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愛心學校”停辦風波:68個大涼山孩子的求學之路
關鍵字: 小學生大涼山澎湃新聞5月19日消息,3月23日,13歲的安么木扎坐在武漢“子墨藝高學校”(下簡稱“子墨藝高”)的圓形水池邊,用彝語給1500公里以外的爸爸發了微信語音:“爸爸,在嗎?”
子墨藝高是一所給貧困彝族孩子提供文化教育和藝術培訓的“公益學校”。2016年由湖北“90后”女孩余婷和她的丈夫張明安成立。在此生活、學習的68個彝族孩子都來自大涼山。
3月28日,張明安給孩子們上了今年第一節試課。 澎湃新聞記者 張維 圖
2017年春天開始,他們組成彝族合唱班在《出彩中國人》等節目中亮相,獲得眾多媒體關注,余婷也被贊為“最美媽媽”。
好景不長,去年11月2日,子墨藝高接到武漢江夏區教育局的《責令停止辦學通知書》,稱其未經有關部門審批,擅自進行義務教育招生,屬無證違法辦學。今年2月以來,大涼山當地政府和家長們也要求接回孩子。
安么木扎是合唱班主唱,她不想回家。當她給爸爸發信息時,已經有26個孩子回去了,其中包括被堂哥接走的曲比(化名)。
截至5月19日,已陸續有36名孩子回家,剩下32個孩子,最大的19歲,最小的4歲。
子墨藝高彝族女孩的住處。澎湃新聞記者 張維 圖
走出大涼山
17歲的曲比身高不到一米五五,喜歡穿一身黑色的衣服,看起來更顯瘦小,他的普通話講得順溜。
曲比的家在布拖縣聯布鄉海木村,他和小他五歲的妹妹子雷(化名)自出生后便跟著父母輾轉昆明、山西、攀枝花……四處為家,到一座城市轉一次學。
十年前,身材高大的父親吸毒后口吐白沫死在了曲比面前。兄妹倆跟著母親去了山東,兩年后輾轉回到老家,母親把他們放在一個朋友家后便離開了。幾個月后,兄妹倆又被接到縣城的伯伯土良(化名)家。
由于兄妹倆的戶口仍在村里,在縣城找不到學校讀書。失學一年多后,2013年,伯伯的朋友介紹了武漢愛樂音樂學校,他們就這樣去了武漢。
武漢愛樂音樂學校(下簡稱“愛樂音樂”)2001年4月26日在湖北省民政廳登記注冊,當時業務主管部門為省教育廳。這所學校的負責人是現已年過六旬的熊康麗,此前媒體曾多次報道她從大涼山接回上百名彝族孤貧孩子來武漢學習和生活的事跡,稱她為“愛心媽媽”。
2015年7月31日,余婷登記注冊了“武漢子墨藝高教育投資有限公司”,讓大涼山的彝族孩子接受文化課和藝術培訓,彼時子墨藝高對面就是愛樂音樂。
盡管挨著,張明安卻很少見到熊康麗出現,倒是常在學校附近看到一群年幼的彝族孩子走七八里路去菜市場拖菜回來,他覺得這樣很不安全。
曲比記得,2016年春天,愛樂音樂要把孩子們送回大涼山,他就從那里轉到子墨藝高就讀。
2016年7月,武漢愛樂音樂學校停辦。記者未能聯絡上熊康麗核實上述說法和學校停辦原因。
張明安稱子墨藝高只有十幾個孩子從愛樂音樂轉來,其他孩子都是他和余婷從大涼山接回來的。
3月下旬,正在裝修的教學樓。澎湃新聞記者 張維 圖
2015年,他倆從新聞上看到大涼山彝族少年艱苦的生活狀態,于是便于當年年底前往大涼山探訪。他們以布拖縣為中心走訪,發現大涼山當地居民房屋簡陋,沒有電器,一些孩子已經十二三歲卻沒有上學。張明安問他們想做什么,沒人能回答,“這些孩子的貧困不僅是物質層面,更多是精神層面。”
2016年3月,張明安第二次去大涼山選定了60多個孩子帶回武漢讀書生活,選擇標準是“孤兒,或父母被判刑坐牢的,或是建檔特困戶”。其中,有59名孩子來自布拖縣。據布拖縣民政局今年統計,享受民政救助(孤兒、特殊困難兒童、低保和其他)的共有21名,其中,有7名孤兒,4名享受農村低保,6名特殊兒童,4名建檔貧困立卡戶。
張明安稱,他們當時跟孩子們的監護人簽署了全權委托書,又去當地鄉鎮縣等部門開具貧困證明,最后復印了每個孩子的戶口本,到武漢后去當地派出所和民政局備案。
他們把孩子從大涼山接到武漢,要倒三趟火車:先從布拖縣到西昌,經成都輾轉至武漢,歷時兩天兩夜。
火車上,4歲到16歲不等的孩子們成一列,有的鬧情緒,還有的不會說普通話。
在武漢
會說普通話的女孩你合(化名)充當了張明安的翻譯。
去武漢之前,她和小她三歲的弟弟比機住在大涼山深處的特木里鎮日噶村,她讀到初一便輟學回家照顧年邁生病的奶奶。
15歲的她已經有1.7米高,有著彝族孩子少有的白皙皮膚。來到武漢后,她幫著老師一起照顧年紀小的孩子。
子墨藝高規定每晚彝族孩子可以看兩個小時電視。澎湃新聞記者 張維 圖
由于水土不服,有的孩子身上起泡、灌膿。有的孩子頭上長滿虱子。還有的孩子不愛洗澡,不換衣服,吃飯時寧愿蹲在地上也不去餐廳。余婷記得,一開始她教他們排隊打飯,但每個人都向前涌,沒有排隊的概念。
曾有一個孩子跑步時絆倒在臺階上,下巴被戳破了;有兩個孩子在床上嬉鬧,從上鋪掉下摔斷了手;還有的孩子撿來打火機、剪刀放在床下。考慮到孩子的安全,張明安要求子墨藝高的老師24小時在校,每月只放一天假。學校目前有7名全職教職工,除了余婷和張明安,一名授課老師,一個門衛,剩下的三個人都是生活老師,他們分別是余婷的媽媽、阿姨和姨夫。
采訪期間,張明安不時照看附近正在玩耍的孩子。他在學校安裝了監控攝像頭,幾乎每晚都查看當天的監控,能及時發現孩子去了哪些不安全的地方。
更令人苦惱的是,他們沒有固定的場地,成立兩年內搬遷了兩次。起初位于洪山區的場地被拆遷,2017年5月他們不得不搬至江夏區秀山加油站附近原區糧食學校,但那里設施差,經常停水,下水道也常堵,不宜居住。
2017年12月底他們找到了現在的處所。這原是一所舊廠房,位于江夏區一條狹窄的巷子內。總建筑面積近三千平方米的院子里有兩棟四層樓房,一邊作宿舍樓,一邊作教學樓,還處于裝修和建設中。
教學樓和宿舍樓之間是一片水泥空地。彝族男孩子們整天聚在院墻邊的乒乓球臺上打球,或踩在滑板上從地勢高的地方沖下。女孩們大多趴在走廊上的小凳子上玩布娃娃,翻看字還不能認全的漫畫書。他們彼此之間說彝語,見到陌生人來大都低著頭跑開,或是靦腆地抿嘴笑。
余婷和張明安試圖把這里建設成一個真正的學校。根據孩子的學習水平,他們將60余人分成不同的年級,設置了語文、數學、美術、音樂和舞蹈等課程,并安排了詳細的作息課程表。事實上,大部分孩子的水平和學力有限,直到去年下半年,學校才開設了六年級課程。
余婷教四六年級,張明安教三五年級,還有一名叫張玉蓉的老師教一二年級——她是張明安老家的朋友,此前教過幼兒園和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
3月24日,公益人士來給彝族孩子做活動,教他們如何使用羅盤。澎湃新聞記者 張維 圖
余婷設計的作息表規定孩子們每天早上6點半起床,上午上四節課,中午午休兩個半小時,下午上完兩節課,運動一小時,晚上9點睡覺。
3月28日,子墨藝高迎來了今年搬家后的第一堂課。三四年級坐在同一間教室,半小時里,張明安教了三年級的學生們7個生字,然后給他們布置作業——寫日記。
除了學習,張明安和余婷還要求孩子們要輪流幫廚,打掃衛生,說是培養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
全校五六十個孩子的飯菜由生活老師負責。安么木扎經常去廚房幫忙切菜,有時她要翹掉第三、第四節課。因為如果沒有學生幫廚,生活老師忙不及,有些學生可能會吃不上飯。
出路
安么木扎是2016年冬天從大涼山來到子墨藝高的。她一生下來父母便離婚了,爸爸再婚后又有了三個孩子。農忙時期,爸爸下地干活,就讓她請假回家照顧弟弟妹妹、做飯、放牛。有時她一周只能上三天學。
子墨藝高舞蹈房的樂器。澎湃新聞記者 張維 圖
安么木扎的姑姑阿妹說,木扎的后媽經常打罵她,因此2014年,武漢愛樂音樂學校去四川接孩子時,姑姑為她報名了。木扎坐上大巴車,隔著玻璃看裹得厚厚的爸爸和奶奶,哭了,她不想離開家人,“但奶奶又想要我更好。”兩年后,她轉到了子墨藝高。
2017年春天,《出彩中國人》的編導發現了子墨藝高,包括安么木扎在內十幾個唱歌不錯的彝族孩子組成了彝族合唱班,登上了央視舞臺。
第一次彩排時,進場燈一打開,所有孩子都哭了。因為害怕,他們不敢開口唱,跳舞也放不開。經過老師和工作人員的多次鼓勵后,他們才慢慢適應。
彝族合唱班的表演打動了許多觀眾。接著子墨藝高相繼被邀請參加遼寧衛視《中國好人》、央視《回聲嘹亮》等節目。越來越多的社會人士慕名來到子墨藝高。
張明安穿梭于正在裝修的教室里,向訪客介紹這里將會有舞蹈房,計算機房,繪畫室。他希望每個孩子能培養自己的興趣,找到自信。他指著教室里一張積灰的電子琴告訴記者:“這是安么木扎專用的琴。”
剛來子墨藝高時木扎常常一個人默默坐上一整天,現在聲音清澈空靈的她成了合唱班的主唱。上節目讓她開朗了許多,她夢想未來成為一名歌手。
在張明安看來,大部分彝族孩子讀書晚,學習基礎較差,考大學未必是最合適的選擇。
3月里,17歲的你合和她19歲的表姐沙雨(化名)就被張明安送往武漢的一家美容院學習美容。
3月28日,安么木扎(左一)和孩子們一起幫廚。澎湃新聞記者 張維 圖
個子小巧的沙雨,之前念完五年級就輟學幫家里喂養雞和豬,“村子里的孩子出生后,但凡可以走路,都需要干農活。”。去年夏天她在大涼山見到張明安時,正打算跟同學去珠海打工,沒想到能跟著去武漢。
19歲的她來子墨藝高半年多,還在讀六年級。而表妹你合盡管在老家已經讀到初一,但基礎太差,來武漢又倒回去念五年級。
張明安覺得,兩人年紀都不小了,學門技術可能是更適合她們的出路。
17歲的曲比現在讀六年級,喜歡幫廚,想當廚師。張明安計劃送他去酒店學習,如果學好了,就投資他開店。
也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學技藝,張明安說,年紀小的孩子,只要想讀書,他會一直供下去。
家鄉
安么木扎在《出彩中國人》表演后,出名了。爸爸告訴她,去年過年有好幾戶人去家里提親。“他選了一家家里條件跟我們家比較接近的,不是很窮,也不是很有錢,吃得飽穿得暖,我爸爸決定了,讓我嫁給他!”她一邊說一邊驚訝地睜大眼睛,無法相信自己的話似的。“我說,我不要,我不同意!然后我就哭了。”
3月22日,志愿者幫忙整理書籍,幾個彝族孩子在看書。澎湃新聞記者 張維 圖
12歲的子雷是曲比的妹妹,兒時就被訂了娃娃親。但她并不想嫁人。按照彝族的習俗,訂了娃娃親后,男方會給女方一定的禮金,待女方長大后成婚,如果女方想退婚,必須要按禮金的幾倍來賠償。一些特別窮困的家庭,孩子一生下來父母就給她訂娃娃親以預支禮金。
17歲的你合和19歲的沙雨也從小被訂下娃娃親,現已結婚。沙雨清楚記得2016年11月30日,霧很大,天氣很冷,她默默流著淚,被一群男人送到男方家里吃飯、喝酒。按當地禮俗,陪嫁不能有女人。她曾埋怨父母給她訂娃娃親,但父母告訴她,哥哥娶親需要錢,只能用把她嫁出去的錢給哥哥娶親。
你合則根本記不清結婚時的場景,只記得她一路哭,見都沒見那個男人,吃完飯后就匆匆回家,再沒去過。
你合只知道男方父母吸毒,跟她的父親一樣——拉瓦(化名)17歲開始吸毒,“毒品從云南運過來,一克300多元,那時吸毒(買毒品)跟買菜一樣。”他干一天活,吸一天毒品。兒子比機(化名)出生沒多久,妻子就因病過世,他帶著孩子跟父母一起住。
你合記憶中的爸爸“不像個人樣”,臉是黑的,嘴也是黑的,每天跟種地的奶奶要錢買毒品。奶奶沒有錢,他就大聲罵奶奶。
曲比的父親吸毒而死,你合也害怕父親隨時會離開她。她哭著勸他:“你要是吸毒,我就不做你女兒。”拉瓦這才開始戒毒,他已經兩年沒有復吸。
現在拉瓦回想起吸毒就悔恨萬分,同他一起吸毒的人一個個都過世了,“很多二三十歲就走了。”
如今42歲的他瘦弱單薄,走路不穩,今年年初他生了場病,住院半個月,回家又躺了一個月。他還有肺穿孔,經常感冒、雙腳疼痛。他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
3月23日,愛心人士給子墨藝高送來食品等物資,彝族孩子幫忙搬運。澎湃新聞記者 張維 圖
“學校”停辦
由于自己身體狀況不好,拉瓦不想接孩子回家。但他說,政府的人要他把孩子接回來,為此還取消了孩子的低保。
而一個名叫扭機伍的男孩在3月份被布拖縣政府帶回家后,他的叔叔(監護人)給余婷發短信稱,“村書記和村長沒有經過我們的同意,就把扭機五帶回來了,你們也沒有通知我。”余婷也對此感到不解。
曲比兄妹是2月份回去的,那時堂哥來武漢以奶奶生病為由接他們回家。但曲比回家后發現奶奶沒有生病,他跟伯伯哭了三天,怪他“為什么把我們騙回來”。
土良(化名)則說,他也沒有辦法,政府說子墨藝高沒有辦學資質,必須把孩子接回來。
2017年11月2日,江夏區教育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第64條,責令子墨藝高停止非法辦學活動。
江夏區教育局負責此事的規劃辦主任胡經友表示,子墨藝高的場地和規模都不符合法律規定,教師沒有出示教師資格證,不能開展九年義務教育,“它是藝術類培訓,沒有在教育部門登記。”
張玉蓉向記者出示了其教師證,余婷提供了2018年1月20日獲得的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合格證明,張明安稱他的教師證找不到了。
記者從企業信息網上了解到,子墨藝高是在武漢市洪山區工商行政管理和質量技術監督局登記成立,經營范圍是文化藝術交流策劃,美術書法培訓,音樂培訓等。
除此之外,武漢市民政局辦公室工作人員戴良軍稱其在民政局沒有登記記錄,亦不屬于社會組織。
既然子墨藝高既無辦學資質,又非社會組織,緣何存在兩年之久,直到今年孩子們才陸續被接走?
子墨藝高最早所處的武漢洪山區教育局胡科長告訴記者,因子墨藝高屬工商注冊,不屬于教育局管理范圍。
江夏區教育局規劃辦主任胡經友則告訴記者,2017年5月子墨藝高剛搬到江夏區,江夏區民政局便向區教育局提供了這一信息。
經江夏區民政局要求,子墨藝高曾在2017年6月14日遞交了68份委托書和91份戶口本復印件。律師丁金坤認為張明安提供的家長簽字的全權委托書只能部分有效。父母是法定監護人,監護職責非暫時、緊急情況下不能轉委托。而且學校全權處理小孩事務,授權太大。此外,父母把監護權委托給無辦學資質的學校,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由于子墨藝高沒有遵循通知停止辦學,2018年1月22日,子墨藝高公司被武漢市洪山區工商行政管理和質量技術監督局以“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為由列入經營異常名錄。與此同時,武漢市政府給大涼山政府去函,要求家長來接回孩子。
針對沒有辦學資質一事,張明安在4月20日向江夏區教育局規劃辦主任胡經友提交了“非盈利性九年義務教育”辦學資質申請。胡經友收到后表示,只要子墨藝高具備法律上規定的場地、校舍、師資等各方面的條件,教育局會全力支持。
4月3日放學以后,曲比(右)和妹妹自己做晚飯。雖然只有一道菜炒土豆絲,但兄妹倆依舊吃得津津有味。澎湃新聞記者記者 朱瑩 圖
捐贈存疑
除了辦學資質問題,江夏區政府認為目前子墨藝高所在地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消防、電路、食品衛生、房屋等安全不達標,以及利用孩子廣泛接受社會捐贈,但捐贈物品的使用并未受到有效監督。
在記者采訪期間,有的是企業員工來完成單位要求的公益活動,有的是大學生來做志愿者,有的是培訓機構來上繪畫課。愛心人士捐獻衣服、食物、玩具、書籍等物資,張明安接受后并沒有進行統計。
他解釋稱,由于剛搬過來,辦公室沒有建成,很多工作無法進行。他表示,此前在舊址處曾在校門兩邊的墻壁上公示接受的物資捐贈情況。
曾去過舊址的大學生志愿者去年9月份曾向子墨藝高捐贈過二十床床單被罩,簸箕,笤帚,熱水瓶等。他們卻表示從未看到過公示。
張明安表示,在子墨藝高,他和余婷承擔了所有孩子的生活、學習費用,一年花費100多萬。
余婷和張明安都是赤壁人。從小學習畫畫的余婷曾就讀于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視覺藝術學院,她從大二開始創業,對藝考生做藝術培訓。
余婷因朋友關系認識了大她19歲的張明安,兩人都喜歡書畫,便漸漸發展成戀人。
張明安自稱大學畢業后跟人合伙開過超市,當過化妝品總代理,做過高鐵工程,進行過教育等,賺了不少錢。
余婷大學畢業后,便和張明安一起做培訓學校。曾任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藝術學院院長杜沛然是余婷的老師,他稱余婷做培訓班 ,“賺了不少錢”。
張明安稱,他們如今忙于子墨藝高,已經不從事培訓業務,只做投資。
余婷的父母起初不同意她把這么多孩子從大涼山帶回來,但余婷堅持。母親王炳樂稱,2016年春節到學校和孩子們一起相處后,覺得他們實在可憐,便同意了。父母前后還資助了余婷50萬元左右。
張明安稱子墨藝高不接受外界捐款,但記者發現他們不排斥項目捐款。
子墨藝高院子左邊的墻壁上有一張列滿捐款人員名單和金額的海報,有50元的,也有200元的,顯示著廚房工程項目接受捐贈的情況。還有人自籌了52500元替子墨藝高交了一個季度的房租。只是這兩筆費用直接用于項目,未經張明安之手。
與此同時,張明安與朋友一起成立了“三土子墨藝高撫孤育英慈善關愛基金”。記者搜索發現,在武漢市慈善總會網站上,一個由湖北三土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于2017年8月發起設立的“三土·子墨藝高撫孤育英慈善關愛基金”,旨在幫助子墨藝高培訓機構。截至2018年4月18日,已經接受到捐贈36次,資金共15萬余元。
對此,張明安解釋道,“如果實在有人要捐款,可以放到基金里。”
4月8日,曲比和妹妹放學后一起回家。澎湃新聞記者記者 朱瑩 圖
去與留
曲比已經回去三個月了,他仍舊住在伯伯土良家。這是一棟有三間房的平樓,房子有些破敗,凌亂的屋內茶幾上擺了兩瓶酒。54歲的土良原本在鄉政府上班,因為身體抱恙,幾年前開始修養在家,每天喝酒。
曲比和妹妹進入布拖縣特木里小學,分別讀小學六年級和小學四年級,班主任羅老師說,他剛來時不太適應,現在已經慢慢變好,上課能回答問題,和同學關系也不錯。
由于曲比兄妹是孤兒,布拖縣民政局每個月給他們發放600元。布拖縣民政局一位負責人稱,今年1月份開始,民政局和學校簽訂協議,必須讓每個孤兒有學讀,但曲比說自己“讀不動了,再讀就老了”。
他想小學畢業后,去武漢學廚師,“張校長給我聯系好了,本來4月份就可以去學,之后再學做糕點什么的。”他還打算以監護人的身份帶妹妹去武漢讀書。
回去的孩子基本上都讀上了書。近幾年,布拖縣實施“控輟保學”政策,很多孩子都回到學校讀書,家長也越來越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但盡管如此,布拖中學整個高中部一共一百多人,其中高一年級八十幾人,高三年級只有十幾人,流失的學生有些去打工了,有的回家結婚,有的去了外地讀書。
仍留在武漢的沙雨和你合都想離婚,離一趟婚要賠近乎20萬彩禮錢,兩人打算努力掙錢還清禮金。她們現在工作的這家美容院環境干凈,員工和顧客基本都是女性。作為實習生每月能拿1500元工資。你合想賺錢在武漢買房,把家人接過來。她每天晚上睡覺時都會想念爸爸。
爸爸拉瓦生病一個多月后,兒子打電話回家問他是不是又吸毒了。拉瓦回憶:“兒子說,如果我又吸毒了,他也會去吸毒。”
沙雨從小被父親罵大,離開大涼山時,沒有跟父親說,父親頗有微詞。后來她在武漢一個月給家里打四五次電話,告訴父母自己“過得好,穿得好,吃得好”。父親又覺得只要女兒過得好就行了。
5月13日下午,安么木扎被父親帶回家了。第三天,她進入了鎮上的中學重新讀四年級。離家四年的她對這里的一切感到不適應。她不習慣食物,不習慣沒有浴室洗澡,也不習慣一下子失去關注的生活。但她告訴自己,一切都會慢慢習慣。(為保護未成年人和受訪者隱私,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
- 原標題:武漢“愛心學校”停辦風波:68個大涼山孩子的求學之路
- 責任編輯:呂棟
- 最后更新: 2018-05-19 15:21:25
-
滴滴順風車恢復 乘客司機都要完成6步
2018-05-19 14:55 -
男子疑用格斗技術當街打人 北京警方回應
2018-05-19 13:44 -
女子深夜遭滴滴司機猥褻案宣判 乘客曾被勒住脖子不停親吻
2018-05-19 10:35 -
“我們不紅,始皇不容!”刷爆朋友圈的“文物戲精大會”啥來頭?
2018-05-19 10:00 -
新疆貧困戶680只羊拖3年才發 33人被處理
2018-05-19 09:48 基層治理 -
廈門查處違法網約車超千輛 滴滴已被罰500萬元
2018-05-18 21:30 依法治國 -
無需提前購票!鐵路首次實現刷手機進站
2018-05-18 15:56 -
廣電總局司長:不要因為沒有藝術才華 就怪罪題材不好
2018-05-18 11:30 以藝術之名 -
雄安新區:藍綠空間將占70%,街道100%林蔭化
2018-05-18 08:51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正式發布 最高時速25公里
2018-05-18 08:25 -
毒販被便衣警察追捕 情急之下掏手機報警…
2018-05-17 21:36 -
一男子故意開車飛濺行人取樂,被拘15天
2018-05-17 21:02 中國雷人秀 -
貼膜機器人上線,“月收入”輕松過萬
2018-05-17 20:15 -
北京全面清理侮辱英烈違法信息 “暴走漫畫”賬號被刪
2018-05-17 19:53 綜藝政治 -
他道歉了,鴻茅藥酒宣布撤訴
2018-05-17 18:12 -
這段警察執法視頻火了,網友點贊“教科書級”
2018-05-17 17:49 依法治國 -
男子乘高鐵進錯站臺 為圖方便居然…
2018-05-17 16:40 中國雷人秀 -
中朝邊境又一城被盯上:有外地客狂掃20套房
2018-05-17 14:15 中國房市 -
“看見他們我就使勁吼,快把面罩戴上!”
2018-05-17 10:18 航空安全 -
保姆縱火案二審今日開庭
2018-05-17 08:39 依法治國
相關推薦 -
“英國終于還了”,中國又躺槍 評論 76“拜登罕見透露”,國際油價狂飆5% 評論 71事涉中國,“德國將投反對票,西班牙呼吁妥協” 評論 127面臨“至暗時刻”,烏方討論“用土地換入約”? 評論 311伊朗、真主黨:徹查外國滲透 評論 221最新聞 Hot
-
“英國終于還了”,中國又躺槍
-
“中國和美國正競相制定月球時間標準”
-
“內塔尼亞胡用了我的衛生間,然后就檢測出了竊聽器”
-
“面對中國電動汽車軟件,美國太弱沒啥籌碼”
-
“拜登罕見透露”,國際油價狂飆5%
-
事涉中國,“德國將投反對票,西班牙呼吁妥協”
-
“歐盟落后中美,再不改變就會消亡”
-
轉折點來臨,德國外長將訪華?
-
涉臺海,俄外長最新發聲
-
“在這個世界中,美國不是穩定的錨,而是需要防范的風險”
-
面臨“至暗時刻”,烏方討論“用土地換入約”?
-
伊朗、真主黨:徹查外國滲透
-
“‘生兒育女’后,馬斯克政治立場快速轉變”
-
以色列或打擊伊朗核設施?拜登:不支持,但…
-
“你可以嘗試從表面上踢走中國,但最終會發現…”
-
以軍首次報告陣亡,真主黨:造成以軍大量傷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