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瑋:出現校園欺凌就讓老師背鍋?頑疾該怎么破?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左瑋】
4月,一支由學生演繹的“反對校園欺凌舞蹈”在網絡引發熱議。廣泛關注的背后,是公眾對校園欺凌的擔憂和對解決之策的期待。
本文采寫的,正是這個沉重的話題。
父母、老師都勸他忍……
在部分家長的認知里,校園欺凌,是學校里“孩子們的小打小鬧”,其實遠不止于此。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30條提到“學生欺凌,是指發生在學生之間,一方蓄意或者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壓、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傷害、財產損失或者精神損害的行為”。
在采訪中,王檢察官告訴我:“校園欺凌短期內會影響學習生活,長期則會導致抑郁、焦慮乃至自殺,負面影響也會隨著欺凌時間增加呈現滾雪球效應。”“還有另一種完全相反的極端情況——被欺凌者出現反社會行為和道德疏離——以暴制暴、混社會、欺凌他人等。”
2015年,王檢察官辦理了一個案件。小李是某中學的住宿生,因為矮小瘦弱,長期被宿舍其他三人欺負。
“他發現自己剛打滿的熱水忽然空了、晾曬的衣服莫名奇妙臟了,室友的冷嘲熱諷、拳打腳踢更是家常便飯。他給父母說,父母說同學是開玩笑的讓他忍一忍;給老師說,老師勸他學會與同學相處。”
最終,收假返校時,小李從家中偷拿了一把刀,在凌晨時分割向同學的脖子。
此類慘劇并非孤例,校園欺凌,影響的也遠不止被欺凌者。加害者居高臨下、從他人痛苦中獲得快感的行為,如果得不到及時制止矯治,往往遺禍無窮。
校園欺凌中,更多的是目睹欺凌現象的旁觀者。他們中部分會因為無法幫助受害者而產生內疚、惶恐,少部分則為了不被殃及加入欺凌行列。校園欺凌,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學生的價值觀,讓他們開始對成年人及社會不信任,對規則和公平正義產生質疑……
一名女生遭遇同學煽打欺凌(新聞資料圖)
現狀如何?
2019至2020年,華中師范大學教育治理現代化課題組(以下簡稱課題組),在山東、廣東、湖南、湖北、廣西、四川等六省實地調研,樣本涵蓋東中西部地區130余所中小學的萬余名學生。
課題組調查顯示,校園欺凌的發生率為32.4%。其中,語言欺凌發生率17.4%、身體欺凌12.7%、社交欺凌10.5%、網絡欺凌6.8%。
如將這一結論與10年前一項涵蓋18省近18萬學生的調研數據相比,或與2017年中國應急管理學會校園安全專業委員會的調查報告及2020年最高檢白皮書對比,可以發現校園欺凌和暴力犯罪已明顯下降。經分析,未成年人在校時間減少、法治校園和安全校園建設力度加大是重要因素。
雖總體呈下降趨勢,但發生率仍舊偏高。更讓人揪心的是,學生首次遭受欺凌后選擇“給父母說”和“給老師說”的比率僅為11.7%和14.3%,而“藏在心里”的學生再遭欺凌的概率為45.2%。這意味著,在成年人難以察覺的角落,很多孩子的傷口在進一步惡化。
校園欺凌為何成為頑疾?
多年前,我國關于青少年保護的法律中,未明確提出“校園欺凌”的問題。一方面,法律天生具有滯后性,另一方面,發生在封閉校園之中、未成年人之間的校園欺凌,確實存在“界定難、處理難、后續難”的現實困境。
校園欺凌,通常在學校最隱秘的角落、經某種沖突產生相應特征后才會轉化為顯性欺凌。由于此前沒有專門的界定標準,也難以進行評估監測——究竟是“校園欺凌”還是“社交沖突”,這使得成年人一時也難以分清。
“不管是社交沖突還是校園欺凌,涉事雙方均在未成年人雙向保護范圍之內,難以進行刑事或者行政處罰,只能依法予以訓誡。”一位警察告訴我。“除非構成輕傷我們才會立案,一般來說,學生之間矛盾以老師批評教育為主。”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李強:落實疫情防控軍令狀,把各項防控工作做到底做到位
2022-05-08 22:51 抗疫進行時 -
歐盟政客詆毀特區選舉制度和選舉結果,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回應
2022-05-08 22:17 香港 -
接單后私聯客戶加跑腿費獲利近11萬,上海5名“黑騎手”被抓
2022-05-08 21:56 -
上海一市場“大白”與群眾起沖突?當地回應
2022-05-08 20:38 抗疫進行時 -
習近平將出席慶祝中國共青團成立100周年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2022-05-08 20:31 -
李家超:將團結帶領香港各界,同為香港開新篇
2022-05-08 19:25 香港 -
貴州畢節織金縣發生山體垮塌事故,目前已致3人被埋
2022-05-08 18:04 -
上海快遞第一批復工復產“白名單”公布
2022-05-08 17:50 抗疫進行時 -
香江快評:特首選舉成功舉行,為香港注入強大發展信心
2022-05-08 17:44 香港 -
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39例,首都與疫情的較量正處于膠著狀態
2022-05-08 16:28 抗疫進行時 -
鼓勵“引客入吉”,吉林省獎勵以包機等形式送客來吉的旅行社
2022-05-08 15:59 -
長沙市成立調查組進駐比亞迪,調查工廠氣體排放問題
2022-05-08 15:41 安全生產 -
臺灣本土確診再破4萬,陳時中:數字略降是因為“周六效應”
2022-05-08 15:02 臺灣 -
防疫政策導致中國沿海船只擁堵無法進港?嚴重誤導!
2022-05-08 14:08 抗疫進行時 -
林鄭月娥:衷心祝賀李家超當選
2022-05-08 13:56 香港 -
澳門特首賀一誠祝賀李家超當選
2022-05-08 13:38 香港 -
港澳辦祝賀李家超高票當選
2022-05-08 13:16 香港 -
上海出臺金融惠企紓困政策,推動地方金融組織延長還款期限
2022-05-08 09:58 抗疫進行時 -
31省份新增本土319+4065
2022-05-08 09:15 抗疫進行時 -
李家超當選香港特區第六任行政長官人選
2022-05-08 09:14 香港
相關推薦 -
歐盟進口天然氣單季總量,俄羅斯反超美國了 評論 58美國審查計劃“逼死”華裔科學家? 評論 372規模最大!以色列民眾怒了,70萬人走上街頭抗議 評論 246“沙特尋求中國技術,將自己塑造成汽車和自動化中心” 評論 162要收緊ASML出口管制?荷蘭新首相表態 評論 224最新聞 Hot
-
美國審查計劃“逼死”華裔科學家?
-
朔爾茨:令人痛苦
-
0.5m影像超90%,中國民企發布世界首張高清全球年度一張圖
-
美媒改口:烏空軍F-16墜毀可能并非“友軍誤擊”
-
人命都不管合理嗎?“總理想干什么都行!”
-
特朗普賓州集會,突發這一幕
-
波蘭怒了:烏克蘭人還想不想入歐?
-
滯留3個多月后,波音“星際客機”發出異響
-
規模最大!以色列民眾怒了,70萬人走上街頭抗議
-
反恐轉向對華!美國想用這個新項目修補“漏洞”
-
“沙特尋求中國技術,將自己塑造成汽車和自動化中心”
-
“執政聯盟的災難”,德國選擇黨首次贏得州議會選舉
-
要收緊ASML出口管制?荷蘭新首相表態
-
涉及中國,美國二度推遲“重大貿易決定”
-
來真的,左翼聯盟“刺頭”推出彈劾馬克龍草案
-
“柯文哲在地下候審室過夜”,法院預計今晚開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