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實: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出在中國,是福是禍?
關鍵字: 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莆田系醫院【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徐實】
近日生物醫學界爆出一個大新聞,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于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
緊隨大新聞之后的,是輿論場上的一場大爭論。有人說,基因編輯技術還欠成熟,這么做是不是走得急了點?有人說,這種對人類遺傳基因的編輯存在倫理問題,簡直是打開了潘多拉魔盒。還有人說,這樣的基因編輯技術出現在中國,說明中國科學研究走在了世界前列。
種種觀點,誰是誰非?我們來認真剖析一下。
人體基因編輯不宜操之過急
主持這個項目的中國科學家賀建奎使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將受精卵基因組中的CCR5基因敲除。CCR5基因編碼一種細胞膜受體,是艾滋病毒HIV入侵人體細胞的必經途徑。
10%左右的歐洲人存在先天性的CCR5基因缺損,因此免于感染艾滋病;這倒是從側面佐證了CCR5并非維持人類生存所需的必需基因——這些基因缺損的人還不是活得挺好?
所以,這個項目在科學基礎上是站得住腳的,并非腦洞大開的想法。
然而,以目前基因編輯技術的水平來說,現在就開展臨床應用可能還是有些草率。
經過不斷改進,CRISPR/Cas9已經具備了相當高的精準度,然而這并不代表“絕對準確”或“已經夠用”。CRISPR/Cas9技術也存在“脫靶效應”,即觸碰了基因組中靶點基因以外的其他地方,這在先前的大量文獻中已經得到證實。
CCR5基因在人的9號染色體上只有約5.35Kb,而人類基因組(二倍體)的大小約為6.47Gb,存在6個數量級的差距。這就好比在一池子鯉魚里面一下子抓出一只鯽魚,只許下手一次且不能抓錯。所以說,精準定位仍然是個挑戰。時至今日,最早開發出實用化CRISPR/Cas9技術的著名學者、MIT的張峰教授,仍在致力于開發精準度更高的基因編輯技術。
日期為11/08 的檔案照片顯示, 胚胎被放置在即時冷凍的玻璃板上,科學家首次獲準對人類胚胎進行基因改造。來源:ben birchar/pa wirex-pa
那么問題來了——賀建奎主持的人體基因編輯技術,是否已經做到絕對準確?是否絕對沒有觸碰到嬰兒基因組其他的部位?這恐怕要等到賀建奎完全公開實驗數據,才能得出結論。
目前這個狀況,只能說木已成舟,唯有祝愿接受了基因編輯的嬰兒沒災沒病,平安度過此生。但是,就目前CRISPR/Cas9技術的實用化水平而言,出現脫靶效應是概率事件,而且概率并不算低。
因此,以目前的這個技術水平,開展人體基因編輯實屬操之過急。一旦基因編輯出現了脫靶效應,生出來的孩子可能會帶著缺陷度過一生,這可不是鬧著玩的,賀建奎團隊承擔得起這個責任嗎?即使這一次的實驗獲得成功,孩子沒有基因缺陷,也只能視為僥幸。這套方法體系目前還不具備推廣的條件。
衡量醫療手段的根本出發點,是風險收益比。任何一個國家的藥監體系對于藥物、療法、醫療器械的審批,都基于風險收益比。例如Humira(TNF-alpha單抗)這種藥物會增加罹患肺結核病的概率,但是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極好的效果,能夠避免病人失能乃至殘疾,這就意味著收益遠遠大于風險。
就首例人體基因編輯的案例而言,嬰兒的收益是一生不得艾滋病,而承擔的風險是基因編輯脫靶造成的遺傳疾病。即使不接受基因編輯,罹患艾滋病也是小概率事件。為獲得這種程度的收益而承擔遺傳疾病的風險,應該說不值當。
然而,生物技術是在迅速進步的。假如幾年后基因編輯的精確程度大大提高,能夠百分之百避免脫靶效應,那么風險收益比就改變了——即使收益(不得艾滋病)維持不變,由于風險大大降低,屆時風險收益比也就顯得可以接受了。我們要以動態的眼光來看待運動中的事物。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吳立群
- 最后更新: 2018-11-27 08:26:32
-
深圳科創委回應“基因編輯嬰兒”:并未資助
2018-11-27 07:07 -
美“洞察”號無人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
2018-11-27 06:55 航空航天 -
基因編輯嬰兒已獲臨床試驗注冊,廣東衛健委介入
2018-11-26 22:28 醫學 -
賀建奎是誰?“聰明瘋狂天才”
2018-11-26 18:54 醫學 -
122位科學家聯合譴責:對中國生物醫學聲譽的巨大打擊
2018-11-26 18:49 醫學 -
南科大:深表震驚,賀建奎早已停薪留職
2018-11-26 18:25 醫學 -
基因嬰兒試驗引多方質疑,衛生部門介入
2018-11-26 18:16 醫學 -
中科院科普號:這事不該發生,至少不是今天
2018-11-26 17:46 醫學 -
清華博士后獲《科學》大獎 網友:真女神
2018-11-26 16:41 -
半導體測試設備:國產化機遇正當時
2018-11-26 13:55 科技前沿 -
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
2018-11-26 11:30 醫學 -
科技早報|愛立信:5G比想象來的快,將與4G長期共存
2018-11-26 10:54 -
紫光高層人事新變動!華為前高管楚慶擔任紫光展銳聯席CEO
2018-11-23 23:07 -
“如果你真想快速開發產品,我認為你必須在中國”
2018-11-23 20:06 外媒看中國 -
海外版抖音TikTok 10月下載量超過Facebook
2018-11-23 18:02 外媒看中國 -
中國成功實現64特斯拉脈沖平頂磁場強度 刷新世界紀錄
2018-11-23 15:59 -
2018Q3全球云市場份額:亞馬遜AWS第1,阿里云第4
2018-11-23 11:52 大公司 -
三季度全球封測廠排名:中國封測三雄站穩25%市占關卡
2018-11-23 10:19 中國模式 -
科技早報|國內電商全面封殺D&G 美團Q3營收增長近一倍
2018-11-23 10:14 -
天河工程遭質疑 項目參與者:自有考量
2018-11-23 10:02 科技前沿
相關推薦 -
馬上走人了,還要對中國無人機動手 評論 59促消費為什么沒有起色?這與搞創新不矛盾 評論 166中國首次實現!“領先馬斯克的星鏈” 評論 28615死!新年首日,“恐襲”疑云籠罩美國 評論 173這一領域,普京指示要確保同中國合作 評論 124最新聞 Hot
-
時隔40年,美國遺留的毒垃圾終于處理了
-
沙特處決6名伊朗人,伊方:不可接受!
-
馬上走人了,還要對中國無人機動手
-
馬斯克:拜登,100%叛國
-
“美歐經濟學家們集體搖頭”
-
“流入中國的主權基金激增21%”
-
中國首次實現!“領先馬斯克的星鏈”
-
“我倆聊吧,氣瘋他們”
-
以防長放話:如果哈馬斯不放人,加沙將遭到久違的猛烈打擊
-
《經濟學人》“勉強”承認:中國量子發展模式“也許”更好
-
15死!新年首日,“恐襲”疑云籠罩美國
-
“美國農民買中國貨,原因很簡單”
-
美國首席大法官:那誰試圖恐嚇法官
-
“波蘭外長,你被CIA收買了?”
-
他宣布辭職,炮轟內塔尼亞胡政府
-
更多細節:美國公民、退伍老兵、案發時揮舞ISIS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