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家榮:為什么消費者會選中國品牌?西方確實要思考自身競爭力是否下降了
最后更新: 2024-06-20 08:57:16編者按:自6月12日歐盟委員會發表聲明,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最高加征38.1%的額外關稅后,對中國汽車海外市場拓展增加了很多不確定性。與此同時,美國拉攏盟友繼續對華實施反壟斷、反補貼調查,并且在成熟制程半導體領域持續炒作“產能過剩”。
然而,歐美也非鐵板一塊,對加征關稅存在一定分歧。6月19日,德國副總理兼經濟與氣候保護部部長哈貝克啟程前往中韓訪問,此行被廣泛解讀為是德國在歐盟加征關稅后,為加強與中國車企的合作而來。畢竟中國作為生產基地、創新中心以及采購銷售市場,對很多德企非常重要。
而對于中國而言,中企出海在完成從“0”到“1”的關鍵性突破之后,面臨著品牌建設、海外本土化建設與合規體系認知等一系列新難題。
中國企業海外戰略資深策劃師、曾在華為海外公關部擔任高管四年的彭家榮(Chris Pereira)先生近日與觀察者網進行了一次對談,就中企面臨的關稅、實體清單等經貿壁壘、以及出海策略,提出了一些頗有啟發性的見解。
觀察者網:歐盟委員近日發布聲明,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最高加征38.1%的額外關稅。從輿論方面的不斷吹風到今天的“靴子最終落地”,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也在討論這個政策會帶來哪些直接影響。
彭家榮:歐盟加額外關稅這個事情,要分幾各層面。首先確實增加了中國相關企業的成本,但同時歐盟通過這個手段平衡了美國的壓力以及對中國市場開放合作的機會,也給了中國市場更多的確定性。換言之,這個加征額外關稅的具體數字是很透明的,中國企業現在針對歐盟經濟體的合作方式以及具體的成本計算,其實都有了一個較為明確的答案。
以比亞迪為例,清楚了額外關稅的加征數額之后,可以更放心的在歐盟開展業務,產品定價可以在確定性的出口政策框架內進行針對性的部署。如果說之前還有疑問:“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進軍歐盟的門檻到底有多高?”至少現在有了明確的答案。所以總體來看,我對中國車企在歐盟前景還是很樂觀的。
但是像美國那種情況,加征100%的關稅就是完全沒有考慮公司層面的商業經營狀況。根據美國目前的對華調性,就算是中企繳納了這100%的關稅,他們還會以其他各種理由卡你,這種政策的不確定性讓美國失去了很多與中企合作的機會。
歐盟大約占據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三分之一的份額 圖自彭博社
觀察者網:法國和德國是歐盟的兩大巨頭。之前有各大媒體分析,法國樂見加對華加征額外關稅,而德國的態度相對比較復雜,您是怎么看這個問題?
彭家榮:法國和德國的態度確實有所不同。汽車產業是德國的重要經濟支柱,在中國新能源車的沖擊之下,他們顯得有些措手不及,目前德國的很多老牌大型車企比如保時捷和寶馬還停留在燃油車思維時代,最新的市場調研數據顯示,他們無論是在德國本土還是在海外銷售額都呈下降趨勢,面臨著險峻時刻。
德國一方面需要保持開放和自由市場的競爭環境,一方面又面臨著美國和本土游說集團的壓力。我的建議是,中國車企和上下游供應鏈還是應該給德國同行一些生存的空間,合作共贏,否則把對方逼到墻角,或許會有新的監管條款跟進。
法國就不一樣了。法國汽車品牌在華基本上只有銷售量不太大的標致雪鐵龍集團,而且名牌性的行業以時尚和紅酒居多,而且法國應對美國這些外部壓力的立場和手段也是不一樣。
觀察者網:美國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限制和制裁,從一開始的“實體清單”模式的進出口管制,到投資禁止和人才從業限制,再到今天關稅加征和審查,層層加碼。有很多產業分析師闡述,關稅的殺傷力很多時候比“實體清單”還要強,畢竟這個關乎企業海外業務的利潤率和產品線的取舍,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彭家榮:“實體清單”和關稅政策各有利弊。實體清單會讓企業的聲譽嚴重受損,企業在當地找合作伙伴的時候肯定也會遭遇各種障礙,畢竟“實體清單”和供應鏈直接相關,供應鏈被直接掐斷,意味著和你合作的企業都會上制裁清單。
關稅則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它逼著我們往價值鏈、產業鏈高端攀升,對品牌建設來說并不是壞事。比如比亞迪之前可能主做中低端車型,現在因為關稅問題,為了提高利潤率,倒逼企業往高端車型邁進。
當然,這還要看關稅有多高,像美國那種加收100%的關稅,對企業來說是毀滅性的,顯然不是一個合作的態度。
觀察者網:談到中企出海這個話題,您曾撰文談到中國企業的當地本土化策略的規劃需要更加精細一些,還舉了“上班打卡”這個例子。中國總部與海外分部的權力的平衡確實對企業管理來說是一個挑戰。
彭家榮:中企在出海過程中必然會面臨著各種文化沖突與壓力,尤其是需要和新的供應商和代理商建立聯系。
改革開放幾十年以來,中國做海外貿易的范式正在發生重大變化。以前是“來料加工,兩頭在外”,但是現在不同了,人力資源、監管部門關系維護等等都需要讓海外的相應部門直接來對接,以達成最好的合規效果。
除了這些之外,還要學會處理與當地媒體關系,這都是之前很多中國企業在海外業務從未遇到的情況。打通了媒體關系,就會更好地吸引投資者,也就和當地的商會、工會和各種協會等建立了垂直聯系渠道。以上種種人事關系,是中國企業出海和做好本土化的核心議題之一。
觀察者網:從海外業務的更有效開展來看,中國總部需要放權,但總部又需要把握企業發展的總體航向,很多時候放權會讓企業高層很不放心。一個典型的案例就是英國著名半導體IP授權公司Arm與中國分部的“安謀中國”發生了一系列不愉快的事情。如何看待分權與放權的平衡掌握?
彭家榮:這個問題很好,確實會有這個難題。但本土化招募是企業必須要走的一步棋。顯然本地人對當地業務更加熟悉,他們的觀察也相對更加敏銳,決策響應也會更加快速。
我個人傾向帶著耐心和友好的視角分析中國企業的海外布局,我建議管理海外的團隊放權要果斷,同時做到責任和權力對等。直到今天,大部分中國企業的海外團隊還是一個純執行部門,決策權基本等于零,只是在執行總部下達的命令,這個模式在我看來是不可行,長期來看會走不少彎路;短期來看,讓總部放權是很難的,而且這步棋確實會帶來很多高風險,但一旦找到合適的本地管理人才,適當放權會讓公司的海外業務發展很快。星巴克就是一個例子,當年星巴克找了Belinda Wong擔任總裁,業務發展很快,成了外企在中國本土的管理典范。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武守哲 
-
M1數據連續兩月下滑,央行行長表態!余額寶零錢通或被納入
2024-06-20 08:50 金融觀察 -
618超頭主播帶貨量大跌,李佳琦開起天貓店
2024-06-19 17:39 觀網財經-互聯網 -
“科創板八條”來了!
2024-06-19 15:13 觀網財經-科創 -
潘功勝:把國債買賣納入貨幣政策工具箱不代表要搞量化寬松
2024-06-19 11:48 金融觀察 -
吳清:進一步引導上市公司樹立積極主動回報投資者的意識
2024-06-19 10:06 金融觀察 -
事關上億家庭、工商百業,證監會發文
2024-06-19 10:06 金融觀察 -
吳清:證監會將推出“科創板八條”
2024-06-19 09:39 觀網財經-科創 -
國內炒美股即將收稅?多家券商回應
2024-06-19 08:43 股市 -
科大訊飛內部通報員工去世:在家突發不適,送醫搶救無效
2024-06-18 22:24 觀網財經-科創 -
發售在即,realme新機在歐洲遭遇“持槍搶劫”
2024-06-18 14:56 觀網財經-科創 -
金融監管總局財險司:做到“長牙帶刺”,落實五大監管
2024-06-18 13:52 金融觀察 -
2025赴港上市?滴滴回應
2024-06-18 11:23 觀網財經-互聯網 -
王小洪河南調研:依法嚴厲打擊涉農違法犯罪
2024-06-18 09:03 國家安全 -
深圳一學區房3年前每平米14萬,現在4萬
2024-06-18 06:42 觀網財經-房產 -
存款利率又降了,多家銀行官宣
2024-06-18 06:39 金融觀察 -
vivo在印度被迫“本土化”?
2024-06-17 16:24 觀網財經-海外 -
新質生產力如何讓“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2024-06-17 15:46 -
A股五大險企保費增速持續提升,前5月累計收入同比增長2.19%
2024-06-17 11:09 行業資訊 -
不降息!央行續作1820億元MLF,凈回籠資金550億元
2024-06-17 09:47 金融觀察
相關推薦 -
“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35“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97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4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評論 173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評論 102最新聞 Hot
-
“日企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
10年了,馬來西亞稱將重啟搜尋馬航MH3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