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戈:西方大放水時代,兩會如何為中國經濟定調?
導讀2021年,在疫情退潮前,發達國家將繼續“放水”,而中國保持相當的定力。如何理順供給與需求的關系,如何做好回歸常態與維持救助間的平衡,今年兩會在財政赤字與貨幣政策上,將會“遵守不急轉彎的基調”。本文為作者在中國網《中國圓桌》2021全國兩會專場的發言。
今天的議題,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在我心目中,2021年將是既有傳承,也有轉折意味的一年。我們要啟程去什么地方,先看清楚出發點和原點很關鍵的。
2021年的原點是什么?我們還在疫情期間,很多人一開始認為,這次疫情是短期的沖擊,但現在看來或許是長期的,我們的很多業態,很多經營行為,我們的政策取向,甚至是我們對于國內外很多問題的看法,都可能在疫情之中發生顯著的變化。作為一個經濟研究工作者,疫情能夠讓我想到的關鍵詞,就是供給和需求,就是政府和市場。
大的危機,往往帶來經濟理念上的變化,比如上個世紀的大蕭條,或者是日本的泡沫破滅,以及2007-2008年的次貸危機,都產生了深遠影響。這次疫情對我們短期、中期又會產生什么影響,對我們的政策有什么啟迪?我想還是要從供給和需求兩個關鍵詞出發來闡述。
過去的幾年中,我們政府采取了很多有趣的改革。這中間有一項叫做供給側改革,近兩年我們又提出了需求側管理,或者是需求側改革。我們現在是怎樣看待供給、需求的?過去很多時候大家認為,供給在短期內是不發生變化的,一旦經濟出現下行,或者遇到了外部沖擊,首先要做的就是刺激需求,就是凱恩斯主義的經濟寬松政策。
比如說70年代建立起布雷頓森林體系之后,大家都開始搞信用貨幣,搞了幾十年,現在發現什么問題?西方國家利率已經降到零了,這時候如果它們再遇到沖擊,再遇到其他逆周期的東西,它們該怎么辦?這是很深刻的話題。
當然他們也有一套新的道理,降到零之后,還能進一步投放貨幣,還可以搞QE等等這些東西。但客觀來講,當利率降到零,再進一步QE的時候,我們會顯著地看到,整個資產價格漲勢和實際經濟增速是不一致的。而資產價格和其它商品價格產生不一致的時候,社會的貧富分化,就會發生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變化,這就是我們過去幾年看到的所謂反全球化的重要基礎,是國際上民粹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基礎。
毫無疑問,在這樣一場凱恩斯主義的刺激盛宴里,中國保持了相當的定力,供給側改革就是這種定力的體現。在遇到外部沖擊之后,中國在經濟理念上似乎是這樣認為的,一方面需求和逆周期調整是重要的,同時我們感覺到,供給力量是強大的。當遇到外部沖擊的時候,需求側要發力,但這個力量是不是足夠大?某種程度上,我們是不是更應該依靠供給的力量?供給創造需求,需求側的力量再加上供給側,才能夠應對更強的外部沖擊,使得中國這艘大船,在大海上可以更加平穩運行。這是過去中國積累的經驗,也是將來為“十四五”保駕護航的關鍵一點。
第二點,我想談談市場與政府。這一點我不想局限于國內來談,而是要放眼國際。最近出現了一些很有趣的現象,在國際形勢上,習主席提到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面臨著很多外部沖擊,貿易摩擦也好,疫情也好,大家似乎感受到外循環存在著不確定性,還是應該以內循環為主。
但是讓我們很多市場參與者感到非常驚訝的是,其實過去三到五年,外循環比我們預期的要通暢得多。大家可能不相信,前期貿易摩擦加了那么多的關稅,怎么還會暢通呢?但如果看數據,不管是貿易摩擦期間,還是新冠疫情期間,中國的進出口總額占世界的比例,在過去三到五年是持續上升的。
很多人會問,在貿易摩擦期間,為什么中國出口的產品那么有韌性?全球疫情停擺的時候,為什么中國出口占世界的份額還是持續驚人地擴大?這個讓我想到一個問題,國與國之間很多政府行政性的行為,包括關稅行為,是不是能夠真正抵擋世界經濟一體化、貿易自由化的潮流?從最近三五年的數據里,我得出的結論是否定的。
政府之間建立行政性壁壘的行為,或許不能真正阻擋微觀主體的規模行為。我們的很多產品,在量與價兩方面仍然有很大優勢。有很多微觀主體,可以通過比如中轉出口的方式,使得資金、貨物到達真正需要它的消費者手中。從這個意義上講,雖然有百年未見之大變局,我們擔心海外不管是特朗普也好,拜登也好,會給中國造成政治上的壓力,但是我依然相信,只要我們堅守市場化的力量,中國經濟的韌性是超乎我們想象的。
關于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還有另一個思考維度。改革開放幾十年,在我們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中,毫無疑問市場經濟是我們很重要的著眼點,我們感受到市場經濟給我們帶來的活力。但是這次疫情中間,我們似乎更加感受到,政府也是非常關鍵的。特別是在大規模的疫情管控中間,中國積極有為的政府行為,使得我們能夠在這里非常自如地談論問題。
未來的幾年中,如何更好地衡量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是擺在每一個經濟研究者面前非常嚴肅的問題。很多領域確實證明,政府是有效的,包括疫情的防控。但是也有很多領域,我們還不是非常清楚,政府何種程度的介入才是真正的恰如其分。
比如說科技領域,我們相信很多重大的科技攻關當中,政府介入是很關鍵的,但是市場活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知道,科技創新其實風險非常巨大。創新是有成本的,創新的成本就是失敗。什么樣的創新體制才是最好的?政府和市場怎么有效結合?比如我們的融資方式,是以政府、銀行為主,還是以資本市場融資為主,才能在成本和收益間、在投資者和全社會之間取得平衡?在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曾經看到過一些對新興產業的投資,沒有獲得很好回報的例子。發改委每年公布的產能過剩行業中,也不乏一些新興產業,這里面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在“十四五”開局之年重新規劃。
另外,今天的中國經濟和過去30年相比,已經不再是輕裝上陣了。比如我們前期產生了很多碳排放量,吃了很多人口紅利,現在都要逐步縮減。從財政貨幣政策的角度而言,我們的債務杠桿已經處于相當高的位置。這種情況之下,中國經濟如何騰籠換鳥,重新激發活力,也是一個重大挑戰。一方面,我們要通過制度改革創新再出發,另外一方面,也要解決好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問題,為“十四五”打開廣闊天地。
這些遺留問題,從財政金融角度來看,最重要的就是債務問題,杠桿問題。比如說我們去年看到的永煤事件,這些問題是回避不了的,一旦處理不得當,后果非常嚴重。你要發展經濟,當然可以融資,可以借錢,但是債務這么高,怎么借?我們可能還需要進行一些創新性的思考。
在存量債務上,當前的重點是怎么解決地方融資平臺借新債還舊債造成的壓力。現在,我們每一塊錢的融資里面,有50%甚至更高是為了借新還舊,這一塊錢的投資效率,對整個經濟的激發帶動作用,是邊際遞減的。我們可能需要進一步的政府介入,或者是市場化改革,來化解這些存量債務。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打破剛兌,這是不可規避的。過去幾年,國企打破剛兌的案例已經司空見慣了,但更重要的地方融資平臺問題,特別是城投平臺這塊,還沒有一個打破剛兌的例子,這是始終懸在投資者頭上的一把劍。
我們也不是說這種政府負債一定是負面的。客觀來講,疫情期間我們的快遞行業發揮了巨大作用,手機一點就可以讓快遞員把我們需要的商品從全國各地運過來,這要歸功于中國強大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從上海到北京,和從華盛頓到紐約相比,我們中國的運輸成本顯然更低。這種效率高和成本低原因是什么?是我們擁有比其他國家更加先進的物流,以及電子互聯網方面的基礎設施。但是我們也為此付出很大的成本,比如為了基礎設施建設,我們付出了地方融資平臺高杠桿的成本。
沿著這個思路,如果說我們的公共設施或者基礎設施本身具有很強的正外部效應,那么它的成本是不是也需要一定程度的社會化分擔?我想,這些都是有助于我們十四五期間能夠更加輕裝上陣的。
最后,我們已經談了很多的詩和遠方,也要再談一下眼前的茍且。從全球范圍而言,今年大家應該都能夠看到疫情的退潮,那么各國的政策也會逐步回歸常態。在這個回歸常態的過程之中,我們還是要把握好回歸速度跟企業層面的風險,以及跟中低收入人群、中小微企業救助之間的平衡。從總量上,很多寬松政策可能是要逐步退出的,但是對于很多仍然需要救助的人,特別是服務業、接觸性消費行業,這種退出可能還要保持一定的審慎。相信在今年兩會期間,我們的財政赤字目標、貨幣目標,應該還是會遵守不急轉彎的基調。
(本文為作者在中國網《中國圓桌》2021全國兩會專場的發言,未經作者審閱)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標簽 十四五規劃-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張廣凱 
-
李小加:建議創建“滴灌通”,將全球過剩流動性引入中國中小企業
2021-03-05 22:59 2021兩會 -
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司法解釋,3日起施行
2021-03-05 18:08 -
去年超額完成城鎮就業1186萬人,今年1100萬為何“壓力很大”?
2021-03-05 18:04 宏觀經濟 -
2021兩會 | 中化寧高寧:保障糧食安全、打贏種業翻身仗
2021-03-05 16:28 2021兩會 -
2021兩會 | 新希望劉永好:豬芯片是當前豬產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2021-03-05 15:37 2021兩會 -
曲線入職米哈游被判賠百萬,兩名騰訊前員工違反競業協議遭起訴
2021-03-05 10:59 大公司 -
周延禮:建議推動衍生產品統一立法
2021-03-05 10:15 -
美專利巨頭故意妨礙小米起訴,武漢中院發首個跨國禁訴令
2021-03-04 22:04 上市公司 -
上海將建設世界級“東方芯港”
2021-03-03 18:40 上市公司 -
中興通訊確認:已成立智能汽車電子產品線
2021-03-03 17:50 上市公司 -
全球芯片緊缺,美媒稱中芯國際將成“大贏家”
2021-03-03 12:02 上市公司 -
“十四五”中國要從“顯示大國”變為“顯示強國”
2021-03-03 09:44 上市公司 -
“美國半導體技術從領先到落后中國大陸,只相隔110英里”
2021-03-02 17:07 上市公司 -
聯想楊元慶:建議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
2021-03-02 15:59 2021兩會 -
全球食品價格飆升:印尼豆腐貴了30%,俄羅斯白糖漲了61%
2021-03-02 09:33 -
2020年城市GDP50強:6城超2萬億,江蘇占9席
2021-03-02 06:44 中國經濟 -
華為鴻蒙掌舵人王成錄:真正的第一,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第一
2021-03-01 21:42 華為 -
國新辦將發表《2020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
2021-03-01 16:09 -
工信部稱中國稀土賣出土的價格,稀土板塊大漲
2021-03-01 14:27 上市公司 -
工信部:中國稀土沒賣出“稀”的價格,賣出了“土”的價格
2021-03-01 13:53 能源戰略
相關推薦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50“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45“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04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5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評論 178最新聞 Hot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
10年了,馬來西亞稱將重啟搜尋馬航MH3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