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飯統戴老板:出行的百年風云
關鍵字: 交通春運高鐵鐵路3
2008年6月24日,一輛通體白色的動車,駛出天津火車站的站臺,在5分鐘之內便加速到了300公里/小時,9分鐘后更是達到了394.3公里/小時,是當時世界運營鐵路的最高速度。這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第一條運營時速超過350公里的高鐵線路,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中國向全世界展示高鐵技術的窗口。它的建成通車,實際上意味著中國的高鐵狂潮已經全面開動。
在京津高鐵開通的5年前,鐵路部迎來了新部長。一年之后,振奮整個鐵路行業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出臺,中國鐵路“跨越式”發展的“四顆龍珠”開始被逐漸集齊。例如,03年之后鐵路建設者們遇到了GDP連續兩位數增長的時代,中央政府投資意愿和能力大幅提升,鐵路系統在09年四萬億中更是獲得巨資支持。
在客運技術的獲取方面,鐵道部上演了一個“二桃殺三士”的精彩故事,其篇幅足夠填滿一部長篇小說。但鐵路系統內部的隊伍培養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如若不是數以萬計的技術人員夜以繼日地“消化吸收再創新”,高鐵無法做到“先模仿,再趕超”,更遑論走出國門。
高鐵后來的故事眾所周知,在經歷了領導落馬動蕩、動車重大事故、媒體口誅筆伐之后,現在展現在中國人面前的完全是一副正面的形象。它對中國人出行質量的提升,通過一個簡單的數字就可以體現:鐵路客運量在維持了20年的10億人次之后,到2013年突破20億人次,到2017年突破30億人次。
2017年6月,新一代動車“復興號”在京滬高鐵正式雙向首發。魯迅當年花39個小時才能走完的京滬全程,在一百年的時間內,經過無數人的努力,被壓縮到了最快4個小時28分鐘。
待發的高鐵列車,武廣線,2017年
在高鐵狂飆的同時,航空也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通航機場從1985年的82個,增長到2017年的229個,航線條數也達到了3800多條。除此之外,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也極大的方便了居民的出行,2017年已有超過5000公里的運營線路,另有300多條地鐵線尚在規劃和建設中。
首都機場,2015年
到了201x年代,擺在普通中國人出行計劃面前的,是各式便捷的的工具和選擇:長距離有高鐵和航班,中距離有大巴和自駕,短距離有公交和地鐵。這背后是全球第一大高鐵網絡、全球第一大高速公路體系和全球第二大航空體系等一系列成就。
但這些成就并意味著百年出行變革的結束。在出行主干道的游戲基本結束的情況下,對出行末端的爭奪開始激烈起來,這次,參與的玩家擁有三法寶:年輕嶄新的創業面孔、資金雄厚的幕后集團、以及手上新式的武器:互聯網。
在中國,無論是鐵路、公路、航空,都是政府強制壟斷和管控的領域,社會資本很難插手攫取暴利。但移動互聯網的出現,使資本看到了希望:用手機連接的交通載具,可以形成一張自我加強的網絡,無論載具是汽車還是自行車,都有可能孵化出一門暴利生意。
于是出行的戰爭再次爆發。背靠互聯網巨頭的滴滴和摩拜們,開始在打車軟件和共享單車領域玩起了燒錢游戲。在補貼退潮之后,人們對這兩個領域的指責逐漸增多,前者是壟斷的隱憂,后者是資源的浪費,但這些都不能阻止互聯網巨頭們前仆后繼的投入。
待處理的單車,2017年
從更廣闊的角度來看,14億中國人,“衣食住行”中任意一項,都可能誕生偉大的生意,而“出行”又是具備網絡化和壟斷化潛力的領域。因此,在中國人出行這個戰場上,盡管過去百年的歷史波瀾壯闊,但未來恐怕會繼續硝云彈雨精彩無比。
4
1863年,27家英商向李鴻章提出修鐵路請求,150年后的2013年12月,一個龐大的英國代表團訪問了北京。這個老牌資本主義帝國的代表團由首相卡梅倫領銜,接待他的人也頗具歷史相似性:他們同樣姓李,同樣來自安徽,同樣是這個古老大國的中樞重臣。
但中國和英國人所拿的劇本卻跟歷史上完全相反:在會談中,中方向英方展示了成熟的鐵路技術,英方向中方表達了合作建設高鐵的愿望。這跟150年前的情形一點兒都不一樣。有媒體戲謔到:終于輪到英國首相跑去跟女王說,“老佛爺,洋人要給我們修鐵路啦!”
在歷史細節和宏大敘事的帷幕之后,是每一個普通中國人出行方式的真實改變。2018年,讓一個90后青年,再走一遍魯迅先生1919年的回鄉之路,更加可能是這樣的安排:
第一段:騎共享單車去地鐵站 15分鐘
第二段:乘坐地鐵到高鐵車站 1個小時
第三段:北京開往紹興的高鐵 6個小時
第四段:下車用滴滴打車回家 45分鐘
滿打滿算,路上共耗8個小時。從魯迅先生的54個小時,到現如今的8個小時,這節省出來的46個鐘頭,就是百年間數代人的奮斗成果。民國政客、筑路英雄、鐵道勞模、爭議部長、創業精英,這些人用屬于自己的那份努力,把國人出行的鐘表,撥快了一點又一點。
鳴謝:本文數據得到國金證券研究所交通運輸團隊蘇寶亮/黃凡洋的鼎力支持,特此感謝。
(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飯統戴老板”,ID:worldofboss。)
- 原標題:出行的百年風云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馬密坤
-
“中國對美國貿易依賴,創新低” 評論 59“俄方承諾追究刑責” 評論 84“印度曾與馬爾代夫反對派接觸,密謀罷免親華總統” 評論 126中國最重要的事是,不能總看美國的眼色行事 評論 104“后果太嚴重了,鳥擊不能成為事故的直接原因” 評論 202最新聞 Hot
-
“中國對美國貿易依賴,創新低”
-
總不回家,“粘人”的世界首富在“宇宙中心”租房住?
-
特朗普表態,“避免一場大戰”
-
“西方給了你一切,但我不是你仆人”
-
美國批了,馬斯克:不愧是搶錢冠軍
-
“俄方承諾追究刑責”
-
德國開懟:畢竟胡說八道也算自由
-
美法院裁定:特朗普性侵成立,賠她500萬美元
-
兩周內三項協議“對抗”中國,“更像給美國的短期信號”
-
美財政部竟又賴上中國,還列為“重大事件”
-
阿薩德政權為何垮臺?拉夫羅夫點名美國
-
俄前國腳前線陣亡:因販毒入獄,參軍減刑
-
他后悔了
-
“連續三年低于更替水平”,2024年越南生育率創新低
-
“印度曾與馬爾代夫反對派接觸,密謀罷免親華總統”
-
“沙姆解放組織”領導人:敘利亞可能4年后舉行選舉
-