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末,八問中國電影
最后更新: 2024-12-26 20:14:04三、類型片如何給觀眾來點“新味道”?
根據中國電影家協會聯合燈塔研究院發布的《2024中國電影觀眾變化趨勢報告》,2024年觀眾對喜劇、懸疑、科幻、動作四大類型電影青睞有加,好故事會增強觀眾的推薦意愿。在好內容的基礎上,觀眾在意故事是否吸引眼球、情緒釋放是否極致和話題是否產生強共鳴。
這就不得不提到,今年3月,一部單看名字完全不知道內容的電影在冷門檔期殺出,成為2024年中國電影市場最大黑馬,它就是臺灣動作犯罪片《周處除三害》。
這部電影的火爆似乎讓臺灣地區的本土觀眾難以理解——6.65億票房,打敗同期上映的好萊塢大片《沙丘2》,豆瓣102萬人打出的8.1分,在豆瓣華語動作片榜單僅次于《功夫》(8.9)《英雄本色》(8.6)和《縱橫四海》(8.8),而前三名都是香港電影黃金時代和復興時代的產物。片中一首諷刺邪教的配樂《新造的人》歌詞和“時間差不多啰”等臺詞也在大陸社交媒體成為熱梗。
《周處除三害》為什么會這么火?除了電影本身質量之外,還有兩個“盤外”要素不可忽視。一個是主角陳桂林的“瘋”完美迎合了當今年輕人在壓力之下“身不能至心向往之”的精神狀態;二是邪教這一早就在大陸被蕩滌卻在臺灣地區大行其道的玩意兒在銀幕上對于大陸觀眾足夠“獵奇”。
同樣以“獵奇”作為額外優勢的還有五一上映的港產動作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6.84億票房)和暑期檔收尾之作科幻驚悚片《異形:奪命艦》(7.86億票房),算是給排面年年下滑的港產電影和好萊塢大片挽了個尊。前者以“九龍城寨”這一曾經代表著舊香港叢林法則和賽博朋克亞文化源頭的符號為舞臺,講了一個香港電影非常類型化的“兄弟義氣”“底層互助”和“江湖恩怨”的故事;后者則是依靠沒有分級制度下的大尺度引進,尤其是靠著家長的投訴引來了一批“獵奇”觀眾,沒讓輿情破壞電影宣發,反借機攬客,在片方重申“謹慎觀影”的提示后,票房實現逆跌。
與其分析這兩部電影各自內容亮點,毋寧說是其套路本身迎合了在這兩種類型片日漸乏力、缺少創新的大環境下,觀眾對于“就是這個味兒”的刻板印象的追憶。屬于新瓶裝舊酒,越喝越上頭。
被年輕觀眾譽為“電子菌子”的暑期檔電影《從21世紀安全撤離》本質上也是這樣一部電影——看上去很新,導演用華麗的視覺效果、天馬行空的想象和異世界的離奇講了一個老套的三流青春傷痛小說的故事,在電影院里驚過笑過感慨過導演精神狀態之后,腦中只留下了一行字“男人至死是少年”。其他類型片諸如家庭輕喜劇《走走停停》、愛情片《我們一起搖太陽》也面臨類似的“優勢明顯、短板也突出”的問題。審美疲勞、苦大仇深和假裝深刻是他們需要共同規避的問題。
此外,在紀錄片領域值得一提的是,方勵執導的《里斯本丸沉沒》口碑不錯,而票房不到4800萬,市場表現不及劇情片,但依然是全年紀錄片內地票房冠軍。
四、“大導演+大明星”怎么就成了票房“毒藥”?
不知道是不是“風水”不好,2024電影市場成為了知名大導演們的集體“撲街”之年:2024年上映的大片中,《解密》(陳思誠執導,劉昊然主演)、《異人之下》(烏爾善執導,胡先煦、李宛妲、馮紹峰等主演)、《談判專家》(邱禮濤執導,劉青云、吳鎮宇主演)、《749局》(陸川執導,王俊凱、苗苗等主演)、《朝云暮雨》(張國立執導、范偉、周冬雨主演)在票房和口碑上均不及預期。
在大盤遇冷、用戶需求提高的市場環境下,寧浩這樣以往靠著小成本、好劇本走出來的導演,也遇到了瓶頸,一年兩撲:《紅毯先生》(寧浩執導,劉德華主演)臨時撤出春節檔后在3月重新上映,短視頻宣發想將該片包裝成真實反映娛樂圈生態的“宮斗”片,但內娛的樂子已經夠多了,沒人關心不點名道姓的諷刺片,票房沒能破億;國慶檔的《爆款好人》(寧浩執導、葛優主演)更是無聲無息地撲了。
時隔30年,掌鏡《霸王別姬》的顧長衛和“袁四爺”葛優在新片《刺猬》中重聚,但顧長衛的“疾病隱喻”沒走通,葛優的“瘋”神演技也沒走通,迷離的主題和迷茫的宣發,讓這部影片成了市場的過客。
胡玫執導的《紅樓夢之金玉良緣》則從預告釋出就引發市場強烈噓聲,看著預告片的質感觀眾不由得驚呼,在如今“紅樓夢”如此受歡迎,古裝劇裝造不斷升級主題與時俱進的當下,誰給你膽子這么拍的?
最終上映票房600萬——這600萬票房中的大多數可能還是來自好奇害死貓,去一探究竟“到底有多差”的閑人們。有網民諷刺稱:“該片唯一受益者:李少紅。”
2024年的大導演們可能會懷念陳凱歌拍《無極》的那個年代,彼時觀眾可能僅憑著導演名字和曾經在國際上拿到的獎項就愿意走進電影院為“爛片”買單,只要演員的陣容足夠華麗票房就足夠穩固。然而,時代變了。
陳凱歌執導的《志愿軍》三部曲第二部“存亡之戰”票房在國慶檔突破12億票房,相對于前幾年橫掃大盤的戰爭和歷史題材,觀眾對主旋律的審美疲勞已經開始顯現。陳凱歌的大導演名聲甚至在電影宣發時成為了某種“負資產”——觀眾在經歷了革命歷史題材從無到有的感動式消費后,尤其是年輕觀眾對于這類題材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講好故事,如何突破對好萊塢戰爭大片的簡單模仿,如何在電影中體現我黨我軍的“魂魄”,如何創作能激勵人心的主旋律,觀眾的要求其實很高。
而大導演們在傷痕時代的成名作反而會讓觀眾們先天就對他們的能力“抱有懷疑”,即使陳凱歌拍得挺不錯。即將執導科幻第一IP的《三體》的張藝謀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嚴珊珊 
-
廣西恭城發現嶺南地區最早城址
2024-12-25 16:27 考古 -
“片名問題尤為嚴重”,廣電總局出手
2024-12-21 16:42 -
“撩主編”來啦!
2024-12-19 13:29 -
《封神二》首發預告,“班味表情包”先出圈了
2024-12-19 00:07 新潮觀魚 -
我們為什么愛在劇里“重回八九十年代”?
2024-12-12 16:26 中國電視劇 -
瓊瑤,并不完美的人影響了一個時代
2024-12-05 07:27 新潮觀魚 -
這個我國“最炫”運動會落幕,輿論盛贊:值得永遠開展
2024-12-04 02:36 -
廣告收入近3億,《白夜破曉》成功了嗎?
2024-12-03 10:18 新潮觀魚 -
首位電影導演入職阿里大文娛,別劇異格工作室今日成立
2024-11-26 17:12 觀網財經-互聯網 -
良渚遺址群家底已摸清!“考古中國”最新進展發布
2024-11-22 15:40 考古 -
金額超1億?王寶強被舉報涉嫌欺詐登頂熱搜,工作室回應
2024-11-21 20:56 明星那點事兒 -
國家文物局:石窟寺開放應保護第一,避免過度商業化娛樂化
2024-11-19 07:24 考古 -
金雞獎即將揭曉,華語電影“三金”已洗牌?
2024-11-16 13:57 中國電影 -
良渚古城考古取得三方面新進展
2024-11-14 07:18 考古 -
“在全世界最需要李子柒的時候,她回來了”
2024-11-13 15:20 觀察者頭條 -
《好東西》,要不要看?
2024-11-12 01:05 中國電影 -
《前浪》番外篇聚焦老年照護:60歲女兒為父母打造“家庭養老院”
2024-11-11 13:45 -
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2024-11-08 13:49 觀察者頭條 -
“內事不決問張昭”,三國東吳重臣張昭墓被發現
2024-11-05 08:50 考古
相關推薦 -
“香港公務員最愛去內地哪兒?你絕對想不到” 評論 19等了27年!“連接東西方,歷史性一幕” 評論 60外媒驚呼:震撼! 評論 453“中國絕對沒有干預,不會將運河控制權拱手讓給美國” 評論 126每3天就有女性被殺,英政府苦惱對策:如登月般艱難 評論 158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