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富士康欲截胡收購日產,本田急了
最后更新: 2024-12-18 17:48:39(文/潘昱辰 編輯/高莘)綜合日本經濟新聞、彭博社等媒體報道,富士康科技集團的母公司鴻海集團試圖接洽日產汽車并收購其控股權,而這也導致了本田汽車加速推進與日產探討建立聯盟的進度。
據報道,鴻海集團不僅希望收購日產的工廠和設備,還計劃收購日產的全部業務,涉及車型包括Pathfinder、Sentra轎車和GTR超跑。
上海富士康大廈 視覺中國
值得一提的是,鴻海集團電動車執行長關潤,曾在日產汽車效力長達33年,曾任日產汽車執行董事、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總裁、雷諾-日產-三菱聯盟高級副總裁等職,后因競任日產汽車CEO失敗,于2020年1月離開日產,出任日本電產總裁兼首席運營官。
2023年1月,關潤來到富士康,成為其電動汽車合資企業的首席戰略官;今年4月,關潤又出任電動車執行長一職。
富士康電動車執行長、原雷諾-日產-三菱聯盟高級副總裁關潤 視覺中國
有觀點認為,富士康介入日產的收購事宜,與關潤在日產多年的工作經歷有密切關系。
一波三折造車夢
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曾言:蘋果汽車不過是四個輪子的iPhone,富士康既然能造iPhone,為什么就不能造電動車?
事實上從2005年開始,富士康就對汽車產業上游零部件企業多有投資,但仍以IT產品代工作為主業。直至2020年11月,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正式宣布將進軍新能源汽車產業,并稱目標在5年后搶占10%的電動車市場,還預告了由富士康自研的MIH電動平臺。
不過,當時的富士康宣稱并不準備生產整車,也不推出自有品牌,而是計劃成為“電動車中的安卓”。
但僅僅兩個月后,2021年1月,富士康宣布與吉利控股集團成立合資公司,為全球汽車及出行企業提供整車、零部件代工生產及定制顧問服務。
與此同時,富士康又與當時岌岌可危的造車新勢力拜騰汽車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力推進拜騰首款產品M-Byte量產,但最終因拜騰財務狀況無可救藥,這一項目也被放棄。
同年2月,富士康又宣布與美國造車新勢力Fisker共同開發全新汽車產品,計劃于2023年第四季度正式量產,年產量將超過25萬輛。
同年10月,富士康聯合裕隆汽車正式推出電動汽車品牌鴻華先進(Foxtron),并正式發布旗下MIH平臺和Model C、Model E、Model T三款概念車,分別定位為中型SUV、中大型轎跑和電動大巴。
富士康最初發布的三款車型 富士康
一個月后,富士康又宣布收購美國造車新勢力洛茲敦汽車位于俄亥俄州洛茲敦的工廠。該工廠原為通用汽車所有,后因產能過剩為洛茲敦汽車所得。但由于洛茲敦汽車因資金鏈斷裂無法實現生產,最終為該工廠為富士康接盤。
2022年5月,富士康正式完成對洛茲敦工廠的收購,與之合作的新勢力Fisker則宣布新車將于2024年開始在該工廠量產,預計年產能至少25萬輛。不過和洛茲敦汽車的命運類似,Fisker最終于今年6月宣告破產保護,并于10月宣告進行破產清算。
同年8月,鴻華先進又發布了Model V及Model B兩款車型。同時,Model C的量產版也開啟了預售,售價將低于100萬新臺幣(約合人民幣23萬元)。
2023年1月,富士康又與英偉達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開發自動駕駛和自主駕駛汽車平臺。根據合作協議,富士康將作為一級制造商生產基于英偉達DRIVE Orin的電子控制單元(ECU)。富士康生產的電動汽車也將采用DRIVE Orin ECU和DRIVE Hyperion傳感器架構。
同年11月,鴻華先進在臺灣證券交易所創新板掛牌上市,并宣布Model C將于第四季度在臺灣量產。
截至今年4月,鴻華先進共計交付700輛Model C予客戶,并計劃于今年第四季度量產Model B;10月,鴻華先進在鴻海科技日上又發布了新車型Model D、Model U和面向北美市場的Model C。
2024年鴻海科技日 視覺中國
鴻海、本田與日產的“三國殺”
盡管鴻華先進目前的市場份額依然較低,但富士康的造車夢想仍在持續,而日產則有望成為其下一個目標。
根據日產的財報數據,2025上半財年(4-9月),日產營收5.98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840億元),同比下降1.3%;營業利潤僅329.0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6億元),同比下降90.2%,營業利潤率為0.5%,同比下降5.1個百分點;凈利潤僅192.2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1億元),同比下降93.5%,于第二財季(7-9月)更出現了9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4億元)的凈虧損。
而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一位高管表示,即使出售部分三菱股份,日產目前的現金也只能支撐12-14個月的時間,因此管理層需要盡快找到投資者。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為收購日產控股權,鴻海集團瞄準了雷諾汽車存放在信托銀行的日產股票。
1999年,雷諾收購了當時陷入經營困境的日產的股份,成為后者最大股東,持股比例達43%。其后,日產也購入雷諾15%股份,但雙方的交叉持股長期處于不平衡狀態。直至2023年11月,日產與雷諾重新調整股權關系,雷諾對日產的持股比例降至15%,從而形成雙方對等的交叉持股關系。
為將持有的日產股份分階段出售,雷諾曾將其暫時轉移至法國的信托銀行。截至今年9月,雷諾仍有22.8%的日產股份存放在信托銀行。而鴻海集團則認為,只要收購這些股份,就可以參與日產的經營。
不過,雖然鴻海集團有意日產的汽車業務,但日產和本田方面并不希望鴻海介入經營。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產已察覺到鴻海的這一舉動,在私底下討論反收購的對策;本田也對鴻海集團的動向保持警惕,甚至感到焦慮。
在此之前,本田與日產已于今年3月簽署諒解備忘錄,就電動汽車業務展開全面合作,包括生產電動車相關的零部件、開發汽車軟件與人工智能,特別是在車載軟件領域實現通用化;8月,三菱汽車也加入到新的合作關系中來。
今年3月,本田、日產簽訂諒解備忘錄 視覺中國
據日本經濟新聞援引本田相關人士的說法,如果日產和鴻海展開合作,則本田與前者的一切合作就會歸零。對本田而言,與日產的合作是增長的軸心,因此無論如何都希望避免談判破裂。本田方面甚至討論過,如果鴻海對日產實施敵意TOB(公開要約收購),本田將扮演“白騎士”(友好收購者)的角色。
但鴻海集團對推進這一業務的意志似乎頗為堅定。據日本經濟新聞援引日產相關人士的說法,關潤計劃前往法國巴黎與雷諾CEO盧卡·德·梅奧(Luca de Meo)舉行會談,甚至有可能當場提出收購日產股份。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潘昱辰 
-
明年將恢復至5年前水平,澳大利亞卻說,中國人的玩法變了!
2024-12-18 17:22 觀出行 人物/專題 -
可免簽停留10天,中國此舉或引發其他國家效仿
2024-12-18 15:13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本田、日產磋商展開,日企再走抱團糾葛路
2024-12-18 15:12 觀出行 產業新聞 -
美團成立酒店管理公司,業績增長促進更深入局?
2024-12-18 11:03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7億人次!外媒關注中國航空客運量創新高
2024-12-18 10:36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奔馳辛德芬根工廠工會主席呼吁:靈活調整策略,充分利用產能
2024-12-17 20:31 觀出行 產業新聞 -
美政府鼓勵汽車行業員工舉報問題,曾有人獲上億元獎金
2024-12-17 18:04 觀出行 產業新聞 -
印尼政府為中國車企“開綠燈”
2024-12-17 17:57 觀出行 產業新聞 -
談判到深夜,大眾汽車與工會仍未就關閉工廠達成妥協
2024-12-17 17:44 觀出行 產業新聞 -
鐵路旅游再次風靡全球,中國發揮主要影響
2024-12-17 14:58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俄羅斯迎來旅游旺季!第二客源國出乎意料
2024-12-17 14:05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與中國競爭”,福特、SK合資電池廠獲近百億美元貸款
2024-12-17 13:09 觀出行 產業新聞 -
再被外媒“看空”,危機中的波音復蘇希望幾何?
2024-12-17 11:51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蔚來最大股東收購邁凱倫,中東土豪也有“電動夢”
2024-12-16 15:52 觀出行 產業新聞 -
在中國市場恢復迅速!希望成為“中國連接世界的橋梁”
2024-12-16 14:52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特朗普過渡團隊建議:廢除針對特斯拉的車禍調查要求
2024-12-16 09:40 觀出行 產業新聞 -
廣州滑雪場為何“長滿”東南亞游客?
2024-12-15 13:44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百度吉利聯合聲明:第一時間解決極越員工社保繳納
2024-12-13 18:42 觀出行 產業新聞 -
IATA:全球航空客運量或創新高,但飛機供應仍存問題
2024-12-13 17:51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韓國政治風波持續沖擊旅游業
2024-12-13 17:39 觀出行 洞察/視頻
相關推薦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20“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81“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46“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10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5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