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媞:扯出“中共殖民”論,起底“港獨”的新陰謀
關鍵字: 香港本土港獨分離主義解殖本土派
說回本文,實際上,與臺灣“獨派”電影的“戀殖”不同,香港的近期電影《十年》、舞臺劇《D7689》、紀錄片《亂世備忘》等,差不多與殖民史無關。在這類作品中,都出現一些來自10年后/未來的香港人,他們用充滿恐懼的眼神告訴現在的香港人,如果你們不反抗“中共”和“港共”政權的統治,你們和你們的下一代,將會在恐懼和打壓中度過余生,這種講故事的手法,和以往評論說的“戀殖”是非常不同的。
臺港學術界亂纏 “各懷鬼胎”
而在意識形態和論述層面,梁天琦接受亞洲自由電臺采訪時稱,“我們覺得現在中共是殖民統治,而你被殖民者統治的時候,要進行解殖的斗爭,因此是無法認同殖民者賦予的身份認同的……97前后,政制上、經濟上、文化上、教育上,殖民政策比97前更加嚴重。”本土派轉向“解殖”求助,將中國對香港擁有主權曲解為“中共殖民香港”,借此尋求轉型,相信有關主張將在在9月份立法會選舉期間廣泛宣傳,屆時再配合電影、舞臺劇等文化產品的宣傳,這種認同“中共殖民香港”的“本土崇拜”可能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所以有關方面一定要注意到這個動向和陰謀。
值得留意的是,盡管本土派的抗爭手法毫無底線,論述也存在嚴重漏洞,但若本港學者水準欠奉,大有可能邀請臺灣學者幫忙,畢竟兩地那些政治團體、社運人士間的交流已經非常頻密,相信學術界也是充滿“合作”的可能,只是這種合作也許“各懷鬼胎”,各取所需,對外給人本土論述蓬勃發展的錯覺。
提出港臺新世代“天然獨”的臺灣學者林泉忠,5月3日在香港《明報》以《“香港共同體”的形塑》為名發表文章。林氏力挽狂瀾,稱要回到“歷史現場”,并提出“香港共同體”的概念,意圖為“本土主義”(林氏認為占中為香港年輕世代帶來“新本土主義”世代,但筆者認為毫無新意,還是沿用“本土主義”)尋找歷史合法性。
討論此文前,有必要回顧林氏去年底的兩篇文章,同樣在香港《明報》登出。他在第一篇《何謂“天然獨”?臺港新一代“去中國”思維的特征(上)——臺灣的語境》中,列出臺灣的“天然獨”的三大特徵:1、“天然獨”強調自然的、與生俱來的天性,不背負過去“臺獨”在發展過程中所經歷的歷史“悲情”;2、“天然獨”的假想敵轉化為“掘起”的中國+向北京靠攏的國民黨,因此“天然獨”得以重建新的政治攻守態勢,裂解現階段的假想敵;3、“天然獨”自在且自信,不再回應北京有關“數典忘祖”、“十惡不赦”、“絕對沒有好下場”等對“臺獨”的指控。
其后,林氏在第二篇《何謂“天然獨”?臺港新一代“去中國”思維的特征(下)——香港的語境》中,給出港版“天然獨”的定義:根據過去長久以來香港并不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統治的歷史經驗,在面對九七回歸后,尤其是近年來香港日益明顯的“大陸化”趨勢,而產生拒絕“權力至上”的北京強勢干預香港的社會心理,基于中共與“中國”重疊的現實,因此萌生出“香港非中國”的意識。
實際上,林氏對臺灣“天然獨”的描述是很“去歷史化”的,所以要十分警惕,從“天然獨”強調自己的自然屬性和拒絕承擔“臺獨”的名聲看出,“天然獨”具備非常強烈的政治屬性,不諱言是為政治服務的,否則“太陽花運動”催生出的“時代力量”不會將“天然獨”作為“創黨基因”。其次,創造“天然獨”可以回應中國以往對“臺獨”的指控,即“臺獨”無法回答的有關國家統一的問題,被“天然獨”輕而易舉地否定了——我們根本不是同一個國家,何來統獨問題?最后,“天然獨”具備很強的可操作性,一旦擺脫了歷史包袱,立刻超越有關省籍的所有爭論,那些外省第二代、第三代,只要認同“臺灣價值”,皆可成為臺灣人。
在香港語境下,林氏個人的傾向袒露無疑,明明在臺灣語境下他還持“去歷史化”的視角,一來到香港,卻突然討論起“香港的歷史經驗”與“中國的歷史經驗”有別,林氏似乎在努力證明“香港非中國”,而不是處理“天然獨”的問題,因為香港無論在地理上,還是政治上,根本就是中國的一部分,何來統獨問題?這種努力,在最新一篇《“香港共同體”的形塑》一篇就更加明顯了,林氏開宗明義地為“本土主義”和由此產生的“香港共同體”尋找歷史脈絡,還用所謂“6階段”剖析“香港共同體”的建構過程。
圖借“臺獨”史觀 建構“香港共同體”
毫無疑問,筆者認為“香港共同體”是林氏等學者刻意建構的產物,而不是歷史發展的自然產物,且不說林氏的劃分基本以經濟為主,即使如此,頗具影響的“金融風暴”和“金融海嘯”皆不在其中,對香港經濟民生產生毀滅性影響的2003年非典也缺席。進一步看,他的劃分實際上忽略了香港的主體性,和香港社會從殖民地社會過渡至中國特區的歷史過程,他筆下的香港歷史不僅斷裂,而且不完整。
諷刺的是,這種做法反而凸顯了他的臺灣主體性,他企圖將“臺獨”史觀發明的民主路線套用在香港反對陣營(包括傳統反對陣營和以本土派為代表的陣營)宣揚的香港民主進程中,這種做法非常可疑。《明報》不假思索地刊登這種文章,是自我邊緣化兼不負責任,這和它們報紙專欄“開天窗”,用來抗議一間公司人事變動背后的邏輯一樣,太急于為事件定性而不是了解事情始末,這實非香港之福。
文章似乎越說越遠,但寫作這篇文章的初衷,源自見證香港文化界/文化市場淪陷后的感傷,連曾經寫出《胭脂扣》、《霸王別姬》等精彩作品的香港作家李碧華竟也媚俗地加入“口誅筆伐梁振英”的隊伍,推薦《案件編號:D7689》這類作品。文化作為意識形態的最主要的戰場,已經連翻被荒謬、低劣的作品打敗,問題出在哪里?光是責備觀眾和年輕人似乎也無效,那到底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已經喪失了“真理”的定義權?而當本土派將“獨立”運動訴諸于“反抗中共殖民”時,中央政府、香港特區政府和建制派該如何回應?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鐘曉雯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48“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01“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0“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16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6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