管理”,為“反旅游”抗議降溫
2024-07-16 18:12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吉利、長城與比亞迪的“三國殺”
2024-07-16 16:33 觀出行 人物/專題 -
德國瑞典棄權,意大利西班牙支持
2024-07-16 13:37
相關推薦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48“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01“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0“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16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6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