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迪·圖赫爾:“看起來好像是真實”的“假新聞”,福克斯崛起的秘密?
這一策略奏效了。2002年1月,福克斯新聞網的收視率超過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此后一直處于領先地位。老牌新聞電視網在第一次海灣戰爭中,因及時的現場報道而聲名鵲起,但此后卻落后于福克斯新聞網,即便是在入侵伊拉克期間的收視率也落后于福克斯。而福克斯新聞部門帶來了驚人的利潤——根據一份報告,福克斯新聞網的利潤比其他有線電視網和三大晚間新聞廣播節目的利潤總和還高。艾爾斯在2009年賺了2300萬美元。
福克斯電視臺創始人羅杰·艾爾斯 圖源:視覺中國
與此同時,微軟全國廣播公司卻飽受身份危機困擾。應該以何種條件與福克斯新聞競爭?是作為提供真實新聞而不是虛假新聞的新聞網?還是作為提供進步主義偏見而不是保守主義偏見的新聞網?福克斯的評論員取得了一些顯見的成功,這些評論員都很有觀點,盡管有些是刻意這么做的。凱斯·奧爾伯曼的“倒計時”節目在微軟全國廣播公司從2003年播放至2011年,該節目知名的原因之一就是,他與福克斯的比爾·奧萊利形成激烈競爭,后者經常“贏得”奧爾伯曼定期的“世界上最糟糕的人”環節。
新有線電視網不同于福克斯新聞網,它有傳統的新聞母公司。奧爾伯曼的職業生涯凸顯了新有線電視網絡的一個困境。2010年11月,奧爾伯曼承認,他曾為3位民主黨候選人的競選活動捐款。與大多數傳統新聞機構一樣,微軟全國廣播公司的所有者美國全國廣播公司不允許員工在未經新聞主管批準的情況下向黨派運動捐款(或參與黨派運動)。因此,微軟全國廣播公司的負責人,“考慮到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新聞的政策和標準”,暫停了“倒計時”節目主持人的工作。一些粉絲認為,奧爾伯曼的違規行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節目在兩個月后被無理由地突然取消(不過也有人指出,康卡斯特即將收購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可能是新的公司所有者認為奧爾伯曼過于自由,或者至少是太有爭議性。康卡斯特否認曾插手這件事)。
奧爾伯曼的節目停播后,一些人認為,網絡新聞部門認同傳統的新聞價值觀,努力為廣大民眾服務,有公正的規則規范這些部門的員工,而評論員的受眾畢竟是為了聽取激烈的政治觀點,不應受到這些嚴格規則的約束。但微軟全國廣播公司還是打算暫停奧爾伯曼的工作,從而發出一個明確信息:微軟全國廣播公司與福克斯新聞不同。在福克斯新聞,肖恩·漢尼提等評論員可以不受責難,而微軟全國廣播公司認為自己是一個有新聞標準的新聞機構。
盡管如此,這種界限可能難以維持。在觀看2012年共和黨提名大會的報道時,《紐約時報》電視評論員亞歷山德拉·斯坦利注意到,微軟全國廣播公司主持人具有“極度諷刺的精神和黨派立場”,美國全國廣播公司主持人則是深思熟慮的中立立場,設法堅守自己的觀點,兩者之間存在著不安的乒乓效應。斯坦利總結說,微軟全國廣播公司是“福克斯的自由主義邪惡雙胞胎”。
并非如此。微軟全國廣播公司在自己是新聞還是有線電視網方面存在的困惑可能并確實造成觀眾的困惑。福克斯新聞虛偽而堅定地稱,它只提供直接的新聞,只讓那些非忠實觀眾感到困惑。福克斯新聞節目品牌的真正成就在于,它促進形成了一個龐大而忠實的社區,連接社區的紐帶不僅有成員共同的政治觀點(以及他們共同鄙視的政治觀點),而且還有他們關于公共生活中不穩定情況的共同想法。這些想法包括一種受到自由派機構攻擊的感覺;
例如,2004年的民意調查顯示,在福克斯新聞的觀眾中,38%的人認為媒體強烈偏向民主黨,只有14%的人認為媒體偏向于共和黨。相比之下,那些主要從報紙、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或網絡新聞中獲取新聞的人,在對偏見的看法上基本持平。福克斯新聞的觀眾也比其他新聞觀眾對主流媒體更加憤世嫉俗,而且與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和其他新聞網的觀眾不同,他們表示更喜歡反映自己觀點的新聞。這樣造成的一個后果是,根據2011年的一項調查和測驗,他們對世界上發生事情的了解程度甚至不如那些根本不關注新聞的人。
但是,如果福克斯新聞不是在為其受眾準備一場時事考試,而是向其提供自認為更有用的東西,即社會學家阿利·霍克希爾所說的“深刻故事”——一個“感覺好像是真實”的故事。這是一個關于自由主義精英輕視白人基督徒和居高臨下的故事,而福克斯新聞的大部分受眾都是白人基督教徒,福克斯想要給他們營造一種在日益多樣化和苛刻的世界中被圍困的感覺。
從2010年代初開始,霍克希爾花了5年時間,住在路易斯安那州查爾斯湖周圍以保守派、工人階級為主并且族裔混合的社區,與人們談論他們的生活。許多受訪者談到福克斯新聞時都充滿崇敬和喜愛,這是其他純粹的新聞機構所不能比擬的;這些受訪者告訴她,福克斯新聞就像“家庭”,而且,霍克希爾寫道,它似乎是“政治文化的一個額外支柱”,告訴觀眾“他們應該感到害怕、焦慮和憤怒的是什么”。
福克斯新聞不只是共和黨的一個秘密分支;它還履行了傳統原教旨主義教會的許多職能。它為人們提供安慰、社區、身份感和認同感。受眾將它的論述作為絕對真理接受。任何質疑其真實性的人都會被詛咒,至少是隱喻上地詛咒。福克斯新聞網稱它所做的是“新聞”,為“你”提供“決定”所需的信息;它聲稱自己植根于傳統報道的經驗慣例。但福克斯的假新聞又讓其默默宣稱存在一種新聞外的權威,這種權威幾乎沒有其他新聞機構能夠或愿意維持:它在宣稱自己像圣經一樣無誤。這使得其超級黨派的假新聞在公共場合無可爭議。
《謊言與真相:美國歷史上的假新聞與假新聞業》,(美)安迪·圖赫爾 著,孫成昊、劉婷 譯,中譯出版社2024年3月出版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標簽 美國媒體-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王愷雯 
-
“歐盟得把成年男性遣返烏克蘭,上戰場”
2024-05-04 08:51 烏克蘭之殤 -
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人員抵達平壤
2024-05-04 08:46 朝鮮現狀 -
“美國各地逾2000名抗議者被捕”
2024-05-03 22:50 美國一夢 -
“內塔尼亞胡決心競選連任”
2024-05-03 21:35 巴以恩仇錄 -
以代表稱:沒料到美國精英大學里也有哈馬斯
2024-05-03 20:25 巴以恩仇錄 -
他催拜登采取行動:保住內塔尼亞胡,不然逮捕令會落到咱們身上
2024-05-03 18:45 巴以恩仇錄 -
日央行或已投入8萬億日元干預匯市,岸田文雄拒絕評論
2024-05-03 17:11 日本 -
“中俄在臺海附近軍演,逼著美國改計劃”
2024-05-03 16:43 中美關系 -
數十萬民眾在哈瓦那集會,控訴美國對古巴封鎖
2024-05-03 15:19 拉美左翼 -
果然,印度和日本破防了
2024-05-03 15:11 美國政治 -
“這樣拆掉中國設備,許多農村就沒網了”
2024-05-03 13:56 美國一夢 -
美國一名14歲學生在校外遭美警擊斃
2024-05-03 13:25 美國槍擊案 -
“美軍還沒撤,俄軍就把這里占了”
2024-05-03 11:37 非洲之窗 -
“北約發這種提案,簡直瘋了”
2024-05-03 11:34 烏克蘭之殤 -
“我無法呼吸”“閉嘴”
2024-05-03 11:15 美國一夢 -
“誤殺”,美中央司令部承認
2024-05-03 09:54 美國政治 -
武切維奇出任塞爾維亞新總理
2024-05-03 09:32 -
土耳其暫停與以色列所有貿易
2024-05-03 08:07 巴以恩仇錄 -
中企承建,武契奇:感謝中國
2024-05-03 07:52 國企備忘錄 -
馬克龍再談“向烏克蘭派兵”
2024-05-02 23:09 歐洲亂局
相關推薦 -
“中國對美國貿易依賴,創新低” 評論 0“俄方承諾追究刑責” 評論 62“印度曾與馬爾代夫反對派接觸,密謀罷免親華總統” 評論 116中國最重要的事是,不能總看美國的眼色行事 評論 101“后果太嚴重了,鳥擊不能成為事故的直接原因” 評論 199最新聞 Hot
-
“中國對美國貿易依賴,創新低”
-
美國批了,馬斯克:不愧是搶錢冠軍
-
“俄方承諾追究刑責”
-
德國開懟:畢竟胡說八道也算自由
-
美法院裁定:特朗普性侵成立,賠她500萬美元
-
兩周內三項協議“對抗”中國,“更像給美國的短期信號”
-
美財政部竟又賴上中國,還列為“重大事件”
-
阿薩德政權為何垮臺?拉夫羅夫點名美國
-
俄前國腳前線陣亡:因販毒入獄,參軍減刑
-
他后悔了
-
“連續三年低于更替水平”,2024年越南生育率創新低
-
“印度曾與馬爾代夫反對派接觸,密謀罷免親華總統”
-
“沙姆解放組織”領導人:敘利亞可能4年后舉行選舉
-
“后果太嚴重了,鳥擊不能成為事故的直接原因”
-
他也跳出來:對抗中俄前線,哪能光靠狗拉雪橇…
-
“澤連斯基在12月提出了一個荒謬的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