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倬云:我在美國看過的第一個大選,就不是一次干凈的選舉
【在全球化的當今,大國的政治動向往往會牽動全世界的神經,美國的總統大選便是此種量級的事件。美國時間11月3日,選舉之夜即將到來,最新一屆總統將在喬·拜登與唐納德·特朗普之間決出。
回望四年之前特朗普與希拉里的對壘,Facebook隱私泄露門、推特治國、財團控制選票等丑聞便頻頻爆出。疫情之年,總統特朗普管理不力造成的美國民眾大面積感染與死亡、“弗洛伊德事件”引發的種族爭端,暴露了美國在民主外衣下極端不平等的真實境況。
在此情況下的大選,似乎能夠直觀展示,美國最普遍大眾的選票份量幾何。正如學者許倬云書中所說,只要掌握斡旋之道,總統的權力可以非常之大。小州失去發言權、消失的第三方意見、無人觸及的最新問題,使得美國大選形成了沒有希望的“雙輸局面”。
本文摘自《許倬云說美國》,他以歷史的角度回溯了美國民主的衰落?!?
2016年選出特朗普如此荒謬的領導人,是因為兩黨制度之下第三方意見無法出現
聯邦政府的總統是全民選舉的,其權力之大儼然君王。但是,總統有任期,一任四年,兩任八年,最多兩任之后必須退出政壇,讓新人來接替——這就不是任何世襲君王可以做到的了。只是,總統的選舉要尊重加盟者州權的權力。州有大小、人有眾寡,如果只是按人口比例來選出總統,那些小州永遠沒有發言權。美國憲法的調停方法則是以選舉人票來選出總統,每一個州按照人口比例,選出相當于眾議員人數的選舉人,出席選舉人投票會議。
目前選舉制度的另一項難題,則是兩黨制投票之下,很難有第三黨崛起的機會。因為第三黨通常只在本州有一定的票數,超過原始發源地,就很難得到幾個大州的選票。至于兩黨制的利弊,其利在兩個黨的立場對立非常明顯,選民抉擇非此即彼;其弊端則是,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選民關心的議題,黨綱的改變和具有某一黨黨籍議員的意見并不能同步開展。選民對某一個議題的界定,以及他的主張改變了,但是眾議員所代表的是從他參政時期不斷發展綜合而來的立場,他當選所代表的立場,可能已經是十年以前的了;由這些人代表選民決定國家大政,并不能夠同步地吻合此時選民的主張。
在新的意見涌現時,兩黨體制以及議員選舉制度都沒有容納新意見的空間。尤其在那一關鍵時刻,選舉活動可能已經過半以后,大家才發現選民其實已經注意新的議題,在選舉的分野之中卻無人代表這一新出現的民意。例如今天,就是關系到美國前途走向的“關鍵時刻”。美國社會貧富不均已至極點,新任總統和議會都必須立刻處理這一嚴重課題。目前參選的新人,頗有注意財富分布形勢的人物,可是,有一位資深老人,還有特朗普,卻沒有理解情勢的急迫性。
像2016年的選舉,選出如此荒謬的國家領導人,就是因為兩黨制度之下第三方意見無法出現,以致落得這么一個令人扼腕的下場。
我在美國看過的第一個大選,就不是一次干凈的選舉
三權之中總統的權力非常大,雖然受立法權和司法權的約束,但由于是首席行政官,他可以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處理許多沒有法案依據但并不違法的事務。因此,當年華盛頓做總統時,很多人以為選出了皇帝。建國以來,經過二百多年的演變,總統的權力實際上并沒有受很多的約束——只是,如果選出一位不能干的總統,不知道如何控制和駕馭國會,他的職權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另一方面,一位能干的總統如果知道怎么運用立法機構之中實質的意見領袖(亦即國會之中,享有高度聲望的人物),替自己在國會護航,這位總統也可以得心應手。
假如一個總統曾經擔任過眾議員或是參議員,尤其曾經擔任過眾議員,他自己在原來的國會已經結合了一批同志——這一總統的手即已伸入國會:他不再是調停者,而是能夠利用國會權力的行政官。美國歷史上最能干的總統,例如羅斯福、杜魯門、約翰遜都曾經擔任議員,在國會中有相當的影響力。又例如,里根雖沒有國會的經歷,可是他找了布什這個有過國會經驗的政治人物擔任他的副手,可以經過布什拉攏國會中的權力者,操縱國會。
1980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納德·里根(左一)和副總統候選人老布什(右一)一起亮相。
- 原標題:許倬云:我在美國看過的第一個大選,就不是一次干凈的選舉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央視首次公開毛岸英一段珍貴影像
2020-10-23 09:48 紀念志愿軍抗美援朝70周年 -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2020-08-29 11:07 -
專訪謝晉元將軍之子謝繼民,聽他講述《八佰》背后的故事
2020-08-15 10:03 -
《北史》中鮮有美人故事,鮮卑人真的顏值不在線嗎?
2020-07-20 07:36 -
從全民族抗戰汲取復興力量,習近平這樣論述
2020-07-08 12:59 -
不忘“七七事變”,聽習近平這樣論述“戰爭與和平”
2020-07-08 08:56 -
83年前的今天,危急!危急!危急!
2020-07-07 08:31 -
臺灣學者否認原住民來自大陸,然而我們有一個直接證據…
2020-06-27 08:16 -
重建中國歷史的“大一統”敘事,是關乎國本的大事
2020-05-05 08:56 -
遙望兩千多年前的秦人如何防疫和治病
2020-04-21 08:28 -
宗教新右翼與當前美國的對華政策
2020-03-07 09:01 中美關系 -
“官僚主義式”政治留下的歷史教訓,值得警惕
2020-03-03 08:45 -
為什么施政嚴猛?雍正自己這樣解釋
2020-03-02 07:27 -
對口支援,疫情下的制度優勢
2020-02-12 07:32 新冠肺炎抗疫戰 -
漢景帝不吃老鼠嗎?我們如何看待過去
2020-01-18 08:45 考古 -
中國粉絲送禮物的韓國軍隊,曾被志愿軍按地摩擦
2020-01-14 11:04 -
“超歷史的”眼光與古典教育
2020-01-14 07:16 -
沒有戰爭,西方怎能“脫胎換骨”?
2020-01-10 07:53 -
為什么我們總迷戀盛唐風華?
2020-01-01 08:44 -
古裝劇里“劉海兒”泛濫,歷史上到底什么樣
2019-12-20 07:46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對中俄來說,‘金磚+’有望改變西方主導國際秩序”
-
敏感時刻絕密情報外泄,美國很急
-
如何看待中國經濟最新“成績單”?面臨哪些突出問題?
-
“西方以為這樣就能打倒中國,我說,你們錯了”
-
烏克蘭急澄清,普京警告:絕不允許
-
普京表態:沙特來辦,相當合適
-
美國年度赤字創歷史第三高,債務利息首超1萬億美元
-
怕特朗普上臺,美國被曝加速援烏200億美元貸款
-
“過半美國人認為,生活不如四年前”
-
“他不會停手,想要的不僅是軍事勝利”
-
日本收到“警告信”:再不對華動手,就對你動手
-
“對中國,歐洲就是美國拴著皮帶的小狗”
-
反擊!大疆起訴美國防部
-
NASA局長:需要和中國談一談
-
他狂夸日本:對付中國,你排第一…
-
“為何中國男性個頭比印度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