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文平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特邀研究員,上海社科院宗教所宗教學研究室主任
-
“金主”如何操縱民主?索羅斯的“矩陣”就是典型例子
它可能資助你這個機構,比如一個電臺、一個平臺、一場活動、一個講座、一筆留學資金、一個沙龍,他們是一整套的做法、打法,這是我們要認真研究的。人家是在打仗,他非常清楚戰場在哪里,敵人在哪里,目標在哪里,盟友在哪里,誰是要爭取的,誰是主要對象,誰是要被消滅的。[全文]
-
現在有個很諷刺的說法,美國軍方倒成了最大的鴿派
這等于是一個耳光扇在盟友臉上,撕下了歐盟所謂獨立自主的面具。同時,也測出了歐盟的底線:歐盟頂層決策混亂,各國政府不知所措,反應異常軟弱,最后徹底認慫,一窩蜂跑去援助烏克蘭,向美國表忠心,斷絕了和俄羅斯政治解決沖突的念想,被徹底綁上了對俄戰爭的戰車。[全文]
-
歐洲不乏有識之士,但他們對時局深感無奈
歐洲實際上,包括知識界,包括政界,還是有很多有識之士的。我們有時候智庫交流聽得出來,但他們有他們的難處。[全文]
-
阿拉伯世界擁抱中國
“中國踩著美國的腳趾,但美國沒有辦法。”對于阿拉伯世界,我之所以說它是一種覺醒,或者是“新的阿拉伯世界”,就是它對西方和中國的認知,發生了很大變化。[全文]
-
伊朗重申頭巾法案沒有可能,這場抗議將如何收場?
重審頭巾法案沒有可能,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國名就說明伊朗是個教法治國的國家,頭巾禁令是伊斯蘭教法古已有之的規定,取消禁令就是否認伊斯蘭法。道德警察的執法可能會做出一定人性化的改革,年輕人的躁動必須對以安撫。[全文]
-
世界進入“覺醒年代”
中國的“朋友圈”模式碾壓美國的“包圍圈”模式。中國“朋友圈”模式著眼于改善民生,互相提攜,和平發展,結果是得道多助。美國的“包圍圈”模式依賴美國人自己都不相信的那套所謂的“普世價值”,制造分裂對抗,搞得世界不得安寧,結果只能是失道寡助。[全文]
-
今天,我們有必要前瞻性思考“兩種世界之命運”
“斗爭”這個詞在中國政治話語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解決問題的時候,對矛盾進行有力量的處理。有人把斗爭描述成青面獠牙,不是這個意思。它可以是激烈的,也可以是心平氣和的,批評與自我批評也是一種斗爭。展示強大的硬實力,強大的軟實力,把事情說清楚,這些都是斗爭。[全文]
-
西方爭辯“文明型國家”,它使所謂的“普世價值”名存實亡
“文明型國家”某種意義上是一種比較強勢的中國話語,它對西方“民族國家”觀念是一種“范式解構”和“降維打擊”。[全文]
-
非西方世界正從美國霸權中覺醒
美西方的“分而治之”和我們的“合而富之”,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思路,現在我覺得世界都愿意朝著“合而富之”的方向發展,多數非西方世界國家都希望團結,希望富裕,希望發展,希望繁榮。[全文]
-
對話外國記者:美國現在很魔幻
美國成了一個解決不了問題的國家:解決不了槍支暴力問題,解決不了墮胎權利問題,解決不了基礎設施常年失修的問題,更別說毒品泛濫這樣的問題了。為什么會這樣?[全文]
-
絕對主權是抵御顏色革命的唯一途徑
美西方對中國“顏色革命”的企圖從未消失。不少國人都有幻覺:我們已經進入了全球化時代,“顏色革命”不過是“狼來了”的杞人憂天。這其實是犯了不能透視歷史的幼稚病。 [全文]
-
未來俄羅斯會不會再次轉向親西方?
如果未來普京不再執政,俄羅斯還能不能出現一位具有凝聚力的領導人?未來俄羅斯有可能會再次轉向親西方,擁抱自由主義嗎?俄羅斯如何徹底防止西方民粹主義的侵蝕?[全文]
-
普京成為“革命者”,中國也要超前思考新秩序
我們有很多人,特別從事金融工作的人,往往被限在西方話語里邊,認為這一切都是市場形成的,貨幣、匯率都是市場形成的。現在我們看得太清楚了,背后有強權,有投機。貨幣講白了就是信用,沒有信用,這個貨幣一分不值。一旦這個道理為更多人認識到之后,將是一場革命。[全文]
-
中國在中東,不是去搞制衡的
這個意思的話,當年周總理也跟尼克松說過。尼克松說如果我們離開越南,可能會出現權力真空。周總理就說了,你們美國人過去一直這么說,說你們離開了中國,中國就有權力真空,離開哪里就權力真空,實際上沒有權力真空,人民都會把它填上。[全文]
-
哈薩克斯坦為何能迅速挫敗帶“顏革”背景的“未遂政變”
哈薩克斯坦是個非常年輕的國家,有那種生機勃勃的感覺,比較有自信;在決策的時候,會有年輕人當機立斷的這股銳氣,這也符合一個年輕國家的自我建構。[全文]
-
美式十字軍:用“民主”新瓶代替了“上帝”老梗
美歐一直有居高臨下的殖民者的心態,老歐洲殖民主義者曾經把整個世界都變成它的殖民地,它有一句名言,你不能夠代表你自己,你只能被我所代表,這是一種非常深刻的傲慢的種族主義和優勢文明的心理。這種極其傲慢的傳教方式,必然被所在國人民認為是侵略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