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柏峰:“返鄉體”再辟謠,鄉愁經得起多少反轉
關鍵字: 返鄉體返鄉體辟謠上海女返鄉體杜撰農村社會鄉愁返鄉體寫作“負能量”隨筆寫作也受寫作者知識結構的影響。這在記者中表現得最為突出,在其它群體中也有所表現。在城市工作的中產階層大量是從農村走出來的,他們往往自以為自己了解農村。常常可以聽到有人說,我老家是農村的,我了解農村;也有人說,我在農村插過隊,我了解農村。其實這些人真的不一定了解農村。老家在農村的,雖然村里人他都認識,但他們的人生經歷都是從學校到學校,未能深入到農村生活內部,他們對于農村而言常常是浮在水面的油。而且,當前農村正在發生著全方位的變化,與幾十年前的情況大不相同,甚至與十年前相比都大不相同了。他們所認識的農村,往往是自己的農村印象基礎上不斷想象的產物,這種想象可能是媒體強化的,也可能從類似《鄉土中國》這種描寫農村理想型的著作中得來的。一旦返鄉,發現農村現實與自己想象的理想型不同,他們就很容易產生消極情緒,進而認為農村病了,需要改造治療。而且,這種治療論的寫作頗為符合城市小資階層對農村的想象,因此格外容易得到他們的認同和點贊,從而在這個階層中得到廣泛傳播。
目前,“負能量”的返鄉隨筆寫作,在某些群體中甚至發展成了一種“時尚”,返鄉隨筆因此有了這種傾向:“誰能寫出更慘的故鄉”。文本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也形成了負面的反饋和強化,越慘的家鄉描述文本越能吸引讀者。這一傾向在媒體和新聞記者群體中最為明顯,因為琢磨“吸引眼球”本來就是他們的職業習慣。“負能量”的返鄉體寫作因為有廣泛的讀者群和傳播量,不少媒體甚至給記者員工布置回鄉筆記的春節作業。記者的返鄉隨筆大多對問題并無深入思考,往往一觸即跳,抓住一點經驗現象即迅速跳入已有的價值框架中,作出符合自己想象卻未必符合現實的判斷來。
“上海女因一頓飯逃離江西農村”被指假新聞
這種寫作走向極端,就發展成了作假,編造故事來迎合想象,甚至為了寫“慘”蓄意編造各種爛事。正在這一背景下,今年春節期間,出現了兩篇影響極大、負能量極足的回鄉隨筆(和事件),一是《財經》記者高勝科的返鄉日記《春節紀事:一個病情加重的東北村莊》,二是所謂的“上海女跟回男友家鄉過年”事件。作假各有不同目的,記者返鄉日記作假,也許只是想寫出“無法更慘的家鄉”,“上海女事件”作假更可能是為進一步營銷服務的策略。這些作假行為吸引了大量的關注,制造了廣泛的討論,也對社會構成了巨大的撕裂和傷害,對媒體公信力、新聞記者的形象、網絡輿論環境都造成了傷害。
記者的這種思維模式不是一天形成的,城市中產階級和小資的農村想象也不是生來如此的,而有長期的累積和濡化。很多年前,網絡上、媒體圈就開始延續“每個人的故鄉都在淪陷”這一調門,媒體人和文化批評者對此“貢獻”巨大。在長期而持續的這種調門下,一般受眾看問題的視角因此受到了影響,逐漸形成了“刻板印象”,他們習慣性的相信那些“淪陷故鄉”的描述,反而將正能量的返鄉寫作視作“宣傳”和造假。
其實,在既有的返鄉隨筆寫作中,也有大量不屬于“負能量”的寫作。例如“華中鄉土派”的返鄉隨筆中,大量篇章都是對農村現狀的客觀描述,其中有講述農村一般性現狀的,如描寫農民婚喪習俗的,刻畫農村土地現狀的;也有描述如何改良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的,如2015年楊華就在其春節返鄉隨筆中記敘了他帶領村民集中處理垃圾的故事;當然,也有揭示問題的,這些問題既有政策不當導致的,也有農村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例如外出務工常態化后農村老年人的照料問題,以及與此相關的自殺問題。
可以說,在傳播因素和作者因素的綜合作用下,人們熟知的“返鄉體”寫作并沒有客觀全面反映當前農村社會現實。但這并不是說,返鄉隨筆的寫作就沒有意義,而只是說,我們對返鄉隨筆應該有全面穩健的認識。
田園牧歌式的鄉愁該去哪里尋找
“返鄉體”寫作即使有其偏頗之處,仍然有非常值得肯定(當然,作假的篇章除外),它確實揭露了農村當前存在的諸多問題。最近兩年傳播最廣的兩篇隨筆,其實都映襯了城鄉二元結構中存在的深層次社會民生問題。以中國之大,區域發展不平衡,農村階層分化之廣泛,這兩篇隨筆所揭示的問題在當地都不一定是全面的、準確的。然而,即使這些問題是個別性的、片面的、區域性的,仍然非常值得重視,而“返鄉體”寫作的廣泛傳播無疑為人們重視這些問題提供了民意基礎和經驗基礎。更多的人對問題有了初步了解,就可以引發更多人的嚴肅思考,導致更全面的調研,進而讓這些問題進入公共政策議程。
中國的知識分子向來有關懷天下的傳統和志向,而隨著社會進步和知識傳播的全民化,可以說如今已經迎來了知識分全民化的時代。城市中產階級返鄉,關懷家鄉,關心農民,關注鄉村問題,這種態度本身就是積極的,而且總會有其積極作用。不過,知識分子向來也有不接地氣、愛好空談的毛病,隨著社會復雜化,人們對自身工作之外的廣泛領域越來越陌生,這種空談傾向甚至越來越嚴重,因此難免有人自以為是,基于錯誤經驗對農村指手畫腳、發表偏頗意見。對此,應該有理性的認識。“返鄉體”寫作,其實就是城市知識階層關懷天下的優點和不接地氣的毛病在當下的綜合體現。對待這種寫作,既不要一味相信,也不要一棍子打死。它只是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一個起點,也只可能是起點。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70“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13“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3“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20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