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浪淘沙 聽動能澎湃——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述評
“努力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使長江經濟帶成為引領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提出明確要求。[全文]
-
奏響新時代的長江之歌
這個火熱的夏天,各大媒體記者踏上了“圓夢之旅”。自7月20日起,“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主題采訪團和隨行專家一起,從云南麗江啟程,順江而下,追尋一泓滇池如何從“城市傷疤”逐漸恢復清波蕩漾,講述三峽義工守護綠色長堤的動人故事,思考全流域脫貧攻堅的現實課題,見證智能制造引領長江沿線產業蝶變……這些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新聞報道,以及有高度、有溫度、有厚度的評論文章,讓許多讀者感覺“如臨長江”,感到“很解渴”,也引發廣大干部群眾對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深入思考。[全文]
-
大江奔來 看綠意盎然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使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時強調。[全文]
-
20%國土面積支撐起超45%的經濟總量 這里靠什么?
7月20日,“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主題采訪活動在云南麗江啟動。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全文]
-
震撼!《長江一分鐘》帶你領略大江奔流
《長江一分鐘》帶你領略大江奔流。今天,人民日報推出微視頻《長江一分鐘》帶你領略大江奔流一分鐘,183萬立方米江水奔流入海一分鐘,全流域供水39萬立方米一分鐘,南水北調中線調水1.32萬立方米一分鐘,長江各港口吞吐4000多噸貨物一分鐘,“神威·太湖之光”運算750億億次一分鐘,長江經濟帶GDP超7100萬元一分鐘,6人登上岳陽樓,欣賞江水浩蕩一分鐘,江豚在長江中游行75米一分鐘,約24萬元用于長江生態保護穩中求進、改革創新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大決策讓這條古老的大江不斷展露新的容顏百川歸海,萬馬奔騰壯闊長江向前。[全文]
-
金沙江告別“溜索時代”
據四川省交通廳資料,四川是全國“溜索改橋”任務最艱巨的一個省份。過去5年里,四川已投入逾10億元全面推進77個溜索改橋工程,目前完成項目超過70個,全省近500個村的十幾萬百姓已經告別了靠溜索出行的日子。[全文]
-
運河繁華在 揚州韻味長
拂去傳統文化的蒙塵,揚州為古城與大運河遺產張揚神韻,城市文化品牌不斷提升。說不盡的揚州古韻,就在廣陵派古琴藝術傳承人唐乃揚《山居吟》悠揚的琴聲中;說不盡的揚州古韻,就在名揚四海的“揚州工”傳統技藝中;說不盡的揚州古韻,也在富春茶社食客們等著翻臺吃早點的期待中。[全文]
-
九座城市的科創“朋友圈”
2017年,松江區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18家。目前已經有12家百億級的項目,累計可實現投資1400多億,一個龐大的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在G60科創走廊已經形成。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發改委主任馬春雷說,如果把國際的競爭與合作比作一場奧運會比賽,像上海這種單個城市參加的比賽就是個人項目,而城市群的參與就是團體項目,團體項目的含金量更高。而在城市群聯動發展的過程當中,如何能各揚所長,又有不同的定位,各有特色,這是非常重要的。[全文]
-
發展長江經濟帶須堅持全流域“一盤棋”的思路
發展長江經濟帶須堅持全流域“一盤棋”的思路。巍巍長江綿延6000多公里,流經十余省市,如何統籌協調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建立全流域的協調治理機制,是一項重大課題。[全文]
-
同飲一江清水 踐行“兩山”理念
水質考核指標體系、檢測方式、資金賠付安排……一系列跨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的操作辦法在經過兩輪試點的探索后已較為成熟,被納入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頂層設計。記者了解到,目前,廣西、廣東、福建、江西、河北、天津、陜西、甘肅等8個省區市均推開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以生態補償為核心、以生態環境保護為主線、以互利共贏和綠色發展為目標、以體制機制建設為保障,“新安江方案”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樣本。[全文]
-
聽習近平講長江經濟帶這幾個“故事”
長江“九曲回腸”石首段臨江化工企業轉型升級,湖北宜昌整治“化工圍江”……在擘畫長江經濟帶發展藍圖時,習近平提到了幾件具體的事情。為什么提及這些事兒?有何寓意?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推出文章,與您一起領悟總書記對這些事兒的思考。[全文]
-
大江奔流︱上海崇明:鑲嵌在長江經濟帶的“海上明珠”
鑲嵌在長江經濟帶的“海上明珠”談起上海,很多人的印象是高樓鱗次櫛比,外灘雍容典雅,南京東路上衣香鬢影,人流不息。較少人知道的是,即使十幾年間建設用地逐漸趨于天花板,上海從未動搖綠色發展的決心,始終致力于將崇明打造為生態島。[全文]
-
古老與現代交織 感受“包容”的南京
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公元211年,東吳大帝孫權移治秣陵,次年改秣陵為建業,從此開啟了南京“六朝古都”的深厚歷史。8月9日,新藍網-中國藍新聞客戶端記者跟隨“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采訪團來到南京,感受這座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