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博宇:如何轉變“天然獨”?北漂臺灣青年這么說
關鍵字: 臺灣年輕人天然獨太陽花兩岸交流蔡英文觀察者網:我們應該如何挽回大陸、臺灣兩岸青年人之間的感情呢?
鄭博宇:交流,現實的交流。說句實在話,兩邊網絡上的叫囂,根本看不到人。
臺灣對大陸的了解,甚至可以用孤陋寡聞來形容。我本碩博都在臺灣,讀博士做助教的時候帶本科生,大陸的同學跑過來跟我說,他是從青海來的,臺灣的同學問他是不是騎馬上課。我帶臺灣的學生來大陸,都會提前辦一個行前說明會。我告訴他們:北京的地鐵很方便,基本哪里都能到。臺灣的學生居然問我:北京竟然有地鐵啊?我就說:北京都辦完奧運了,能沒地鐵嗎?
你懂這個資訊不對稱到了什么程度嗎?所以說交流是很大的問題。
臺灣的人不到大陸來,大陸的人到臺灣去又比較麻煩。其實相比較去臺灣要各種證件,到大陸來是比較容易的。通過工作,通過上學,通過創業實踐,在各個面向上,讓兩岸青年多一點互動和交流。比如說臺灣的交流團,不要讓老師來帶。訓練志愿者,讓學生自己跟志愿者互動,不用管他們。他們培養出友誼,自然有相互理解的途徑。
有時候,兩岸的很多年輕人在吵,我就會說:你們別吵了,我問你們5個問題。這些問題你們答出來的相似性應該是百分之七八十。他們不信。然后我問他們:你們有沒有買房的壓力?有啊。你們存款多嗎?沒有啊。你買得起車嗎?買不起。你有女朋友嗎?沒有。好了搞定了,四個問題已經百分之80了,都不需要問第五個問題。
其實兩邊都一樣,兩邊年輕人的生活都不容易,問題也是一樣的。當這些問題沒有被政治刻意炒作,從務實的角度去想,就會產生同理心。對于政治狂熱的那一撥人是被刻意放大的,臺灣真正的民意是沉默的,你看到的臺面上的新聞不是真實的。所以現實的交流還是很重要。有時候,你跟年輕人講話,倒不如讓年輕人去跟年輕人講,同齡人之間更有說服力。
創業青年代表們在臺灣驛站交流溝通
觀察者網:您一直在提倡一種新的兩岸青年交流模式,叫做“體驗式交流”,這種模式跟傳統的交流團有什么不一樣呢?
鄭博宇:“體驗式交流”和以往的臺灣交流團是有區別的。以前的交流團就是“三好團”:吃好、玩好、睡好。這樣的交流團就像你去夜店,喝了酒跳了舞,很high,隔天醒來什么都忘了。它沒有辦法在參與者心中留下深刻的記憶。很多臺灣學生報這種活動當畢業旅行,就是來玩而已,沒有實質意義,當然留不住人。
而且,這樣的團刻意把最好的一面去呈現,結果,真正在北京生活才發現和當初看到的不一樣。來玩的時候回憶深刻又美好,工作的時候才發現,全聚德這么貴,地鐵這么擠。他們都坐大巴在北京玩,哪里知道地鐵那么多人?他們完全不懂北京真正的狀態。
我帶“體驗式”交流團,基本不用大巴車,全部坐地鐵。你看到的就是真的。你要擠過地鐵才知道北京是什么樣子,為什么會那么堵。你要深刻地了解這個地方,才有把握能在這里生存。否則,就算給再多的補助,補助燒完就沒錢了,沒錢了就準備回臺灣了。那都是假的。
我認為,實習是最快也是最好的體現方式。它可以提供學習、工作經驗,又可以幫助了解市場。實習要求學生住在這里一段時間,足夠他們去了解環境。這才是深刻的、有意思的、有意義的一個交流運作模式。
來大陸這邊實習,就算他們沒有留下來,但是他們仍然會有興趣來。第一,他可以來看看這個地方。第二,在大陸實習比在臺灣實習有意義、有內容。臺灣雖然也有實習,但都非常水,去公家機關發發公文,并沒有實際的意義。但來大陸實習過后,他可以在履歷寫在哪里工作過。
今年我在一場會議中提出“體驗式交流”這個概念(原文是兩岸青年交流不在形式重在體驗),然后張主任提上去給俞正聲主席,所以今年的海峽論壇,我有機會和俞正聲主席交流就業創業。這些算是經驗之談。我自己帶過的臺灣交流團,有人在大陸已經結婚了,兩三對;有人在大陸工作了;有人在大陸買房了。他們在大陸發展得都不錯,這說明,提供一個機會,大家都愿意來。
我希望用自己的故事去說明問題。我是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人,從小到大都是靠著自己拼上來的。我相信個人的發展應該凌駕于一些政治元素。個人發展的前提是什么?是走出去。
我跟臺灣年輕人講這個概念:我們年輕的時間有多久。25歲碩士畢業,到40歲左右,也不過15年。15年的時間,你跟著一些人搞政治,你得到的是什么?幫著別人抬轎而已。什么都沒得到,這就是一種虛度。再回頭看看就會后悔。
觀察者網:總結這些年的經歷,您認為,在兩岸青年交流規模方面,是不是還比較有限?我們大概還需要發展多少年,才能將兩岸青年的關系,帶到一個比較積極的方向上去?
鄭博宇:多少年不好說,但是的確應該擴大交流面向,政策往下走,這是一個發展方向。
去年我幫中國銀行招了臺灣的實習生,60個名額,只有120個人來報名。今年,體驗式交流開始以后,實習名額提到了80個名額,但是有1000個人報。其實你看,這個需求是有的。
另外,80個名額有1000個人,剩下920個人去哪里了?其實應該全面向的都打開。
我向國臺辦提過一個建議,希望能有一個公平化、集成化的平臺,把全國各地能夠提供給臺灣學生實習崗的單位都統一發布,讓臺灣的學生憑個人能力申請競爭。現在的系統,很多的時候還是會回到固有的模式——不是富二代,不是政二代,就沒有辦法去中國銀行這種好的大陸企業去實習。現在的模式還有權貴問題在。
此外,我希望這個平臺能夠盡量消除實習崗位之間的巨大落差。比如說,中國銀行的崗位包吃包住包機票還有工資,而一些別的公司學生則需要自己租房買機票,實習工資還十分微薄。這個差距過大就容易產生問題。
我的公司也有不少臺灣實習生,他們真的有意愿來大陸,只不過是缺少機會和信息。我會盡可能借助自己的平臺去幫助他們。我會努力把自己發展好,然后我身邊的人會知道,我是真的一點背景都沒有,就是在北京靠自己的方式累計了這么多。
我想要創造的就是這么一種概念,你不是富二代,你不是政二代,在這里,你只要有用心,你還是有辦法發展的很好。我不敢說自己發展的很好,但是至少,我自己感覺還行。
其實愿意走出來的人,他們的能力都不差。
其實并不是一個復雜的問題,而是故意被操縱,尤其咨詢被操縱。我們不是求著誰到大陸來,而是希望只要有一點想要來大陸看看的意愿,就給他一次機會。
我自己公司有個臺灣的實習生,95年的。在臺灣還有一個小助理,98年的。小我一輪。我也問過他,你干嘛跟著我,又沒有錢拿。他就說,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他參加了一次到北京的活動,認識我以后主動提出幫我處理在臺灣的事情。
我希望能夠影響到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的認知,給他們一個正確的方向。要把這些資訊傳承下去,算是一種責任感,最起碼以后的人可以不用像我一樣繞彎路。我能夠做的,就希望盡量做好。按照六度分隔理論一個人可以影響6個人來算,這個影響力也會有效果。
更何況,還有臺灣的創業團隊到大陸來需要我們的幫助。他們不了解大陸的環境,不接地氣怎么創業呢?燒錢嗎?燒的錢能比別人多嗎?很難。會有很多問題。
關于創業公社臺灣驛站:
10月21日,創業公社臺灣青年創業驛站在北京中關村國際創客中心正式啟動。
該驛站由創業公社臺灣青年員工策劃、打造,通過匯集多方優勢資源,為入駐的臺灣創業團隊提供最佳的創業環境,從而促進兩岸青年創業交流。
臺灣驛站會為每個入駐的臺灣創業團隊提供三個月的免費辦公場地,另提供包括資訊普及、金融扶持的等在內的服務咨詢。
臺灣驛站隸屬北京創業公社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該創業公社創建于2013年5月,致力于為“北漂”創業者提供一站式創業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快速發展。3年多來,創業公社已成為北京市規模、服務、空間皆領先行業的創業生態運營商。截至今年10月,創業公社培育出的中關村雛鷹人才企業占北京全市總量的五成以上。
背靠創業公社,臺灣驛站將為臺灣創業團隊提供更多本地相關領域的創業咨詢及創業導師的對接,促進兩岸創業者之間的交流溝通。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原標題:鄭博宇:改善兩岸關系,應推動兩岸青年之間的務實交流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周順子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48“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01“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0“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16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6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