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楓:中國新一代艦載戰斗機會是什么樣?
重型戰斗機也是一公斤一公斤摳出來的,并沒有多余的贅肉,不存在可以大幅度減重而戰斗力不大幅度打折扣的事情。更加具體地說,鶻鷹的長度據報道為16.9米,翼展11.5米,翼面積40平方米。空重與正常起飛重量不明,最大起飛重量28噸。最大起飛重量通常為正常起飛重量的1.2-1.6倍,主要靠外掛的戰斗機倍數偏高,如F-16,主要靠內載的偏低,如F-22(實際為1.3倍)。當然有例外,主要靠外掛的米格-29只有1.2倍,這是設計基準點就差不多撐到天花板的結果。對于鶻鷹,這里取1.35倍的典型值估算。那正常起飛重量約21噸,因此翼載約518公斤/平方米。鶻鷹1.0為兩臺RD93,預定換為渦扇19,技術水平與通用電氣F414相當,估計加力推力在100kN級,軍推在60kN級,發動機推重比為9。鶻鷹的最大速度為M1.8。
不過,即使換用渦扇19,在加力推力下,戰斗機推重比才0.95,對能量機動性很不利。F-16 Block 50的推重比為1.10,F-15C為1.07,F-22為1.05。另一方面,F-18C為0.96,F-18E為0.93,鶻鷹似乎又夠用了,只是毫無優勢可言。F-18(包括E型)是第三代戰斗機里能量機動性最不給力的。鶻鷹在軍推時更是推重比只有0.58,顯著低于超巡的最低要求0.7,F-22是0.8。這樣的鶻鷹既不能達到超巡,又只有中庸的能量機動性。海鶻鷹要因為上艦改裝而增重,性能更不給力。
F/A-18E/F是當代艦載機的一個比較典型的比較對象
由于雙發、機內武器艙,F-22的結構系數(結構與起落架、液壓等特設的重量占正常起飛重量的百分比)高達45%。比照這一數值,但把電子設備的重量從F-22一級(估計為2900公斤)降低到F-35一級(估計2600公斤),并把基本武器重量從F-22一級(估計1500公斤)降低到F-35一級(估計750公斤),鶻鷹的燃油系數(機內燃油重量占正常起飛重量的百分比)也只有30%,只比F-22的28%略高,與F-15的30%相當,低于F-18E的32%,遠遠低于F-35A的37%,與蘇-27的40%更是不能比。這也意味著海鶻鷹的航程至少不會優于F-18E。換句話說,除了隱身,海鶻鷹比F-18E沒有優勢。
這些結果不難估算。戰斗機的正常起飛重量是結構重量(包括機體和起落架、彈射座椅、液壓系統等,但不包括發動機和電子設備)、燃油重量、發動機重量、基本武器和電子設備重量、飛行員重量之和。另一種算法是用相關重量占正常起飛重量的百分比(表示為各種“系數”)計算:
結構系數+燃油系數+發動機系數+武器電子系數+其他=100%
在很多情況下,“只要xx增加yy公斤就可達到zz而不影響其他性能”是一廂情愿,原因就在于這些增加都是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真正的限制來自所有“系數”加起來必須等于100%。至于有人質問為什么不能是115%,那就只有反問他小學是怎么畢業的了。
在設計估算中,有些變量是“固定”的,有些是“彈性”的,但“彈性”的分為真正彈性的和與正常起飛重量掛鉤的。為簡單起見,飛行員重量算作100公斤,這是固定的。電子設備和基本武器重量由戰術要求和技術水平決定,獨立于飛機設計,也是固定的。結構重量不是固定的,但飛機構型、材料、設計和制造水平決定了結構系數大體在35-45%的范圍,雙發、機內武器艙、上艦加強都是把結構系數往高推的。發動機系數也不是固定的,但等于戰斗機推重比與發動機推重比之比。燃油系數而不是燃油重量決定了航程,通常要求在30-35%。低到25%就成米格-29了(實際為23.5%),成了機場圍墻保衛者了;高到40%則成蘇-27了,可望而不可求。在其他因素都或多或少“固定”的情況下,一般只有在燃油和武器、電子設備之間取舍,燃油系數常常成為第一個犧牲品。
要做出一架飛行性能更好的F-35C,而其他性能還差不多,是不可能的,必然有所取舍
上面只是在對現有鶻鷹作計算,推算飛行性能。但要“設計”理想的海鶻鷹,也不難做一些簡單的估算。有兩個典型情況。第一個是給定發動機和戰術要求(如戰斗機推重比),這時發動機推力確定了,可以倒推出正常起飛重量,以此可以推算和取舍其他重量。這有點削足適履,但在已經確定發動機的時候更加現實。第二個更加海闊天空,只給定一般技術水平和設計要求,上面的表述也可寫成混合表述:
正常起飛重量=100*(武器電子重量+飛行員重量)/(100-結構系數-燃油系數-戰斗機推重比/發動機推重比)
可從指定基本武器和電子設備的重量(代表戰術要求)出發,解算上述重量關系。在這里,發動機推力也是推算出來的,而不是給定的,發動機與飛機同步研制。新一代發動機研發時,技術水平是“固定”的,比如發動機推重比和最大可能的推力,但具體需要多少推力,也是與戰斗機研發互動的,而不是兩家獨立進行的。對于發動機來說,從極限推力降級意味著更長的壽命、更高的可靠性和更低的油耗,是有好處的。
但上述對鶻鷹的估算是在沒有算入上艦所需要的增重的情況下,比如加強的機體、起落架和尾鉤。鶻鷹的機動性可能也不及F-18E,F-18E的翼載為459公斤/平方米,鶻鷹為518公斤/平方米。即使不考慮機動性,海鶻鷹也是需要大大增加翼面積的。襟翼有增升作用,但那是錦上添花,低翼載才是錦。F-35A到C也經歷了這一過程,翼展從10.7米增加到13.1米,翼面積從42.7平方米增加到62平方米,翼載從524公斤/平方米下降到413公斤/平方米,結構系數從36%增加到41%。海鶻鷹也需要這樣的改裝才適合上艦。比照F-35A到C,正常起飛重量增加14.3%,使得海鶻鷹的正常起飛重量達到24噸級,加力狀態下戰斗機的推重比只有0.85,只比F-35C的0.76好看。
要是海闊天空的話,可以指定要達到與F-22和殲-20相當的超巡、機動性,比照F-22的結構系數和發動機推重比,算到最后就是另一架F-22。必須說,這是很樂觀的估計,因為3D打印、新材料可以降低結構重量,但上艦改裝和加大翼面積將增加結構重量,平衡下來,45%的結構系數可能是偏低了。盡管這樣,估算出來的就是與殲-20同級的超級鶻鷹,或許可以簡稱為超鶻。也就是說,約29噸正常起飛重量,38噸最大起飛重量,需要兩臺150kN級發動機。F-22的長度為18.9米,超鶻可以做到相似,比鶻鷹的16.7米長,比F-18E的18.3米略長,但比殲-20的20.4米短,更是比殲-15的21.9米短,還是可以接受的。
用兩臺大推力發動機為動力開發一個艦載版F-22那樣的“超級鶻鷹”,那或許才是最理想的
盡管如此,超鶻的燃油系數依然只有28%,要增加到對遠程海空作戰更有用的35%,正常起飛重量將是不可思議的52.8噸,最大起飛重量71.3噸,需要兩臺270kN級的發動機。這是不可能的。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堵開源 
-
外交部軍控司司長傅聰就中美俄三邊談判等問題闡述立場
2020-07-08 15:54 中國外交 -
服役40載 補給艦鄱陽湖艦今天退役
2020-07-06 18:58 中國海軍 -
實戰訓練!駐港部隊在傾盆大雨中拉開戰幕
2020-07-06 10:10 香港 -
臺軍快艇翻覆后,教官“壓力過大”自殺
2020-07-05 14:48 臺灣軍事 -
德特種部隊8.5萬發子彈可能丟了,或與軍內極右勢力有關
2020-07-05 12:46 德意志 -
南海、東海、黃海,大練兵!
2020-07-04 15:47 -
美國海軍一周內兩次在西太舉行雙航母軍演
2020-07-01 18:31 涼戰 -
為改善關系,美議員提議從土耳其收購俄制S-400
2020-06-30 16:28 -
軍報:堅決貫徹黨中央的重大政治決定
2020-06-29 07:13 習主席帶領我們強軍 -
今年第二次!轟6-K飛越宮古海峽
2020-06-28 18:38 長空鑄劍 -
罕見畫面:俄公開大量核試驗影像
2020-06-28 07:15 俄羅斯之聲 -
北美防空司令部:美軍機在阿留申群島附近攔截俄軍機
2020-06-28 07:03 -
解放軍最新裝備,率先亮相海外基地
2020-06-27 18:54 -
彈炮破膛!多種火器在4000多米高原腹地進行實彈射擊考核
2020-06-26 13:13 -
國防部:美方就是在中國“家門口”挑釁
2020-06-24 16:44 中美關系 -
國防部:西藏軍區在高海拔地域舉行綜合演練,不針對特定國家
2020-06-24 15:50 -
國防部:中印邊境沖突責任完全在印方
2020-06-24 15:16 龍象之間 -
中國最帥天團再次亮相紅場
2020-06-24 14:32 俄羅斯之聲 -
77集團軍炮兵旅青藏高原演練快打快撤
2020-06-24 13:01 龍象之間 -
重返西太:美軍雙航母在菲律賓海域舉行聯合演習
2020-06-24 12:53 涼戰
相關推薦 -
受中國影響,澳企要在稀土加工業務上發力了 評論 4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58“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92“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42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