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祥亨:臺媒看兩會,知陸、仇陸,到底該聽誰的
關鍵字: 兩會2016兩會臺媒看兩會兩會報道知陸派媒體仇陸派媒體兩岸關系為期兩周的兩會眼下正吸引著全世界的眼光,然而這每年初春的會議,臺灣民眾卻感到相當陌生。究其原因,作為第四權的臺灣媒體,多數對于硬梆梆的會議內容沒什么興趣,反而是兩會時期的重點警戒、空氣質量等成為主要話題。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大概是因為剛剛經歷“總統大選”,臺灣議題自然是臺灣媒體高度關注的焦點,主要是鎖定在重點人士的談話,包括曾提及“他們的憲法”的外交部長王毅如何點評兩岸情勢、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對于臺海未來的觀察。當然,臺媒更引領期盼的是,身為黨政一把手的習近平將如何看待即將在5·20上臺的臺灣新政府。
臺灣的媒體密集度在東亞可說是數一數二,然而對于中國大陸的新聞,臺灣媒體逐漸傾向為兩種分野,首先是知陸派,這派媒體強調的是必須審慎、客觀地認識中國大陸,在立場上較為溫和,政黨屬性則較為偏向泛藍,比方說中國時報系列、聯合報系列、TVBS電視臺等;其次則為仇陸派,這類媒體展現的特點則是較為反陸,特別是報導相關議題會突出中國大陸的不文明、不人道、不法治的新聞畫面,制造中國大陸負面形象的邏輯,因此在政黨立場上則靠近民進黨,譬如說自由時報、蘋果日報、三立電視臺等。在這樣的兩極化之下,臺灣民眾對于中國大陸重要新聞事實上取得的完整度相當有限,基于媒體的涵化效應,臺灣社會也走向更為對立的狀態。
以這次兩會為例,臺灣每天出刊的四大紙媒——聯合報、中國時報、蘋果日報、自由時報,對于兩會的描述皆有不同。聯合報對于兩會的描述相當詳盡,指出這次兩會為“十三五計劃”的開局之年,報導重點更全面,不僅只關注牽涉兩岸關系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側重了十三五計劃對于脫貧、環保、創新的新發展模式;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在完整性上一致,但是更著重于兩岸關系的發展,在其社論中也可嗅出對中國大陸的友好姿態,也添增了外媒“商業內幕”對兩會高效率和高質量的溢美之詞。
中國時報重視大陸兩會,圖取自網絡
聯合報對兩會報導詳盡,圖取自網絡
相較于此,自由時報和蘋果日報對于兩會的立場便與上述兩報迥異。自由時報本身對兩會的報導就較少,盡管仍關注北京的兩岸政策,但是報導偏于批判,針對中國大陸對新聞的管制提出異議;蘋果日報對此報導更少,在周遭議題上的批判力道更大,比方說認為兩會只有表決功用;引用“法廣RFI”的新聞,指北京的霧霾嚴重、開會城內外保安氣氛凝重,并將銅鑼灣書店事件牽連為替兩會鋪路,極盡批判之能事。
在自由時報報導中可明顯看出仇陸態度,圖取自網絡
在臺媒的“兩會各表”之下,原先對于中國大陸較為陌生的民眾,在媒體各自立場殊異的影響下,一來訊息更為凌亂,二來失去客觀認知的能力,連帶對最重要的兩岸關系政策有所誤讀。過去被視作政府白手套的中央社,反而在新聞媒體亂象充斥的現在,有著較為平穩卻扎實的表現。中央社可說是最早關注兩會新聞的媒體,在去年12月底時便出了政協主席俞正聲建議在3/3召開政協會議的消息,對兩會召開的報導,討論的面向更廣,甚至連人民日報在微博上舉行10個話題的人氣投票也成為一篇新聞。
中央社將人民日報的投票納為新聞,圖片取自網絡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歐洲人付錢,中國人建造,當然全歸功于中國” 評論 40直接安排10萬億元! 評論 176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評論 137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評論 124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評論 144最新聞 Hot
-
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
“特朗普回歸,這個領域又讓中國贏一局”
-
“特朗普贏了,他們要回家了”
-
“從中國懷里拉走”?
-
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
法國外長到訪前,以色列在“法國領地”扣押兩名法國憲兵
-
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
德高官焦慮:若特朗普從烏克蘭抽身,中國就贏了
-
“特朗普真男人”“快速停火就是自殺”,他倆同時發聲
-
普京:有些人嘴上承認“一中”,身體卻不老實
-
民主黨拋棄了工人階級?白宮回應桑德斯
-
印度政府智庫:這個中國“圈子”,咱還是得加入
-
“特朗普2.0”將至,日本很揪心
-
他押注特朗普勝,將贏下近5000萬美元,竟有訣竅?
-
“助我勝選”,特朗普任命她為首位女性白宮幕僚長
-
遭外資創紀錄拋售近110億美元,印度股市大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