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寧:再談“宅”科技:經濟新常態還是效用主義天堂?
關鍵字: 宅宅文化GDP家里蹲經濟新常態世界經濟新常態宅男經濟數據【新巴山輪會議上,80后經濟學者俞寧提出了“宅”出來的經濟新常態觀點,甚為新穎。在之前刊載的發言稿中,由于發言時間所限,未能有機會展開論述。觀察者網通過微信專訪了俞寧教授,一起來聽這位宅男經濟學者聊聊,風靡全球的宅文化背后有著怎樣的經濟學邏輯。】
作者在賣萌
觀察者網:先八卦一下,你本人是個宅男嗎?
俞寧:是啊。傳統宅,清茶孤燈一kindle。而且從小宅。我媽讓我學鋼琴只有兩個原因:手指長和坐得住。五音不全她也沒管。
觀察者網:原來是資深宅啊……
俞寧:所以我這種真讓總理們操碎了心。促消費的運動里,我只能貢獻幾文買書錢。
觀察者網:宅文化和與其關聯的世界經濟新常態的興起并沒有很長時間,是這樣嗎?
俞寧:關于世界經濟新常態,西方有兩個說法。一種以薩默斯為代表,認為從石油危機后便漸露猙獰;一種更主流的觀點認為是從次債危機開始的。我的模型較一般化。與前者對應的話,可以從電視等娛樂形態的出現算起;與后者對應的話,就是我發言中提到的新經濟的勞動供給效應了。
觀察者網:為什么從“電視等娛樂形態的出現”這一節點算起?
俞寧:電視有類似新經濟的屬性:一個資源供應商,如NBA,就能服務幾億人。雖然NBA貢獻GDP很大,但單位時間GDP很低(因為全世界人民花在看球上的時間太多了)。
觀察者網:目前,大城市里似乎這種“家里蹲”的宅現象更嚴重些?
俞寧:我是在農村長大的。以斑窺豹的話,我家鄉的“家里蹲”現象也很嚴重啊。全國來看的話,按農業部農村固定觀察點的數據粗略計算,我們也可以得出勞動供給下降的結論。不止是有些人完全退出了勞動市場;即使還工作的人,他們的工作時間也下降了。
觀察者網:但似乎,都市、小鎮、農村,之間“宅”的概念是有所區別的?是否存在這樣的狀況:都市或者說經濟發達版塊,更多是主動選擇宅,而小鎮農村的宅有一部分是被動的。
俞寧:在宏觀模型里,主動和被動沒有差異。都是因為這些“宅”產品價格下降了(從無到有可以理解為價格從無窮大降到有窮),他們購買的更多。
新經濟里的暴雪(觀察者網注:暴雪娛樂公司是一家全球著名的視頻游戲制作和發行公司),單位時間GDP也是極低的。不像傳統產業,一粒米生產出來只能一個人吃。
觀察者網:也就是說,我可否簡單理解成,新經濟里用極低的成本獲得很大的產出?邊際成本可以忽略不計?
俞寧:是的。但這種產出,很難反映在經濟統計數據里,如GDP。免費的東西,給GDP貢獻是零。
觀察者網:在你看來,這種新經濟形態耗費了消費者的大量時間但不產生GDP,是“宅”對經濟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俞寧:對經濟統計數據的影響不同于對經濟的影響。英人赫胥黎(小說家,不是那個人類學家)的小說《美麗新世界》里就有一種藥叫soma,像是無副作用的鴉片。如果soma無限供應,則人們的效用很高,也即經濟運行良好。但是這種情況下,世界大約只有soma和一些生存品的生產了,經濟數據會很難看。
這也又回到一個經濟學中歷史久遠的論爭中了。Jeremy Bentham和John Steward Mill對效用主義(utilitarianism)經典的論述就是:我們應該最大化最多人的總效用。但似乎大家沉溺于soma的世界,雖然總效用很大,并沒有那么美麗。這些問題只能由倫理學專家來回答了。
觀察者網:今天的宅男產業消費能力其實也不容小覷,包括游戲里的虛擬購買,動漫周邊,各種線下展覽活動等等,這些也極大地刺激了消費,如何解釋此類消費對在GDP數據上的反應?
俞寧:還是一個量的問題。我的直觀感受是,這部分消費的推動作用大大小于它們占用時間的影響。當然,這需用要數據來說話,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觀察者網:你在之前發言稿中強調,新經濟狀況下,強時間屬性消費品大量產生,從另一角度來說,占據了大量的勞動力和勞動時間,這是否導致人們忙著消費soma,而無暇生產實物?
俞寧:對。但,這種影響,如果你是效用主義的追隨者的話,是良性的。GDP不能準確度量福利的話,那什么可以?替代概念很多。個人觀點是,對新生活、新產品的支付意愿是重要的指標。例如,谷歌搜索不向我收費,但是我實際愿意為它的存在付出真金白銀。那么問題來了,如何準確測度這個意愿呢?這是個經濟學中的前沿問題。我在斯坦福就參與了導師之一Douglas Bernheim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項目“非實際選擇數據能否揭示個人偏好”(Do Non-Choice Data Reveal Preferences? ),感興趣的讀者也可以跟蹤我們的進展。
觀察者網:你怎么看待效用主義天堂是否是真正的天堂?
俞寧:我頭疼。
觀察者網:……你……你是說生理意義上的?要不歇會兒再聊?
俞寧:哈,學經濟的人更愿意回答“世界是什么樣”這個問題,而非“世界應該是什么樣”。就像文章所說的,我認為經濟數據難看(新常態)不等同于福利下降。大家“玩其所樂”,無暇工作流汗去創造GDP,在福利上是種提高。經濟新常態下,這兩個現象并存:經濟數據難看但福利上升。
社會學家說,GDP就是gross domestic pains,因為你越勞累,造出的產品才越多,GDP才越高。但是聽到這些效用主義的論述,亞里士多德大約要從墳墓里跳出來了。到底應該做個低福利的蘇格拉底,還是高福利的小豬,這是學經濟的人無法回答的。
觀察者網:在發言稿中,你還提到了科技進步可也能成為經濟增長的絆腳石,具體如何理解?
俞寧:網絡視頻發布技術讓YouTube成為可能。但YouTube占用了大家本可用來創造GDP的時間。但若以保增長為出發點,打擊盜版打擊視頻網站,又會對社會維穩形成壓力。畢竟大家時間不花在電腦前,可能就要花在街上了。
觀察者網:進一步說,科技進步帶來了宅男化,這種觀點你認同嗎?從經濟學角度能否解釋?
俞寧:嗯,我之前發言稿的邏輯脈絡就是:近期許多新技術,造成勞動時間降低,其他消費品需求不足,投資放緩,經濟停滯不前。
還有一點就是新經濟帶來的不平等問題,有可能被夸大了。收入不平等不等于福利不平等。王石去登山,我在家看國家地理,享受有差,但沒辣么多哈。NBA和暴雪因為科技進步能有很大的消費群體,收入自然很高。他們的風光背后是許多人的時間都不用在賺錢上了。這也是收入不平等問題加劇的原因之一。
我們可以粗略把人類社會按時間是否約束分為兩個階段。過去大家要“找樂子”打發時間,現在我們周圍的人都覺著時間不夠用。經典宏觀模型針對的是前者,我的模型則描述后一種社會。
時間約束對經濟運行的影響是深遠的。例如,舊模型只考慮預算約束而未考慮消費中的時間沖突,抽象丟了新經濟的零和性,夸大了新經濟中技術進步對GDP增長的作用。這種零和性體現在,如果我把時間用在A產品上,能用在B產品上的時間就少了。世界經濟舊常態中,新創造的需求對舊需求的沖擊沒有這么直接:同時做車奴和吃貨,沖突在預算上,不大在時間上。
突然餓了……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楚悅
-
布林肯承認“開打前就給了”,俄方回應 評論 131央行宣布將擇機降準降息,“擇機”以何為標志? 評論 156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評論 189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評論 164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評論 296最新聞 Hot
-
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
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
“到2030年,中國本土數學家將能引領世界”
-
密謀推翻馬爾代夫總統?印度回應
-
域外調查惹惱國際奧委會,“2034鹽湖城冬奧會有點懸”
-
欲爭奪歐洲最大電動車市場,但英國國內阻力不小
-
土耳其喊話歐盟:他不干,我干
-
“沒想到拜登竟會如此對待盟友!”
-
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
特朗普炮轟:英國犯下了大錯!
-
盧卡申科:計劃訪華,事關未來
-
特朗普“封口費”案將于1月10日宣判,“但不會入獄”
-
“美國沒能改變中國”,布林肯一聽急了…
-
事關中國FK-3,塞爾維亞:這是一個“里程碑”
-
“中國真出手怎么辦?企業緊張研判…”
-
以己度人?“中方為了談判籌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