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鵬:英國能否成為中國經濟外交戰略支點
關鍵字: 習近平訪英習近平訪問英國中英關系中英經濟中英貿易鴉片戰爭10月1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英國展開國事訪問。早前10月13日外交部在發布習近平主席訪英的中外媒體吹風會上就稱“此訪將是10年來中國國家主席首次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也是中方面向歐洲的又一次重大外交行動。”外交部副部長王超表示,這次訪問將“推動中英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取得新的重要發展”,“成為中英關系發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并將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繁榮做出積極貢獻”。
中國要與英國這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攜手,促進世界和平與繁榮,建設國際新秩序,腦補這么一幅圖景,再稍稍回想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與英國互動的痛苦民族記憶,怎么都覺得“打開方式不對”。其實,這看似詭異的國際關系的合縱連橫,完全可以用簡單直白的國家利益理論來解釋。且讓我們從中英的相遇開始,慢慢梳理中英兩國的漫漫糾葛。
10月19日,習近平一行抵達英國開始正式訪問
中英的歷史相遇
中國與大英帝國的“愛恨情仇”,可以追溯到鴉片戰爭,大英帝國的堅船利炮將中國徹底從天朝上國的美夢中敲醒,從此開始“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救亡圖存。隨后,在中國的近現代進程中,英國頻頻出場,頻頻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
在地理大發現以前,中國與包括英國在內的西方文明,隔著廣漠的歐亞大陸相望,僅有的零星交往只屬于插曲性質。據說,漢朝與羅馬帝國已互有所聞,中國稱其為“大秦”。最有名的傳說莫過于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Marco Polo)造訪元朝。在地理大發現時代,歐洲已具備了前往東方的地理知識和造船技術。例如,葡萄牙人航海遠征,把一些探險家、商人和傳教士帶到東方。此時,東西文明已有經常性交往,但兩個文明仍然沒有發生直接沖突。
作為最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國家,英國具備西方世界最強大的經濟、最先進的技術實力以及較強的制度優勢。“歐洲還得等到工業革命以后才獲得足夠的力量作有力而持續地到達中國的努力。英國作為工業革命的搖籃在這場推進中遙遙領先,這并非偶然。”因此,在中西方歷史性碰撞中,英國是最先同中國接觸的西方文明國家。
由于與南明臺灣政權的對立,在相當時間內,清朝采取閉關鎖國政策,隨后有限度地開放南方部分沿海城市,并逐步形成了以廣州體系(十三行體系)為核心的對外貿易體系。清朝政府(朝廷)將中國對外貿易的壟斷權力授予某些商號(行)。這些商號,對外與外國商人甚至政府進行貿易,對內向清朝政府“捐呈大筆錢財”,“據說捐資的數額約為20萬兩,或5.5萬英鎊”。
清朝對國際貿易不甚感冒,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國在相當長時間內維持的與現代主權秩序截然不同的東方封貢秩序,以及附帶的源遠流長的天朝上國心態。“富足的中華上國無需外來貨物,仁慈的皇帝允許通商乃是一種對洋人賜恩的標志及使其感恩戴德的手段”。總體而言,清朝中國對外貿易體系存在三大特點:貿易上特許,人員上限制,不同意治外法權。
第一,貿易上特許是指,清朝政府指定中國特許商人與外國私商進行貿易,不需要任何(基于平等地位的)官方外交關系,洋商與中國官府之間不允許有任何的直接接觸,中國特許商人從中協調,代洋商向總督、巡撫和戶部轉呈稟貼。
第二,人員上限制是指,來中國做生意的洋商,只能生活在劃定的區域,未經許可不得私自離開或進入其他區域。各國洋商所住“商館”(又稱夷館),與十三行并立,坐落于廣州城墻外珠江岸邊,租自行商,平均年租金為600兩。
第三,不同意治外法權是指,“在中國犯罪的洋人應按中國的法律受審”。清朝中國法律制度與西方國家法律制度迥異。在英國人眼中,“中國式判決的嚴厲和明顯的不人道、缺乏符合歐式公正原則的正當審判、迫使交出罪犯而動輒中斷貿易或拒絕讓離港的船舶清艙”都令英國人憤怒,并引發了一系列抗議。
英國試圖改變清朝中國貿易體制的三次外交接觸
在“赫符斯號”事件后,英國試圖通過和平手段改變清朝中國貿易體系,先后派出三次使團,進行兩次外交接觸,然而卻沒有獲得任何實質性成果。
在18世紀末,庇特(Pitt)內閣新設的“印度管理部”大臣鄧達斯(Henry Dundas),委派凱思卡特中校(Charles Cathcart)出使中國,要求“改善英國與中國的貿易并取消目前的限制,打消中國人認為英國有侵占領土企圖的疑慮,并向中國保證英國的目的只在于和平經商;獲得比廣州的地理位置更便利的一小塊地盤或孤島充作由英國司法治下的貿易貨棧。”遺憾的是,凱思卡特出師不利,在1787年12月啟程后不久客死途中。
1792年5月3日,馬戛爾尼勛爵(Lord Macartney)被正式委命為“大不列顛國王特命全權派駐中國皇帝大使”,出使中國。馬戛爾尼受命收集與中國相關的所有情報,并應努力:“1.要求中國在茶葉和生絲產地及毛紡織品消費區域,割讓一至兩塊土地,使英國商人可在那里居住,并可以實行英國的司法管轄權;2.談判一項商務條約,以便盡可能地把貿易擴展到整個中國;3.清除廣州現存的種種弊端;4.喚起中國對英國產品的興趣;5.安排在北京設置外交代表;6.使日本、交趾支那和東方群島對英國貿易開放。”概言之,馬戛爾尼的主要使命是“打開東方與英國之間的貿易,并與中國發展條約關系”。
馬戛爾尼受命服從一切無損于英王之榮譽,以及他本人之尊嚴的中國宮廷禮儀。馬戛爾尼使團以向乾隆祝壽的名義接受了乾隆皇帝的接見。然而,馬戛爾尼之行所獲不多,東印度公司董事會秘書奧貝爾(Peter Auber)曾戲言:特使得到了極其禮貌的接待、極其殷勤的款待、極其警覺的注視以及極其文雅的遣回。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布林肯承認“開打前就給了”,俄方回應 評論 67央行宣布將擇機降準降息,“擇機”以何為標志? 評論 114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評論 172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評論 155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評論 294最新聞 Hot
-
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
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
“到2030年,中國本土數學家將能引領世界”
-
密謀推翻馬爾代夫總統?印度回應
-
域外調查惹惱國際奧委會,“2034鹽湖城冬奧會有點懸”
-
欲爭奪歐洲最大電動車市場,但英國國內阻力不小
-
土耳其喊話歐盟:他不干,我干
-
“沒想到拜登竟會如此對待盟友!”
-
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
特朗普炮轟:英國犯下了大錯!
-
盧卡申科:計劃訪華,事關未來
-
特朗普“封口費”案將于1月10日宣判,“但不會入獄”
-
“美國沒能改變中國”,布林肯一聽急了…
-
事關中國FK-3,塞爾維亞:這是一個“里程碑”
-
“中國真出手怎么辦?企業緊張研判…”
-
以己度人?“中方為了談判籌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